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會持續漲價到2017年年底?用上游半導體廠商數據說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去年底的時候,小獅子曾經和大家談過全球存儲顆粒供需吃緊,2017年一季度內存、SSD隨意上漲個15%大家不要吃驚,面對著這樣的緩慢上漲,不少小夥伴鬱悶的同時,也在關心存儲產品漲價啥時候是個頭,2017年有可能回調嗎?

為何上漲?回顧2016年存儲亂象

自去年第三季起,動態隨機存取顆粒與快閃記憶體,紛紛傳出供應量吃緊、合約價格上揚的消息。

事實如此,第四季報價明顯往上攀升,市場調查研究單位當時預估漲勢會維持到今年初。

不過第一季才剛開始,市場供需失衡問題似乎更加嚴重,缺貨與漲價情況有可能維持到今年底。

DRAM與NAND Flash供需失衡是上漲的主要原因,上游半導體廠商因為對市場預判失誤,總體快閃記憶體顆粒供應不足,讓整個市場出現缺貨狀態,而新的技術產能不足,也加劇了漲價局面,雖然不能排除經銷商、半導體廠商、組裝廠商趁火打劫,但事實就是內存、SSD產品售價一路上漲。

不僅僅是手機需求量激增

動態隨機存取顆粒與快閃記憶體持續喊漲,主要原因是市場各式需求大增,其次為晶圓廠產能策略調整。

現今有太多電子設備會用到這兩類產品,智慧型手機的配備規格直逼個人計算機,是這波漲勢關鍵之一。

像旗艦機型所配備內存,3~4GB 容量算是基本值,有些廠商更喊出要直上8GB,而內部儲存空間64甚至128GB也司空見慣。

除了智慧型手機需求大增,先前我們曾提過如伺服器市場,在2016年的需求強勁,這和智慧型手機更加普及化有所關聯。

象是大家日常所使用微信、Facebook等各式網絡服務,隨著使用者人數與上傳內容數量增加,服務商自然有擴建機房設備的必要。

伺服器少不了存儲模塊,甚至是極大量的儲存設備,可見這波漲勢環環相扣。

各式動態隨機存取顆粒的合約價格,最近幾個月以來的平均漲幅達15~30% 不等,雖然市場供需失衡,晶圓廠想要增加產能也有些分身乏術。

被指是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漲價主要推手的Samsung,據悉絕大多數產能已經由自家手機,以及Apple等廠商所包下。

想當然耳,還可以供應其他手機廠、伺服器與個人計算機存儲體的產能,自然是相對有限。

Samsung在半導體製程轉換,以及生產良率等方面都占有相對優勢,較Micron、SK hynix等競爭對手來得順利又早。

因此即便其他廠商想盡辦法擴充產能,看似能改善市場供需失衡問題並增加營收,基於成本因素實質獲利卻不見得會有多麼理想。

想當然耳,其他廠商自然不會去做這種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舉動,倒不如沾光坐收漁翁之利。

DDR4模塊零售通路市場參考價格信息。

以Micron DDR4-2133 8GB模塊為例,去年6月底價格僅850元(台幣),現在已經漲到1,429 元,漲幅約為 68%之多。

半導體廠商的謀略

快閃記憶體供需失衡同理,尤其晶圓廠想要增加供應量也不是那麼容易,畢竟產能和動態隨機存取顆粒有連動關係式。

再者,Samsung、Micron、Toshiba、SK hynix幾大廠,近來陸續積極加速轉進3D NAND製程世代。

但是過程當然沒有那麼順利,而且各家目前所能做到的堆棧數量不一,以致實際供應量說不上是很充裕。

更甚者,為了增加3D NAND 產能與出貨量占比,廠商還策略性減少傳統2D架構產品供應量。

這跡象在去年中即可察覺,上、下游市場不斷傳出缺貨的消息,這讓下游的固態硬碟製造商只能減產,並且加速開案導入3D NAND。

這問題也被預估將會加重,2D NAND在總出貨量總占比,今年下半年可能剩下不到50%。

總而言之,動態隨機存取顆粒與快閃記憶體漲聲響起,影響範圍可謂相當全面性。

即使是一再被唱衰的個人計算機,存儲模塊價格老早已經漲了,至於固態硬碟是製造商硬撐著,可預期今年價格應該難以再創新低。

眼看農曆年即將到來,打算升級、新組裝計算機的人,可別以為最近漲價的產品只是因為紅包行情,存儲模塊甚至是固態硬碟還會貴一陣子。

編輯:張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內存銷售額創紀錄背後的喜與憂

根據IC Insights的最新數據顯示,DRAM和NAND這兩種內存類型的銷售額在今年將創下歷史新高。但是故事的主角已然不是本該作為中流砥柱的技術,而是價格。當手機廠商供應鏈缺貨的消息一波波接...

NOR Flash漲價了,存儲市場到底怎麼了?

導讀:自2016年存儲市場出現了 晶圓廠著火、晶圓緊缺這樣的現象後,對於電子行業的業內人士來說,存儲器件一直備受關注,之前一起提到的Dram和Nand Flash缺貨現象,就在今年3月 Nor ...

半導體行業觀察:DRAM與NAND將持續漲價

在即將過去的2016年,半導體行業風起雲湧,經歷多次併購案的半導體行業依舊活力十足,無論是誰都信心滿滿的期待著來年。高通併購恩智浦、軟銀收購ARM等事件都足夠讓人瞠目,除了半導體代工和架構設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