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華為海思,28年磨劍,無愧於「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華為海思總裁的一封信刷屏了朋友圈。

整個看下來,很燃,很激動,同時,也深感核心技術發展的艱辛和不易。

創建於1991年,成功開發出200多個晶片組,申請了8000多項專利,服務於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公司……..

華為海思,是中國最大,也是唯一躋身全球半導體晶片25強的中國大陸企業。

28年時間,不斷磨劍,不敢說大功告成,至少,也能無愧於「芯」。

1

海思的前身,華為ASIC設計中心

1958年,Jack Kilby(德州儀器科學家)與Robert Noyce(仙童科學家)分別發明了集成電路,可以將多個電晶體製作在一小塊晶片上。

後者基於「矽」的集成電路技術,造就了「矽谷」!

集成電路發明32年之後的1990年,徐文偉,這個造出華為第一顆晶片的男人,剛剛去了深圳,還在鼎鼎大名的港資企業億利達從事高速雷射印表機的開發。

電路設計和彙編語言是他的強項。

1991年,徐文偉因傑出的硬體設計能力,被彼時還是小老闆的任正非「忽悠」了過來。

在當時,離開知名港企加盟前途未卜的小公司,確實需要巨大的決心。

同為億利達工程師的高梅松,在聽了小老闆任正非描述的玫瑰般夢想後,就選擇不為所動,一笑置之!

當時的華為剛結束代理生涯,研發用戶交換機HJD48,鄭寶用負責整個系統的開發。

徐文偉來了之後,建立了器件室,從事印刷電路板(PCB)設計和晶片設計。

恰在此時,集成電路行業已經有了偉大的變革,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先生打破了大一統的格局,初創企業也有機會設計晶片了

1987年,張忠謀在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台積電),並迅速發展為台灣半導體業的領頭羊。

他開創性的定義了Foundry(晶片代工廠)這個行業,將設計和生產分開,為初創企業開闢了生存空間。

對於華為來說,就只需要設計出來就行,生產的環節完全可以外包,但設計是要燒錢的

光一次性的工程費用就要幾萬美元,加上90年代初有外匯管制, 外匯額度非常稀缺,今天看來是區區小錢,在當時,卻需要任正非這個小老闆左思右想,最終痛下決心。

為此,任正非甚至不得不借高利貸投入研發,他曾站在六樓辦公室的窗邊,說過這樣一段話:「新產品研發不成功,你們可以換個工作,我只能從這裡跳下去了!」

大家日以繼夜的埋頭苦幹。

每天晚上9點許,任正非都會提著一個大籃子,裝著麵包和牛奶,前來勞軍。

天佑華為,一次流片成功!這在當時並不是一個大機率事件,可見當時華為的技術人才就有相當的實力。

就這樣,1991年,華為首顆具備自有智慧財產權的ASIC誕生了,就是SD502,這也是華為晶片事業的起點

彼時的華為ASIC設計中心,也正是如今海思半導體(華為海思)的前身。

華為早期研發人員訪問美國時的大合照,左起劉啟武、李一男、楊漢超、徐文偉、鄭寶用、黎健、毛生江

首顆ASIC不負眾望,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性能,產品自然也賣得越來越紅火。

自研晶片成為了提升競爭力的關鍵,任老闆嘗到了甜頭後,又有了新的夢想:芯片開發更進一步!

