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請問范雲委員,你怎麼說? - 風傳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范雲不愧是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又曾任中研院助理研究員,所以知道中研院外文名稱是拉丁文,也知道Sinica的意思是「中國的」。

VVIP會員 會員專區 支持我們 新聞 新聞總覽 VIP專文 政治 國際 軍事 國內 中港澳 重磅專訪 專題 歷史 調查 風數據 運動 風民調 地方新聞 風影音 公民運動 立院直播 評論 評論總覽 風評 專欄 投書 風書房 文化 財經 財經總覽 商業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風編輯導讀 科技 國際財經 財經專欄 生活 風生活 職場 旅遊 美食 健康 品味生活 時事話題 娛樂 居家 汽車 下班經濟學 下班經濟學總覽 下班經濟學影音 證券投資 理財 房地產 期貨 支持我們 烏克蘭戰爭 VIP專區 Search» 新冠肺炎 中國 美國 武力犯台 風評 台獨 武漢肺炎 汪志雄觀點 蔡英文 禁忌 立即登入 帳號維護 會員資料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作者專區 支持我們 登出 會員中心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WSJ訂閱 支持我們 現正熱映中 熱門新聞 更多新聞 熱門分享 民進黨立委范雲主張中研院改名。

(柯承惠攝)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范雲於去年3月在立法院質詢時,要求中央研究院更改外文名稱。

因為中研院的外文名稱叫做「AcademiaSinica」。

范雲指出,Sinica的意思是「中國的」。

因此,中研院若不改名,會被外國人誤認為是中國大陸的學術機構。

[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范雲不愧是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又曾任中研院助理研究員,所以知道中研院外文名稱是拉丁文,也知道Sinica的意思是「中國的」。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當時回應指出,中研院的名稱牽涉國家定位和政策,並非中研院單方面能夠改變。

但尊重立委的提案,可以開啟討論,研究相關法規。

今年10月4日,廖俊智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范雲藉機追問改名事宜。

廖俊智表示,中研院已經啟動外文名稱是否更改的討論,目前提出4個名稱選項,正評估優缺點。

但是廖俊智強調中研院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把研究做好,何時改名沒有具體時間表。

從廖俊智的回答,可以發現兩個跡象。

第一,中研院並不是真的很願意改名,因此廖俊智說中研院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把研究做好,何時改名沒有具體時間表。

第二,中研院雖然不想改名,但是不敢違抗范雲的要求。

因為范雲是立法委員,有權建議刪減中研院的年度預算。

中研院長廖俊智4日至立院備詢,表示中研院最重要的工作是把研究做好,對於改名之議沒有時間表。

(柯承惠攝) 范雲要求中研院改名,想必是順應台灣目前「仇中反中」、「去中國化」的狂潮。

對這些「仇中」人士而言,任何事情只要與「中國」有牽扯,就務必要除之而後快。

例如修改歷史課綱,將中國史改列入東南亞史之中;將中華民國護照以及華航外文裡的China極小化。

可惜的是,這些「仇中」人士無法更改自己的「中國姓氏」,也無法改變大家慣用的「中國文字」。

只好在一些細微末節上大做文章,自我滿足一下「去中國化」的快感。

中研院成立於1927年,迄今將近百年。

名稱自始就是AcademiaSinica,而且學術地位深受國際肯定,享有極高的國際知名度,也從來沒有人把中研院誤認為中國大陸的學術機構。

范雲自作聰明,要求中研院改名,有沒有想過倘若中研院貿然改名,很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反而會讓國際人士產生質疑或困惑,甚至以為中研院被解散了呢? 既然范雲懂拉丁文,想必知道教廷目前設在台北的大使館正式名稱也用拉丁文,叫做「NuntiaturaApostolicainSinis」。

