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真的崛起了嗎?銷量全球過半,難掩核心技術缺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安卓系統的問世,給手機製造商帶來了全新發展機遇,華為、OPPO、vivo、小米、魅族等多個國產廠家紛紛進入這一市場,其中許多品牌是首次涉足手機行業。

經過十年高速發展,尤其是最近五年,國產手機不僅在國內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全球市場份額也節節攀升,成主力玩家。

國產手機似乎迎來了全盛時代,十多年前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國外品牌霸占國內手機市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國內市場,Canalys 的數據顯示,2019 年華為以 38.5% 的份額繼續穩坐頭把交椅。

華為之後,第 2 到第 5 名分別是:OPPO(17.8%)、vivo(17.0%)、小米(10.5%)、蘋果(7.5%)。

前四名均為國內廠商,合計占據了 83.8% 的市場份額。

全球市場,按照 IDC 的數據,2019 年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有三家是中國廠商,分別是華為、小米和 OPPO,市場份額分別為 17.6%、9.2%、8.3%,合計為 35.1%,而三星、蘋果的市場份額分別為 21.6%、13.9%,合計為 35.5%。

晶片

和智慧型手機品牌一樣,移動晶片同樣經歷了激烈的競爭,許多晶片廠商被淘汰出局,如今高通一家獨大,隨後是蘋果、三星、海思和聯發科。

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智慧型手機廠商三星、華為、蘋果自己研發處理器晶片的能力,三星更是擁有晶圓廠,能幫其他企業代工晶片。

國產手機品牌,除了華為使用自家海思晶片,大部分採用高通驍龍晶片,也有部分機型使用聯發科晶片。

最近兩個月一大批「驍龍 865」手機發布,最大的主角不是手機,而是高通。

如同 PC 廠商離不開英特爾,手機廠商們受制於高通,不得不繳納高昂的專利費。

海思寄託了國人的希望,肩負著華為旗艦性能保障。

相對高通驍龍、蘋果 A 系列處理器,麒麟處理器無論 CPU 還是 GPU,性能還有差距。

不過憑藉 5G 優勢,這種技術差距在減小。

幾乎所有的智慧型手機晶片都採用 ARM 架構,包括蘋果的 iPhone,海思同樣如此。

位於英國劍橋的ARM 是移動設備晶片產業的領軍者,2017 年被日本軟銀集團收購。

有人表示:如果沒有 ARM 授權,用不了最新的架構,華為的旗艦將全部淪落為中端機型。

海思也不製造晶片,而是將製造業務外包給台積電。

而若美國對台灣施壓,阻擋台積電和海思合作,將可能打擊依賴台積電生產的海思。

在晶片代工領域,台積電擁有最成熟的 7nm 工藝,即將到來的 5nm也只有台積電和三星才玩得起。

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國內晶圓代工廠,近年來進步很快,但在先進位程上依然有不小差距。

這回合新機發布,無論是小米 10、OPPO Find X2 還是 vivo NEX 3S,都以「驍龍 865 + LPDDR5 + UFS 3.X」組合為賣點。

這些最新技術的內存、快閃記憶體晶片,又是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的主場。

就像某大 V 所說:沒有美國晶片專利技術,中國一台手機也造不出來。

系統

這個不用說了,除了蘋果自給自足的 iOS 系統,谷歌的安卓系統完全壟斷了移動作業系統。

安卓系統本身是開源的,即 AOSP(Android Open-Source Project),AOSP 提供了安卓底層架構,手機廠商可以修改和定製。

不過開源並不等於開放,谷歌通過各種手段牢牢控制著安卓系統。

谷歌移動服務 GMS(Google Mobile Service)並不開源,是純商業代碼,這是谷歌的核心利益所在。

GMS 是安卓系統的核心服務,為谷歌應用提供底層服務。

如谷歌商店、谷歌搜索、谷歌地圖、Gmail 等應用,脫離了 GMS 完全不能工作,且不易找到替代品。

谷歌越來越傾向於把更多的功能和開發者接口放到 GMS 框架內,而非安卓框架。

這樣的結果就是開發者對谷歌的依賴越來越重,因此谷歌的開發者生態(而非安卓的開發者生態)越來越穩固,OEM廠商也完全受到 GSM 制約。

谷歌有一套應用授權協議,對 OEM 廠商進行限制,並向其繳納授權費。

谷歌還牽頭成立了一個叫 OHA(Open Handset Alliance)的組織。

OEM 廠商只有加入了這個組織,才能使用 GMS,且強制每台手機必須搭載 GMS。

每生產一台符合 OHA 標準的手機,還需要交給谷歌一筆驗證費。

去年穀歌暫停華為手機 GMS 授權,對華為海外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華為目前正在大力推廣 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華為移動服務),以替代 GMS。

另外華為的微內核系統「鴻蒙」,早在 8 年前就開始研發,可作為無法使用安卓系統時的後備方案。

利潤

Counterpoint 對 2018 年高端手機市場進行了調研。

數據顯示,在全球 400 美元以上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中,蘋果仍以 51% 份額排名第一,三星以 22% 居次,二者分別下滑 7% 和 1%,華為以 10% 排第三。

儘管遭遇了出貨量下滑,蘋果仍獲得了 2018 年全球手機市場 73% 的利潤。

三星為 13%,所有中國手機廠商合計 13%。

剩餘的 1% 利潤分布在全球其他地區的 600 多個手機品牌中。

國產手機採用「機海戰術」,雖然出貨量大,但仍以中低端為主,單台手機利潤遠遠低於蘋果、三星。

這麼多國產手機廠商,利潤加起來才能趕上三星,遠遠落後於蘋果。

簡單的比方,蘋果賣一台 iPhone,可能產生了賣 5 台國產手機的收入,並獲取了賣 10 台國產手機的利潤。

其他

在產品設計、研發投入、技術創新等領域,國產手機也要弱於行業龍頭蘋果和三星。

在涉及手機無線通訊領域、系統軟體等眾多關鍵專利上,國外企業牢牢掌握著主動權。

不過在 5G 時代,華為通過多年努力,表現出了反超勢頭,話語權已大幅提升。

處理器清一色選擇高通、聯發科,存儲離不開三星、海力士、美光,圖像傳感器來自索尼、三星、OV,螢幕又依賴於三星、LG、京東方、深天馬,作業系統離不開谷歌,大多數國內廠商缺乏把控上游供應鏈的能力,在產業鏈上話語權少得可憐。

國產面板雖有京東方、深天馬兩大廠商,但是在高端 OLED 面板領域,技術積累、創新能力與三星、JDI、LGD 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高管們在微博上互撕友商,卻沒人敢挑戰三星。

三星依靠上游供應商的優勢地位,曾讓不少下游廠商蒙受損失,HTC、小米、華為都有被三星打壓的歷史,不僅影響手機正常銷售,盈利能力也大打折扣。

不可否認的是,在 HIFI、攝像、充電技術、3D結構光、ToF 技術、指紋識別等方面,國產手機廠商走在了前列。

希望未來手機產業鏈各領域的廠商們,能像華為一樣持續加大技術投入,在集成電路、作業系統、5G 通訊、專利創新等領域有所突破,出現更多引領行業的高科技公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處理器只談八核不談品牌的手機都是耍流氓

大家都知道手機處理器(Soc)的好壞是手機性能的關鍵。但處理器包含了CPU、GPU和通信基帶等等模塊集成在一起的晶片,並且市場上比較流行的手機處理器有蘋果A系列、高通驍龍、海思麒麟、三星獵戶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