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市場大變天,諾基亞回歸註定困難重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龔進輝

昨天,諾基亞手機將回歸中國市場引發行業熱議,HMD CEO Arto Nummela在接受騰訊科技獨家專訪時表示,首款安卓手機將於明年上半年發布,並繼續推出諾基亞品牌功能手機。

功能機時代,以軍工級品質聞名的諾基亞手機風靡全球市場;進入智能機時代,固步自封的諾基亞沒有清醒認識到手機與網際網路結合帶來的無限可能,而且在最重要的作業系統選擇上押錯寶,2011年開始走下坡路,接連被蘋果、三星、華為超越,並陷入虧損成為公司包袱,被迫轉售給曾經的合作夥伴微軟。

遺憾的是,經過2年艱難摸索,委身微軟非但沒有換來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的增長,而且面臨大幅裁員、品牌被淡化的尷尬。

如今,即將回歸中國市場的諾基亞已不是當年熟悉的諾基亞,中國手機市場也早已大變天,在不變的只有改變的手機行業,闊別中國市場近3年的諾基亞能否重現昔日輝煌?

HMD戰略合作模式並無新意

今年5月,微軟將旗下入門級功能手機資產以3.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HMD和富士康。

與此同時,HMD與諾基亞簽訂戰略授權協議,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獲得諾基亞品牌未來10年全球獨家使用權。

微軟正式收購諾基亞短短2年便急忙出售,而且價格從71億美元驟降到3.5億美元,讓人大跌眼鏡,與其說微軟收購諾基亞是一大敗筆,不如說曾被寄予厚望的諾基亞手機資產價值已今非昔比,讓HMD和富士康撿了個大便宜。

或許你對HMD比較陌生,HMD是一家以諾基亞前高管為核心團隊的芬蘭創業型公司,來自微軟、富士康、HTC等公司的高管也不在少數。

與傳統手機廠商不同,HMD創建了一個獨特的戰略合作模式:諾基亞提供品牌使用權和專利授權,HMD負責產品研發、銷售和營銷,富士康提供生產製造服務和硬體研發資源。

考慮到高管團隊的構成,HMD採取這一分工合作的業務模式並不奇怪。

不過,在手機產業分工明確的大背景下,以晶片為代表的元器件廠商、手機廠商、ODM方案商、運營商、渠道商等各司其職。

所以,這一看似新穎的合作模式並無太多新意,唯一的不同是HMD多元化高管團隊有利於業務快速推進,即便其體量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由老諾基亞人創辦的芬蘭公司,行事風格和企業文化不可避免帶有諾基亞色彩。

在企業管理上,諾基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以人為本、內部分工非常具體,前者表現為內耗少、福利好、員工受尊重,堪稱「完美世界」,導致人浮於事、員工上班開網店,很多在諾基亞工作多年的老司機擇業時擔心能否適應新東家的企業文化。

後者表現為諾基亞職能越分越細,有些技能在其他公司無用武之地,一旦被裁員,轉型就很困難,在狹窄的領域工作時間一長,即便企業提供在職培訓,一兩節課也於事無補。

微軟正式收購諾基亞4個月後,即2014年8月,微軟宣布諾基亞裁員1.25萬人,諾基亞中國成為重災區,裁員比例高達90%,猶如一場滅頂之災,被裁員工普遍對諾基亞「愛恨交加」。

不難看出,當年諾基亞在智慧型手機時代兵敗如山倒,被蘋果、三星碾壓只是表象,真正的問題出在諾基亞自身,高層決策屢屢失誤、大公司病導致項目推進緩慢、基層員工缺乏狼性。

所以,儘管擁有豪華高管團隊的HMD創辦不久,但我隱隱感覺,企業文化將成為這家與諾基亞有著不解之緣公司前進的最大阻礙。

諾基亞回歸中國市場困難重重

隨著諾基亞確定明年回歸中國市場,有關首款安卓手機的更多信息也在網上曝光,產品命名為「D1C」,這是一款中端產品,運行安卓7.0系統,配備驍龍430處理器、1080P螢幕和3GB RAM。

如果爆料成真,定位於中端的D1C相當於國產手機的低端,配置相當的紅米3S高配版售價才899元,面對一眾高性價比國產手機的圍剿,D1C並不能撈到多少好處。

不得不說,D1C的配置實在上不了台面,諾基亞回歸中國市場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也有聲音稱正因為D1C是諾基亞重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首款產品,才採取如此保守的策略。

與此同時,網上還傳出諾基亞旗艦機的消息,採用5.5英寸2K顯示屏,並搭載驍龍821處理器。

無論是煙霧彈還是確有其事,最快也要等到明年2月底MWC大會才能見分曉。

在我看來,諾基亞回歸中國市場的最大優勢是知名度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更重要的是承載無數人的回憶和情感,可以大打情懷牌。

不過,曾經靠功能機打江山且經歷智能機失利的諾基亞重回大眾視野,尤其是投奔強敵環伺的安卓陣營後,這一優勢將成為諾基亞營銷的掣肘。

換言之,諾基亞順應潮流推出迎合用戶的安卓手機,與過去長期積累的品牌優勢相背離,用戶往往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才能接受,而且實際交易轉化率也是未知數。

一方面,諾基亞最為用戶熟知的是精湛的工藝和品質,被戲稱為「砸核桃的手機」,而能否摔壞不是身為消費電子產品的智慧型手機的核心賣點,號稱摔不壞的Moto X極銷量慘澹就是前車之鑑,拍照、續航、流暢才是重中之重,用戶對諾基亞的品牌認知與購機需求存在衝突,如何扭轉用戶根深蒂固的認知成為困擾諾基亞的首要難題,營銷策略改變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即便用戶接受諾基亞全新的品牌定位,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無論其進軍中高低端市場,都將面臨國產廠商的強勢狙擊,隨著用戶購機理念日益成熟,如果諾基亞不拿出足夠誠意的產品和銷售方式,單純的情懷不足以驅使用戶為其買單。

同時,過去與運營商私交甚好的諾基亞需要重點考慮渠道布局,在線上線下融合的大背景下,諾基亞重點發力線上還是線下,亦或部分產品只放在線上/線下銷售,這不僅牽涉到運營成本,而且與復購率、庫存密切相關。

寫在最後

在HMD的合作模式中,諾基亞並不能給予其太多支持,相反坐享品牌運營和專利授權費用。

富士康固然可以為HMD提供一流的硬體研發資源和生產製造服務,將安卓手機生產出來,但其貢獻也僅局限於此。

在至關重要的產品定義、研發和市場銷售、推廣等環節,完全靠HMD獨立支撐,每走一步棋都將影響自身市場表現。

不少跨國公司在中國遭遇水土不服,往往歸咎於中國市場過於複雜,諾基亞重回這片曾經戰鬥過的熱土,除了要重新熟悉這一變化飛速、大而複雜的市場環境,還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現實:以蘋果、三星為首的洋品牌正集體失勢,國產手機正全面崛起。

換言之,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的蘋果、三星尚且在中國市場走下坡路,錯過智慧型手機風口且同時在中國、印度市場雙線作戰的諾基亞,想要分一杯羹並非易事,重現昔日輝煌更是難上加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回中國,夏普手機或是下一個LG?

時隔多年之後,夏普團隊通過官方微博正式宣布夏普手機回歸中國市場。然而現在國內的手機市場,早已被各路手機廠商殺成了一片血海,跑得快、來得晚的夏普手機能否殺出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