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刀」晶片製造上游,出口限制或改變美國在半導體領導地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個結果比我們預想的要狠。

5月16日,當被問及美國商務部升級對華為晶片管制時,一位華為內部人士這樣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但是在越極端的情況下,我們應該越自強。

當天,一篇題為《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的文章在華為內部論壇上線。

此舉被外界視作是華為對美國商務部最新動作的態度。

在分析機構看來,美國選擇採取「最極端」的方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將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長期走勢。

波士頓諮詢(BCG)在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對中美技術貿易的限制可能會終結其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如果美國完全禁止半導體公司向中國客戶出售產品,那麼其全球市場份額將損失18個百分點,其收入將損失37%,這實際上會導致美國與中國技術脫鉤。

受消息面影響,當地時間周五,美股科技晶片股全線下跌

「劍指」晶片生產上游

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納入實體清單。

但一年後,華為不但活了下來,「備胎」計劃中各項指標也在向好發展。

4月21日,華為對外發布2020年一季度經營業績。

根據官網顯示的信息,2020年一季度,華為實現銷售收入182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4%,凈利潤率7.3%。

值得關注的是,被視為備胎計劃核心的華為海思半導體在這一季度第一次登頂中國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一季度銷售額接近27億美元,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之列。

雖然損失了部分海外銷售份額,但這一年,華為不但在晶片上加速疊代,還在軟體、生態、計算等領域四面開花,鴻蒙作業系統、HMS、APPGallery、智能計算戰略、鯤鵬生態,新生業務層出不窮。

而在5G上,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打的最狠的地方增長越快。

在今年2月份,華為已獲得91個5G商用合同,5G Massive MIMO AAU(Active Antenna Unit)模塊發貨超過60萬個。

在美國看來,對於華為,實體清單的制裁顯然「失效」了。

在最新的文件中,美國商務部表示,華為雖然被納入實體清單受到《出口管制條例》(EAR)的管控,但是華為和國外晶圓廠還在繼續使用美國商務控制清單(CCL)中的軟體、設備、技術,為華為提供半導體產品,因此需要升級出口管理的限制。

這意味著,從晶片製造、到晶片設計EDA軟體、再到半導設備,美國開始選擇採取「最極端」的方式阻斷全球半導體供應商向華為的供貨,而在此前備受關注的台積電則成為了這場風暴的中心。

自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以來,台積電先後多次力挺華為,該公司是華為海思的主要晶片製造商之一,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

雖然對於美國的新規,台積電暫未對記者做出回應。

但在此前的一季度財報會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正在了解美國正調整貿易規則。

「台積電和美國半導體界持有相同的擔憂,即改變規則會損害美國半導體業。

信達電子首席分析師方競表示,美國對晶圓廠的限制更多是要求申請許可證,而台積電宣布在美國設廠,這一舉動亦被認為在向美方示好,以期其大客戶不受禁令影響。

同時他表示,新規正文中並未提及EDA相關的具體落地措施,且EDA在去年已切斷升級,現在華為海思在採用老版本EDA做產品設計,不受限制。

前華為員工戴輝表示,雖然中國在設計、封裝與整機上達到了高水平,但底層的高端裝備、EDA軟體、材料,還是以西方為主,這個領域中國要完全獨立自主是不可能也沒必要的,美國也要依賴中國。

國內一家晶片不願具名的上市公司CEO則對記者表示,新規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120天的時間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對華為影響幾何?

面對美國技術管制升級,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對於全球化的產業生態可能是毀滅性的連鎖破壞,毀掉的可能將不止是華為一家企業。

「全球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玩家都很難獨善其身。

但徐直軍也強調,(即便)在這種情況下,華為還能從韓國的三星、台灣MTK、中國展訊購買晶片來生產手機,就算華為因為長期不能生產晶片做出了犧牲,相信在中國會有很多晶片企業成長起來。

華為還可以和韓國、日本、歐洲、台灣晶片製造商提供的晶片來研發生產產品。

可以看到,華為也在做多重準備。

根據華為供應鏈傳出的最新消息,華為海思已緊急跟台積電投片了7億美金(將近50億人民幣)的晶圓訂單,在新規實施後的120天緩衝時間內,台積電等公司仍可給華為持續供貨。

