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崴腳」,供應商「骨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600、800、1200、1500元……優惠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近幾日,以往價格堅如磐石的iPhone終於成了各大電商平台之間價格戰的主角。

目前部分電商平台的全新128G iPhone XR售價,已經跌至5799元,相較於6999的官網售價「優惠」 了1200元,部分型號的iPhone XS Max優惠幅度更是高達1500元。

這一輪電商平台的降價潮,發起方不是別人,正是蘋果自己。

不僅是電商平台,據華強北渠道商在1月8日接到蘋果發來的調價信息顯示,去年發布的iPhone XS系列以及前年發布的iPhone X、iPhone 8系列會進行降價,其中iPhone XR的渠道價將有最大450元的降價幅度。

對於發布至今僅僅4個月的新款iPhone而言,出現如此大幅調價,在蘋果公司的歷史上還是首次。

加上目前被放置在蘋果官網首頁最顯眼位置的史上最大額度「以舊換新」活動,這一切似乎都在告訴外界,蘋果開始著急了。

相對於蘋果的著急,更大規模的驚慌則來自其上下游產業鏈。

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特點是核心元器件供應高度集中,產業分工極為精細化,產業鏈配套非常成熟,但這也造成了一個結果:iPhone市場表現的好壞不僅會影響蘋果公司,同時還牽動這上下游無數供應鏈企業的神經。

面對這次新款iPhone的預冷,家有餘糧的蘋果可以降價促銷,但眾多綁在蘋果巨輪上的供應鏈企業,日子會變得怎樣?

iPhone打噴嚏,半個產業鏈掛吊瓶

儘管春節假期還沒到來,但一部分蘋果代工廠的工人卻早就開始了自己的春節長假,儘管他們對此並不樂意。

從上個月開始,來自多家媒體的消息顯示,由於iPhone XR銷量不及預期,部分相關企業已經通知員工無薪休假。

面對蘋果的市場預冷,銷量下滑,除了提前給員工放假,供應鏈也在通過停產和拆除產線進行自救。

據知情人士向懂懂筆記透露:「蘋果在此次iPhone開售一周之後就對供應鏈方面發出了砍單信號。

就在前不久,蘋果還向供應鏈發出了在此前基礎上再次砍單10%的消息。

代工廠方面目前已經關停了很大部分的生產線,以富士康為例,原本iPhone XR準備的60條生產線實際上使用了不到一半,剩下的均已關閉,和碩和緯創也同樣關閉了一半左右的生產線。

另外,據財經相關報導透露,目前蘋果代工廠之一的昌碩科技已經提前3個月拆除了XR產線。

雖然壯士斷腕,但是由於前期對iPhone XR系列的盲目自信,導致首批已經完成的生產訂單形成了大量積壓庫存。

對此,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表示:「因為銷量不暢,iPhone XR目前確實面臨著一定的庫存問題,為了消化這部分庫存,蘋果已經開始在國內的部分銷售渠道進行降價促銷。

雖然業界對於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下滑有預警,但沒有想到寒流會先從蘋果颳起。

隨著庫克在1月5日發出的這一封業績下滑預警公開信(這也是蘋果近10年以來首次發布的盈利預警),蘋果股價應聲暴跌。

截止1月10月,蘋果股價已經跌至153美元。

而從11月1日蘋果發布盈利預警到今天,兩個月時間其股價下跌已超過30%。

庫克公布業績下滑預警之後,全球範圍內蘋果供應商的股價都應聲下跌。

韓國方面的供應商:LG Innotek、SK海力士、三星SDI、三星電機分別下跌3.6%、3.6%、1.9%、2.3%;美國市場:Skyworks Solutions盤後下跌6.6%,博通下跌5%,Qorvo下跌5.2%,Universal Display下跌3.5%,Lumentum Holdings Inc.下跌8.7%;台灣地區:台積電下跌3%,突破2018年6月創下的年度最低水平。

供應商之外,代工企業和銷售商同樣受到影響。

三大代工廠:鴻海精密、緯創以及和碩的股價分別下跌1%至3%。

銷售商方面,Costco Wholesale Corp.一度跌1.3%,百思買下跌3.8%,Target下跌1.2%。

但好日子都是建立在iPhone市場銷售火爆、消費者認可的前提下。

如今iPhone預冷,蘋果最先開刀的也是供應商們,這也導致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們只能斷臂求生。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蘋果共有18家組裝工廠,其中14 家位於中國、2 家位於美國、1 家位於南美、一家位於歐洲,而富士康就是其中代表型企業。

