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決戰雲端,任正非急了,強令華為雲3年超阿里5年追亞馬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雲能否贏得市場,這要看它基因中的優勢能否PK掉它的劣勢,華為能否在形勢極速變化的雲市場中找到自己的打法。

文 | AI財經社 徐鑫

編輯 | 趙艷秋

2016年,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牽頭組織了多次閉門會議,「3天到7天不等」。

一位接近華為的人士對AI 財經社透露,與會者都是國內外雲計算人士,會議全部談論華為公有雲怎麼做。

「那一整年,徐總一直在想華為要不要把公有雲作為發展戰略」。

彼時,也是華為公有雲入主市場的「最後機會」。

「不能再晚了。

」一位華為多年的合作夥伴說。

早在7年前,華為就啟動了雲帆計劃,但在公有雲業務上「發布不發力」,任由其他先入場的雲服務商將第一批新興網際網路客戶瓜分殆盡。

特別是2009年啟動的阿里雲今年8月在財報中公布,已拿下超百萬付費用戶,亞洲規模最大。

華為管理層也意識到,如果不做公有雲,華為就會「少一條腿」,多年構築的江山將被其他雲公司「一步步碾壓」。

今年初,華為明確公有雲戰略,8月底,任正非將Cloud BU升級為集團旗下一級部門,9月華為宣布三年進入世界前五的目標。

市場開始觀望這個「新手」的舉動,一方面感覺華為雲來晚了,另一方面華為在To B市場上的實力又讓人不敢輕視。

華為雲真的來了。

顧慮重重中轉身

實際上,華為雲戰略最初啟動時機並不晚。

2010年11月,它啟動「雲帆計劃」,面向全球公布雲計算戰略及解決方案。

但直到5年後,一位合作夥伴才看到華為公有雲業務。

「2015年,華為內部成立了一個虛擬組織試水公有雲市場。

說它虛擬,是因為沒有專門產品線。

時任華為企業雲服務的負責人帶著十幾桿槍做一些嘗試」。

一位合作夥伴還記得,當時與華為合作「推進一個項目很累很難」。

他後來總結說,當華為自己還沒想清楚時,跟它對接很不容易。

「遇事找不到資源,也不知道該找誰」。

這之後又游移了兩年,華為才最終在2017年3月正式對外宣布,將「強力投入公有雲業務」,成立專門負責公有雲的部門Cloud BU,華為公有雲被命名「華為雲」。

華為為什麼在公有雲市場上如此顧慮重重呢?外界提及兩大緣由。

首先是歷史沿革。

華為起家背靠通信運營商,售賣電信設備,提供技術支持,與運營商分享了高增長時代下的巨大紅利。

根據華為年報,2011年,運營商業務占華為銷售收入近八成,雖然現在已緩慢下滑到2016年的55.7%,但也貢獻華為超五成的收入。

這讓它在處理與運營商的關係時格外謹慎。

而三大運營商都做雲業務,如中國移動2009年啟動雲業務,嘗試對其政企客戶提供雲服務。

如果華為走到台前大力投資雲業務,必然要與運營商直面競爭,觸碰運營商的利益。

華為三大業務BG,2016年的同比增速

另一個牽絆來自華為內部。

用戶用了雲,就不會去買盒子(硬體)。

雲和硬體類似左右手互搏。

兩者模式和收益不同:公有雲是雲服務商先投入設備,再從後續服務中收費,是一個長線生意。

而硬體售賣更類似一次性買賣。


「華為內部有個數據,同樣計算量的雲部署和盒子部署,收入比大概是1:5。

一個生意,賣盒子是5億元,賣雲才1億元。

而且雲達到盈虧平衡點需要忍耐數年。

」 一位業內企業對AI財經社說。

「你看整個公有雲市場,還沒有哪一家硬體廠商做公有雲成功的先例。

IBM、惠普、思科都沒做起來。

」一位公有雲分銷商說,「原因很簡單,他們硬體銷售額那麼大,而公有雲是要革硬體銷售的命的,這些企業怎麼革自己的命?」

正是與運營商複雜的競合關係及自己的左右手業務互搏,讓華為在公有雲市場如輪值CEO徐直軍所說, 「發布但沒發力」。

但現在,通過公有云為企業和政府提供服務,已是不可阻擋的大勢。

「『空中轟炸』已經結束,網際網路和創業者基本被阿里雲、騰訊雲做完了。

政企市場是華為最後的機會。

」一位公有雲從業人士說,「華為已無路可退。

在最後一刻,華為董事會達成共識,必須去做公有雲。

華為開始組織調整,構建公有雲版圖。

雲BU成立後,任命了「賣盒子」的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兼任Cloud BU第一任總裁。

一人肩挑兩個「互搏」業務的做法,是考慮減少衝突,調配資源的因素。

一位人士對AI財經社說:「我相信,他也要業績,他怎麼能平衡呢?這就要看任總的魄力」。

再次跟跑

今年8月底,任正非簽發了一份「關於Cloud BU組織變動的通知」,Cloud BU正式轉移到華為集團下,升級為一級部門,僅次於華為三大業務BG(運營商BG、企業BG和消費者BG)。