意思是「教廷駐中國大使館」。

對「中國」兩字極為敏感並且排斥的范委員,看到教廷大使館名叫「駐中國大使館」,會不會感到芒刺在背,寢食難安呢? 請問范委員,為了「去中國化」,要不要同時建議教廷將名稱改為「教廷駐台灣大使館」呢?萬一教廷堅持不肯改名,范委員要不要將教廷大使館「驅逐」至北京呢? *作者為退休外交人員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范雲VS.費鴻泰,誰是防疫破口的元兇? 吳典蓉專欄:范雲與高嘉瑜,同罪不同命? 風評:3+11不是破口,陳時中才是 夏珍專欄:張亞中的精氣神VS.中華民國失了魂 風評:邱顯智、邱臣遠成了范雲的墊背 關鍵字: 中研院 觀點投書 教廷 范雲 廖俊智 王晨鐘 Sinica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email protected] 今日精選 汪志雄觀點:蔡總統:到達人生的高點要小心,因為惡會找上你 顧爾德專欄:「類普篩」?陳時中還未準備好因應疫情大爆發 黃偉俐觀點:新冠疫情可以放手嗎?從日韓星經驗看台灣該怎麼做? 李怡專文:愛國≠愛黨,國家要黨的上面 疫情與戰爭雙重衝擊,供給和需求全面收縮!中國經濟製造業PMI跌破榮枯線 兒子戰死沙場,母親卻淪為普京「大內宣」工具!俄軍死亡人數暴增,官方急用「愛國故事」挽民心 美國學者:習近平忙連任,暫時不會對台灣動武 亞太副助卿:美台堅若磐石關係沒有改變 7萬名IT專家已離開!俄羅斯高科技人才大規模出走鄰近國家紛紛招手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本週 6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785 夏珍專欄:搜索聲押律師,張靜親歷令人絕望的司法改革 夏珍 2022-03-2506:20 「失望未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絕望」,說來諷刺,五年前律師張靜因為「陪審制」無法進入討論議程,聲言「完全絕望」,而退出蔡英文總統召集的「... 本週 4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1,135 觀點投書:學習國文的意義 湘之音 2022-03-2406:00 考試院宣布明年起高普考刪除列考公文,民進黨立委鄭運鵬進一步呼籲國考應廢考國文,他並引述前考試委員林玉体、李慶雄等人過去提案指出,「... 本週 4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570 汪志雄觀點:仇恨與偏見只會為國家與人民帶來災難 汪志雄 2022-03-1806:30 現在這個國家最大的荒謬就是,只要「愛台」就可以不用在乎禮義廉恥,只要「民主」就可以不用在乎道德底線,只要「反中」就可以不用在乎公平正義。

... 本週 4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285 風評:缺電找「匪諜」,厲害了蔡英文 主筆室 2022-03-2107:20 針對近月來連續出現停電、跳電,及各地倉儲工廠大火事件,蔡英文總統拉高到國安層級,要求對關鍵基礎設施全面檢查,對事件現場鑑定、... 本週 3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345 汪志雄觀點:當司法成了論文門的打手 汪志雄 2022-03-2406:50 彭文正的律師張靜21日被台東地檢署大陣仗搜索並聲請羈押。

至此論文門的主要告訴人與其辯護律師,一個被通緝流亡海外,一個被查水錶政治追殺,... 觀看更多贊助文章排行榜 評論 國際 中港澳 專欄 陳昭南專欄:「大翻譯運動」揭露普京及習近平欺騙說謊的真面目! 陳昭南 2022-04-0207:10 「這樣一個女孩子,然後還會被騙,蠢到這種地步,林秉樞,被那種痞子,可以騙到這種地步,她(李彥秀)輸給她,輸給這麼樣差勁的人。

」... 評論 國際 中港澳 專欄 崔男觀點:臺灣不是烏克蘭,但美國不這麼認為! 崔男 2022-04-0207:00 俄烏戰爭的爆發,讓很多人驚訝之餘清醒地認知到世界和平絕對不是想當然和必然的存在。

