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三千台灣人的一顆「中國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 | 范智林

來源 | 金融智庫(ID:jinrongo2o)


在前幾天看到台積電要去美國建廠,以及美國準備斷供華為晶片的消息時,許多人都會覺得很憤慨。

一方面是不滿美國的流氓和無恥,另一方面則是為台灣的為虎作倀感到痛心。


但實際上,中國晶片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同樣也要感謝美國和台灣,因為中國晶片快速崛起背後,離不開一群在美國留學、工作過的台灣人。


當然了,這群人絕大部分都是49年隨國民黨撤往台灣的「外省人」或他們的後代,他們回來為祖國效力的動機,除了這邊優厚的薪酬待遇之外,更多還有一份振興民族、報效祖國的家國情懷。


「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



張汝京,祖籍河北,父親是張錫綸國民政府軍事工業系統的冶金專家。

1948年張汝京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不到一歲的時候隨父母去了台灣。


從小成績優異的他順利考上了台灣大學,畢業後又去美國留學,先後在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攻讀工程學碩士學位和南方衛理公會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1977年,29歲的張汝京入職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並加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集成電路的發明人傑克·基爾比的團隊。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張忠謀,這個比張汝京大17歲的浙江寧波人,當時也在德州儀器工作,算是張汝京的前輩,後來兩個人的命運發生了諸多瓜葛!



1985年,張忠謀應台灣當局「經濟部長」孫運璇的邀請,回到台灣出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兩年之後,台當局出資1億美元牽頭成立了台積電,張忠謀出任董事長,成為了「台灣半導體之父」。


而張汝京則一直在美國德州儀器工作了整整20年,到了1997年才回到台灣出任剛剛創立的世大積體電路的總經理。

在張汝京的苦心經營之下,世大成立僅三年就實現了盈利,產能也超過了台積電的三分之一。


面對快速崛起的世大,台積電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於是找到世大背後的大股東,開出50億美元的高價將世大半導體給買了下來。

一夜之間,張汝京夢寐以求趕超的對象,成了自己的新老闆。


張汝京與張忠謀的最大不同,是他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因為他老父親和他自己都想把半導體技術引進中國大陸,所以他在世大的時候就規劃後面要回大陸投資建廠。

但是在併入具有官方背景的台積電之後,這一設想很可能要落空。


於是張汝京從台積電離職,帶著300個半導體工程師(大部分是德州儀器和世大的舊部)離開台灣到上海張江創立了中芯國際,開啟了大陸半導體產業的新時代,所以張汝京又被譽為「中國半導體之父」。


2000年前後,全世界主流的晶片是0.35-0.25微米技術,最先進的0.13微米技術才剛開始量產,而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華虹半導體只能做0.5微米的晶片,落後了整整四個技術世代。


那時候國家對於晶片產業的重視程度還沒有現在這麼高,不過張汝京和他的那班舊部們依舊很給力,僅用了三年時間就讓中國的晶片技術與國外技術的代差縮小至1代,並於2005年躍居成為全球第三大晶片製造廠。


那時候,中芯國際的會客室里掛著一副對聯:「中興華夏半導體,芯系全球高科技」,道出了張汝京的壯志宏圖赤子心。


對於這個最大的潛在對手,台積電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他們在2003年向美國加州法院起訴中芯國際「不當使用台積電商業機密」,要求賠償10億美元,那時候中芯國際一年的全部收入才3.6億美元。


這場官司拖了兩年,中芯最終在2005年2月和台積電達成了和解,變相承認了「不當使用台積電商業機密」,並賠償1.75億美金。

在《和解協議》中,台積電要求設置一個「第三方託管帳戶」,中芯必須將所有技術存到這個帳戶里,供台積電「自由檢查」。


當然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台積電是下了鐵心要把中芯往死了整。

就在2006年中芯國際準備融資擴張的前夜,台積電再次出手,在向美國加州法院起訴中芯國際最新的0.13微米工藝使用台積電技術,違反《和解協議》。


當時台積電所舉證的60多項專利中,只有5、6項是有問題的,而且台積電方面也缺乏很充足的證據。

所以中芯國際很聰明,選擇在北京高院反訴台積電,因為大陸的審理時間早於加州法院,所以台積電就必須拿出中芯侵權的證據,不然就會輸掉官司。


中芯這一反擊大出台積電意料之外,他們急得跳腳又跑去美國加州法院提出禁訴令,要求加州法院禁止中芯在其他法院對其提出控告,接著雙方就在這些技術層面的問題上耗著。


隨著2008年馬英九在台灣領導人選舉中大獲全勝,兩岸關係迅速升溫,另外張忠謀也釋放出台積電有打算來大陸投資的表態,所以一時間中國晶片問題似乎得到了解決,主和派開始取代主戰派成為了主流。