此前在今年伊始,任正非帶著華為高管團隊與四川當地政府簽訂合作協議。

據媒體統計,從這天開始,任正非和他的團隊在74天裡密集走訪了6省,包括四川、陝西、山西、廣東、浙江和湖北。

在達成的協議中,「雲計算、智慧城市和大數據」是共同涉及的領域。

業界認為,華為雲的成敗要看任正非的決心。

@視覺中國

「華為中國區也開始扛華為雲的業績,從上到下都有任務」。

華為合作夥伴吳辰說。


而華為雲再次採取了跟跑策略,這與華為在通信、手機業務上曾經的戰略如出一轍。

一位公有雲從業者對AI財經社說,自去年下半年起,華為拜訪其多次,探討交流公有雲運營經驗。

「華為擅長跟跑,它的執行力和增速是一流的,而跟跑風險相對也較小。

」華為合作夥伴吳辰觀察說。

華為高層也與全球公有雲業者開閉門會議,聆聽建議。

在一次與一家美國服務商的會議後,輪值CEO徐直軍直言他的收穫: 「企業上雲並不像原先想像得那樣簡單,特別是政府和大企業。

他們需要諮詢服務、上雲評估、測試、遷移、運維等全流程服務。

這個過程需要經驗、流程、工具,還需要龐大的線下支持團隊。

連亞馬遜雲都發展了龐大的線下合作夥伴體系,沒有線下能力,很難把傳統企業搬到雲上來。

意識到「流程、工具和地面部隊的重要性」後,徐直軍更堅定了華為雲的機會,華為有龐大的地面部隊,這包含華為的銷售和各級代理。

華為也可以與合作夥伴一起開發流程和工具。

他在思考,怎麼把這些資源與新戰略結合在一起。

今年7月,在華為坂田基地一個會議室中,徐直軍和中軟國際董事局主席陳宇紅出席了雙方簽約儀式,中軟國際成了華為雲首家「同舟共濟合作夥伴」。

華為計劃今年發展10- 20家這類合作夥伴。

這類合作夥伴將是華為雲的先頭精銳部隊,幫助華為雲實現「地空對接」,不僅基於華為雲開發應用、流程和工具,還要在優勢領域推廣銷售華為雲。

華為也給予這些夥伴特別政策支持,包括一些區域和行業的排他授權。

以中軟國際為例,作為國內一家大型軟體公司,它有渠道在中國300個軟體園,推動3萬家軟體開發企業、8萬名工程師上華為開發雲,還能開發上雲工具。

另一層背景是,中軟國際此前收購了美國Catapult公司,這是微軟Azure雲的第三方服務商,去年獲得微軟雲唯一的「Partner of the Year」。

要知道,微軟雲是目前全球僅次於亞馬遜雲的第二大雲公司,政企市場優勢突出,與華為雲定位頗為類似。

Catapult在微軟雲上積累的經驗,有助於華為雲的推進。

5個多月過去了,華為雲公布的同舟共濟夥伴還有軟通動力、豬八戒網。

前者在智慧城市等行業有積累,後者面向中小微企業。

「華為希望同舟共濟合作夥伴能走出差異來。

」一位人士透露,「這些合作夥伴在單點到面上的突破,對華為雲很關鍵。

三年目標

跟跑動作背後,是晚加速的華為對公有雲市場的高目標。

今年9月,華為輪值CEO郭平宣布華為雲的目標,打造全球「5朵雲」之一。

華為也提出近期目標,未來三年,華為雲成為中國公共雲市場前三。

甚至早些時候,華為雲提出三年成為國內第一。

華為輪值CEO郭平今年9月宣布,華為雲要成為全球五多雲之一。

@視覺中國

「目前華為在公有雲市場占比較小,2017年上半年在IaaS市場的份額不到1%,而阿里雲同期份額在40%以上。

」IDC中國企業級研究總監周震剛對AI財經社說。

為此,華為公有雲業務目標一經宣布就在行業里引起不小的震動。

「別人說可能還真不信。

」亞馬遜雲一位前員工忍不住在朋友圈裡說。

他的話點了兩層意思,華為的執行力和華為這一目標的難度。

對於華為雲的前景,行業里呈現出兩種截然對立的態度。

代理商吳辰是堅定的看好派。

他的理由是,公有雲市場已從爭奪網際網路客戶進入到「打政府和大企業客戶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應用複雜度很高,要懂行業。

