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216億年收入背後:厚積薄發下的持續增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C114訊 3月31日專稿(蔣均牧)「大象繼續狂奔」,這或許是每一個人看到華為2016年年報的第一印象。

根據華為31日發布的經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KPMG)獨立審計的2016年年報,這家公司在過去一年中實現全球銷售收入人民幣5216億元(C114註:按2016年12月31日匯率折算約合751億美元),較2015年的3950億元大幅增長32%,並在四年間(2013年2390億元)翻了一番有餘。

然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在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大背景下,華為龐大體量上的大幅增長顯然得益於長期以來的厚積薄發——如果沒有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聚焦,沒有持續大量的研發創新投入,沒有開放合作帶來的攜手全行業,華為也走不到今天的地步。

同時,華為亦不斷順應歷史潮流、客戶需求對自身進行轉型與變革。

比如面對全聯接世界加速到來和「黑天鵝」群飛,它全面推進全雲化戰略,以此來加速全社會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厚積薄發下的持續增長

5216億元銷售收入、32%同比增長,華為又一次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其旗下三大業務板塊亦表現亮眼。

而華為輪值CEO徐直軍亦在年報發布會上表示,如今的華為不再強調收入規模,而是強調在合理利潤的情況下向前走,即有質量的增長。

在運營商業務領域,華為圍繞數字化轉型,抓住雲、視頻、物聯網、運營轉型等重大機會,實現銷售收入2905.6億元(418億美元),同比增長24%;在企業業務領域,聚焦ICT基礎設施,與合作夥伴一起助力公共安全與政務、金融、能源等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實現銷售收入406.7億元(58.6億美元),同比增長47.3%;消費者業務得益於產品創新力和全球高端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全年智慧型手機發貨量達到1.39億台,銷售收入1798.1億元(259億美元),同比增長43.6%。

從地域上看各區域亦增勢良好。

其中,國內收入2365.12億元(340.56億美元),同比增長54.3%;歐洲中東非洲地區(EMEA)實現銷售收入1565.09億元(225.36億美元),同比增長22.5%;亞太地區收入675億元(97.2億美元),同比增長36.6%;美洲地區收入440.82億元(63.47億美元),同比增長13.3%。

分別占總收入的45.3%、30%、12.9%和8.5%。

在徐直軍看來,華為的持續增長的關鍵在於「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核心價值觀,以及由此帶來的29年聚焦數據傳送管道的堅持、在研發創新上的持續壓強投入和價值驅動的構建。

目前,在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8萬名,占比員工總數的45%;通過全球15個研究院/所、36個聯合創新中心,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創新合作,共同推動技術的進步。

2016年,其研發費用支出首次超過100億美元,達763.91億元(110億美元),占到整體收入的14.6%,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3130億元(450.7億美元)。

近年來持續上揚的增速意味著企業業務華為未來增長引擎的地位正在坐實,在CeBIT 2017上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提出「未來若干年每兩年(業績)都能翻一番」。

徐直軍對此也給予了背書,稱「還可以更進取一點」。

全面推進全雲化戰略

正如造船術、測繪術、航海術等科技進步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物聯網、超寬頻、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ICT技術的興起,開啟了數字世界的「大航海時代」。

徐直軍指出,隨著人類對數字世界的探索不斷取得突破,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將演變成一個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為特徵的智能社會。

華為預計,到2025年,全球年產生的數據量將達180Z、全球連接數將達1000億、有85%以上的企業應用將部署在雲端。

數字化和智能化蘊含著無限的數字紅利,同時也引發了諸多產業變革與重構,網際網路化的ROADS成為體驗新標準,「如何面對智能社會這個最不確定的對手」成為全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另一方面,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低迷、「黑天鵝」群飛,電信和其他大多數傳統行業均處於收入增長乏力的困境之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華為的凈利潤率。

「在新年獻詞上已經講到這一點,我們將把更多資源和精力放在幫助客戶應對挑戰和困難上,聚焦在幫助客戶創造價值上,巴展展出的方案也是我們在這方面的嘗試。

」徐直軍告訴C114。

為了支持運營商和各行各業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轉型,華為於2016年4月的全球分析師大會上發布了全雲化戰略,其核心是從設備、網絡、業務、運營四個方面全面升級基礎網絡,帶來硬體資源池化、軟體架構全分布化、運營全自動化的系統優勢:「向前一步,永遠比止步不前更能適應時代的變化。

我們的戰略是把華為公司的所有產品和解決方案全面雲化,就像歷史上我們把產品全面IP化一樣。

我們致力於打造開放的雲架構,以雲的方式(包括提供雲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雲服務)使能運營商全面雲化、加速重點行業雲化、為消費者提供端雲協同極致體驗。

