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脫鉤與半導體行業——誰會受到傷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半導體行業的全球一體化網絡中,旨在脫鉤的政策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中國需要美國、日本和荷蘭企業的半導體生產設備來提高產能,這些企業也需要中國的利潤來支持研發。

禁止美國企業與中國半導體企業開展業務,確實會推遲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但這只是一把雙刃劍,也將損害美國(和其他國家)企業的競爭力

2018年11月,保爾森研究所(Paulson Institute)主席,美國財政部前秘書亨利·保爾森(Henry M. Paulson,Jr.)在新加坡發表講話,談到中美關係日益緊張,並警告稱由於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脫鉤,「經濟鐵幕」存在非常現實的可能性。

從那時起,中國和外國媒體就中美可能脫鉤的問題發表了各種意見。

「其他國家正被迫做出不受歡迎的選擇。

在一個勝負參半的世界裡,你要麼與美國站在一起,要麼與中國站在一起。

」——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金融時報》華盛頓專欄作家和評論員,英國《金融時報》12月20日報導。

在經濟上拆散中國和美國是完全不現實的

這兩個經濟體有著共生的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高到無法分開。

」——古普塔(Sourabh Gupta),華盛頓中美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新華社6月4日報導。

「我們的貿易戰主要是為了將中國與美國供應鏈脫鉤。

我明白了。

但川普正在推行的這些政策,也為世界其他地區提供了一個與美國脫鉤的理由。

」——約翰•斯坎納皮科(John Scannapieco),納什維爾貝克•多內森律師事務所(Nashville office Baker Donelson law firm)股東,《福布斯》6月26日報導。

「脫鉤可能被視為華盛頓試圖阻止中國變得更強大的戰略勒索。

「——李向陽,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戰略研究所所長,《南華早報》7月7日報導。

「北京可以與亞洲鄰國合作,為可能與美國脫鉤做好準備。

」——孫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南華早報》7月7日報導。

保爾森還回顧了他2019年2月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演講:「技術是商業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模糊了經濟競爭力和國家安全之間的界線。

其結果是,經過40年的融合,令人驚訝的是,雙方的政治和思想領袖中都有相當數量的人主張可以強制使兩國脫離融合的政策……我們需要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即由於美國和中國相互排斥的努力,全球創新生態系統的一體化將崩潰。

這將進一步損害全球創新,更不用說美國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競爭力了。

但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它有可能潛在的損害美國利益,因為華盛頓很少有人認真對待如下問題:他們專注於尋找損害中國的方式,削弱中國在先進和新興行業的技術進步。

但是,他們沒有把重點放在這項努力對美國自身的技術進步和經濟競爭力可能意味著什麼。

美國政府貿易戰中的行動可能對全球創新生態系統以及美國企業造成的潛在損害,在半導體行業尤為重要。

美國政府行動的兩個最突出目標是中興通訊(ZTE)和華為(Huawei)。

今年5月,華為被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實體名單後,中國商務部宣布將公布自己的「不可靠實體」名單。

雖然目前還沒有公布這樣的名單。

但即使沒有被中國政府列為「不可靠實體」,美國政府行動的後果也可能損害美國半導體企業。

一組驚人的數據是,高通有67%的收入來自中國,美光有57%,博通有49%;2018年,這三家公司在中國的總收入為428億美元。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告訴川普政府針對華為的制裁可能會切斷其成員在美國最大市場的業務,損害他們的投資能力,這並不令人意外。

而美國公司Lumentum表示,對華為的銷售額占其2019年一季度總收入的18%。

特別是在一個研發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成本高昂的行業,來自中國的收入減少將損害美國公司的技術發展和競爭力。

為了了解美中脫鉤對半導體行業的潛在影響,我分析了美國和中國半導體企業的營收份額。

看看7家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公司的年報,除了一家(荷蘭光刻設備製造商ASML)以外,它們對中國的銷售都超過了對美國的銷售(見圖1)。

應用材料在中國和美國兩國的銷售收入顯示,來自中國的收入是美國收入的3.4倍。

對於另外三家美國(Lam Research、KLA和Teradyne)以及兩家日本(Dainippon Screen和Tokyo electronic)設備製造商來說,在中國的銷售收入方面更有優勢。

ASML從美國獲得的收入(略)高於從中國獲得的收入的一個可能原因是,他們最昂貴的光刻機(EUV)用於最先進的技術節點。

它們向領先晶片製造商(如美國的Intel)銷售這些晶片的數量,可能超過向中國的晶圓廠銷售的不那麼先進的晶片的數量。

就這7家設備製造商的總收入(600億美元)而言,中國業務是美國業務的1.9倍。

對這些公司而言,對中國大陸和美國的銷售額平均約占其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韓國和中國台灣是次要的銷售地區,日本略低。

圖1:中美半導體設備銷售額

以世界上8家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商做相同的分析(見圖2)。

所選公司, 六個來自美國(高通,美光,博通,德州儀器,英偉達和英特爾),一個來自荷蘭(NXP),一個來自韓國(SK海力士),這些數字更加引人注目。

總部位於美國的高通(Qualcomm)在華收入是其美國收入的25倍以上。

儘管其它公司的銷售收入甚至不及高通(Qualcomm),但其中另外4家公司對中國的銷售額是對美國的3倍以上。

實際上,這八家主要半導體供應商在中國的銷量都超過了在美國的銷量。

這8家半導體供應商的總收入(2180億美元)中,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是來自美國市場的2.3倍。