華為過去在大型B端市場的積累,讓它有優勢。

除了行業經驗,吳辰認為,華為在獲客上也占有先機。

「大企業的雲計算一定是混合雲。

華為的設備已經在客戶那了,把這些客人占上了。

只要把本地的設備雲化,再跟華為公有雲打通,圍繞企業具體業務做場景設計。

」吳辰認為這條路「是順的」。

李誠的公司今年開始基於華為雲開發上面的應用(SaaS服務),目前有好幾款產品在華為雲上。

此前,他們的產品已在其他雲平台上運營。

作為應用開發者,李誠認為,華為雲要規避網際網路雲廠商的先發優勢,方式只能是走專注路線。

「大而全是網際網路雲公司的做法,企業級市場才是華為的優勢範圍」。

而IDC也認為,華為會更多專注在傳統企業而不是網際網路客戶,實現錯位競爭。

觀察華為雲推出的數十種服務中,包含了製造行業數字化轉型、SAP等企業級解決方案。

李誠所在企業也面向企業級群體。

「華為雲的銷售跟我們的銷售能合作起來。

華為現在正在用自己的資源,對企業級市場小眾細分行業應用做精準推薦,讓客戶來用我們的產品。

李誠說,華為要實現目標,需要更多的應用開發商,而華為雲可能會吸引此前面向大企業用戶的應用開發商,他們能幫助華為雲完善生態。

華為上線包括製造行業、EI企業智能、SAP、軟體開發雲、雲上辦公、電商和遊戲等數十種解決方案。

華為的通道能力也被認為是重要因素。

「華為有龐大的地面銷售團隊。

」李誠認為這種能力能觸達市場末端,幫華為雲獲得優勢。

「企業級用戶市場龐大。

」李誠還看好企業級市場的潛力。

而一位公有雲第三方服務商也認為,按照美國的情況,中情局、大型500強企業都上公有雲,這個市場如此龐大,華為躍居前列還有機會,因為它與這些企業天然有聯繫。

另外,華為的體制讓它在做戰略投入時雜音相對較少。

「在公有雲市場,亞馬遜做了9年才實現單季盈利,其他任何一個公有雲都是虧的,而且都不是小虧。

華為不是上市公司,只要任總認為這個事情可做,一言九鼎,就能做下去。

」這位公有雲代理商告訴AI財經社。

所謂的後發劣勢在樂觀者那裡也不是大問題。

李誠認為,時間早晚不是問題,關鍵是戰略是否聚焦。

「華為一系列組織架構調整表明,他們的高層已經想清楚了」。

「一旦戰略定了,華為的學習能力和執行力是驚人的。

」吳辰說。

他以華為此前的經驗類比,一開始華為也學習其他優秀企業如IBM的經驗,但很快就從中提煉出自己的東西。

「我做好了前幾年吃苦的準備。

前面吃苦,後面才能收割。

」他說。

在公布了華為雲戰略之後,今年9月舉辦的華為全聯接大會受到業界關注。

@視覺中國

除了樂觀的態度,也有人看到華為雲的巨大挑戰。


首先是來得太晚,產品還需要打磨。

魯明所在的軟體公司,兩個月前落戶華為雲。

「我們之前已在阿里雲上,感覺阿里雲更成熟,接口更豐富,開放性和穩定性更好。

做公有雲分銷的彭文也看到這個問題。

「華為雲從產品上還不那麼READY」。

半年前,一家大型企業客戶告訴他,華為雲當時沒有NAT接口。

「這對企業客戶來說是必須的,因為它用來銜接公有雲和私有雲。

這是客戶自己比較出來的」。

在華為給AI財經社的回覆中,華為雲稱已在今年9月發布了混合雲解決方案,可提供跨雲的統一服務目錄。

