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機需求高達萬部,國際巨頭年產僅幾十台,中國技術差了多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科技戰依舊沒有停歇

科技戰依舊沒有停歇,自主可控箭在弦上!

近日美國考慮限制中國獲得半導體技術並企圖阻撓荷蘭阿斯麥(ASML)公司向中國出售光刻機。

今天光刻膠及華為海思概念、集成電路再次爆發。

昨天半導體板塊大爆發,也是受到了這件事的影響,美國阻撓荷蘭ASML公司向我們出口,這家公司的光刻機,能支持7nm和5nm晶片批量生產,而且是全球壟斷。

沒有高端光刻機,中國高端晶片+半導體生產,就成了無米之炊了。

不過,荷蘭ASML再次確認向國內巨頭出售光刻機,可以說,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那麼很多人可能想知道為啥光刻機這麼重要,東哥今天和大家說說。

荷蘭光刻機掌握著壟斷權,技術是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德國、英國美國的技術都趕不上。

光刻機是半導體晶片製造業中的最核心設備。

以光刻機為代表的高端半導體裝備支撐著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晶片越做越小,集成的電路越來越多,能使終端變得小巧玲瓏。

設計晶片很難,但製造晶片其實更難,由於內部結構非常複雜,這就要求光刻機的每一個零件都要達到極高的精度要求。

所以至今難以實現工業化流水線生產。

但市場需求量卻是巨大的,由於華為蘋果三星高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高端晶片,來生產智慧型手機,其市場規模估計高達萬部,但遺憾的是,全球最頂尖的ASML光刻機每年只能生產出幾十台,一台售價超1億美元,遠遠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

當前訂單已經排在了幾年後,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所以,光刻機中國必爭!

國內技術差了多少

光刻工藝有兩個重要部分,一個是光刻機、另一個就是光刻膠。

光刻膠是光刻機研發的重要材料,光刻膠不止應用於晶片,而在高端面板、模擬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光電子器件以及光子器件上應用廣泛。

2002年,光刻機被列入國家863重大科技攻關計劃,經過十幾年潛心研發,我國已基本掌握了高端光刻機的集成技術,並部分掌握了核心部件的製造技術。

但中國還沒有造光刻機的技術。

而半導體光刻膠市場主要被日本和美國企業所壟斷,合占市場份額高達95%。

在我國只有少部分企業可以生產。

此前,日本限制三種日產半導體材料的對韓出口,三種材料中包括半導體製作過程中的核心材料光刻膠。

在此背景下,國內相關產業鏈公司受益。

掌握尖端科技是頂級意志,是國家戰略,必須突圍成功!當然現實看,現在A股那些半導體公司,還弱的一逼。

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生產商,美國企業4家,日本企業5家,咱們為零;包括半導體材料,基本上被美日壟斷了。

我們的優勢是,有錢有決心有市場,希望能殺出重圍!

在11月7日,一則中芯國際遭斷供的消息下,光刻膠上演漲停潮,東哥專門寫了光刻膠的文章,寫了幾個龍頭企業。

晶瑞股份:公司擁有年產5000噸G4級電子級氫氟酸產能;公司參股公司蘇州瑞紅是國內光刻膠龍頭之一。

南大光電:公司正在自主創新和產業化的193nm光刻膠項目仍處於研發階段,產業化建設同步進行。

江化微:公司主營業務為超凈高純試劑、光刻膠配套試劑等濕電子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容大感光:公司的光刻膠產品主要包括紫外線正膠、紫外線負膠兩大類產品以及稀釋劑、顯影液、剝離液等配套化學品,主要應用於平板顯示、發光二極體及集成電路等領域。

截至目前,這些企業的股價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晶瑞股份漲超60%,南大光電、容大感光漲超40%,江化微漲近30%,可以說,都是非常的給力。

我們很多人做投資,總是只看幾天的漲幅,要東哥說,東哥是從企業基本面出發,看未來成長性和強預期的,所以,有些高科技企業,買入長期持有才能獲利。

國產化前路漫漫,內資企業均已經開啟加速追趕模式,未來具備較大的突破潛力。

具備核心競爭力和核心科技的企業值得長期看好。

自主可控箭在弦上

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均處於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在整個半導體產業中起著 「卡脖子」的重要位置。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雖然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迅速,但一直呈現出封裝、設計強,製造弱的格局。

這一結構與不同細分領域所需要的技術難度有關,發展較快的是技術壁壘低、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的封裝環節;緊隨其後的是,一批諸如海思晶片的設計廠商也正在快速崛起;而相對薄弱的晶片製造行業,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受中芯國際被ASML斷供EUV光刻機事件以及日韓事件影響,半導體設備及半導體材料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國人的認識。

2019年10月22日,大基金二期成立。

根據規劃,其投資方向將重點放在刻蝕機、薄膜設備、測試設備和清洗設備等晶片製造領域。

大基金二期也更多地關注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領域。

截至目前,全球90%的手機、80%的冰箱、76%的彩電都產於中國,然而中國製造的集成電路產值只占了全球的8.4%。

半導體製造行業的薄弱,讓中國每年進口了全球集成電路產品的60%。

而中國的雄心,是讓集成電路產值在未來5-6年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而這一點若想實現,必須依賴於半導體製造行業的崛起。

半導體製造若想大發展,設備必須先行。

對於半導體設備領域來說,最好的時代才剛剛到來,半導體設備的超長景氣周期剛剛開啟,設備支出大年預計在2023年後來臨,半導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的半導體設備公司和材料公司將會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國產半導體設備三大巨頭: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盛美半導體的業績有望隨之迎來爆發。

之前,在未來十年萬億市值的企業中,東哥已經寫到了北方華創,那麼,中微公司、晶瑞股份、盛美半導體、安集科技還能落下嗎?

總體來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前路漫漫,但國產設備在逐步進入大陸產線後占比在持續提升,內資企業均已經開啟加速追趕模式,未來具備較大的突破潛力。

A股的半導體概念,特別是設備和材料企業,大基金二期箭在弦上,還有反覆活躍的機會!

(此文為東哥侃原創,請勿抄襲,轉載商業平台請獲得同意!喜歡的點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篇讀懂國產半導體設備現狀!

來源:國君電子 王聰/張天聞國君機械 黃琨/韋鈺核心要點: 半導體產業之風已至,政策環境利好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向大陸轉移的過程中,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日韓貿易戰開打,才發現日本還是半導體王者

1、日本的進攻上一次日本參與半導體界的貿易戰還是30年前,當時日本和美國的晶片大戰改變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格局。從結果看,日本基本輸掉了內存晶片的高地,加上去年東芝出售快閃記憶體晶片業務,日本半導...

集成電路產業鏈投資全景圖

集成電路(integrated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電晶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

不僅僅只有晶片!一圖看懂半導體產業鏈全景

晶片(集成電路)製造技術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微細加工技術,是全球高科技國力競爭的戰略必爭制高點。我國的集成電路高端製造裝備和材料從無到有填補產業鏈空白,製造工藝與封裝集成由弱漸強、走向世界參與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