對這些公司來說,對中國和美國的銷售收入平均占其總銷售收入的60%。

在半導體供應商前10名中經常提到的兩家(非美國)公司不在本分析之列。

韓國的三星(Samsung)不在報告之列,因為該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沒有給出其半導體業務(772億美元)的地域分布。

總部位於中國台灣的台積電被排除在外,因為它是這些公司中唯一一家純代工公司。

圖2:中美半導體供應商銷售額

對於半導體行業的所有全球領導者來說,中國和美國都是極其重要的市場,這並不令人意外。

然而,很顯然的是,在全球15家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中,有14家(包括全部10家美國公司)在中國的銷售(有時遠高於)超過在美國的銷售。

對於此分析中包含的10家美國半導體公司,其來自中國的總收入(79.3億美元)是其來自美國的總收入(281億美元)的2.8倍。

中國政府毫不掩飾其進一步發展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雄心。

例如,2014年設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CICIIF或「大基金」),並在「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制定了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目標。

通過設立大基金,中國政府規劃在未來10年斥資逾1600億美元,刺激半導體設計和製造領域的發展。

《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之一是,到2020年將中國的晶片生產自給率達到40%,到2025年達到70%。

大基金總裁丁文武在一年半前表示,要想迎頭趕上並非易事,「落後這麼遠,怎麼能超過領先者呢?更不用說領先者正努力保住自己的位置。

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唯一的結論是,中國要達到預期的晶片生產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IC Insights計算,2018年,總部位於中國的公司在華晶片生產總量僅占國內需求的4.2%。

加上外國公司在中國的產量,這個數字上升到15.5%。

中國製造的晶片有70%以上是在外國公司的晶圓廠生產的。

作為最大的晶片消費國,中國仍然非常依賴進口晶片。

即使包括外國公司在中國的晶片生產,實現自給自足的宏偉目標也將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在半導體行業的全球一體化網絡中,旨在脫鉤的政策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中國需要外國(包括美國)企業的晶圓廠,以實現「國內」生產的目標。

半導體設備的領導者是美國、日本和荷蘭的公司,如果沒有這些國家的設備,提高產量似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這些公司也需要來自中國的收入來投資研發和不斷創新。

對於英特爾(Intel)、美光(Micron)、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和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商來說,情況更是如此。

美國半導體協會SIA在2019年4月的報告《Winning the Future – A Blueprint for Sustained US Leadership 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贏得未來——美國半導體技術持續領先的藍圖》中提到:「美國半導體行業已經在自己的研發上投入巨資,以保持競爭力和技術領先地位。

美國半導體行業近五分之一的收入用於研發。

世界上許多(大多數)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商都是美國公司,但任何削弱它們在中國收入的政策,都肯定會損害它們的競爭力。

根據SIA的報告,「半導體是美國第四大出口產品,在過去20年對美國的貿易平衡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美國半導體公司80%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銷售。

全球銷售收入支撐著美國125萬個半導體領域的就業崗位,對於支持保持競爭力所必需的高水平研發至關重要。

禁止美國企業與中國半導體企業開展業務,確實會推遲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但這只是一把雙刃劍,也將損害美國(和其他)企業的競爭力,正如保爾森在演講中所指出的那樣,他在演講中談到了中美脫鉤以及「經濟鐵幕」的可能性。

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中美兩國,以及全球半導體價值鏈上的所有國家,在多大程度上相互依賴才能不斷取得技術進步提供一些定量的見解。

因此,請允許我引用矽谷銀行名譽主席肯·威爾科克斯(Ken Wilcox)的一句話作為結束。

威爾科克斯是《前線》(Frontline)和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在《川普的貿易戰》(這部電影受到高度推薦)中採訪的專家之一:

「If your goal is to stop China from advancing, you』re not going to accomplish that anyway. Because they』ll just innovate around you.Why would you want to stop anybody from making progress? … The better goal is for us to spend time on becoming more powerful ourselves.」

「如果你的目標是阻止中國前進,無論如何你都無法實現。

因為他們會圍繞著你創新。

你為什麼要阻止任何人取得進步?對我們來說,更好的目標是花時間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轉自丨戰略前沿技術

作者丨Bart van Hezewijk(中文名范澤偉,荷蘭駐華領事館官員)

譯者丨本文由Clark Cao翻譯自「semiwiki」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

「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帳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川普新政如何影響半導體業?中國首當其衝

美國技術部門一直在遊說川普政府實施稅收改革,使得該國的技術公司更具競爭力。這一天可能正在臨近,因為共和黨談判者在2017年9月底發布了川普總統稅收改革的統一框架。框架建議將公司稅從35%(包括國...

產業鏈人士:華為庫存準備至少夠緩衝1年

來自美國總統川普的一個「響指」,撥動著全球通信企業的神經。據第一財經網5月17日消息,當日凌晨,針對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

美國半導體公司有多依賴中國市場?

點擊查看-->:半導體人必關注的三個公眾號來源:快科技繼中興之後,最近美國商務部把華為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從而禁止華為購買美國公司晶片、軟體,這件事已經鬧得沸沸揚揚,華為此前未雨綢繆已經準備了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