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孫正義吞下ARM只是一時興起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兩天占據科技媒體頭版頭條的,無疑都是SoftBank軟銀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的新聞。

不僅外媒紛紛YY對於軟銀收購ARM的原因,軟銀集團創始人兼CEO孫正義也已經接受了好幾輪的採訪,否定和明確了一些事。

這樁交易雖然還不能完全確認最後是否成功,但320億美元的收購價格,不僅溢價43%,而且無論是在軟銀的歷史上,還是在日本、英國科技行業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再說以ARM今時今日的地位,其晶片設計授權涉及到一大波科技大拿,包括蘋果、高通、三星、華為等等。

如果再擴展開整個晶片從設計到製造的產業鏈,還有大量企業牽扯其中。

我們幾乎可以認為,現如今這顆星球上99.9%的手機都在用ARM架構的晶片,不管是iPhone 6s、Galaxy S7、華為Mate 8,還是魅族MX6。

於是這次收購案自然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主流觀點認為,軟銀收購ARM,是看準了未來IoT的發展方向,軟銀需要ARM在晶片方面的技術和人才,共同協力IoT前行。

孫正義本人在接受採訪時也基本確認了這一點。

可在小編看來,情況卻未見得如此樂觀。

軟銀是家運營商?

有關ARM的故事,我們聽得太多了,甚至包括它和蘋果、Intel曾經的基情歲月。

卻甚少有人關注軟銀究竟是家什麼樣的公司,這是我們要談的重點。

但這裡實在沒有太多的篇幅來回顧軟銀的過往歷史,因為先前的軟銀移動、沃達豐K.K.和J-PHONE等各種改名歷史,以極為混亂和一般人完全無法摸清頭腦的方式組成了今天的軟銀集團(了解這段混亂的歷史)。

不過相信很多人還是知道的,軟銀一般被人們認作是日本的一家運營商,有固網也有行動網路服務。

這麼說來,是一家運營商,收購了一家設計晶片的公司,這事兒無論如何都感覺很奇特。

如果你平常有在頻繁地關注科技新聞,一定還知道軟銀早在2013年的時候,花216億美元收購了Sprint Nextel公司78%的股份,軟銀因此成為世界第三大通信公司(第一第二是美國Verizon Wireless和中國移動…)。

這次收購行為感覺極為合理,畢竟都是運營商嘛,擴展業務領地顯得無比正常。

軟銀此後還曾嘗試收購T-Mobile,卻因涉嫌壟斷遭否決。

我們來看一看截至去年3月份,軟銀業務凈銷售額的組成情況,如上圖所示。

很明顯,移動通信,還有收購到手的Sprint是主要組成部分。

因此,某些媒體認為,軟銀收購ARM是期望鞏固它在網際網路通信領域的地位,雖然小編沒怎麼看明白這其中的聯繫。

然而,軟銀真的只是一家運營商嗎?上圖最下面那個Internet是個什麼鬼?網際網路?

軟銀其實還做了很多很多事

如果你平常有在異常頻繁地關注科技新聞,應該也知道軟銀曾經在2000年的時候向阿里巴巴投資2000萬美元,到今年6月份的時候仍舊持有阿里32%的股份——這樁交易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是相當賺錢的。

不過在這次收購ARM之前,很多人也都知道了,軟銀集團對部分阿里巴巴股份進行了拋售,從中套現約至100億美元(雖然實際上仍大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

當時軟銀要收購ARM的消息還沒出來,所以外界解讀軟銀此舉是要為了緩解公司債務。

因為在軟銀拋售阿里巴巴股票之前,其總負債已經達到了11.9萬億日元(約1080億美元)——在短短4年間,尤其是收購Sprint之後,軟銀債務總額增長了近5倍。

(馬雲、孫正義和郭台銘)

實際上還不僅如此,在拋售阿里巴巴股票的同時,上個月軟銀還宣布考慮出售日本遊戲公司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大約19%的股份,以及出售手中持有的芬蘭遊戲開發商Supercell Oy的股份。

這些都一度被認為是軟銀緩解債務償還能力之舉。

最後不知道這些錢是不是都拿來買ARM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家先前還涉足了遊戲業務。

但遊戲業務其實也只是軟銀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份的冰山一角。

在收購ARM之前,軟銀持有其他企業股份的總價值接近10萬億日元,包括1.22萬億日元的雅虎日本股份,330億日元的人人網股份(沒錯,中國的人人網),當然還有我們上面提到的Sprint等。

