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華為Mate20到底是否超越了蘋果iPhone X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Mate20系列手機在國內發布了。

余承東從手機的外觀、續航、通信、GPS、拍照、充電、應用啟動速度等多個維度與iPhone XS系列手機做了貼身對比,以證明Mate20系列手機已經超越了蘋果iPhone XS系列。

發布會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華為mate20系列手機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

2018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超過蘋果,當時業界人士以及華為內部都認為,銷量超越並非真正的超越,必須在產品創新上超越才算是。

其實,每次國產手機的發布會上,蘋果都是被「吊打」的對象,然而「打手」們卻並沒底氣喊出「超越」。


在iPhone XS系列上市發布會結束後,華為余承東在微博上喊出「穩了!」。

10月26日,在上海發布華為Mate20系列手機時,他又喊出「科技創新,引領行業!」。

這是中國手機企業第一次真正勇敢的發出「超越」蘋果的信號。

那麼,華為是否真正超越了蘋果?

Mate20系列追平或超越iPhone XS

幾乎每一場國產手機的發布會,都有與蘋果iPhone的對比,觀眾早已習慣了。

只是對比者對蘋果的心態在發生悄然的變化,從一開始,溫柔且謙虛的向蘋果表示致敬。

再到後來,在硬體配置上「吊打」蘋果,比如,CPU主頻更高、內存更大、電池更大、像素更好、解析度更高等等。

然而這些簡單的硬體堆砌並不是真正的「超越」,這是因為硬體均來自上游供應鏈,而非手機廠商。

同時,硬體參數的超越並不意味著手機最為核心的相關數據和使用體驗上的超越。

所以「吊打」蘋果的每一場發布會,總是被觀眾評價: 譁眾取寵。


這一次,華為手機Mate20系列從影響手機體驗的八個最重要維度(外觀設計、應用啟動速度、續航時間、充電時間、通信和網速、GPS定位、拍照、AI智慧)與蘋果做了對比。

從發布會現場公布的數據和體驗視頻來看,都真正實現了對iPhone XS系列的超越。

比如,在華為Mate20 Pro和iPhone XS Max的對比中。

華為Mate20 Pro在外觀上,有更更高屏占比和更好握持體驗;top應用啟動速度平均快900+毫秒;續航時間長38%;充電速度快440%;天線性能高120%,支持雙4G雙VoLTE體驗;雙頻GPS定位讓精度提升10倍;拍照傳感器大125%,支持廣角、長焦、低至2.5cm的微距拍照等。


這八個維度是衡量手機體驗好壞的主要標準,也樣樣戳中iPhone手機的痛點,,比如,信號差、拍照不支持廣角、暗光、超微距、續航差和充電慢等。

當然,面對華為Mate20系列超越iPhone XS的事實,一定還有很多人不敢相信,或是無法接受,還是會認為余承東仍然是在放「嘴炮」。


華為早就預料到這一點。

在發布會一開場,余承東就曬出Computer Bild、Connect等歐洲多家評測機構將華為Mate20 Pro列為科技創新No.1或與iPhone XS並列NO.1的成績單。

如果說華為此前的手機都在追趕蘋果,那麼華為Mate20系列的確開始追平甚至超越iPhone XS,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任正非:誰喊滅蘋果,罰款!

蘋果是當之無愧的手機行業領軍者,是它在11年前創造了智慧型手機。

迄今為止,智慧型手機絕大多數軟硬體標準,都是蘋果制定的。

蘋果對整個手機行業的貢獻可以用「居功至偉」形容,想要真正超越蘋果並非易事。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在參觀華為日本研究所時表示:「蘋果開創了三個時代的先例,研發出世界第一台PC、發明強大的圖像處理技術以及iPhone。

」 他認為,蘋果改變了世界,華為要感謝他們做出的一切。

尊重蘋果,並不意味著華為不與之競爭。

作為終端業務掌門人的余承東早在2013年就曾喊出「5年內超越蘋果」口號。

有媒體發現,余承東幾乎之後的每年都會喊一次。

2016年,華為手機第一次獲得中國手機市場銷量第一,全球市場第三的好成績。

任正非批示「終端真偉大」,卻同時又潑了一盆冷水:內部誰在喊「滅了三星,滅了蘋果」之類的話,誰講一次就罰100元。

任正非清醒的認識到,蘋果在強大的生態粘性、軟體體驗、服務水平、品牌、利潤等方面,華為與之還有很大差距。

他認為,華為真實的超越蘋果要體現在這些方面,而不是簡單的銷量。

如果只比銷量,通過超級低價手機,很快就能實現。

但是,任何行業做低端、低價產品,都無法構建長久競爭力。

華為就是這樣的企業文化,總是「先做後說」,以結果論成敗。

華為善於通過韜光養晦的方式,獲取超越對手的機會。

在通信市場,華為利用20年的時間,在「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著為本」的簡單企業文化推動之下,悄悄的超越了愛立信、諾基亞等對手,成為全球第一。

