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流:中國高端晶片聯盟成立,作用有多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中國高端晶片聯盟」於7月31日正式成立。

「中國高端晶片聯盟」聚焦處理器、存儲器、傳感器、AD/DA、FPGA等高端晶片領域,整合行業資源,促進戰略、技術、標準、市場等溝通協作,打造突破核心技術、建立生態體系。

目前,共有27家集成電路產業鏈上的重點企業及高校、研究所加入聯盟。

聯盟成立是響應習大大的倡議

本次高端晶片聯盟的成立,是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4月19日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號召——在座談會上習大大指出,「網際網路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

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裡,那就好比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我們要掌握我國網際網路發展主動權,保障網際網路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

在座談中,習大大倡議,「一些同志關於組建產學研用聯盟的建議很好。

比如,可以組建網際網路+聯盟、高端晶片聯盟等,加強戰略、技術、標準、市場等溝通協作,協同創新攻關。

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帥,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

在這方面,既要發揮國有企業作用,也要發揮民營企業作用,也可以兩方面聯手來干。

還可以探索更加緊密的資本型協作機制,成立核心技術研發投資公司,發揮龍頭企業優勢,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既解決上游企業技術推廣應用問題,也解決下游企業缺芯少魂問題……推動強強聯合、協同攻關。

要打好核心技術研發攻堅戰,不僅要把衝鋒號吹起來,而且要把集合號吹起來,也就是要把最強的力量積聚起來共同干,組成攻關的突擊隊、特種兵。

我們同國際先進水平在核心技術上差距懸殊,一個很突出的原因,是我們的骨幹企業沒有像微軟、英特爾、谷歌、蘋果那樣形成協同效應。

美國有個所謂的Wintel聯盟,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只配對英特爾的晶片。

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強強聯合比單打獨鬥效果要好,要在這方面拿出些辦法來,徹底擺脫部門利益和門戶之見的束縛。

因此,高端晶片聯盟的宗旨是:圍繞高端晶片領域,以建立產業生態為目標,以重點骨幹企業為主體,整合各方資源,建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聯盟,推動協同創新攻關,促進核心技術和產品應用推廣,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架構-晶片-軟體-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產業生態體系,推進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

聯盟的內部協調難度大

有媒體認為,「中國高端晶片聯盟的成立,表達了聯盟成員單位及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界同心協力干好中國集成電路這件大事的心愿。

能有效整合行業資源,促進戰略、技術、標準、市場等溝通協作,共同推進中國晶片產業的未來。

」還有媒體甚至認為,「這次成立的高端聯盟也必將會將中國半導體行業拉到一個新的高度。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聯盟頗有為了落實而落實的意味,對產業發展並不能起到太多的實際作用——以行政力量將27家集成電路產業鏈上的重點企業及高校、研究所捆綁在一起,看似人多勢眾,但會帶來實際運營管理協調難度非常大的問題。

據了解,「高端晶片聯盟」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丁文武任理事長,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歷軍、中興通訊副總裁江華、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張宏圖、浪潮公司副總裁胡雷鈞、中芯國際副總裁俞少峰等任副理事長。

由於高端晶片聯盟的理事長、副理事長人選的官職都非常大,個個都是大忙人,這有可能導致其沒有太多時間精力投入到推進聯盟發展的工作中。

另外,整個聯盟過於大而泛,27家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為紫光集團、浪潮電子、曙光信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國網信息通信、華為、聯想、中興、龍芯中科、上海兆芯、天津飛騰、上海華虹、長江存儲、中芯國際、瀾起科技、中國軟體、中標軟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

參與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都是中國信息技術產業中的楚翹,不是資金雄厚,就是規模龐大,或在技術領域頗有建樹,都是屬於非常牛的單位或公司,這就對聯盟的具體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協調工作的主導者必須有非常大的能量,否則勢必難以差遣這些巨無霸。

特別是像這種由政府發起的聯盟,本身並沒有多少商業利益紐帶,完全是行政力量將這些公司捆綁在一起,這種聯盟以往也有不少,很多也就是開一個成立大會,發一個新聞稿,然後就不了了之了,最後演變成業界人士的碰頭會。

因此,筆者認為,這種大而泛的聯盟,對聯盟內部到底協調能力要求極高,高端晶片聯盟的協調能力和運營水平是需要打一個問號。

至於具體能發揮多大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日後怎麼去運營。

對產業的影響會比較小

由於這27家聯盟發起人中相當一部分是商業公司,這就使其必須首先遵循商業規律,而非政府的號召。

具體來說,在現階段,聯想不可能拋棄Intel,掉轉船頭去做龍芯電腦;在技術和報價都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華為也不可能拋棄台積電,把所有訂單交給中芯國際……正是因為與各家公司的局部利益相衝突,使聯盟內企業完全拋棄局部利益精誠合作的機率比較小。

即便是有一定商業利益為紐帶,對於華為、中興、聯想這樣的巨頭,也存在船大難調頭的問題。

具體來說,在網安、工控、消費電子的嵌入式產品以及其他一些領域中,自主CPU完全可以替換掉國外晶片,不存在任何技術障礙——揚州萬方已經推出了基於申威CPU的伺服器好大數據處理系統;UIT創新科推出基於申威的安全存儲系統;中科網威推出了基於申威CPU的千兆防火牆;成都愛斯頓推出了基於申威CPU的ATX主板、CPCI零槽控制器和COMe嵌入式模塊;海信推出了基於龍芯的中國首款Hi-View Pro畫質引擎晶片;銳捷網絡推出了基於龍芯的防火牆和交換機;航普電子推出基於龍芯的COMe模塊;眾達精電推出基於龍芯的CPCI;龍夢、清華同方有基於龍芯的電腦;此外還有基於龍芯的3D印表機、考勤機、機器人控制器等產品……更關鍵的是,這些公司中相當一部分可以依靠基於自主CPU的產品在市場上養活自己。

