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行業:別開槍,我是中國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倉都哈梭

發生了什麼:

美國的BIS(工業與安全部)5月15號更新了規則:用CCL管理清單上的半導體製造設備生產華為設計的晶片,需要申請授權。

以前有25%的限制,改為只要用了美國限制清單的設備,都需要申請授權。

軍用限制到民用限制:

美國一直對中國有各種高科技技術出口限制,而且拉了群,通過那挖深協議,對中國做出廣泛限制,但這些限制有一個核心出發點,即軍事相關的科技。

兩年前的中興事件,是美國在民用方面,對中國科技進行限制的開始。

為什麼這樣?

中國科技對美國的直接影響:

中國的科技發展,大幅壓縮了美國科技行業的暴利,造福了人類。

90年代,安裝一部電話,電信局收取5000元,而歐美電信公司賣給電信局的設備價格,也是5000元一電話接入線。

中國本土的電信設備商發展後,價格迅速降到一百元;redback的防火牆設備,1000萬一台;華為防火牆出來後,迅速拉低到100萬。

這兩個例子,只是說明西方科技公司在定價的時候,是多麼的殘暴,能有十倍的利潤,他絕對不會只賺五成。

中國公司,改變了這種局面。

沒有中國公司,這個世界的電子民用技術,例如手機,固定電話,大螢幕電視機等,絕對不會這麼快普及。

全世界的普通老百姓,都應該感謝中國,中國真正的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享了科技的進步。

中國科技對美國的間接影響:

中國將大幅壓縮歐美的技術發展能力。

失去超額利潤的支持,美國公司的科研投入將受到大幅的壓制。

我在大學學物理的年代,美國的朗訊實驗室,是高山一樣的存在,是超級明星。

現在呢?已經成為失敗者聯盟中的群眾演員(阿爾卡特、朗訊、西門子,諾基亞,北電等等西方電信設備巨頭,在華為中興的擠壓下,不斷破產/重組/收購成一家公司,即現在的Nokia)。

失敗者聯盟,只是一個例子。

華為做了什麼:

華為是中國高科技公司的另類,它長成大象後,踐行品質優先的策略,定價不是取勝的最大要素,而是合理的利潤率加上大的市場規模,積累了大量的利潤。

(多提一句,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牽頭要求盟國不採用華為產品的原因,目的就是壓縮華為的市場規模,去除掉華為的規模優勢)。

而這些利潤,被華為用來做研發,包括支持全世界大學裡的相關研究,甚至於包括一些稀奇古怪的研究。

也即是說,華為公司,取代了美國公司,做著原來美國人幹的事情,難道美國人會甘心做中國的農產品供應國

顯然,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他們有理由打擊華為;但是,我們是中國人,當然要反擊。

一定要認識到,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不能有任何的幻想

過去的戰爭,是搶土地資源;當下戰爭的目的,是搶奪發展資源

再強調一遍,這就是一場戰爭。

華為是中美科技戰的上甘嶺:

這句話是金燦榮教授的結論,金老師是看透了這個局面。

如果華為能夠繼續賺取巨額利潤,就能夠繼續哺乳研發,繼續在科技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這裡有個概念要澄清,華為的研發,已經遠遠不是一般科技公司研發部的概念

普通公司的研發部,是開發某個產品,而華為的研發,除了產品開發,前端是科研的概念,即研究屬於未來的,產品需求還不明確的技術。

我上學的哪個年代,如果提交了一個國際標準,那就是神人啊,甚至於,中國科技部的目標,是在國際組織出幾個標準文件。

而現在的華為,直接擁有3成的5G專利,更是國際標準組織的核心成員,是定標準,審核標準的主要成員。

如果評教授的話,華為五級以上的研發工程師,足夠在中國評幾個教授職稱,像李一男鄭樹生那樣的,僅憑著交換機開發的成果,就應該是含金量十足的中科院院士啊,只是他們不在一個體系,所沒有這些頭銜。

幹掉了華為,就是幹掉了中國最強大的科研機構之一(這句話會有爭議,但我就是這麼看的);或者說,幹掉了中國效率最高的科研機構;或者說,幹掉了中國有最強自我造血功能的科研機構。

華為的科研,不是以發文章為目的的,而是以滿足人類的需求為目的的,以能夠賺錢為目的。

而中國大多數高校的科研,以發文章為目的(還是英文的,自帶乾糧為國外打工?),最終以評職稱為目的,小圈圈內有多少水貨,大家都心知肚明。

晶片是上甘嶺的597高地

電子科技離不開晶片,不用解釋吧。

597高地的難度:

晶片設計是畫圖紙;晶片製造是蓋出圖紙設計的大樓。

最近10年,特別是近5年,國內的晶片設計公司發展迅猛,有了天翻地覆的成長。

而晶片製造,要落後於晶片設計。

比如華為能設計7納米的晶片,但大陸確製造不了。

究其原因,是晶片製造的研發,太費錢,以及一些設備進口限制。

晶片設計,只需要聰明的大腦,軟體,就可以完成樣圖,輕資產,門檻難度相對低;而晶片製造,需要一系列工具設備,沒有大吊塔,就蓋不起高樓。

晶片製造,是操作近乎微觀世界的物質,要知道一個納米,僅僅是10個原子的厚度,需要的特殊工具材料眾多。

28nm 研發成本大概 200~300萬美元,16nm 在千萬美元左右,而7nm FinFET工藝流片費用,大約 3000 萬美元(引用的數據,不一定準確)。

不要說技術掌握度,高額的實驗費用,就是天價的准入門檻。

這個准入門檻,導致不僅僅中國,而是全世界,最後生存下來的高端晶片製造公司,是個位數,三五個吧。

能否打造自己的597高地:

首先,思考一個問題,既然晶片製造這麼難,那麼,比如台積電,為什麼能幹出來?是因為聰明有人才嗎?不是。

是因為平台,台積電搭了個平台,工程師才能發揮才智,沒有平台,大家都是路人甲。

這個平台的作用,就是賺錢,賺取的錢,去澆灌這些工程師,讓他們成長,從微米級,一直長到7納米,5納米。

而賺錢,是靠市場,一個平台能不能活下來,關鍵因素,是市場

其次,我們的現況。

中芯國際,已經做到14納米,按計劃,今年底能夠做到7納米,這是大陸半導體十幾年修的一根獨苗(雖然還有很多製造公司,不過製程離尖端還遠。

中芯國際目前2/3的收入來自28納米以下,正是靠這些收入賺取的利潤,來支撐更先進位程的研發(有人說中芯國際不賺錢,其實,蓋摩天大樓能賺錢,但二三十層樓的市場,更大啊,哈哈)。

這個過程於台積電是一樣的。

但是,在科技戰環境下,時間非常重要,既然是追趕,就一定要把優勢發揮出來。

所以,中芯國際上創業板/大基金二期的參與,都是我們簡單有效的一招:咱最不差的,就是錢啊,哈哈。

雖然還有光刻機等等問題,但是,我們一定要深刻理解:市場是莊稼的土壤,是科技發展的土壤,競爭,只是科技發展的加速器。

土壤才是根本,所以,守住自己的土壤,就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再不能像以前,每年數千億美元進口晶片,不能用自己的土壤,培養別人的莊稼

這個定理,對所有科技都發展都適用。

這是以搶奪發展資源為目的的戰爭,如果我們繼續開放市場資源,就是直接投降。

不開放自己的市場,就直接打擊了所有的美國高科技公司。

高額的研發成本,需要靠規模龐大的市場分擔。

所以,禁止高通,禁止蘋果,是必須考慮的手段

開放,擁抱全球化,是大方向;但是在局部戰爭,必須要針對性的靈活處理,只有打疼對手,關閉全球化,才有繼續擁抱全球化的機會

戰術上關閉全球化,才能在戰略上實現全球化。

戰爭是靠打贏的,是靠死亡贏的。

不想受傷,不付出代價,不可能贏得戰爭。

守住了597高地,就守住了上甘嶺;守住了晶片製造,就守住了華為;守住了華為,就守住了中國的應用電子科技。

附帶一句,美國半導體行業,50%以上是華人;清華北大大量的學生在為美國工作。









戰爭中,才能理解朝鮮戰場上,那句』別開槍,我是中國人『豐富的內涵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日等42國加強禁止半導體材料出口到中國

(文/觀察者網 陳辰)美國封堵中國半導體的措施正在升級。近日,《瓦森納協議》中的美國及日本等42個國家決定將出口管制範圍,擴大到所謂可轉為軍用的半導體製造材料及網絡軟體。分析指出,此舉旨在防止技...

今天,我為華為人喝彩!

美國對華為發起的極限戰,進一步升級。戰火開始從美國境內往全球蔓延。英國、日本、彎彎的電信商先後宣布暫停採購華為手機。英國和日本快速響應米國,我們還好理解,畢竟他們歷來是美國最忠實的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