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廠商轉向高端機:一場註定慘烈的湘江突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這個時代媒體需要流量,文似看山不喜平,駭人聽聞的標題先來博人眼球,接著內容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樣的文章總能贏來一片叫好。

三星Note 7手機爆炸,媒體比過年還熱鬧,紛紛獻上輓聯。

後事如何?三星市值新高了。

三星的業務橫跨面板、晶片、攝像頭、電池等智慧型手機等所有核心技術領域,在晶片和面板兩大核心部件牢牢控制著市場供應,手機業務的下滑被強勁的晶片業務填平。

打臉不怕,左臉被打了右臉也送上。

最近三星掌門人李在熔被批捕更是戳到了他們的G點,不寫點東西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媒體人,一副痛打落水狗的正義感。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在華為主推的Polar Code 入選5G標準時,鋪天蓋地的新聞千篇一律。

民族主義色彩和自豪感的猛藥下去,華為碾壓巨頭的論斷就顯得非常自然,既順應時宜又皆大歡喜。

作者開心,讀者激情,廠商澎湃。

然而通信業內人都知道,這僅僅是個進步,並沒有媒體宣傳的那麼誇張。

棒殺和捧殺,一字之差,差別巨大。

媒體自得其樂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吃瓜群眾也圍觀地不亦樂乎。

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異常殘酷的真相是:

1、三星日子是很不好過;

2、國產手機的日子更為難過。

花無百日紅,一個行業(智慧型手機)的春天在無可逆轉的逝去!

一:智慧型手機市場:流水落花春去也

IDC公布的2016年全年數據顯示,2016年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4.71億部,相比2015年的14.37億,僅僅微增2.3%。

雖然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創了歷史新高,但年增幅已經大幅放緩,由2015年的10.4%降至2016年的2.3%。

這意味著:從2008年蘋果推出IPHONE3引爆只能手機市場以來,這個市場最好的日子已經無可逆轉地在逝去。

要知道,對於這個重資本支出的行業,市場不增長,對絕大多數企業,就意味著死亡。

我們看到的三星和蘋果2016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分別下降3%和7%,而中國手機廠商卻迎來了大增長,華為、OPPO和vivo分別增長30%、133%和103%,看似國產替代進口,實際是智慧型手機行業發展到盡頭後,技術與功能不再有革命性進步,用戶不再挑剔後的「迴光返照」——用戶不挑剔,意味著智慧型手機從此成為鞋帽一樣的普通商品,意味著市場成長的結束,也意味著行業體量的從此萎縮,行業利潤的從此變薄。

但立足高毛利、高端機的海外巨頭依然還算活得不錯。

看不懂門道的國內媒體對國產力量崛起的讚頌,對三星、蘋果存在問題的口誅筆伐,其實只是看到了眼前的短暫的夕照。

不可否認,由於國產廠商在中低端市場的衝擊,蘋果、三星等實力派都有些措手不及,在中國市場中端市場的份額普遍明顯下滑。

然而智慧型手機市場金字塔頂端依然被蘋果牢牢把守,儘管蘋果iPhone銷量下滑,但依舊拿下全球手機產業92%的利潤,國產手機在中端市場的衝擊,只是賺了個吆喝而已。

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在售價超400美元的高端智能機市場,蘋果藉助iPhone 7以及對手三星的自殘再次鞏固了戰果,iPhone在高端市場由2016年中的50%占有率暴增至年末的70%。

蘋果憑藉在高端機市場優勢地位,幾乎捲走了手機業界絕大部分利潤。

iPhone的單機利潤高達200美元。

雖然高端智能機只占到智能機出貨量很小的一部分,但卻是各廠商利潤的主要來源。

媒體集體哀悼的三星Note7爆炸,並非技術上有多大的問題,而是為了趕在iPhone 7上市之前搶占高端機的市場份額,在這一過程中層層壓縮了包括電池供應商在內的加工時間,最終釀成大禍。

這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

1、智慧型手機經歷了黃金十年,好日子已經不復存在,不然三星不至於鋌而走險;

2、即使是三星這樣專注於高端機型,擁有高市場占有率、高毛利的巨頭也發現自己呼吸困難;

捧殺國產沒有幫助,棒殺三星也並不客觀。

當三星捲土重來,蘋果帶著iPhone 8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競爭形勢其實昭然若揭: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只剩下高端機那一塊可耕種的土地了。

沾沾自喜於中低端市場「突破」的國產手機,其實是在撿拾晚秋拉在地里的麥穗,看似頗有收穫,其實根本不可果腹。

而冬天眼看著就在前面。

二:紮根中低端的國產廠商,不突圍必死無疑

在晶片、面板、存儲器都受制於人的情況下,國產廠商始終在中低端市場進行殘酷的價格內戰。

低利潤率與核心技術不足是國產廠商最大的問題。

小米近期在台灣和印度遭遇的專利壁壘就是最好的範例。

進入2017年以來,上游元器件價格全線上漲。

供應緊張的顯示屏、內存、快閃記憶體以及光學傳感元件漲勢洶洶。

對需要進口的手機零部件以及以美元作為基準報價的元器件來說,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按匯率來算成本不斷上漲。

