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茶座|3年了,你還把斯諾登事件當熱鬧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3年前,也就是2013年的6月5日,一個叫斯諾登的美國中情局前職員引爆了全世界的敏感神經。
根據他的爆料,英國《衛報》率先披露了美國情報機構對全世界的「野蠻」監控。
一時間,全世界的國家元首或是政府機構代表紛紛發表談話,譴責美國的「野蠻」行徑。
事件本身已過去三年,但是相關追問卻並未停止,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為什麼美國能夠做到監聽、監視全世界呢?
美國為什麼可以「欺負」全世界
原因就在於美國的信息網絡科技力量異常強大,全世界都高度依賴美國的信息網絡技術。
換句話說,從硬體到軟體,從電子產品到虛擬網絡世界,核心技術全是美國主導。
當全世界到處都用由美國信息網絡公司生產或是控制的產品及服務時,美國就有了監聽、監視全世界的可能和機會了。
換句話說,也正是因為美國引領、主導21世紀的信息科技革命,使它有能力、有條件「欺負」全世界。
為什麼這麼說呢?答案就在於其晶片(集成電路)技術的絕對領先。
表面上萬千變化、多種多樣的信息網絡產品、設備及其運用,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管現代社會多麼繁華,追根溯源,一切的一切,都以數據信息的形式保存在那些大大小小的晶片上。
可以說,今天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秩序,就建立在無數個體積嬌小卻信息容量驚人的晶片之上。
然而,世間無完美之物,晶片也不例外。
據筆者請教一名資深行內專家得知,任何晶片在理論上都是有缺陷的,不可能盡善盡美,它不僅有壽命,也會「生病」,還會因天生的某種缺陷而被人攻擊。
更要命的是,任何晶片的缺陷或命門之所在,它的設計者都是非常清楚的,行內叫做設計者留有「後門」。
換句話說,美國公司可以賣給你一塊昂貴的高端晶片,但美國要真的想搞你,在理論上也是有辦法的。
看到這裡,大家也許已經明白,一個國家的信息大廈,是絕對不能建立在依靠外來晶片搭建的基礎平台之上的,因為,誰都不願意日夜面對一個潛在的且無法估量的安全威脅。
核心晶片技術,人家不會賣給你
如果說,斯諾登事件說明了實現晶片國產化對國家安全的極端重要性,那麼問題還有另一面,那就是,真正重要的高端的核心晶片技術,人家根本就不賣給你!
2014年4月9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拒絕英特爾公司向中國的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出售「至強」(XEON)晶片用於「天河二號」系統升級的申請。
此令一出,立即引起多方關注。
都說美國崇尚自由貿易,其實在高端技術領域,美國對自己商業公司的管控嚴著呢。
美國為什麼要對中國實施晶片禁令呢?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商務部稱,使用了兩款英特爾微處理器晶片的「天河二號」系統和早先的「天河1號」A系統 「據信被用於核爆炸模擬」,因此四家位於中國的機構包括國家超級計算長沙、廣州、天津中心和國防科技大學因為從事實質上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的活動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單。
美國人給出的理由是難以讓人信服的。
正如業內專家指出的那樣,無論是出於安全或是保密的角度來說,「天河二號」都不可能直接用於核爆炸模擬,所以「被用於核爆炸模擬」的理由更多是一種莫須有的藉口,真正的原因則另有隱情。
在超級計算機領域,美國、日本一直處於領先位置,中國屬於後來者、追趕者。
當中國的發展速度太快,開始冒出苗頭威脅到既有格局時,原來的「霸主」就不高興了。
自2013年以來,在世界超級計算大會上,中國的「天河二號」已經連續多次奪得冠軍,正如業內人士所指出的那樣,「或許是出於對於『天河二號』升級後可能連續六次甚至八次奪冠的擔憂,所以『天河二號』成為了晶片禁售的對象。
」
事情還沒有結束。
為保持美國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霸主地位,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15年8月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授權建立美國「國家戰略計算項目」(NSCI)。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說,由於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美國很明顯就是要在這一領域中挑戰中國的領先地位:「美國已經意識到了一個事實,即如果想繼續留在競賽中,就要有投資。
」日本共同社報導的標題為「美國計劃奪回超級電腦頭名位置,歐巴馬向中國發起挑戰」。
可見,美國是不容許他國挑戰自己在高科技領域的霸主地位的,想讓美國賣給咱高科技,根本就不可能。
核心技術是買不到的。
這是中國人經歷無數次的教訓得出的一個真理。
晶片技術是現代信息核心技術中的核心,其重要性已經導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通過一切手段來保證自己的主導地位。
不掌握晶片技術就無法保證國家安全,而掌握晶片的核心技術又正是那些既得利益國家所最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我們除了自主研發,逐步實現中高端晶片的國產化,別無他途。
中國80%晶片都靠進口
晶片有高、中、低端之分。
低端晶片多用在洗衣機、空調等家電上面。
中端晶片可以用在稍微智能的終端上面,比如銀行卡的晶片,普通手機和電腦設備上的非核心晶片,等等。
高端的晶片,主要是應用在CPU、大型網絡交換機等重要設備上。
在信息社會,晶片產業被譽為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在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網絡通信、汽車電子等諸多重大領域起著關鍵作用。
國際金融危機後,已開發國家加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地位進一步凸顯,各國紛紛搶占戰略制高點,在這一領域投入了大量創新資源,競爭日趨激烈,美國更是將其視為未來20年從根本上改造製造業的四大技術領域之首。
目前,世界晶片產業的格局是美國一家獨大,世界主要晶片設計、生產和供應企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比如大家比較熟知的英特爾、高通等。
這些企業通過晶片的專利壟斷使得別的國家無法在同領域直接競爭,這種專利壟斷對後發國家的發展打擊是致命的。
