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賺取市場八成利潤 對供應鏈掌控成取勝法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

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文|梁海森,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

這兩年,隨著華為、OV等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蘋果接連被外界所唱衰,很多人都斷言,創新力越來越不足的蘋果,iPhone的市場需求會萎靡不振,2016年將是蘋果陷入業績最困難的一年。

但如今,這話被實實的打臉了,即使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蘋果的占有率不高,但依然是最賺錢的一家,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國外。

據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的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去年總營業利潤為537億美元。

按廠商分:其中蘋果就占了其中的449億美元,獲得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79.2%的利潤份額。

蘋果2016年的營業利潤率保持在32.4%。

雖然從數量看,中國廠商已經成為了絕對第一。

據工信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全國生產手機21億部,同比增長13.6%,其中智慧型手機15億部,增長9.9%,占全部手機產量比重為74.7%。

儘管市場規模是第一,但營業利潤方面卻並不樂觀,尤其對比蘋果就相形見拙了,顯示中國廠商依舊處於食物鏈的中低端。

在利潤排名靠前的中國廠商里,華為9.29億美元,占1.6%;OPPO8.51億美元,占1.5%;vivo7.32億美元,占1.3%;小米3.11億美元,占0.5%。

其營業利潤率分別為4.1%、5.1%、5.0%、1.5%。

2016年第三季度的利潤份額占比表

蘋果2016年的營業利潤高達32.4%,雖然比前兩年的利潤占比有所下滑,但這樣的數字,尤其在國產手機崛起導致蘋果的市場排名不斷下滑的境況下,可謂高的驚人。

同時,在側面也突顯,國內廠商盈利能力依然很低,中國前五大智能機品牌的總利潤占比甚至不到5%,儘管「性價比」的智慧型手機已經開始迅速搶占市場,華為、OPPO、vivo等成為了消費者越來越受歡迎的手機品牌,但是在核心利潤上,卻一直由推動高端機型的蘋果賺取,這個定律依然沒有被打破。

箇中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

為什麼這兩年在國內廠商不斷攻占市場,並且在取得極高的市場份額上,蘋果的利潤還那麼高呢?最主要的原因,無疑是蘋果對供應鏈的掌控,在拉高售價與壓低生產成本之間做到了極致。

據悉,在供應鏈生產上,蘋果會融入到上游所有的元器件開發、生產和製造過程中,這也是iPhone的價格一直沒有太大變動的原因。

對比這幾年iPhone的發布情況,iPhone一直保持平均成本約330美元左右,因而按照50%的毛利定價,所以銷售價格一直穩定在649美元上下。

所以蘋果完全擁有了iPhone的定價權,並用來調節產品總毛利率,並維持毛利率45%到55%之間。

同時,蘋果的訂單量幾乎都是有底線的,這使得蘋果和供應商的關係非常牢固。

一方面,在產能不足的時候,供應商會優先蘋果的訂單;另一方面,當雙方建立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之後,更容易找到利潤的增長點。

而iPhone供應鏈上的企業之所以甘願受蘋果剝削,以無比的勤勞換取微薄的利潤,無疑是垂涎於蘋果巨大的訂單。

而反觀國內很多手機廠商,大多數廠商都陷入「價格戰」中無法自拔,力圖靠低價走量,企圖賺一個還算不錯的總利潤。

但終因利潤太寒磣,影響零部件供貨商的生存。

而且這些缺乏長遠規劃的品牌商,供應鏈管理的策略也是簡單粗暴的,比如他們會要求供應商每年或者某一個固定周期,價格下調固定的比例,沒有任何科學的數理統計,純粹是利益上的博弈。

這個也是蘋果領先國產手機廠商的重要原因。

因而在未來,國產手機廠商要在利潤上取得突破的,無疑必須加強供應鏈掌控這一塊,同時投入資金研發,提高技術,成品率和質量優勢並在競爭效率、營銷方面趕上對手,這樣,未來在核心利潤競爭方面才有叫板的資本,好消息的是,據悉,華為、OPPO、VIVO等廠商已經在構建自身的供應鏈體系。

未來兩年或許能看到國產手機廠商在利潤方面會有大幅的提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蘋果的供應鏈管理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文|梁海森,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這兩年,隨著華為、OV等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