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它排25,代工大王富士康是如何一步步轉型成功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前陣子,我去CCTV-2做節目嘉賓,聊起了富士康。

富士康已經發展了43年,表面上看它是代工生產製造商,而實際上富士康可以說是產業升級轉型的縮影,能給做企業的帶來很多啟發。

比如它是怎麼從一個只有200人的小小代工廠,發展成擁有120萬名員工超級大企業的?背後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還有,我們經常在討論製造業轉型升級,現在的富士康已經不僅僅是一家代工廠,而是一家典型的高科技企業。

1月份它和摩拜單車合作研發物聯網,同時它也在進軍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

那麼,它的技術能力真的有這麼強嗎?

別著急,今天啊,我就給大家扒一扒富士康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

▲郭台銘丨富士康投資摩拜單車

2

富士康的前身是「台灣鴻海」,創立於1974年。

據我所知,深圳很多吃瓜群眾都看不起富士康,而為華為自豪。

因為在他們看來,富士康很Low,而華為是一個高新科技企業。

但實際上,2016年世界500強中,富士康排名第25,而華為排在100開外。

在一開始,富士康的確挺low,做的是用於電器的樹膠模具,後來台灣的個人電腦興起,富士康開始製造電腦連接器,接了戴爾、康柏的訂單,從此快速崛起。

雖然還是在做製造業,在做代工,但是產品已經發生了變化。

可以說富士康趕上了好的發展機遇,當然,最關鍵是它順應了趨勢,如果它不轉型電子元配件業務,而依舊做樹膠模具,那肯定沒有今天的輝煌。

所以,就算是做代加工,企業也要選中一個新興行業,這也是很簡單的道理。

在單仁資訊的策略班上,我也一直在強調企業轉型網際網路,不僅僅是工具平台的選擇,根本上是企業的目標用戶,以及新興市場的分析和選擇,這才是作為老闆需要時時思考和決策的。

當然,富士康能發展壯大,還有其他原因。

正如郭台銘自己說的:富士康帝國要維持下去,必須有三個武器,一是供應鏈,一是專利,還有一個是他的夢想,工業銀行。

工業銀行因為還沒實現,我們暫且不講。

先來講講供應鏈和專利技術兩大塊。

▲圖表來自Nikkei Asian Review丨富士康(鴻海)歷年業績

3

在供應鏈上,不得不服郭台銘的布局能力。

我們都知道,代加工行業是一個對成本控制要求很高的行業,主要成本有材料、租金和人力3部分。

在材料成本這方面,富士康的主業是來料加工,所以成本控制主要在物流運輸上。

與大部分製造型企業不同的是,富士康很早就自建物流了,包括中央物流、關務、物流標準等等。

在這方面,富士康至少領先聯想、華碩等企業10年。

而這樣的物流體系給富士康帶來什麼好處呢?它的產品在生產當天,工廠竟然沒有原料存貨,這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零庫存」。

4

在租金和人力成本兩方面,富士康跟很多製造型企業一樣也是「惹不起我就逃出去」,主動沿著產業轉移的路線而遷徙:

一開始它是從台灣到了大陸的深圳,再後來往內地走,這幾年,又向國外轉移了,包括越南、印尼、巴西等地方。

不過富士康絕對不是簡單地把生產基地從A遷到B,而是每個地方的發展重點不一樣,這就是產業布局。

比如鄭州富士康主要生產蘋果手機,武漢生產台式計算機,煙臺生產遊戲機……而原先的大本營深圳現在做什麼呢?主要是專注高技術的工業機器人,以及精密機械的研發、運營和服務。

各位看明白了嗎?富士康的戰線今天拉得很長,它在不同地方分工接力,看哪個地方更適合哪個業務,然後進行仔細的布局、規模化的經營,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

▲圖來源每日經新聞

5

講完了供應鏈,我再來簡單講講專利技術。

其實富士康擁有的技術研發能力、創新能力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

給大家說一組數據吧:

截至2014年,富士康的專利申請數量超過了12萬項,其中有超過6萬項通過了,這個數量在中國是可以排進前三的,對,僅次於華為。

在這裡很多人又有個誤區——覺得有專利就能建立壁壘、讓企業高枕無憂。

別逗了,在工業方面的專利可是有年限了,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的有效期是10年,發明專利則是20年。

而現在技術快速疊代,別說20年了,就算是5年,一個不留神,專利就會變成渣。

所以無論是華為還是富士康,都在不斷地加大研發投入,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生存下去。

6

我平時接觸到很多企業的老闆,很多都在唉聲嘆氣說現在生意不好做,甚至有些製造型企業說要逃離珠三角。

有時我會說一句話:如果只會逃,那總會一天會無路可逃。

比起逃避,不如忍痛轉型和升級。

就像富士康,從產品、從自己的業務、到行業的選擇再到產業的布局。

而當我說完這句話後,還是有企業老闆搖頭嘆息說——哪那麼容易轉型升級啊。

的確,很多時候,轉型比創業還難!我總結了下,中低端的製造型企業通常有3大問題:

一是缺技術,總認為自己沒資本、沒人才,離所謂的創新很遙遠;

二是雖有一定的技術,但缺品牌,最終還是只能在代工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三是缺乏消費通道,也就是沒有合適的品牌加經銷商和終端銷售網絡。

針對這3點,關注微信公眾號單仁行(微信號shanrenzixun),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跟大家仔細分享,敬請期待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