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者華為雲的「慢邏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雲計算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持技術,已越來越深入到各行各業。

最早推出雲計算的是亞馬遜,2006年開始以Web服務的形式向企業提供IT基礎設施服務,在國內則是阿里巴巴從2011年開始對外提供雲服務。

而向來對市場敏銳的華為,事實上在2010年就發布了雲戰略與解決方案。

但是,華為雲BU正式成立卻是在2017年。

然而僅僅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華為雲2018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七倍,服務數量翻倍,顯示出巨大的增長潛力,正獲得越來越多的政企客戶的信任和支持。

此時,華為雲卻要求控制產品上線速度,踩"點剎"。

在一直提倡"狼性文化"的華為,華為雲卻提倡起了"慢邏輯",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

9月19日,《財經天下周刊》刊發了《華為雲的快與慢》的封面專題文章。

通過這篇對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的專訪,我們能夠知道華為雲誕生前後的歷程,以及獨特的發展邏輯。

開啟"全新業務"華為雲,具有"自我革命"意義

眾所周知,華為是一個超大體量的全球化公司,2017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036億元。

然而,雲服務屬於高投入產業,而且回報周期長,且不是華為成熟的商業模式。

因此,當2017年3月,華為宣布成立Cloud BU、發力公有雲市場時,華為雲面臨著極大的內部壓力。

"華為哪個業務不是這樣起來的?"鄭葉來向《財經天下周刊》說道。

當時,為了快速組建公有雲團隊,華為高層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幾乎所有大領導都在內。

Cloud BU迅速集結了來自華為IT產品線、2012實驗室、軟體產品線、全球公有雲業務部、流程IT等具備公有雲能力的人員。

鄭葉來也顯示出破釜沉舟的氣勢,力主把私有雲剝離出去,劃歸IT產品線。

而此前,華為私有雲在市場上已經構築了競爭力:IDC報告顯示,2017 年,華為私有雲解決方案拿下中國政務雲市場、中國大數據市場、中國虛擬化市場、中國桌面雲市場等多項第一。

用鄭葉來的話說,私有雲有基礎又簽單快,隨便做做就有幾億美元。

如果將私有雲收到Cloud BU麾下,所有銷售都會優先賣私有雲,"很容易完成收入目標"。

那樣的話,對剛成立的Cloud BU來說,很容易交出一組漂亮的數字,但同時公有雲業務也許會就此"擱淺"。

於是,鄭葉來更加明確了他的"破釜沉舟",必須全力以赴做公有雲,而不是一個規模更大的私有雲。

他表示,"就是讓自己沒退路"。

可以說,華為雲的出現對於華為來說,的確就像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說的那樣,"革自己的命"。

不過,也或許正是華為一次次的自我革命,使得它在每一個風口都能提速向前。

雲關係到華為的未來戰略,七年論證後"點燃火箭"

2010年11月,任正非親自為華為雲戰略與解決方案發布會站台,向世界分享了自己的預見性認知:雲計算讓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電一樣享用信息的應用與服務。

要知道,任正非極少為華為產品發布會站台。

華為雲是唯一的一次。

但是直到2017年3月以前,華為雲都"默默無聞"。

鄭葉來表示,"這蠻符合華為的風格,華為從來不是要在0到1的階段去引領行業。

一上來就要顛覆,不是華為的風格。

但它一旦做了決策,就很少動搖。

所以在方向性戰略決策上,華為論證的過程會更長"。

華為雲關係到華為的未來戰略:從一家產品公司轉身為一家服務商,而這種商業模式的轉型在華為歷史上還是頭一次。

在華為雲的推動下,華為將從一家"PS"公司(Product & Solution,產品解決方案公司)轉型成"SP"公司(Service Provider,服務供應商)。