而接近聯發科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聯發科也在和華為積極接觸,未來不排除有更多5G晶片進入華為產品中。

華為也在加大自有晶片的設計研發力度以及使用。

有消息稱,過去,華為手機根據產品線的不同,會分別搭載海思麒麟和高通處理器,比例一度接近五五開,而如今,超過 90% 的華為手機採用了自家的海思麒麟處理器。

記者注意到,在4月初,在華為榮耀發布的4G千元機Play 4T產品中,已開始搭載華為自研晶片麒麟 710A 處理器,這款低端處理器採用了國產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的 14nm 工藝代工,可以說從晶片設計、代工到封裝測試環節首次實現了國產化。

消息人士對記者表示,麒麟820的low cost版本也在中芯國際處走新品認證流程。

未來(華為)無論是新一代的7系列處理器,還是認證流程中的820 low cost版本,都將接替麒麟710A,成為接下來1到2年間華為主打的中低端處理器,進而放量帶動國產半導體產業鏈業績表現。

中信電子表示,中美科技角力中晶片製造環節是美方施壓重點,長期利好半導體板塊發展,仍然強調國內半導體板塊核心邏輯是十年維度的自主可控。

出口限制或改變美國在半導體領域領導地位

華為曾表示,數字基礎設施的產業高度依賴全球化供應鏈,任何一個公司所提供的設備其實都是通過一個全球化的供應鏈來生產和製造的。

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一定是融合多廠合作的結果,所以簡單的去阻止某一間公司參與這個市場,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換言之,華為的受損將會波及更多產業鏈上的公司。

當地時間周五,美股科技晶片股全線下跌。

其中,台積電下跌4.41%至49.80美元、高通股價下跌5.13%至75.77美元、美光下跌2.89%至44.41美元、英特爾下跌1.35%至58.28美元、泛林下跌6.38%至251.84美元、應用材料下跌4.39%至52.04美元。

谷歌前執行長埃里克·施密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與中國脫鉤的代價將會很高。

儘管與中國切斷關係將使美國的供應鏈和製造業由於缺乏出口而變得更具彈性,但從長期來看,關係緊張並不是好事。

對於晶片企業更是如此。

對於美國晶片企業來說,中國市場一直是美國半導體公司的海外戰略市場,沒有人願意成為中美科技「脫鉤」的犧牲品。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4月初對記者表示,「短期之內國內半導體公司做的和英特爾做的還不是一個替代的關係,新基建來臨以後,路應該是更寬,機會更大。

在這個時候應該是更大的互補性。

」他認為,未來二三十年離不開一個事實,那就是中美經濟雙引擎驅動世界。

而在過去一年,高通也在積極參與中國的5G發展,根據財報顯示,高通超過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中國。

波士頓諮詢集團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美國持續加大對中國的商用晶片出口管制力度,美國半導體公司的競爭力將會被削弱,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長期領先地位會受到威脅。

該報告認為,如果美國半導體公司的全球份額下滑到大約 30%,美國將把其長期的全球半導體領導地位移交給韓國或中國。

從根本上說,美國可能有很大程度地不得不依賴外國供應商來滿足其自身對半導體的國內需求的風險。

預計每年的研發投入將減少 30%到 60%,美國工業可能不再能夠提供滿足美國國防和國家安全系統未來需求所必需的技術進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全取蘋果處理器訂單並非好事

據外媒報導指今年三星半導體成功扭轉蘋果轉單台積電帶來的衝擊,再次贏得了增長,業績同比增長10%,獲得如此優異業績的重要功臣是高通,後者為它帶來了大量訂單,其實除此之外高通也幫助了三星開發更先進的工藝。

實力見真章!台積電大放異彩

來源:摩爾芯聞在過去的一年裡,由於多種因素影響,台積電的狀態略顯低迷。不過,最近一段時間,該半導體行業巨頭髮展勢頭又強勁了起來,並迎來了多路助攻,進入了又一個甜蜜期。Q2營收大漲10%7月10日...

華為:即便美國實施出口管制,咱也有「招」

由於華為被視為打擊中國科技發展的一部分,美國考慮在各個方面升級對其限制措施,包括收緊出口標準比例至10%、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等一連串針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管制措施。對此,華為公司周二表示,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