蘋果沒有自已的「芯」都過萬億,華為自主國產「芯」超越是遲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蘋果的市值過萬億的,蘋果確實很有錢。

而且作為科技企業,蘋果的技術也很強的。

但是問題在於,術業有專攻。

蘋果可以買ARM的架構,去設計自己的晶片。

但是自己去做晶片,這個不屬於蘋果的的技術範圍之內。

蘋果並沒有生產晶片的技術,如果蘋果需要生產自己的晶片,最好的方法是去 購買具有技術的企業,例如台積電。

同時,你要知道華為本身也不生產晶片的。

蘋果並不會重新自己研發如何生產晶片的。

因為要生產出市場接受的晶片,除了投資巨大之外,還需要很長時間,不斷去試驗。

一、蘋果有穩定的晶片獨家供應商,台積電

目前全球可以量產半導體晶片的企業只有三家,分別是台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

英特爾一般不給外人代工,三星也是,所以晶片生產一般就是台積電了。

目前,蘋果的晶片都是台積電做的,台積電為蘋果獨家生產晶片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20年。

在7nm的晶片方面,台積電遠遠領先競爭對手。

二、蘋果負責軟硬體,整合算產業鏈,沒必要自己研發晶片

蘋果是一家全球性的網際網路公司,蘋果只負責軟硬體,其他供應鏈和產品都是合作夥伴完成,這樣有利於蘋果在全球範圍內尋找供應商,並且將自己的 核心聚焦在軟體和硬體。

目前蘋果形成了依靠三星為iPhone X提供NAND和DRAM內存晶片,依靠富士康組裝,依靠台積電生產晶片等全球化的產業模式。

這對蘋果來說,是利潤最大化的行為

三、晶片的研發成本極高,風險較大

晶片是一個高技術門檻的行業,風險較大,而且需要技術的不斷積累,儘管如果蘋果大力晶片大機率會做起來,但是風險也很大。

蘋果對晶片技術的研究不如台積電,三星等的晶片製造公司,技術上非常冒險,會影響蘋果的其他主營業務。

除了技術問題外,製造成本也很大,生產晶片需要光刻機和刻蝕機來說,單台光刻機的成本已經達到了一億多美金,而且需要不斷投入。

美國的工人的人力成本也非常高,而晶片需要巨大的人力投入,所以如果在美國做晶片成本也非常高。

GermanyGadgetShow

重上面三點可以看出來,蘋果都沒攻克的難題,華為作為中國的標杆,攻克了這個「芯」的難題,超越蘋果是遲早的事。

加油我國華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內首台:中芯國際1.2億美元購入EUV光刻機

前陣子的中興拒絕令事件讓很多人明白了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華為等擁有自主設計移動晶片能力的廠商也受到了廣泛讚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設計能力和製造能力其實完全是兩回事,此前國內廠商基本上沒有生產高...

一家比台積電還要牛逼的企業

今天要講的是一家比較低調的公司,不是從事半導體行業的同學,可能還不太了解這家公司,但在半導體領域卻是「天下無人不識君」的地位,它就是總部位於荷蘭的ASML半導體製造設備提供商。

10億1台都不賣給中國,手機晶片沒它不行

眾所周知,智慧型手機中重要的當屬處理器晶片了,華為、小米都相繼研發設計出自己的處理器,但是生產加工還是要靠台積電來完成,為什麼國內沒有一家晶片代工廠能完成高端晶片代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