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核心技術優勢,才能坐上強國頭把交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胡維佳

小米本周二發布旗下松果公司自主研發的SoC晶片澎湃S1。

小米由此成為全球繼三星、蘋果、華為之後第四家同時擁有終端及晶片研發製造能力的手機廠商。

圖片來自網絡

21世紀國際關係的難題之一是中美如何相處。

作為崛起大國和守成大國,中美之間有合作,競爭也在所難免,良性的競爭於兩國有益,對世界也有好處。

從長遠視角看,中美競爭的核心,並不在於中國的經濟總量何時能超過美國,或者是中國何時會擁有和美國一樣多的航空母艦,而在於未來哪一方能夠掌握影響全球發展的前沿技術。

據部分國際機構測算,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GDP已超過美國。

然而,這種簡單的經濟總量比較並沒有太多實際意義。

如果中國在一系列核心技術領域無法步入世界前列,就永遠不可能與美國平起平坐。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科技企業海外投資頻頻受阻,就與許多美國人的競爭心態相關。

晶片行業出現的一些案例是最好的例證。

去年底,美國政府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阻撓中國一家投資基金收購德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愛思強(Aixtron)。

再往前,中國紫光尋求收購美國企業美光(Micron),同樣遭到美國監管機構阻撓。

美國新任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在提名確認聽證會上表示,對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的半導體行業感到「非常、非常擔憂」。

今年1月份,成員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晶片製造商的現任和前任執行長的一個委員會,將一份報告提交給前總統歐巴馬,呼籲美國採取更多行動為其半導體公司創造一個有利環境,並留住人才。

該委員會還呼籲美國同歐盟和其他盟友合作,加強對敏感半導體技術的全球出口管制,並由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繼續嚴格審查中國對該行業的投資。

這些舉措和言論有助於人們更清醒地看待當前美國對中美競爭的「認真態度」。

德國愛思強公司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不久前,日本《正論》月刊刊登了一篇討論中國科技發展的文章,標題格外扎眼——《為什麼不能允許中國在超算領域擁有壓倒性優勢》。

作者認為,近年來中國在超算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沿。

在今天這個「超算實力=國力」的時代,如果美國在這個領域被中國甩在身後,中國主導的一極世界或將出現。

儘管日本雜誌刊發這樣的文章,有著很明顯的挑撥用意,但這樣的聲音在今天的西方國家,正越來越有市場。

事實上,目前中國高科技行業的發展遠沒有像日本人宣揚的那樣樂觀。

在很多領域,中國仍處於中低端,尤其高端晶片是中國的明顯短板。

據《金融時報》報導,近年來中國每年集成電路產品進口金額甚至超過了石油進口金額,長期居各類進口產品之首。

貝恩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消費的半導體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占到全球出貨總量的近三分之一,但中國半導體產值僅占全球的6%-7%。

《金融時報》報導稱,中國半導體行業在艱難起步後,如今發現自己成為了中美彼此衝突的政治目標的焦點。

目前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困難表現在,一方面自己的實力遠遠還沒有強起來,另一方面,歐美不斷加強的投資壁壘,給中國高科技企業海外兼并設置了重重障礙。

隨著中國科技實力不斷增強,逐漸成為大國之間前沿技術競賽的主要參與方,靠海外併購彌補技術劣勢這種「抄近道」的方式,已經變得越來越難。

面對這樣的現實,中國別無選擇,只有自力更生,下大力氣通過自主創新,推進核心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

2014年,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提出到2030年,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跨越發展。

作為從手機到戰略飛彈幾乎一切智能產品的「大腦」,晶片產業的發展被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等措施同時推出。

目前,這些投入正開始產生積極效果。

2016年6月,中國最新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號」登上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首,成為世界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與「天河二號」使用英特爾晶片不同,「神威·太湖之光」配備了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

日前,小米公司發布首款自主設計晶片,成為全球第四家自己設計處理器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

發布會上,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稱,公司獲得了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資金的支持,他還表示中國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也為小米研發晶片提供了幫助。

從整體看,雖然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始終保持領軍地位,但中國在這一行業的「存在感」正逐漸增強。

麥肯錫的克里斯多福•托馬斯指出,在截至2015年的4年里,中國企業在全球晶片設計市場的份額達到11%,大約提高了一倍,而美國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60%。

要想依靠自主研發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抓住機遇,離不開政府發揮作用。

中國經濟所擁有的制度優勢,使得政府擁有較大的調動資源的能力,以推進國家戰略實施。

這一制度優勢在過去30多年促成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未來中國在晶片、航空發動機等關鍵技術領域加速突破的過程中,也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像當年搞「兩彈一星」一樣,踏踏實實,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做起來。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一秒世界工作室 胡維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發展集成電路最大弊端:專家負責制

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的最大弊端:專家負責制;昨天一篇梁寧寫的《一段關於國產晶片和作業系統的往事》火遍朋友圈,為君子倪光南院士感慨,不過從中也體現了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最大的弊端:專家負責制。與倪院士...

中國晶片產業期待華麗轉身 5G將至大有可為

集成電路產業,是中國的戰略產業。集成電路一詞,自2014年起,頻頻出現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一直在集成電路產業上發力追趕。而前段時間爆發的中興通訊事件,又讓集成電路話題再度成為熱點。各路人...

中國如何在國際晶片產業中實現技術趕超?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晶片/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當前,世界各國特別是已開發國家爭相搶占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制高點。在此背景下,中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