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圈地造芯」,工廠緊鄰全球最大晶片霸主,背後意味非比尋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晶片是推動科技廠商自主化的核心武器。

2018年蘋果秋季發布會上,在與高通關係徹底決裂後,因為沒有自研基帶晶片儲備,三款新iPhone無奈被迫採用Intel基帶產品,為日後的"信號門"事件埋下深刻伏筆。

而相比之下,國產廠商華為早在2007年便投入自研基帶晶片工作,並在2010年前後成功擺脫高通束縛,其5G代表產品—巴龍5000更是引發高通激烈反應。

但是,華為自研晶片道路還遠遠尚未結束,甚至相反才剛剛啟程。

近日,華為官方又曝光出另一大動作:即投資3750萬英鎊,約3.3億元人民幣在英國劍橋租下500英畝地,租期為20年,其中100英畝計劃設立研發部門和園區,自建光通訊模組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為自建晶片工廠的地址旁邊,就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智慧財產權 (IP) 提供商ARM公司。

截至目前統計,全球有超過95%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都在採用ARM架構處理器,超過70%的智能電視也在使用ARM的處理器。

ARM公司本身自己並不製造晶片,只出售晶片的設計方案授權,包括高通、三星、聯發科、蘋果、華為等在內的全球1384家移動晶片製造商都採用了ARM的架構。

所以,華為在ARM英國總部旁邊"圈地造芯"其背後的意味不同尋常。

突破美國封鎖,華為積極深耕歐洲市場

華為在英國劍橋"圈地造芯"並非是臨時起意之舉。

一方面,過去十多年來歐洲市場始終是華為除中國本地以外的重點目光關注所在,例如華為的全球能力中心、財務中心以及風險控制中心都設在了歐洲,從銷售收入貢獻來看,歐洲更是舉足輕重。

換句話說,華為已經在歐洲地區的發展積累下了一定底蘊基礎。

另一方面,在5G革命浪潮即將到來之際,華為晶片的兩大核心業務—"通訊設備"和"智慧型手機"急需通過更大範圍的市場份額來穩住腳跟。

此時,面對以美國為首的無情封殺,歐洲市場便成為能夠支撐華為實現全球化戰略的唯一蹺蹺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歐洲市場對於華為的接納態度也一直非常友好。

在華為全球發展歷史中,多個創新業務首單均落在了歐洲市場上
,比如第一個分布式基站、第一個2G、3G合併基站商用地點在德國,英國BT電信運營商是首個將華為納入21世紀網絡供應商名單的海外運營商。

而在近兩年因受到美國挑唆的"華為5G不安全"輿論中,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多個國家相繼發布封殺令後,雖然歐洲部分國家也曾有過類似表態,但是英國、法國、德國等卻依然為華為打開大門,態度極為緩和。

建廠在ARM旁邊,華為自研晶片決心重重

"做晶片九死一生,不做晶片十死無生"。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統計,目前全球近一半的晶片市場份額紛紛集中在三星、Intel、SK海力士、鎂光、博通、高通等10餘個廠商手中,儘管華為在近幾年的晶片研發上表現亮眼,但實際上市場份額卻仍然很落後。

如果不想步去年"中興封殺令"事件的後塵,自研晶片便成為華為的關鍵一環。

建廠在ARM英國總部旁邊,毫無疑問是華為趨利避害後的英明決策

前面提到過,全球幾乎所有的晶片架構都源自於ARM授權,然後各大生產商再根據ARM微處理器核,加入適當的外圍電路,從而形成自己的ARM微處理器晶片進入市場。

例如,華為旗下麒麟980處理器,其CPU核心採用的正是ARM最新Cortex A76架構;高通驍龍855也是採用魔改A76結構。

因此,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

華為晶片工廠靠近ARM英國總部,勢必會為以後的晶片自研工作提供諸多優勢和便利。

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前不久曾說道:"英國是一個對我們非常友好的國家,這些年我們與英國政府有非常好的合作,未來5年還將在應該再投資30億英鎊,約266億元人民幣。

"毫無疑問,此次華為在劍橋斥巨資建立光晶片生產中心的背後,正是凸顯華為通過入歐來達到擴張全球市場的鮮明態度和信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外晶片廠商爭相布局,華為、高通等激戰5G

​國際上圍繞5G的競爭日趨白熱化,這種競爭給中國市場帶來鞭策。儘管目前,5G標準的制定工作還未全部完成,但這並不影響各國各行業對5G的爭相布局熱情。在此背景下,本文盤點了截至目前中外廠商在5G基...

與自己較勁:華為麒麟晶片的成功之道

在智能硬體風生水起的時代,大有「得晶片者得天下」之勢。如今,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想要抓住這顆「芯」,只有真正的擁有了自己設計研發出來的晶片,手機廠商在研發手機或者智能硬體時,才能夠隨「芯」所欲。華...

高通結盟聞泰,強攻Intel地盤再獲強援

中茵股份發布公告指旗下子公司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將與高通合作研發筆記本電腦產品,這意味著高通進攻PC市場又多了一個盟友,這將有助於CT企業小米、華為等推出PC產品,進攻Intel的PC地盤又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