華為年報中指出,全球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建設逐步由「投資驅動」向「價值驅動」轉變,更加關注最終用戶體驗、服務以及為最終用戶提供更大價值。

華為攜手運營商進行數字化轉型、幫助運營商提高投資回報和運營效率、助力運營商邁向價值驅動的新增長之路,成為與運營商共同發展的商業合作夥伴。

面向運營商客戶,以ROADS體驗為目標和牽引,提供雲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建設全雲化網絡和數字化運營系統、幫助其以雲服務的方式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並攜手拓展B2B業務。

企業數字化轉型開始加速,ICT從支撐系統成為企業的核心生產系統。

華為致力於以開放的混合雲架構,引領重點行業雲化,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使能者和優選合作夥伴。

面向企業客戶,聚焦公共安全與政務、金融、製造等重點行業,通過私有雲、與運營商合作公有雲、自營公有雲等多種方式提供雲服務,幫助企業完成以「敏捷和智能化」為核心的數字化升級。

在未來,華為希望成為全球消費者選擇高端品牌終端時直接想到的品牌之一。

面向消費者客戶,它在質量和服務的基礎上打造雲生態、通過端雲協同構建綜合優勢,最終使華為品牌成為消費者喜歡和信賴的品牌。

2017世界移動大會上,華為首次將「全雲化」這一要素覆蓋到主展區現場幾乎所有解決方案,這在業界亦屬創舉,頗為符合其在該領域「倡導者、推動者、領導者」的定位。

在當時的現場採訪中,徐直軍指出,當前提供雲化解決方案的廠家不止一家,華為領跑整個全雲化進程的底氣在於「走得早、走得快、走得堅決」:「核心是我們公司在2008年就開始決定投資雲計算,我們有自己的IT產品線,也是真正能將公有雲架起來用的,這在世界上也沒有幾家。

而由於較早地投資雲計算,使得我們對雲有非常深的理解、有技術和人才的儲備,再將這些應用到我們的網絡和產品之中。

從學會分享到踐行三大生態理念

自古以來的成功者秘訣無非是「將朋友變得多多的,將敵人變得少少的」;同時,全雲化也是ICT產業走向開放的過程,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構建健康的雲生態。

近年來,摘下神秘面紗的華為從學會分享到提出並踐行三大生態理念,在「開放、合作、共贏」的道路上筆直前行。

首先做大蛋糕、做大產業、做大市場比做大自己的份額更重要,華為將利用有競爭力的核心業務,以用戶積累為基礎,做大產業,形成共生、互生和再生的利益共同體;其次管理合作比管理競爭更重要,在具體的商業環境中,華為將扮演「土壤和能量」,堅持管道戰略,不與合作夥伴爭利;第三利益分享,華為堅持向客戶、合作夥伴分享利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面向未來的生態圈建設,華為還將進行更為廣闊的利益分享。

「與產業鏈分享利潤是我們的既定政策,今年不會做任何改變。

我們不認為與合作夥伴分享利潤會影響我們的盈利,如果短期減少合作夥伴的分享,是殺雞取卵的行為。

因為我們所有的戰略和商業回去,需要與合作夥伴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徐直軍說道。

在生態培育的具體行動方面,華為已在全球布局開放實驗室(OpenLab)計劃,攜手400多家合作夥伴在歐洲、拉美、中東、南太、中國等區域建設了13個開放實驗室,進行聯合創新、使能業務快速商用;推動成立ROADS社區(Open ROADS Community)、投資10億美元實施沃土開發者使能計劃,與業界分享最佳實踐;發布X Labs計劃,聚集運營商、技術提供商、垂直行業合作夥伴,共同探索未來移動應用場景;組織、參與各類商業聯盟和標準組織、產業聯盟、開源社區,以形成共識、促進運營轉型,2016年其提交的提案超過6000篇,累計提交提案4.9萬餘篇。

此外,華為還積極與全球學術界展開合作,其創新研究計劃(HIRP)通過資助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理論的研究,探索理論突破對ICT行業技術發展的重大創新,實現創新到價值的轉換。

截至2016年底,全球有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00多位IEEE和ACM院士以及全球數千名專家學者參與HIRP計劃。

HIRP現已覆蓋全球20多個國家、300多所高校,在全球範圍內資助超過1200個創新研究項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站在雲端,華為構建雲時代生態

「雲正在塑造一切,有變革才有重生。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雲的2.0時代,有變化,才有希望,有行動,才有未來」。---華為輪值CEO胡厚崑這段話是胡厚崑在剛剛召開的HUAWEI CONNECT 201...

從華為最近三年年中報告看華為的發展

從華為三年的年中報告看華為的發展華為有2011年開始發年中報告,對比華為2015-2017年中報告來看華為的發展,就是非常的意思事情。從標題來看,從2015年到2017年沒有什麼變化,均是用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