2009年6月,北京高院駁回了中芯的訴訟請求,3個月後美國那邊開庭,台積電勝訴,中芯被迫以更大代價達成和解:在此前賠償1.75億美元的基礎上,再賠2億美元附加中芯國際8%的股份,並且張汝京必須離開中芯國際,同時3年內不得再從事晶片相關的工作。


事後,島內媒體彈冠相慶,抑制不住狂喜:「我們從此控制了大陸晶片業的半壁江山!」


而大陸這邊的樂觀情緒,則在數年後漸漸被殘酷的現實擊碎。

兩岸關係沒有越走越近,反而漸行漸遠,而台積電雖然於2016年來大陸投資建廠,但是卻是一個落後了兩代的「閹割版」工廠。


離開了張汝京之後,中芯國際開始走下坡路,到了2017年台積電在試產7nm晶片時,中芯國際還停留在28nm的技術。


不過張汝京卻沒有離開大陸,2014年他在上海臨港建了一個國內缺乏的大矽片製造工廠——新昇半導體,2018年又在青島創立國內第一家CIDM模式的半導體公司——芯恩半導體。

這位70多歲的老人,還在努力完成「中興華夏半導體」的大願。


「研發天才」梁孟松



前面我們說到張汝京離開之後,中芯國際開始走下坡路,不過幸好蒼天佑我中華,2017年又來了一位台灣人,讓中芯國際起死回生,他就是梁孟松。


梁孟松1952年出生於台灣,在台灣成功大學攻讀本科和碩士後,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攻讀博士,師從著名華裔電子學家胡正明教授,成為他最器重的得意門生之一。

這裡順便提一下,胡正明教授後來曾經回台灣擔任過台積電的技術執行長。


梁孟松博士畢業後,進入了矽谷的超微半導體公司工作。

根據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的資料顯示,梁孟松參與發明的半導體技術專利多達181件,都是最先進和最重要的關鍵技術研究,可見他研發發明的天賦之高,實乃異乎常人!


1992年,四十不惑的梁孟松返回台灣,加入台積電擔任工程師和資深研發處長。

在台積電工作的17年里,梁孟松一個人貢獻了500多個發明專利,其數量和質量均遠遠高於其他人,所以也被視為是台積電內部的技術研發大神。


梁孟松對台積電的最大貢獻,當屬2003年幫助台積電突破了130nm的「銅製程」工藝,令台積電一舉超越了美國IBM公司,成為晶片製造領域的王者。

這項技術突破,當年被視為是半導體技術世代中,天險障礙最高的一代。


為此,台灣當局「行政院」當年特地對台積電研發團隊進行了表彰,頒發了一個最高級的技術獎項。

在功勞簿上,名列第一的是項目的最高負責人蔣尚義,名列第二的則是梁孟松,可見他當年對台積電的功勞之大。


講到這裡就必須提一下蔣尚義,這位1946年出生於重慶的浙江人,曾經多年擔任台積電負責研發的副總,由於識人愛才、並且講究忠義,所以台積電內部對他的評價相當高,將他親昵的稱為「蔣爸」。



梁孟松曾說:「我深深感覺蔣副總對屬下的非常信任,我管的錢是台積電研發部門最龐大的,高達四成左右的資金,這麼多年來,他從未改變過我的任何決定,也不會懷疑,跟其他的主管很不一樣。


2006年蔣尚義退休後,梁孟松原本以為自己有機會升職,但是結果台積電卻從英特爾挖來羅唯仁。

梁孟松這個人技術過硬,但是性格卻容易得罪人,沒有了信賴他的蔣尚義之後,梁孟松在台積電待得很不順,於是在2009年憤而辭職。


後來梁孟松曾經透露過從台積電離職的原因:「當時以他的資歷卻被發放到一個不能發揮的單位、人事命令發布前他完全不知情、出國回來後辦公室被改裝成4個工程師的辦公室、幾乎人人怕看到他,都怕被扯在一起等。


梁孟松離開台積電後,去了新竹的清華大學電機研究所任職,半年之後就被韓國三星挖走了。

據說當時三星除了開出三倍的高薪之外,還出動了行政專機,載他和其它台積電前員工往返台灣和韓國。

當然啦,三星能夠挖走梁孟松,除了高薪和禮遇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梁的夫人是韓國人。


