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都賣不動 國產手機出路又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止是蘋果iPhone 小米5能賣動嗎?

在蘋果公司剛剛發布的2016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報告中,瀰漫著一股蘋果iPhone手機銷量見頂的態勢,蘋果手機也玩不轉的論調一時甚囂塵上;與蘋果公司相比,曾經風光無限的小米公司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也顯露出疲態,但「回歸初心 重新出發」的小米還是在積極推進小米5這一新一代手機的上市。

可問題來了,連蘋果手機都賣不動了,小米5行嗎?

在財報中,蘋果iPhone手機的營收依然遙遙領先,在當季蘋果公司758.72億美元的凈營收中,iPhone共售出7477.9萬部、營收達到516.35億美元。

但不管是手機銷量還是營收,iPhone與去年同期都出現基本持平的態勢;其中,在傳統的業績增長引擎大中華區,14%營收同比增幅也大大低於iPhone6推出時同期增長70%的速度。

這些,便是蘋果iPhone都賣不動了的論調基礎。

與此同時,過去的一年小米也實在過得太不容易。

因為小米5的跳票,無法拿出旗艦產品與競爭對手PK的小米公司儘管實現了超7000萬台的銷量,但卻與2015年年初制定的8000萬到1億台的目標有著不小的差距。

因此,儘管小米新一代的旗艦機小米5將於2月份正式發售,但關於小米已經觸及天花板的說法也不絕於耳。

應該說,蘋果和小米是近年來手機市場的兩大代表:一個持續占據高端,一個憑藉高性價比快速占據中低端;他們同樣都擁有為用戶提供優秀用戶體驗的作業系統IOS和MIUI。

如今,曾經風光無限的兩大手機廠商遭遇瓶頸,一方面是其自身的創新突破不足,另一方面,一定是用戶市場出現了變化。

相比較而言,後者的影響更大,這也應了雷軍的那句話:「站上風口,豬也會飛起來。

有跡象表明,風口的風已經弱了,想飛起來已經沒那麼容易。

日前工信部發布的2015年通信運營業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全國行動電話用戶凈增1964.5萬戶,總數達13.06億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達95.5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部/百人。

不知不覺間,行動電話的普及率已經如此之高了。

這意味著,手機廠商們依靠新市場的開拓打開銷路的日子已經過去,某一品牌手機多賣一台,就意味著其他品牌的手機就會少賣一台。

在供求平衡、甚至是供過於求的市場,手機廠商們之間的競爭將更趨白熱化,在這種情況下,蘋果也好、小米也罷,遭遇瓶頸已經不可避免。

不誇張的講,2016年的中國手機市場:不是你死 就是我活!

2016,國產手機廠商該怎麼辦?

一、品牌比拼正式開始。

在碳酸飲料市場,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比拼一直沒有停止過。

有人做實驗稱,其實兩種可樂的口感根本無從區分;但也有兩個品牌的死忠粉堅稱,可以喝出雙方的區別。

在這背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所比拼的早已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品牌。

品牌往往會給消費者一種認同感,手機廠商也不例外。

譬如蘋果iPhone上市之初就成為身份的象徵,它給用戶帶來的「虛榮心」即便在iPhone高度普及的今天依然存在;譬如小米,為發燒而生也讓小米成為一部分手機發燒友的身份象徵。

但過去手機廠商所比拼的本質其實還是產品,因為蘋果的產品好用,所以很多人選擇了蘋果;因為小米手機的性價比高,所以選擇小米。

但2015年,各大主流手機廠商的產品已經趨於高度同質化,在千元機中,華為榮耀5X、紅米note3、樂視1S、魅藍metal……一系列的產品在配置上幾乎沒有差異:金屬機身、指紋識別、5.5寸螢幕……

產品高度同質化下,讓品牌的價值得以凸顯。

那個為發燒而生的用戶依然是小米的死忠,而追求質量、穩定的理工男則更認同華為,喜歡看視頻的、新潮的用戶選擇樂視,喜歡時尚、自拍的選擇美圖、OPPO、魅族……

誰的品牌能夠讓用戶更加認同,誰就能夠擁有更大市場。

二、海外市場重新跑馬圈地。

中國手機市場飽和的同時,並不意味著海外市場就沒有機會,一直以來,出海都是中國手機尋求新的市場突破的重要渠道。

印度、中東、非洲、南美,甚至歐美市場都開始出現國產手機的身影。

在蘋果iPhone的大本營,聯想旗下Moto X極憑藉諸多黑科技在美國市場籠絡到了屬於自己的用戶;華為也在海外市場獲得了不小的市場份額,以小米憑藉7000萬的出貨量成為中國市場老大來看,出貨量超過1億的華為在海外市場起碼有超過3000萬的銷量。

手機中國製造憑藉產品的高性價比已經成為海外市場的新寵,致力於新興市場的通信供應商Channel IT Group的CEO日前曾表示,2010年之前,中國手機在非洲的市場份額幾乎為零,現在中國手機已經占據了非洲一半的市場份額;而非洲超過七億的手機用戶中,只有5%的人持有智慧型手機。

這對於中國手機廠商絕對是一個大蛋糕,大家不用在中國市場繼續血拚,以小米為例,只需把非洲市場10%的用戶攏在手中,就可以再造一個小米。

海外市場巨大並非意味著機會,專利是一大門檻

Blue Spike、愛立信等對小米發起的專利訴訟遲滯了其在印度市場的開疆拓土;華為與愛立信達成專利交叉授權協議,為後續的全球化戰略鋪路;聯想則藉助收購摩托羅拉在專利技術上獲得了一定的保障……相比較而言,樂視等則在手機相關的專利上有所空缺,成為其邁向國際化的一道門檻。

三、尋求產品突破式創新。

自iPhone引領智慧型手機浪潮以來,儘管觸摸屏越來越大、各種APP也越來越多,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十年來,手機自身的革新一直處於微創新階段,已經有很多年沒有突破性創新出現了。

不管是小米還是錘子,其引以為豪的作業系統都是在安卓基礎上的不斷創新,而華為的指紋識別、聯想Moto X的拒絕碎屏則實現了在硬體上的部分突破。

但不管是硬體的創新還是軟體的創新,都沒有從根本上顛覆傳統智慧型手機的體驗。

其實,未來智慧型手機應該做怎樣的突破式創新,這與「世界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裡」這樣一個宏大命題並無二致,所有的從業人士都在找,未來有無限種可能,但最終只有極少數得以實現。

以目前最新最熱的技術發展和應用來看,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以3D為代表的全息投影技術、虛擬現實等或許能夠實現突破式的創新。

那時候,智慧型手機已經不復存在,只需要一個全息投影儀,虛擬的3D影像、智慧型手機的各類應用都會浮現在空中,在虛空中,人們即可完成基於網際網路的各種交互,其體驗與智慧型手機並無差異,還更加真實。

這種曾經存在於《星球大戰》中的體驗或許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成真,但真所謂知易行難,我們所能做的,除了努力之外,還有等待,耐心等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智慧型手機:「中國軍團」異軍突起

4月下旬,華為手機東莞松山湖工廠滿負荷運轉,年度旗艦智慧型手機P10、P10 Plus從生產線上組裝好,銷往全球各地。「P10的目標是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部,甚至會更高。」華為消費者業務CEO...

國人終於清醒了

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似乎已經失去了魔力。5月3日,蘋果發布了今年最新一季財報,雖然營收和利潤都有所增長,但iPhone和iPad的銷量卻雙雙下降。第二財季蘋果iPhone智慧型手機銷量為507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