無數史實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真相,那就是世界和平與否,... 評論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類普篩」?陳時中還未準備好因應疫情大爆發 顧爾德 2022-04-0206:40 163、239、236,這是清明長假開始前三天,指揮中心公布的新冠確準人數;而且就在長假前一天的4月1日,本土確診病例突破100、達132... 評論 政治 專欄 汪志雄觀點:蔡總統:到達人生的高點要小心,因為惡會找上你 汪志雄 2022-04-0206:40 本屆的奧斯卡(Oscar)典禮上,威爾史密斯(WillSmith)因爲自己的妻子被開玩笑調侃而走上台打了頒獎人克里斯洛克(Chris...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黃偉俐觀點:新冠疫情可以放手嗎?從日韓星經驗看台灣該怎麼做? 黃偉俐 2022-04-0206:30 台灣的疫情在這幾天正在升溫中,不明途徑的傳染鏈也正在不斷增加;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持續封鎖國境,對外開放就等同必須接受流感化。

因為...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VIP 林庭瑤專欄:羅一鈞被操爆,陳時中唱哭調 林庭瑤 2022-04-0206:10 適時的眼淚可以感動人心,過多的眼淚就是矯柔造作。

歐吉桑風格的衛福部長陳時中不敢賣老,卻最愛賣哭,眼眶泛紅講了2分多鐘,「11點40分」...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投書 觀點投書:兩岸核心在於內戰未終及雙方實力懸殊 許銘文 2022-04-0206:10 日前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提出對岸應承認中華民國主權,呼應蔡政府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說法,如此投機的過度到兩國論,... 評論 國際 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烏克蘭第六課—不正義的和平,或正義的毀滅 雁默 2022-04-0206:00 不正義的和平,或正義的毀滅,為何西方需要烏克蘭低頭 西方並非所有輿論都支持烏克蘭「奮戰」到底,或都站在遠處對俄羅斯喊打喊殺,... 評論 中港澳 藝文 歷史 專欄 李怡專文:愛國≠愛黨,國家要黨的上面 李怡 2022-04-0205:50 「一定要把國放在黨之上,黨有功有過,國無功無過,一切的罪惡不能說是國家的罪惡,一切的錯誤不能說是國家的錯誤,不論國家怎麼樣,... 評論 政治 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18歲公民權」案通過後,國民黨所面臨的矛盾與挑戰 吳康峻 2022-04-0205:40 近期最大的政治新聞,應是立法院以109票、近乎全票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全案將付年底公投複決,成為我國史上首次交付公民複決的修憲案。

... 評論 政治 投書 觀點投書:充滿爭議的初選談何團結?論民進黨在屏東縣的隱憂! 立言 2022-04-0205:30 民進黨屏東縣長初選殺到昏天暗地,其中主要亂源來自國民黨地方勢力有系統的介入,若亂源不解,一個被敵軍嚴重滲透的部隊,如何在初選後團結對外?... 評論 投書 國內 藝文 觀點投書:《華燈初上》天機洩後懸疑已失 林正二 2022-04-0205:30 《華》劇雖然在第二季結尾時,從江瀚拿錯阿達的錄音帶,過早顯示花子「她死了嗎」的哭叫聲與阿達開車撞死江翰等犯案證據,讓第三季後續的劇情發展,... 評論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從天俯瞰,地球上沒有虛線可將國家與文化區分開來:《古典音樂之愛》選摘(1) 約翰莫切里 2022-04-0205:10 我沒入卡內基音樂廳的頂層包廂,周圍坐著兩千八百位陌生人,在星期天下午齊聚黑暗之中,聆聽莫札特與布魯克納的音樂。

汽車和卡車的喇叭、... 評論 國際 中港澳 財經 風評 風評:中美貿易戰的「轉折點」來了嗎? 主筆室 2022-04-0107:20 上週美國政府重新豁免352項中國商品關稅,讓外界認為貿易戰可以已迎來「轉折點」,只是這個期待應該是要落空了。

...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亓樂義觀點:俄烏戰爭對今後國際戰略格局的可能影響 亓樂義 奔騰思潮 2022-04-0107:10 俄烏戰爭歷經1個多月後終於露出曙光。

3月29日俄烏兩國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新一輪談判。

... 評論 國際 中港澳 軍事 專欄 德國之聲 鄧聿文觀點:中國的尷尬才剛剛開始 德國之聲 鄧聿文 2022-04-0107:00 俄烏戰爭發展至今,中國的影響及中國扮演的角色倍受矚目。