1993年,華為有了第一顆自己使用EDA設計的晶片。

隨後,分別在1996年、2000年、2003年,研發成功十萬門級、百萬門級、千萬門級ASIC(專用晶片)。

2

海思成立,開啟系統性晶片研發之路

時間到了2004年10月,這時的華為,實力已今非昔比,銷售額達到462億人民幣,員工人數也達到數萬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

有了一定底氣的華為,同時又是由於任正非的高瞻遠矚,希望擺脫外國晶片一直「卡主脖子」的風險,2004年,華為在ASIC設計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華為海思」

(英文名HiSilicon就是HuaweiSilicon的縮寫。

早起華為為「兒子」命名也是煞費苦心,被看好的中文名則有「海矽」、「海矽」(港澳詞彙中「矽」是「矽」)等,但唯有「思想」深邃才能走得更遠,於是循「silicon」的發音而定下了「海思」這個名字。

2006年,看到聯發科的Turnkey GSM方案造就了中國的山寨機,華為心動不已。

針對已經開展的手機業務需求,海思開始著手研發自己的手機晶片解決方案

三年後,海思推出了第一款手機應用處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命名為K3V2。

K3V2的歷史意義遠遠大於它給海思帶來的經濟效益,儘管體驗不好,但它宣告了華為第一款自主晶片的落地,直接應用在旗艦機上更是提高了其溢價能力。

歷史的轉折發生在2014,高通810發布。

這顆SOC外號,火龍810,芯如其名,其發熱功耗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直接導致了當時一票安卓陣營的翻車,第一次打破小米note衝擊高端的夢想。

華為海思巧妙地避開了不成熟的A57架構,在高通踩了雷的情況下,在2015年不採用20nm製程,仍然使用成熟的28nm工藝,發布了麒麟930系列憑藉優秀的能耗比打了一個翻身仗。

2016年,海思突破歷史的麒麟960發布了,大幅提升了GPU性能,還在高通的大山下,解決了CDMA全網通基帶。

2017年,全球首款搭載了NPU人工智慧晶片的SOC,麒麟970發布。

麒麟970無疑是海思史上最成功的SOC,NPU的應用讓手機有真正的AI可以用,更強的性能,更穩定的功耗,更好的拍照。

3

全球半導體25強,不是終點

從高速通信、智能設備、物聯網到視頻應用,海思晶片組和解決方案目前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驗證和認證。

圖片來源:海思官網

歷經20多年的研發,海思已成功開發了200多種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組,並申請了8000多想專利。

目前,海思並不僅限於手機晶片,準確的說,提供的是數字家庭、通信和無限終端領域的晶片解決方案。

通俗一點,就是手機晶片、移動通信系統設備晶片、傳輸設備晶片、家庭數字設備晶片等,統統都做

圖片來源:官網

從全球範圍來看,2018年公布的全球半導體25強榜單中,華為位列第21,營收首次超過了Microchip,Skyworks,Rohm和Xilinx等美日傳統豪強,讓國人眼前為之一亮。

數據來源:Gratner,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但是,在這份榜單中,美國占據了13席,日本占據4席,韓國雖然僅有2個席位,但分列榜單的第1、3名,實力強大,中國大陸和台灣各有一個席位,歐洲則有荷蘭、德國、瑞士等上榜,新加坡也有1家上榜。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從行業的規模來看,2018年全球半導體廠商合計營收4766.93億美元,同比增長13.4%,華為海思則實現營收501.18億元(摺合美元約為74億左右),同比增長35%。

2018全球半導體營收TOP10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一方面,較高的增速下,市場份額仍將有提升的空間,另一方面,相對巨頭的體量而言,則還有一定差距。

28年磨劍,實屬不易,但前路多艱,海思仍需努力。

正如華為海思總裁所說,「前路更為艱辛,我們將以勇氣、智慧和毅力,在極限施壓下挺直脊樑,奮力前行!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鑄造諾亞方舟。

參考資料:

1、華為海思的崛起之路,老兵戴輝,2018

2、華為的晶片事業是如何起家的?,老兵戴輝,2018

點擊「閱讀原文",可免費註冊Choice金融終端,查詢更多半導體行業相關數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晶片成長史,從嘲笑到超越!

「我給你四億美金每年的研發費用,給你兩萬人,何庭波一聽嚇壞了,但我還是要給,一定要站立起來,適當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任正非對海思總裁講到。 面對高通晶片的禁售,不少網友想到了華為的麒麟晶片,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