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數據我只信渠道商:誰說小米賣得不好,誰說魅族賣得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又一家國內手機廠商「出事」了!最近網上有消息稱TCL通訊將收縮手機業務,年底或進行裁員。

之後,TCL通訊相關負責人向《IT時報》記者證實了此消息。

除了TCL通訊,最近一段時間發生「大事」的還有聯想、中興、360手機,這三家手機廠商都進行高層調整。

這些進行內部調整的手機廠商面臨著一個共性難題:市場拓展不力,尤其是在國內市場。

猶如球隊在戰績不好時,俱樂部就會採取換帥的措施。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OPPO、vivo等排名靠前的手機廠商活得風生水起。

而且,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證明,這些排名靠前手機廠商的市場集中度在進一步提升。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這是目前國產手機行業面臨的狀況。

余承東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全球活下來的廠家三到四家,不會超過四家。

而在最近,余承東又下了預言,「只有三家」。

這也許不是危言聳聽,對手機廠商們來說,雖然行業洗牌一直都在,但是這次會更加猛烈。

TCL通訊裁員的真正原因

對於TCL通訊裁員一事,《IT時報》記者致電TCL通訊高級副總裁黃萬全,但他對此未做表態。

經過多方聯繫,TCL通訊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此次TCL中國區在進行組織優化和業務調整,為了節約費用和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將把位於北京的營銷中心遷到深圳。

」其中涉及員工工作地點的變換,TCL通訊表示接受願意來到深圳工作的員工,但實際情況是願意更換工作城市的員工並不多,可以說這次內部調整是變相砍掉了北京整個營銷部門。

歸根結底,這次TCL通訊內部調整,是因為市場業績不佳所致。

作為國產手機行業的老兵,手機業務曾給TCL帶來過輝煌,手機業務利潤曾經占到TCL集團利潤的80%以上,連掌門人李東升都感嘆:「是手機業務救了我」。

但是現在手機業務的低迷表現則讓李東升難以心安。

據TCL通訊2016年上半年財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度營業額達109億港元,同比下降17%。

上半年度實現凈利潤1100萬港元,同比下降98%。

而在具體業務上,智能終端總銷售量1740萬台,同比下降12%。

TCL通訊推出的新品也在市場上表現平淡,其「劍膽琴心」商務旗艦TCL950上市兩個多月時間,在京東和天貓兩大電商平台上的用戶評價均不超過60條。

截至11月30日,天貓商城上顯示該機的銷量僅有34台。

而另一款與TCL 950同期推出的TCL 580手機,儘管1399元的上市價相較之下便宜很多,但在兩大電商平台的表現也不爭氣,11月30日,記者看到其在京東商城上的評價為50+,天貓商城月成交57筆,累計評價為50條。

難兄難弟的共同煩惱

除了TCL通訊,最近進行內部調整的國內手機廠商還有中興、聯想、360等。

10月下旬,中興通訊發布內部文件,中興通訊執行董事殷一民被任命為手機業務負責人。

之後,中興通訊又宣布俞義方不再擔任中興終端中國區總經理,毛謙將不再擔任中興終端品牌總經理。

相關數據顯示,中興手機2015年銷量為5600萬部,但作為大本營的中國區僅貢獻了1500萬部。

從中興通訊的內部調整措施可以看出,希望能重振國內市場,否則不可避免會面臨被淘汰出局的風險。

曾經拿下2014年國內智慧型手機銷量第一的聯想手機,在最近兩年也陷入低迷。

在今年11月份,聯想手機又一次進行了換帥,喬建接替陳旭東成為聯想手機業務負責人。

陳旭東是在去年6月接替劉軍,成為聯想手機業務負責人。

頻繁換帥,顯示出楊元慶對聯想手機萎靡不振的不滿。

市場調研機構IHS Technology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聯想在國內智能機市場還排名第九,而到了2016年第三季度,前十名中不見了聯想的身影,被歸入「其他」分類中。

一線品牌強者愈強

對於目前的手機市場局面,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分析認為:「短短几年之內,國內手機市場格局已定,一線品牌取得了巨大優勢,雄厚的資金實力促使這些品牌有底氣進行大規模宣傳,同時口碑效應呈現集中趨勢,使得消費者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知名品牌。