中國的晶片技術和生產工藝整體上目前與美國無法相比,但要說中國晶片生產能力非常差,那也是妄自菲薄。
事實上,中國在低端晶片的生產上,是可以完全自足的,也是中國製造的有力支撐。
問題主要在中高端產品的產業和技術上。
中國中高端晶片需求,基本上依靠進口。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黃皮書》,中國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賴度高,80%晶片都靠進口。
工業與信息化信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高達23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5%,而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同期我國原油進口總額約2196億美元。
事實上,多年以來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一直超過石油,長期居各類進口產品之首。
另一方面,中國擁有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2014年產業規模達到14萬億元,生產了16.3億部手機、3.5億台計算機、1.4億台彩電,占全球產量的比重均超過50%,但主要以整機製造為主。
由於以集成電路和軟體為核心的價值鏈核心環節缺失,嵌在這些電子產品中的晶片專利費用卻讓中國企業淪為國際廠商的打工者。
發展晶片產業到底難在哪裡
那麼,晶片產業的發展難在哪裡呢?換句話說,既然晶片這麼重要,應用這麼廣泛,為何至今我們的發展仍不如人意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晶片技術及其產業本身的特點說起。
晶片行業,是一個典型的高智力、高投入、高風險行業。
先來看高智力。
晶片行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小小的晶片,從用戶需求到產品,經歷設計、製造、測試、封裝等多道程序,每一步都是技術高度密集。
然而,中國在總體上所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都與先進國家有巨大差距。
歷史地看,中國晶片產業起步較晚,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集成電路產業在核心技術、設計、製造工藝、產業規模、龍頭企業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都有較大差距。
大體而言,目前我國的晶片產業,晶片設計水平與國際基本相當,封裝技術水平有4至5年差距,製造工藝差距在3年半左右。
正如很多專家認為,中國晶片產業的發展要有「打持久戰」的充分準備。
其次是高投入與高風險的並存。
晶片行業本身具有高投入、長期發展、回報周期長的特徵,普通晶片製造企業的投資都要達到數百億級之巨。
因此,一般的企業難以承受。
有人說了,咱們中國現在不差錢,只要國家肯投資,別說幾百億,就是上千億也不成問題。
此話的確不假,放在其他行業也許是有效的,但這種思維模式在晶片行業是不靈的,因為晶片行業的發展遵循著一個叫做「摩爾定律」的法則。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來的。
其核心思想是,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摩爾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神速。
「摩爾定律」在推動著晶片技術不斷更新的同時,也逼著你不斷追加投資,晶片製造業由此踏上了一條所謂的「不歸路」——不停地更新產品、更新工藝、更新設備;而每一次更新,都是一次巨大的投資。
這種投入大、回報周期相對較長的行業特點,使得晶片產業成為高風險產業,一般社會資本都不願進入。
這種高風險,又使得晶片行業產生所謂「大者恆大」的行業特徵,很容易形成自然壟斷,後來者發展難度極大。
因此,理性地來看,中國要「強芯」,就要做好打持久戰準備,要尊重產業規律,科學規劃,既要捨得「砸錢」,又要注重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還必須走消費者認可的市場化之路。
除此之外,並無坦途和捷徑。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欄目主編:王珍,編輯:李小佳,欄目郵箱:[email protected]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
中國IC產業臨近發展新節點,「以產品為中心」成制勝關鍵
在市場和利好政策的雙重拉動下,2017年成為中國IC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年,無論是設計、製造、封測三業的增速,還是龍頭企業技術研發水平以及盈利能力,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隨著國內外產業形勢的變化,...
中國發展集成電路最大弊端:專家負責制
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的最大弊端:專家負責制;昨天一篇梁寧寫的《一段關於國產晶片和作業系統的往事》火遍朋友圈,為君子倪光南院士感慨,不過從中也體現了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最大的弊端:專家負責制。與倪院士...
從中興事件看風雨中砥礪前行的中國「芯」
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做出激活拒絕令,禁止中興通訊7年內購買、出售或從事任何涉及受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約束的物品、軟體或技術等交易。中美貿易戰劍拔弩張之際,美國一出手即直指中國高科技行業的...
鐵流:中國高端晶片聯盟成立,作用有多大?
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中國高端晶片聯盟」於7月31日正式成立。「中國高端晶片聯盟」聚焦處理器、存儲器、傳感器、AD/DA、FPGA等高端晶片領域,整合行業資源,促進戰略...
「缺芯少魂」之痛從未遠離 核心技術哭不來吹不來只能拼出來
美國商務部近日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集成電路是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美國這項禁售令的影響可想而知。可對中國製造來說,「缺芯少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