寒流襲來,富士康或許首當其衝。

根據富士康1月10日公布的2018年12月及全年業績顯示,由於電子產品市場需求疲軟,導致富士康去年12月營收下滑了8%,並拖累了整個2018年的業績。

該公司去年12月營收為6193億新台幣(約合201.2億美元),同比下滑8.3%。

這也是自去年2月以來,富士康首次出現月度營收同比下滑。

整個2018年,富士康營收同比僅增長12.5%。

富士康之外,眾多蘋果概念股也都下調了自己的營收預期。

為新款iPhone提供前置攝像頭生產組件的Lumentum已經下調2018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前景,稱此舉源自一家大客戶要求「大幅減少」先前所下訂單的出貨量;為蘋果供應射頻晶片的Qorvo也下調了第三財季營收和利潤預期,對此Qorvo的解釋同樣是因為一家大客戶的需求降低導致利潤受到衝擊;日本供應商Japan Display於去年底發布報告稱,公司已經連續6個季度虧損,且將2018年銷售預估增速從早先的10%~12%降至5%~15%。

去iPhone化或成趨勢

過去幾年,由於蘋果在高端旗艦機領域取得的空前成功,成為蘋果的供應商似乎也成為很多上下游供應鏈企業的目標之一。

除了可以獲得蘋果龐大的訂單,由於蘋果對供應商的高標準,進入蘋果供應鏈的名單也可以側面向其他潛在合作夥伴證明自身整體水平,讓整個市場對其平添一份信任。

但一旦上了蘋果的船,也意味著自己將和這個巨人緊密捆綁在一起。

由於蘋果對供應鏈要求嚴格,所以供應商們會儘可能優先滿足蘋果的需求。

同時蘋果相對較大的訂單數量,會占據供應商整體出貨量的絕大多數,這也就導致供應商對於蘋果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目前蘋果的訂單在很多蘋果概念股企業的占比在30%甚至40%以上,這也意味著一旦iPhone的市場表現不佳,這些蘋果訂單占比很高供應商的出貨量和營收就會隨之受到相對嚴重的影響,如今的市場情況就應驗了這個隱憂。

對此,有相關觀察人士對懂懂筆記表示:「蘋果在產業鏈領域是非常強勢的,而且很多時候『分手』都是沒有預警的。

曾經蘋果的繪圖晶片(GPU)供應商Imagination Tech就是因為高度依賴蘋果,產能最高時蘋果提供的收入一度占其整體營收的一半以上。

在蘋果突然宣布陸續減少使用其產品,並自行開發替代品之後,這家企業股價一路下跌,並最終賣身。

」該人士強調,對於供應商而言,抱住蘋果的大腿是一件好事,但過分依賴蘋果的訂單也會帶來巨大的風險,一旦蘋果方面有什麼風吹草動,自己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對於上下游的供應商而言,客戶的多元化很重要,避免把自己綁在一條船上才是最佳發展模式。

