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用工需求減少 工人的出路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12月2日電(記者 薄冬梅)在「中國製造2025」的大背景下,智能工廠、自動化工廠、關燈工廠越來越多,與之相對應的是工廠對工人需求的減少。

近日,來自東莞市經信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兩年間,東莞市「機器換人」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共1485個,申報項目完成後,預計勞動生產率平均提高1.7倍,單位產品成本平均下降11.1%,但用工需求也將相應減少8.7萬。

「機器換人」正逐漸成為趨勢,工人將何去何從?

據了解,當前東莞的製造企業也正在打造「無人工廠」。

某精密模組製造商就計劃建設「無人工廠」,首期計劃安裝 1000 個機械手臂,通過遠程軟體系統進行管控,將員工數量降低九成,用工需求會大幅減少。

東莞只是當前中國智能製造的一小部分。

在「中國製造2025」的大背景下,中國正走在「機器代人」的快速道路上。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比上年增長12%,為24.8萬台。

其中,中國增長17%,為6.7萬台,連續3年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汽車是機器人最大的應用領域,IFA在2016世界機器人報告中提到的數據顯示,2010到2015年間,中國應用於汽車產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增加了近9萬個,遠超過第二美國的6萬。

的確,在全國各地,富士康、美的、格力等企業均在布局智能製造。

其中,富士康從幾年前就在進行智能製造探索。

富士康科技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智能製造領域,富士康早在2010年前後就已涉足。

根據製造業務的需求,富士康在自動化方面的投入貫穿大陸各大園區。

同時,富士康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富士康計劃未來將自動化投入到更多的製造業務之中。

目前,富士康有台北、深圳和晉城三個機器人研發生產基地,每年新引入機器人大約超過1萬台,新增自動化生產設備數萬套。

此前,據外媒報導,富士康已在中國各大生產基地安裝了4萬台機器人,主要應用於鄭州生產基地以及成都平板工廠、崑山和嘉山的電腦及外設工廠,其中僅在崑山工廠,就減少了6萬員工。

大手筆收購庫卡、進軍機器人領域的美的,也早已經使用機器人投入生產。

此前,中國商報記者在美的位於無錫的工廠看到,五條生產線中一條已經實現自動化,自動化率達到30%。

其餘生產線今年內也將進行改造。

有數據稱,美的目前已累計使用了800多台機器人,未來這一增速將保持在30%左右。

美的方面也表示,未來五年將對智造系統進行全面升級,2018年實現1000億的生產規模只需2萬人。

2015年年報顯示,美的集團在職員工數量為近10萬人。

而2016年半年報發布後,美的集團曾表示,美的人工成本已從12%降到6%,並計劃把員工人數控制在8萬以內。

格力方面也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在鄭州、武漢的工廠也已經基本實現智能工廠。

截此外,至2015年,海爾公司累計實現顛覆無人線近 70 條,整機工廠機器人數量近 2000 台。

不過,富士康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機器人及相關創新設備多運用在那些需要工人重複性作業的崗位。

上述東莞的「機器換人」就主要發生在電子、機械、食品、紡織、服裝、家具、鞋業、化工、物流等需要勞動力密集、需要大量重複勞動甚至具有危險性的行業。

從勞動力方面,有專家認為,眾多企業使用機器代替人的一大背景是我國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廣東等地的用工荒。

而現階段,企業目前採用的機器人多為機械手,從事搬運、翻轉等繁重勞動,或者擰螺絲等精確而重複性勞動的工序上,所以並不會造成大量的工人失業。

中國商報記者在上述美的工廠也發現,機器人主要被應用於搬運貨物、翻轉箱體等勞動強度比較大的工序上,同時也需要工人的操縱。

富士康方面也表示,富士康機器人及自動化的發展由不同的產品製造流程需求驅動,目標是為了持續提升產品品質,而非簡單替換人力。

作為集團長期發展戰略之一,富士康將持續推動自動化及智能製造業務,並同時在中國以及全球營運中保持約100萬名的顯著員工僱傭數量標準。

但是,隨著智能製造的進一步發展,人與機器的矛盾將進一步凸顯。

目前,完全的「無人工廠」、關燈生產雖然仍是少數,但是智能生產、智能製造必將帶來製造業所需勞動力的大量減少。

世界範圍內,根據美國花旗銀行的預測,未來10-20年,1.4億知識工人將失去原來的工作。

那麼未來這些工人的出路在哪裡?其中之一是向其他生產環節轉移。

富士康方面就表示,工人能夠通過技能提升培訓,集中在高附加值製造環節,如研發、流程管理及品質管理等。

世界經濟論壇的預測數據顯示,2015-2020年,機器人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導致15個領先國家消滅大約710萬個工作崗位,也將創造200萬個新工作崗位。

可以說未來的工廠所需要的是「智慧型技工」,而這正是中國目前所欠缺的。

根據統計,目前我國高級技工僅占工人總數的5%左右,遠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的4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壞消息:機器人換人不可避免

文/楊劍勇iPhone 代工廠主要集中在富士康和和碩,新iPhone發布在即,雖然兩大代工廠早已開始為新iPhone 生產招募大批新員工,然而與往年相比,其生產線裝備機器人倍受關注,和碩稱:因在...

機器人可以解決富士康頻現員工跳樓的煩惱嗎?

文 溯游尋【人工智慧機器人聯盟專稿】蘋果新一代手機發售在即,而其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近期再次發生員工跳樓自殺事件,在距離蘋果7發布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這次跳樓自殺事件也再次引發傳媒對「血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