在此情況下,魅藍Note5、紅米4/4A都進行了100元左右的價格調整。

華為在公布了2016年消費者業務年度業績後,余承東公開表示在2017年智慧型手機業務重點是要規模,更要利潤。

而後,錘子科技羅永浩在出席極客公園創新大會時表示 「為了品質今年要做高端,所有千元機以下產品線全部砍掉,因為低端會拖產品質量。

明白人都知道,羅永浩真想說的,其實不是質量。

他在說利潤。

種種跡象表明,不求前期利潤、先靠性價比在中低端上量的做法,正在讓道給「賣一部手機賺一點錢」的傳統商業模式。

更多的廠商開始向價格戰說不,向高端要利潤——因為行業萎縮的大趨勢下,只有高端機才能保有一定利潤。

但,這是一招險棋:

1、中低端市場,量再多,也是賺個吆喝。

守在中低端市場,就是等死;

2、高端市場能活命,但高端市場是蘋果這樣的真正強敵,進軍高端,極可能是找死;

對比兩大巨頭蘋果、三星,國產手機在專利、技術、供應鏈上都沒有話語權。

最明顯例子是,當台媒曝出蘋果再次壓低供應鏈價格,蘋果供應鏈的廠商紛紛下調了毛利率預期。

不突圍,是等死,且必死無疑。

突圍,是找死。

但突圍,或許還能少出一條血路。

這很像長征中的紅軍:繼續守在根據地,必死無疑。

戰略轉移,一路艱險,類似湘江戰役那樣,甚至可能全軍覆沒。

但,紅軍在湘江付出慘重代價後,仍殺出了一條血路。

國產手機,只有橫渡湘江這一條路:成,則他日富貴見。

敗,從此灑淚作別江湖。

三:突圍戰役中可能的投資機會

大軍突圍,可能戰死,也可能突圍,生死難料。

但,周邊提供武器彈藥(手機零部件)的後勤部隊,卻可能因此而獲得意料不到的高毛利市場與機會。

增速放緩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正成為一片紅海。

手機競爭從單純的資本戰、營銷戰向資本密集型、人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市場密集型轉移。

手機商間的競爭也不再是單一的產品、單一的價位段或者單一的市場,而是一個全產業鏈、全球市場、全用戶和全體驗的競爭。

從去年年底開始,換帥、調整、裁員甚至破產等消息便包圍著手機圈,TCL、中興、聯想都在經歷轉型陣痛。

相對華為OV的爆發及盈利,二三線品牌的盈利及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每一個廠商都像困於日漸乾涸池塘中的鱷魚,想要活命就要有尖牙利齒,先置他人於死地。

事實擺在面前,無比清晰:守在中低端機型就是等死,向高端機型進發挑戰蘋果、三星,固然勝算渺茫,但也可能置之死地而後生,殺出一條血路來。

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

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給產業鏈上的供應商帶來一線生機。

目前來看後勤部隊——供應商能提供的就是金屬機殼、雙攝、指紋識別、OLED屏。

對應港股中以下的幾個標的:

通達集團(0698.HK):為華為供應金屬殼,市場普遍猜測進入蘋果供應鏈,提供防水部件。

丘鈦科技(1478.HK):公司向vivo、oppo、樂視等智慧型手機廠商供應雙攝像頭與指紋模組。

擁有手勢識別、虹膜識別的技術儲備。

比亞迪電子(0285.HK):三星金屬外殼訂單近40%占比,Galaxy 8作為對抗蘋果的利器,相信出貨量不小。

高偉電子(1415.HK):蘋果前置攝像頭主要供應商,81%以上業務依靠蘋果。

蘋果在供應鏈的殺價影響很大。

總結:

據觀察,去年有二三十家小品牌消失。

目前國內市場活躍的手機品牌還有50多家,到今年年底很可能只剩下30家。

這是一個最壞的行業,充滿不確定的挑戰;這又是一個最好的行業,充滿無窮的想像和機遇。

競爭比以前更激烈,也更好玩、更殘酷,並且更有看點——沒有永遠的贏家。

最後以一首詩結束,象徵著手機廠商面臨的困境。

「在佛蘭德斯戰場,罌粟花隨風飄蕩

一行又一行,綻放在殤者的十字架之間,

那是我們的疆域。

而天空

雲雀依然在勇敢地歌唱,展翅

歌聲湮沒在連天的烽火里

此刻,我們已然罹難。

倏忽之前,

我們還一起生活著,感受晨曦,仰望落日

我們愛過,一如我們曾被愛過。

而今,我們長眠

在佛蘭德斯戰場……

繼續戰鬥吧

請你從我們低垂的手中接過火炬,

讓它的光輝,照亮血色的疆場

若你背棄了與逝者的盟約

我們將永不瞑目。

縱使罌粟花依舊綻放

在佛蘭德斯戰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超越蘋果 國產手機還要走多遠|娜姐筆記

在27日的華為終端半年報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透露,預計在今年秋季推出人工智慧晶片。這意味著,華為將在競爭更為激烈的晶片層面展開「進攻」,面對的是更為「難纏」的競爭對手。對於五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