實際上,目前困局中最難受的想必就是富士康。

從初代iPhone合作至今,蘋果和富士康的合作也互相成就了對方。

依靠著為蘋果代工換來的利潤增長,富士康成功登陸A股。

目前,包括外殼加工及最終組裝等業務,已占據其整體營收的50%以上。

雖然隨著中國手機廠商的崛起,富士康一直在接收不同的客戶,但過分依賴蘋果的問題依然存在。

反觀蘋果方面,過去幾年其一直都是全球手機供應鏈的「統治者」。

庫克對於成本極其敏感,出任CEO之後迅速將蘋果的供應商從當年賈伯斯時代的150家左右增加至800家,並且通過供應商之間的相互競爭,實現了壓低成本的訴求。

換言之,供應鏈把寶都押在蘋果身上,但聰明的蘋果卻一直在向不同的籃子裡放置雞蛋。

在供應商越發依賴蘋果的同時,近幾年蘋果的供應商策略是避免對單一企業過於依賴。

蘋果在關鍵零部件方面一直在不斷發掘新的合作夥伴,試圖將風險降到最低,這一點在iPhone螢幕的選擇上就非常明顯。

由於三星在小屏OLED面板市場的絕對統治地位,蘋果此前就一直非常依賴三星的供貨。

但為了避免長期被三星卡著脖子,蘋果近幾年開始明顯啟動了「去三星化」進程。

2018年蘋果就投資了LG,並且讓LG獲得了一定螢幕訂單。

雖然整體數量不大,但由於LG的出現,使得蘋果在和三星的談判過程中更有底氣,同時也分攤了風險。

另外,蘋果不惜犧牲iPhone信號質量也要選擇英特爾基帶,除了和高通之間的糾紛之外,加強供應商的多元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結束語】

此次新款iPhone預冷,蘋果大規模砍單的同時,蘋果在供應鏈領域中的權威度也會出現一定下滑。

對於上下游的供應商而言,今天的景象也是一個警醒,他們已經意識到蘋果這艘巨輪並不是牢而不破的,一旦遇到風浪,蘋果倒是可以憑藉體量安然度過,但自己的舢板很有可能隨時被掀翻。

所以,智慧型手機的產業鏈格局也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一眾供應鏈企業在跟隨蘋果腳步的同時,也會發力新的合作夥伴和收入來源,從而降低對蘋果的依賴及自身經營風險。

未來的一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格局的巨變將不僅僅來自舞台前面一兩位巨星的獨舞。

作者:懂懂

來源:微信公眾號:懂懂筆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代工黑馬,緯創如何強吞iPhone?

現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非常得意興闌珊,以蘋果為首的最強大腦似乎再也想不出什麼好的創意,iPhone7也只不過是舊機種的翻新款式,看上去跟一塊板磚、一塊鏡子差不多;軟體方面則出現了大批的「過度設計」...

富士康正在成為蘋果的隱患?

日前日媒稱,夏普總裁兼執行長泰俊武向台灣大同大學的學生表示,蘋果正在從液晶顯示屏轉向OLED顯示屏。夏普表示,它正在日本建設一個新的OLED設施,為「關鍵客戶」製造顯示屏。所謂的關鍵客戶其實不言...

被蘋果拉下水 富士康上市來首次營收滑坡

iPhone熱銷近十年,養肥了那些上下游手機供應鏈廠商。然而,2016年蘋果的營業額出現了15年來首次下滑,一損俱損,"抱大腿"的供應商們自然難以全身而退,赫赫有名的蘋果最大代工廠富士康首當其衝...

富士康年度營收首次下滑,都是蘋果惹的禍?

iPhone熱銷近十年,同時養肥了那些能為其服務的上下游手機供應鏈廠商。然而這隻「現金牛」出現一點增長放緩的跡象,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抱大腿」的廠商們。作為「代工之王」的富士康,也不能倖免。據《...

供應商全線跟跌 蘋果概念股集體撞牆

5月3日,蘋果公司(AAPL)股價於美股收盤時終於止跌反彈,上漲了1.6%。在此之前,該公司已經連續九個交易日下跌,創下自1991年6月14日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連續下跌走勢。與此同時,由蘋果...

蘋果不願受制於中國產業鏈,正弱化富士康

蘋果目前的發展很大一部分的功勞要歸功於富士康,富士康讓蘋果產品可以面向全球出貨,也正是由於富士康的產品線,導致蘋果越來越依賴富士康,正在成為蘋果的隱患。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此前細節看到,比如蘋果要求...

即使蘋果沒衰落,富士康的業績也必然下滑

據報導指富士康母公司鴻海今年上半年營收與利潤急劇下降,凈利潤更是大跌了八成多,分析認為主要是其主要的代工客戶蘋果的出貨量下滑所致,很顯然造成這樣的結果並不能單純歸咎為蘋果的產品出貨量下降。

台灣手機供應鏈擺脫iPhone依賴:三星訂單猛增

騰訊科技的消息,在全球智慧型手機配件供應鏈,在台灣地區的製造商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大批廠商進入蘋果供應鏈清單。但對蘋果手機的依賴也使得台灣的業務表現不穩定,他們需要尋找其他主要客戶,以維持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