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也證明,在國內手機市場,排名靠前的手機廠商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市場集中度因此越來越高。

以IHS Technology公布的數據為例,2014年末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小米、三星、聯想、蘋果、華為)占據著62.66%中國國內市場份額。

到2015年第三季度,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小米、華為、蘋果、OPPO、vivo)占據著64.9%的市場份額。

到了2016年第三季度,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排名前五的廠商(OPPO、vivo、華為、小米、蘋果)占據了68%的市場份額。

而來自IDC的數據顯示,2016年二季度中國市場前五廠商為華為、OPPO、vivo、小米和蘋果。

排名前三的華為、OPPO和vivo在二季度占據了47%的市場份額,而在2015年和2016年第一季度,排名前三的手機廠商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3%和45%。

從調研機構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格局在不斷盤整,廠商排名不斷變化,但是市場集中度一直在穩步提升。

這表明,中國的手機消費市場依然處於一個動態的增長過程,並且越發向優勢品牌集中,形成強者越強的「馬太效應」。

線下市場集中度更高

除了調研機構發布的數據,手機渠道商方面掌握的數據則顯示,在線下市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更明顯。

一家綜合賣場渠道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在他們渠道平台上,手機銷量排名前五的分別是華為、三星、OPPO、蘋果和vivo,銷量比例占到所有品牌中的59%。

而在2016年前十個月,按照銷量排名,前五仍為這五家,不同的是,它們在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已經從2015年的59%,提升至79%。

10個月時間,排名前五的廠商市場占比足足增長了20%。

根據這位人士提供的數據,OPPO和vivo手機去年在他們渠道的銷量分別為5.7萬台和5萬台,而在今年前十個月,OPPO和vivo手機的銷量均大幅提升至近8萬台。

小米線下渠道雖然鋪的晚,但增速迅猛,去年不足1萬的銷量,今年翻了近5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廠商的銷量都出現下滑,以TCL為例,2015年在該渠道的銷量超過1萬台,而今年前十個月的銷量僅有2000餘台。

還有魅族,去年在該渠道的銷量近4萬台,今年前十個月僅有1萬餘台。

另外諸如中興ZTE、酷派、美圖等品牌,在該渠道的銷量下滑也非常明顯。

而且這家渠道的銷售數據表明,還有不少品牌的手機銷量僅為個位數,例如海爾、海信、天語。

這位渠道負責人分析道,他們作為線下綜合商場,考慮到交易量和門店效益,更願意和大品牌合作。

同時,對於進店購物的消費者來說,他們也更看重知名品牌,小眾品牌很難吸引自己。

而且,考慮到人員成本和櫃檯成本,二三線品牌對綜合賣場渠道的投入遠不如一線品牌積極。

二三線品牌的未來

隨著一線品牌市場集中度的提升,二三線手機品牌的生存空間被擠壓,他們的未來在哪裡?

在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看來,目前中國前幾家手機品牌已經樹立起了「中國造」的標籤,讓國內乃至全球的消費者認可了國產手機,而全球市場還處於一個消費升級的過程,這給中小品牌帶來了潛在機會。

孫燕飆認為,現在蘋果iPhone創新力度不夠,在全球市場的熱度和銷量不比以往,而三星手機因為爆炸事件也遭受重創。

「這兩家手機廠商的全球份額可能會從原來的40%跌倒30%,就給國產手機提供了機會。

在集中度越來越高的國內市場,二三線品牌也不是沒有機會。

現在華為、OPPO、vivo這些一線品牌在主攻2000元檔以上的中高端市場,和三星、蘋果直面競爭。

對二三線品牌來說,2000元以下中低端市場仍有一定的發力空間。

另外,對於二三線品牌來說,渠道耕耘非常重要,尤其是線下渠道。

賽諾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國內智慧型手機銷量為2.5億台,其中線下銷量達到了1.91億台,占比為76%。

可見,線下渠道依舊是人們購買手機的主要選擇。

如何在線下渠道拓展和經營成本之間取得平衡,是對二三線品牌手機的考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