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失去華為,台積電龍頭還穩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香港財經日報,謝謝!

中美角力不斷,瞄準5G戰場,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TSMC)的角色尤其關鍵。

華為價錢便宜,在全球手機及電訊設備市場極受歡迎,但同時面對很多競爭對手。

如果華為不跟隨同業使用屬業內一級的台積電晶片,又未完全實現自主研發,恐怕競爭力只會逐步下降,他日就算價錢再平,也只是源於硬體折讓的差價。

美國制裁華為措施延長120日,近期屢有消息傳出,華為正要求不同市場的晶片製造商加緊供應,增加集團存貨,台積電、南韓的三星及SK都成為傳聞主角,但3家公司都否認相關傳聞。

美國進一步打擊華為,據報台積電不會再接華為的新定單。

雖然華為定單佔台積電收入10%至20%,屬第二大客戶,但台積電財務狀況穩定,龍頭地位難以撼動。

首先,半導體三強分工明確,各企業專業領域不同,形成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

在半導體三強中,三星(Samsung)主要製造存儲器;英特爾(Intel)造中央處理器(CPU);台積電則從事代工。

其中在代工領域,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去年12月統計,2019年第四季的全球晶圓總產值接季增加6%。

台積電的市場佔有率居冠,高達53%,其次為三星的18%,Intel三甲不入。

即使三星斥資1160億美元,於首爾興建晶圓廠,與台積電搶訂單,相信要追上其市占率,非朝夕之事。

其次,比起競爭對手三星和英特爾,台積電在財務收益、投資效率等方面表現最佳,反映其就算失去華為訂單,財務仍十分穩健,不會出現經營困難的情況。

《日經新聞》引用Quick FactSet數據報導,台積電股本回報率(ROE)達24%,高於三星英特爾;資產回報率(ROA)為18%,遠高於第二英特爾的12%;投資效率由高至低順序為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

報導又指,台積電財務表現良好,主因用於創新的研支出帶來可觀的盈利。

台積電去年的設備投資約為15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而英特爾專注設計和製造「垂直整合」半導體,難以提高研發效率;其亦在研發10納米半導體時遇阻滯,與台積電差距拉大。

此外,台積電突然宣布赴美設廠,意味已獲華府撐腰,成為重要的戰略夥伴。

台積電生產商用晶片也可用於衛星、無人機等軍事領域。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全球技術主管崔歐羅(Paul Triolo)認為,華府力邀台積電赴美設廠,或希望台積電最終成為美國軍方供應鏈中,值得信賴的一員。

中美貿易摩擦去年敲響擂鼓時,台積電已成為這場貿易中的關鍵,台積電近期再次赴美設廠,視為歸邊不無道理。

這亦意味美國於中美科技戰中再贏一仗,但說足以封殺華為以至中國,無疑是太過武斷。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333期內容,歡迎關注。

兩會|台積電|RISC-V|汽車晶片|AI|EDA|中美|晶圓|射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