上面這張圖是軟銀投資不同企業金額排名,當前排第一的當然就是剛花了近320億美元的ARM,其後就是Sprint。

不過再看上面這張圖,軟銀針對其他企業的投資情況還要更加複雜。

這是在排除阿里巴巴之後,截至去年3月份,軟銀針對網際網路公司投資排在前列的。

裡面還出現了人人網、PPLive這類中國企業的身影,這些實際上都是可以對應到軟銀的Internet部分的。

此外,事實證明軟銀投資領域不僅局限在科技行業內。

2014年10月份,軟銀宣布將斥資2.5億美元買下私人企業傳奇電影公司的少數股份,雙方還會成立合資公司;前一陣夢工廠被收購之前,軟銀就表達過對夢工廠的收購興趣。

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不是感覺軟銀收購ARM,實在是太正常了。

這家公司明擺著是什麼都在沾染嘛!

所以軟銀到底為何收購ARM?

其實即便是在科技領域內,軟銀的投資方向也就已經顯得相當廣闊了。

比如今年3月份,軟銀宣布要向豐田出身人員創辦的創業公司出資,幫助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

還有早幾年的一項投資尤為值得一提,2012年3月份,軟銀購入一家名為Aldebaran的法國公司80%的股份,交易完成後基本就「趕走」了其他一些大股東(包括英特爾投資等),這樣Aldebaran基本也就是軟銀旗下的子公司了。

(Pepper機器人)

這家公司是專門開發機器人的,後來軟銀所推相當有名的Pepper就是Aldebaran的作品。

就是那個能觀察人類情緒的機器人,現如今已經在日本的某些必勝客餐廳開始為客人點單了,這裡面其實還涉及到和鴻海的合作。

Pepper機器人也是許多媒體表達,軟銀在IoT以及人工智慧方面做布局的一個重要依據。

孫正義前兩天在接受日本每日新聞社採訪的時候就有比較明確地提到,軟銀考慮從傳統的Mobile/Internet行業轉型至IoT,ARM在晶片開發方面的能力和專利資源,能夠為軟銀的IoT布局做準備。

這個說法基本能夠解釋得通,但軟銀要如何利用ARM的資源,實操方式仍是個問題,畢竟ARM公司向來以只畫晶片圖紙聞名,他們可不做實操工作,即便ARM的確在晶片設計方面有往IoT努力的意思。

而且雖然IoT已經被媒體談了好多年,但至今都沒有一個完備或可稱為標準的IoT平台出現。

ARM的確有組建IoT生態的重要一環,但整個IoT還需要傳感器、作業系統、無線IP,還有數據處理、分析等各方面的組合。

顯然在負債纍纍的情況下花這麼多錢就為搞個前途尚未明朗的IoT,這也未免太過理想化了。

或許孫正義的確有在IoT布局方面的想法,但如果戰略層的價值不存在,ARM的收購也有投資方面的意義,畢竟這家公司還是當前移動行業的核心所在,雖然其賺錢能力和高通、Intel等還不能比,但320億美元這個價格還是顯得相當有性價比的(高通當前市值810億,Intel當前市值1640億)。

所以在小編看來,美國風險投資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分析師Ben Evans的觀點可能更靠譜,這樁交易「主要看重的是投資邏輯,而非產業邏輯」。

或者說,即便有產業邏輯在,投資邏輯也是並重的。

不過如果軟銀期望通過ARM的投資來獲得短期財務回報,大概也難以成立吧,未來對ARM的改造或許也是必然的。

今年3月份,軟銀宣布要把公司拆分成兩家獨立的公司,一家專注於本土移動業務,另一家則著力海外業務。

這裡的海外業務,其實著重的就是海外投資了,占大頭的就是Sprint、阿里巴巴,當然還有現在的ARM。

很明顯,軟銀的身份在此更像是個投資公司。

軟銀的中心,也將從之前的電信、媒體業務轉至海外科技投資業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磅消息!軟銀賣掉阿里巴巴股票後收購ARM

今天早上一條重磅消息在圈內傳開,目前日本軟銀公司已經同意以234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072億元)的價格收購ARM,這次交易也將成為英國脫歐之後第一筆大型收購交易。事實上如果這筆交易完成,將會超越...

軟銀孫正義的又一次豪賭:243億英鎊收購ARM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在過去的25年時間裡,孫正義用一筆筆令人驚嘆的交易打造了一個全球科技帝國。這不,瘋狂而令人驚嘆的交易又來了:243億英鎊(約合321.7億美元)收購英國移動晶片巨頭ARM。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