梁孟松剛去韓國時,由於競業禁止期未滿,所以先去了三星屬下的成均館大學教書。

2011年競業禁止期滿之後,梁孟松正式加入三星電子公司擔任研發總經理職務。


梁孟松加入之前,三星的晶片技術遠遠落後於台積電,曾經被張忠謀形容為「雷達上一個小點」的韓國企業。

當時三星還停留在28nm製程向20nm製程突破的過程,梁孟松去了之後沒多久就幫助三星直接跳過了20nm製程和16nm製程,升級到了14nm製程。


而當時台積電還處在16nm製程向14nm製程突破的過程中,所以在梁孟松的幫助下,三星一下子由台積電變成了領先台積電半年,結果當年蘋果、高通的大訂單就給了三星而沒有給台積電,令台積電損失超過10億美元,並且股價暴跌,公司評級遭到調降。


於是台積電憤而將梁孟松告上了台灣的法院,理由是梁孟松還在成均館大學教書的時候,郵箱已經換成了「[email protected]」,samsung即是三星的英文名,所以台積電認為梁孟松當時已經違反規定給三星工作了,並且可能泄漏了先進技術給三星。


最終審判結果當然是台積電贏了,然後台灣的法院判處梁孟松在2015年12月31號之前不能以任職或者是其他的方式繼續為三星提供任何服務,限制結束之後,也不能到台積電的競爭對手公司工作。


2016年底,梁孟松的老領導蔣尚義加入中芯國際,擔任了獨立董事。

2017年底,梁孟松與三星的合同期滿之後,也加入了中芯國際擔任聯合CEO,這一消息當時無疑給台灣的半導體行業投下一顆重磅炸彈。


自從和三星的糾紛之後,梁孟松被台灣輿論大肆批鬥,稱為「叛將」。

等他加入了中芯國際之後,更是被批為「半導體呂布」、「現代版三姓家奴」等。

而在大陸,梁孟松的到來則獲得了高度禮遇,不僅被業界評價我對中國半導體行業具有劃時代意義,更有人贈詩「葉落歸根中芯在,半導一生忠報國」。


梁孟松也的確不負眾望,在他到來的300天後,中芯國際直接從28nm製程工藝跨越到14nm製程工藝,而且14nm晶片的良品率也從3%提高到了95%。

而在梁孟松到來的500天後,中芯國際又在7nm工藝上取得突破,最快2020年底即可實現量產。


在沒有荷蘭最先進的EUV光刻機的情況下,梁孟松領導中芯發展出N+1工藝的7nm晶片,雖然技術指標上還落後於台積電和三星用EUV光刻機生產出來的7nm晶片,但已經達到了台積電2年前製造的7nm晶片的水平。


之前中國很懼怕高端晶片被人家卡脖子,因為一旦高端晶片被卡脖子,則意味著華為等手機廠商的高端手機無法生產了。

但是現在有了中芯的7nm晶片,作為一個「備胎」也已經可以解決國內95%手機的晶片需求了。


另外梁孟松目前已經為中芯規劃了下一步的N+2工藝的7nm晶片,屆時可以在沒有EUV光刻機的情況下,生產出相當於台積電目前7nm晶片水平的晶片,估計應該在2022年可以研發出來。


梁孟松的到了,不僅幫助國產晶片大大縮小了與台積電的技術差距,更難能可貴的是給中國爭取到了數年獲取EUV光刻機的寶貴時間。

所以在下一階段,中國可能需要想方設法搞到EUV光刻機,這樣梁孟松才能帶領中芯繼續向更先進的5nm晶片突破。


其實中芯國際一路的成長曆程中,來自台灣的同胞為我們做出的貢獻非常巨大,除了上面我們介紹的張汝京和梁孟松兩位代表人物外,還有許許多多無名英雄,據說僅高級的研發人才就多達3000人之眾,這些人都是我們應該致敬的英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村人希望的中芯國際,依然道阻且長

作者公眾號:BOO聊通信本文為能扼住華為命運咽喉的台積電,是怎樣煉成的?的姊妹篇,可先行閱讀。2020年,是共和國成立的第71個年頭。今非昔比,中國如今已經是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舞台上的重...

是「狂人」還是「叛將」,揭秘梁孟松傳奇經歷

從今年初,半導體狂人——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的傳聞就不絕於耳,今年九月份有媒體報導稱,「梁孟松已經在中芯國際正式亮相」,「中國半導體產業進入梁孟松時代」,不過中芯國際卻否認稱,消息不實。梁孟松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