換言之,在局部領域用自主CPU取代國外產品在技術上和商業上都不存在太大的障礙,但像聯想、華為、中興等大公司已經完全被綁在Wintel、AA等國外技術體系的戰車上,過去遺留的包袱太大,使得這些大公司沒有動力和決心去拋棄國外CPU,擁抱自主CPU,即便是像中興通訊在有遭遇美國制裁的前車之鑑的情況下,依然沒有發展基於自主CPU的產品以實現國產化替代的動作,只寄希望於中國政府與美國政府進行利益交換,以換取美國政府對中興制裁的鬆綁(筆者並未察覺中興有基於龍芯、申威的交換機和防火牆等產品,如有失察,還請海涵)……因此,將一些大公司捆綁為一個產業聯盟僅僅是好看,與其找這些沒有太多動力打造自主「架構-晶片-軟體-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產業生態體系的大公司,倒不如找那些沒有歷史包袱,勇於開拓進取的小公司。

實際上,一個銳意進取、小而精的產業聯盟,比一個組織鬆散、大而泛的產業聯盟更能做出真正的成績。

舉例來說,龍安聯盟通過一對一的適配,在電子政務領域實現了對國外技術平台的替換。

據實際測試,電子公文處理系統的平均響應時間為1.5秒,並未因更換平台而影響工作效率。

龍安聯盟之所以能成功,不在於參與的企業有多大牌,而在於專精於一對一的適配,強調工程化能力,強調整體交付和技術服務。

除CPU以外,在存儲器、AD/DA、FPGA等高端晶片領域,成立聯盟到底能發揮多少作用也不好說。

在儲存方面,紫光在收購武漢新芯後(武漢新芯更名為長江存儲),長江存儲可以說已經匯集了大陸存儲行業的大部分資源,是否加入聯盟對長江存儲的影響並不大。

在FPGA方面,27家單位中,從事FGPA開發的商業公司中規模最大的要數紫光集團旗下的同方國芯,但加入聯盟對於同方國芯的FPGA業務有多大幫助也是未知數。

AD/DA方面,中科院微電子所已經有30Gsps 6bit超高速模擬數字轉換器和數字模擬轉換器,但聯盟能對這項技術產業化起到多大的推動作用,目前也無從得知。

如果組織的不得力,很有可能依舊是各家各玩各的。

綜上所述,由於高端晶片產業聯盟內各家公司之間的商業利益衝突,大公司的歷史包袱問題,以及組織協調的難度實在太高,高端晶片產業聯盟對產業的實際影響會比較小。

打造「架構-晶片-軟體-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產業生態體系存在一些問題

高端晶片聯盟的宗旨中的一條是打造「架構-晶片-軟體-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產業生態體系,雖然理想很豐滿,但從參與聯盟的CPU公司來看,卻存在一些問題。

回溯過去的得失成敗,在十一五期間國家啟動核高基重大專項,雖然在布局上有些問題,但總的來講,自主可控CPU和作業系統研製有較大的進展,自主可控的「架構-晶片-軟體-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產業生態體系也得到初步發展。

但十二五以後,核高基計劃出現政策上的巨大轉變,產業生態體系的打造和發展出現混亂局面。

出現政策上的搖擺是由於認識上的混亂,具體表現在:分不清國家安全需求和民用市場需求;混淆了實現安全可控和做強產業兩個目標;對引進消化國外技術的艱巨性認識不足;對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低估了國內團隊自主創新的潛力。

這直接導致在十二五期間的核高基專項中,走技術引進路線的公司(馬甲CPU公司)得到了重點扶持,而走獨立自主技術路線的CPU公司卻被邊緣化。

從結果上看,幾家走技術引進路線,並獲得核高基項目或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CPU公司不僅始終拿境外技術穿馬甲,有的還爆出了欠薪事件,在耗費國家巨額資金和數年時間之後,依舊只能依賴國家輸血過日子,產品也完全依賴地方政府強制推介或政府採購。

而走獨立自主技術的CPU公司,有的實現了基本脫離政府輸血,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龍芯3A2000第一批產品在一個月內賣斷貨,海信、海爾購買GS232 IP授權數百萬套用於智能家電和機頂盒……有的開發出了一系列性能優異的產品,並組建了上海國產高性能處理器平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申威26010被用於神威太湖之光超算,在TOP500屠榜;申威411被用於特殊領域的PC;申威1621計劃用於伺服器……

在十二五期間已經付出血的教訓後,十三五期間,依舊把某些CPU公司納入到高端晶片聯盟的範疇,這是否值得商榷呢?摔倒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了之後,依舊不長記性。

另外,「架構-晶片-軟體-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產業生態體系顯然是只針對一種指令集,例如OpenPower聯盟就圍繞Power建設,而在X86、ARM、MIPS/LoongISA同時被納入高端晶片聯盟的情況下,這是否會分散聯盟的力量,並讓下游廠商無所適從呢?

雖然筆者認為,高端晶片聯盟對於打造「架構-晶片-軟體-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產業生態體系作用非常有限,但在一些公共的技術平台,比如加強晶片設計和生產的配合,加強人才的培養等方面,如果運營得當,還是能有一番作為的。

(作者 鐵流 微信公眾號 tieliu198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謀篇布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牛丹陽、袁媛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提出未來五年我國要打造自主先進的技術體系,強化戰略性前沿技術超前布局,推動產業協同創新,努力實現核心技術創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