如此巨大的變革,必然經過漫長的論證。

2016年底,華為內部形成共識:華為未來的業務大部分都會部署在雲上,因為客戶的需求在變化,特別是華為的消費者雲服務業務天生就部署在雲上。

華為的做事風格是,戰略一旦決定,就不會動搖。

2017年8月,Cloud BU升級為華為一級部門,公有雲被確定為華為重要戰略。

可以說,華為表現出極大的決心。

現在,華為遍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18萬員工每日的業務工作,都要由華為雲提供支撐。

對於鄭葉來來說,他認為華為做公有雲有天然優勢。

華為此前圍繞IT布局的晶片、伺服器、存儲、軟體甚至數據中心能源產品投資,通過公有雲服務,都可以二次盤活,組合起來能做出華為的特色產品。

華為多年積累的晶片能力和雲的作業系統做到了軟硬結合,大幅度提升性能,帶給客戶差異化的體驗。

老司機才懂的"點剎",華為雲實行自己的"慢邏輯"

正式開展業務的華為雲,就像點燃的火箭,衝上雲霄。

基於華為30年的廣泛實踐和紮實積累,華為雲後發爭先,一切雲業務得以快速發展。

日前,全球權威調研機構Forrester發布的報告顯示,華為雲憑藉領先的技術實力和全棧產品能力、優秀的本地化服務能力和完善的生態體系進入了領導者象限。

年報也顯示,2017年華為雲用戶量、資源使用量增加3倍。

同時,到今年上半年,華為雲收入同比增長700%,合作夥伴增長45%,已發展雲服務合作夥伴 6000家,雲市場新增上架應用872個。

截至目前,華為雲已上線16大類超過120個雲服務,以及製造、醫療、電商、車聯網、SAP、HPC、IoT等60多個解決方案,哈藥集團、安踏、太平洋保險、PSA雪鐵龍集團、東風汽車、貝瑞基因都成為華為雲客戶。

然而,華為雲卻要實行老司機才會懂的"點剎",實行自己的"慢哲學"。

今年初,鄭葉來做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決定——控制雲產品的上線速度。

鄭葉來解釋了華為雲的"慢邏輯":"跑得太快,服務不好客戶,會引發系統性問題,所以要穩一穩,把基礎功能做紮實"。

鄭葉來提醒團隊,不要追求花里胡哨的服務,也沒必要與別人比噱頭,把現有服務做好,基本功做紮實。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也表示,華為雲不需要太急於圈地、擴大規模,公司要求Cloud BU扎紮實實地把產品做好,把競爭力提升起來

正如任正非對華為雲的定位:華為雲要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聯接企業現在與未來,幫助合作夥伴通向智能化,搭建的最快捷的平台化之路。

如此看來,華為雲也正按照這個願景,在踏踏實實的道路上穩健走著。

也正如財經天下周刊這篇《華為雲的快與慢》中所述,"華為很少做從0到1的事"將成為過去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公有雲大戲背後:角色轉換是主線

與網際網路、手機等新鮮刺激的熱門領域相比,傳統的IT/CT圈子好久沒有這樣熱鬧了——上周,華為在北京舉辦了「企業雲戰略與業務發布會」,正式發布面向中國市場的企業雲服務。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戰略及業...

還在爭排位賽?華為雲直接跑進了下半場

2017年3月,華為專門成立了Cloud BU,重兵布局公有雲市場,一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有觀點認為,雲計算是從網際網路中長出來的,沒有網際網路基因的華為做公有雲並沒有什麼優勢。2017年,恰...

華為的雲生態規則讓誰安了心

華為做雲計算,沒人有會質疑其技術能力,但有人擔心它的商業模式,此前華為發布公有雲戰略時,被人誤解有搶運營商飯碗的嫌疑。儘管華為做了深度的解釋,後來又將華為公有雲改叫華為企業雲,但是還是無法平撫...

慢與快,華為雲進擊背後的商業哲學

文丨宿藝華為雲BU是華為最年輕、同時也是成長最快的一級業務部門。華為2017年報顯示,華為雲用戶量、資源使用量增加了300%,到2018上半年,華為雲收入同比增長700%,成為全球公有雲市場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