有人說中國是俄烏戰爭的贏家,亦有人說中國是輸家。

說中國是贏家的理據是,...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VIP 名家專欄 陳東豪專欄:讓陳時中和民進黨頭疼的30萬老人 陳東豪 2022-04-0106:50 最近Omicron系列病毒在台灣多點爆發,尤其基隆疫情已非社區篩檢能夠防堵,衛福部長陳時中決定要用一週的時間,對基隆市36萬人進行「類普篩... 評論 國際 投書 軍事 專欄 孔令信觀點:俄烏這場有限戰爭引爆的世界級危機 孔令信 2022-04-0106:40 俄烏戰事到底何時會結束?會提出這個問題顯然已經對俄烏這場戰事不耐煩了。

本來戰爭就是解決紛爭的最殘暴手段,無論在歷史恩怨或者現實因素,...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鄭宏輝觀點:烏克蘭對台灣發出呼救,台企有能力終結戰爭 鄭宏輝 2022-04-0106:30 耶魯大學點名,包含華碩、宏碁、微星等三家台灣科技廠並未撤出俄羅斯,引發了一波爭論;日前科技部長吳政忠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有那樣的蔡英文,就有這樣的邢泰釗、陳耀祥… 夏珍 2022-04-0106:20 台灣民主化的具體成就之一,就是獨立機關逐步建立獨立行使職權的公信力;遺憾的是,獨立機關公信力尚未完全鞏固,就已有破毀之虞,造成民主、... 更多文章 追蹤優質文章,給個讚! 不再顯示 您已經閒置超過20分鐘了,看看最新的新聞吧? 熱門新聞 幕後》盤點台灣無人機 這款國產機比在俄烏戰爭聲名大噪的TB2還厲害 「蕭美琴很生氣!」涉外高層:駐美代表處機密外洩,恐造成美國不信任 「烏克蘭空軍幾乎全滅、海軍不復存在,俄軍僅陣亡1351人」 俄羅斯總參謀部宣稱「完成第一階段軍事行動」 外島可先捨棄?俄烏戰爭敲響強化反斬首警鐘 海龍蛙兵調回台北恐淪四不像 今日精選 顧爾德專欄:「類普篩」?陳時中還未準備好因應疫情大爆發 汪志雄觀點:蔡總統:到達人生的高點要小心,因為惡會找上你 黃偉俐觀點:新冠疫情可以放手嗎?從日韓星經驗看台灣該怎麼做? 李怡專文:愛國≠愛黨,國家要黨的上面 風傳媒 風生活 使用風傳媒APP 享有最佳的閱讀體驗 打開 武力犯台 美國 中國 兩國論 汪志雄觀點 台灣 歷史 風評 新冠肺炎 台獨 新聞 新聞總覽 VIP專文 政治 國際 軍事 國內 中港澳 重磅專訪 專題 歷史 調查 風數據 運動 風民調 地方新聞 風影音 公民運動 立院直播 評論 評論總覽 風評 專欄 投書 風書房 文化 財經 財經總覽 商業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風編輯導讀 科技 國際財經 財經專欄 生活 風生活 職場 旅遊 美食 健康 品味生活 時事話題 娛樂 居家 汽車 下班經濟學 下班經濟學總覽 下班經濟學影音 證券投資 理財 房地產 期貨 支持我們 追蹤我們 關於 新聞頻道 新新聞 新聞 評論 財經 生活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訂閱 VIP訂閱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意見回饋 支持我們 我要投稿 作者專區 人才招募 隱私權政策 會員服務條款 社群平台 廣告服務 品牌聯名合作 廣告刊登 合作提案 合作夥伴 更多粉絲團 風傳媒 風生活 風運動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看世界 風傳媒觀點 新新聞周刊 學長姐說 更多社群 風傳媒 風生活 風運動 新新聞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 新新聞 下班經濟學 社群平台 地址:11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13巷37號4樓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2021StormMediaGroupAllRightsReserve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Loading... 系統錯誤 第二行 確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