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90、蘋果A13輪番面世,雙方的支持者似乎都很倔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發布的麒麟990熱潮未退之際,蘋果的A13又隨著iPhone11系列亮相。

麒麟990是安卓陣營最強實力的代表,A13則再次讓iOS平台的性能再創新高。

A13專注於CPU、GPU等各種運算能力的提升,而麒麟990則秉持「5G優先,穩步提速」的原則,兩者的設計思路區別比較大,各有所長。

需要注意的是,嚴格來說A13並不完全符合現代「手機SOC」的定義,它只是一顆AP(應用處理器),因為必不可少的通訊基帶沒有繼承,所以要再外掛單獨的基帶晶片協同工作才行。

蘋果A系列不集成基帶的原因很多人都知道,相關技術不足,因此只能一直採購別家的基帶晶片搭配使用,以前是高通,近兩年包括今年都是Intel。

凡事有弊有利。

外掛基帶晶片的壞處是額外占用手機內部寸土寸金的空間,並增加耗電量,影響通訊信號穩定度(相對而言)。

蘋果A系列沒有基帶,直接好處就是降低了晶片自身的設計難度還有製造成本。

基帶技術越發展越複雜,功能強大的同時意味著消耗海量的電晶體,占用大量的晶片面積,如果不需要考慮基帶部分,就可以把全部資源放在直接決定運算性能的應用處理器上,A系列一直在這麼幹並做到了極致,今年的A13也不例外。

A13與麒麟990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性能提升的同時,也很注重提升能耗比,這對於手機來說確實很重要。

從製造工藝來看,A13採用的是台積電優化過的7nm Duv,而麒麟990則是更高一個檔次的7nm+EUV,因此麒麟990雖然因為集成5G基帶總電晶體數明顯多於A13,但實際功耗不一定會高於A3。

在考慮到A13還需要外掛基帶,這兩者結合以後,總功耗應該會超過麒麟990。

單純從性能的角度,蘋果A系列近幾年無可爭議的占據了巔峰地位,無論是CPU單核性能還是GPU性能,在跑分測試中都遙遙領先,甚至達到了領先兩三代的水平。

比如今年發布A13時,蘋果就先是驕傲的展示去年的A12至今領先的對比數據,然後才放出A13的更高得分,炫耀自己碾壓對手的超強實力。

不過此舉其實令我意外,以往蘋果發布會一般都不和別人比跑分,顯得漠視對手唯我獨尊,今年居然把高通驍龍855/845和華為麒麟980都拉上來比了。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蘋果切實地感受到了對手的威脅。

蘋果A系列每年問世時都會強調自己又大幅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額能耗比,但落到iPhone的實際表現上卻是起起伏伏,玩遊戲時因為發熱導致降頻卡頓的抱怨經常能見到。

這其實說明只關注處理器跑分所體現的極限性能,以及功耗高低是不夠的,整機的結構設計也很重要。

比如iPhone需要集成的元件多,往往會採用雙層主板結構,這對散熱顯然是不利的,處理器更容易發熱降頻性能變得很低,不卡頓才怪呢。

今年的iPhone11是全系雙層主板,A13跑分再高,一旦實際使用中發熱降頻也就沒有意義了,希望蘋果已經優化了設計,不要再重蹈覆轍吧。

至於麒麟990,它對應的Mate30系列手機還要過幾天才會問世,充滿了未知性。

硬性對比它們似乎並不合適,雙方的支持者也很難說服對方,畢竟推崇「跑分性能天下第一」還是「集成最強雙模5G」是兩個方向的訴求,孰優孰劣又怎麼說得清楚呢?

好在,iPhone11和Mate30系列都會陸續到達消費者手中,經受實戰檢驗後,再去進一步討論A13和麒麟990的是是非非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析華為最強千元芯麒麟650:16nm製程,Cat.7 LTE

安卓中國5月23日報導,如今千元機的競爭態勢越演越烈,各種曾經只能在旗艦機上才能見到的功能被紛紛下放,千元機成為了目前消費者購機比例最大的價位區間機型。CPU作為手機的「心臟」,對於整款產品有著...

華為麒麟990官宣!Mate30系列將首發搭載

雖然華為一貫有在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展會(IFA)更新最新移動平台的習慣,但是在這個競爭愈發激烈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廠商們新品發布會手機都大幅提前的情況下,今年的華為是否會如期發布也就留有懸念。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