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鎖定國內前三名,短期內還得仰望三星蘋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聊起華為手機,不得不提及下它一直視為競爭對手的三星手機和蘋果iPhone。

話說,自從三星Note7電池事件發生,三星Note8在中國市場銷量尷尬;蘋果iPhone手機外觀設計三年換一次,iPhone8首賣當日零售店門前冷清,iPhone8充電時電池出現鼓包現象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誕生後,使得國內不少網友某種程度上認為三星、蘋果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已經是末日黃昏,幾近衰敗。

事實上,上述這些情況的出現及部分網友們的認知,一方面意味著包括華為手機在內的國產智慧型手機品牌確實在不斷崛起,並且增強了國人的信心;另一方面則反映出對網友們持續高潮卻停不下來的擔憂。

畢竟,無論是華為手機也好國內其它手機廠商也罷,都無一例外地跟三星手機、蘋果iPhone有很大差距。

今天,我們就拿華為手機為例,來給大家探討下目前還暫時存在的現實。

談到華為手機,很大程度上會讓人們想起華為。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民營企業,華為身上有著太多耀眼的光芒和成績,譬如華為電信設備已經是全球四大電信設備廠商里營收能力最強的一個;華為在世界五百強的位置也由2016年的129名上升到2017年的83名等。

而反觀華為手機,論其綜合實力並不差,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給出的統計數據顯示,華為手機出貨量自去年開始到今年第二季度一直在中國市場是保持著前三名的位置;甚至按照Counterpoint公布的銷量份額走勢圖分析,華為手機於今年6月至7月中的全球市場銷量份額第一次超過了蘋果iPhone。

很顯然,華為手機作為華為涉足的新興業務,目前取得驚人成績著實令人感到自豪和驕傲。

這也是前文為何說不少網友為之興奮的原因之一。

但老話講的好「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華為手機現在綜合實力提升固然是喜事,可站在理性及客觀角度思考仍舊要認清它與國際巨頭三星手機和蘋果iPhone的真實距離。

營收利潤

六月份,Strategy Analytics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在2017年一季度的營業利潤總額為121.1億美元。

蘋果iPhone拿下83.4%的利潤依舊是「大哥」,三星手機奪得12.9%利潤占比成為安卓陣營里的「扛把子」,而縱觀國內手機廠商的利潤則讓人「頭疼」。

當然,大家不難看出華為手機的營收利潤和蘋果iPhone還暫時無法相提並論,單單是安卓陣營里的三星手機也需要華為手機緊追慢趕方能縮小差距。

整體出貨量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手機市場華為手機出貨量明顯已經超過了三星手機、蘋果iPhone。

但是,必須明白的一點無論是三星還是蘋果iPhone,中國市場對於他們而言都只是全球市場的一部分;因此若理算三者的智慧型手機整體出貨量得從全球範圍內進行看待。

毫無疑問,三星手機的總出貨量處於全球第一名,具體原因我們不再過多闡述分析;蘋果iPhone次於三星手機位居第二名,華為手機排列第三。

另外,華為手機出貨量比蘋果iPhone差不了太多,可跟三星手機比起來只是後者的一半。

供應鏈把控力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小米手機昔日出現的頹勢已經是前車之鑑,無需多聊;不過,坦率來講華為手機同樣面臨供應鏈把控力度不足,就現階段看華為手機最為核心且能具備話語權的當屬麒麟晶片,而一部智慧型手機所需的不僅僅是晶片,還有螢幕、快閃記憶體、攝像頭等核心元器件加持。

三星手機自然有三星在該領域的大力支持,蘋果iPhone由於出貨量龐大、完善的供應鏈管理制度及長期深耕的結果,也擁有全球其它智慧型手機廠商無法比肩的優勢。

因此,對供應鏈渠道沒有絕對話語權的話,一定意義上會影響到自家手機的市場定價權、備貨量等。

除了上述簡單三個方面,華為手機在高端機型市場還暫時不是三星、蘋果的對手。

只是凡事都具有兩面性,華為手機並非沒有優勢可言,譬如研發力度是國產智慧型手機廠商里的佼佼者、出貨量至少接近或超越了iPhone手機。

接下來,華為手機極有機率在高端機型方面下大功夫,未來去與三星蘋果爭奪這個更為重要的市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9月全球高端機銷量公布:國產手機仍需努力

高端手機市場一直以來都是各大廠商最想攻下的一座堡壘,但想要真的做好高端手機難度相當之大。近日,旭日大數據公布了全球高端手機9月出貨量排行榜,其中也出現了國產手機的身影,一起來看一下。

國產手機的崛起,下一步會逐鹿全球嗎?

國產手機是指我國自主研發生產製造的手機。代工的世界品牌手機不能算國產手機。國產手機的優勢是價格較低, 國產手機包括以下兩大類:中國自主品牌普通大眾手機,如華為、小米、魅族、樂視、中興、OP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