彭文說,產品的打磨需要時間,其他公有雲玩家踩過的坑,華為也不能避開。

堅定看好華為的吳辰也坦誠,華為與合作夥伴一起為行業大客戶提供解決方案,但華為雲有點硬,方案有時落不下去。

「有時並不是接口問題,是底層架構技術」。

對比微軟雲與華為雲,微軟是作業系統出身,更能駕馭底層架構,因為雲計算架構就類似一個大的作業系統。

相比之下,華為的強項在通信和設備,對網際網路的架構還有欠缺。

「要補齊這一點靠不了外面的夥伴,要華為自己找人」。

還有人認為,那些強悍的地面部隊在公有雲時代可能發揮不了作用。

「賣設備和雲服務還不是一回事。

業務邏輯和行業諮詢能力是雲售前必備的素質。

」代理商劉興說。

地面部隊如果不掌握這個能力,被視為優勢的通道會打折扣。

在討論中,華為在政企市場的優勢也被認為有待觀察。

雖然美國政企上雲如火如荼,但在中國,很多大型政企還不會把OA、ERP、財務等核心業務放在公有雲上。

以政府為例,一般不上公有雲,往往做一個省級或市級電子政務雲,其實是「更大一點的私有雲」。

再如,政府面向公眾類的服務,也在嘗試網際網路2C的呈現方式,因此不排斥與網際網路雲公司合作。

「華為能把多少在政企市場的優勢轉化為公有雲的占有率,還有待考量」。

「客戶對阿里和華為都不排斥,都是國內頂級品牌。

爭奪用戶還要看價格、服務和生態。

」一位採訪對象說。

華為雲能否後來居上?兩種態度到最後統一為一條脈絡——華為自身基因里的優勢能否PK掉它的劣勢。

華為自己能否在形勢極速變化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打法,成了這個問題最終的答案。

【更多報導請移步 AI財經社微信公眾號(ID:aicjnews)和官方網站www.aicaijing.com.cn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企業BG加速跑向100億美元目標

企業業務正在成為華為全速向前奔跑的新引擎。華為企業BG目標是在「兩年之後(2018年年底)營收達到100億美元。」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9月1日在「2016年華為全聯接大會」期間表示, ...

華為公有雲大戲背後:角色轉換是主線

與網際網路、手機等新鮮刺激的熱門領域相比,傳統的IT/CT圈子好久沒有這樣熱鬧了——上周,華為在北京舉辦了「企業雲戰略與業務發布會」,正式發布面向中國市場的企業雲服務。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戰略及業...

華為:抓住1%的數字化轉型市場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華為的「小目標」是在未來數字化、信息化時代,希望能分享其中1%。「聽說這裡曾經是艾德·希蘭、泰勒·斯威夫開演唱會的地方,感覺自己像是一位搖滾歌星。」一位演講嘉賓登上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