華為手機超越蘋果之路,同樣坎坷、艱辛且漫長。

其實,早在2012年余承東在華為終端品牌弱小、業務虧損的形勢下臨危受命就定下了「確立硬體世界第一之目標。

」 六年來,華為一直朝著這一目標努力前行。

用「芯」作戰!

當你比對手弱的時候,總是喊「滅了你」「幹掉你」,顯然這是虛張聲勢。

若真正對抗起來,瞬間就會被實力強大的對手K.O。

華為手機此前的發布會也會同iPhone做一些性能方面的對比,但從沒有像Mate20系列手機發布會這樣直接、正面、多維度的挑釁過蘋果。

這一次,余承東似乎在向蘋果喊話:不服,你就放馬過來呀?

華為的文化不允許「先說再做」,余承東既然敢拿Mate20系列公然挑釁蘋果,這說明他內心深處早已「穩穩地!」。

對於這種自信,你可能會說沒什麼大不了。

Mate20 Pro比iPhone XS Max無非就是續航好一些、充電快一些、信號強一些、應用啟動快一些、拍照效果好一些、GPS准一些……而已麼?

在100米跑的奧運賽場上,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差距也就零點幾秒。

看似不多的一點超越,其背後卻是十年磨一劍的努力和汗水。

余承東的底氣來自於華為手機銷量超越蘋果,來自於華為品牌在全球獲Interbrand「2018年全球最佳品牌榜單」第68位,更來自於華為手機已經掌握了核心科技,並遊刃有餘的控制了手機的命脈——供應鏈。

手機最為核心的部件是CPU,包括兩個部分SOC晶片和基帶晶片。

全球使用自己的SOC晶片造手機的企業只有三家,包括三星(Exynos)、蘋果(A)和華為(麒麟),其他企業均使用高通、MTK或展訊等晶片。

而這三家手機企業里,使用自有基帶晶片的只有三星和華為。


蘋果手機信號差就是因為一直使用別人的基帶,主要來自是英特爾和高通。

如果給我一個放棄iPhone的理由,信號差必然是第一位的!

手機晶片的研發是絕對的高投入、低產出行業,用任正非的話講,必須耐得住寂寞,坐10年冷板凳。

華為自2005年就推出了自己的基帶晶片——Balong。

2009年推出第一款手機晶片海思K3,但是失敗了。

華為搞這些基礎型科技研發,可謂是越挫越勇。

接著,他們又搞了個海思K3V2,雖然兼容性和發熱控制不好,但是還是堅持用在自家手機上。

直到麒麟920晶片發布,徹底解決了各方面問題,並先於高通支持LTE Cat.6技術。


此後,又不斷疊代更新,推出麒麟955、麒麟960、麒麟970,再到最新的麒麟980系列。

麒麟970晶片是華為CPU首次對高通驍龍旗艦晶片的全面超越。

這是全球第一個內置NPU(神經網絡計算單元)的AI晶片,支持LTE Cat.18,最高下載速度飆到了 1.2Gbps(4x4 MIMO,3CC CA,256QAM),比當時最快高通驍龍 835 和 三星Exynos 8895還要再快上 200Mbps。


2017年12月,高通落後於麒麟970發布了驍龍845處理器,也加入了AI能力,根據兩者的各項數據對比看,與麒麟970差別不大。

而2018年9月華為又發布了7nm的全球最快、功耗最低的麒麟980晶片,支持LTE Cat.21,峰值下載速率1.4Gbps,達到業內最高,而同級別的高通驍龍855仍未上市。

晶片之於手機,就像發動機和變速箱之於汽車。

沒有這個核心技術,就必然在產品供應鏈、競爭力、定價權等方面受制於人。

君不見,高通驍龍只要斷供,一些手機廠商就要「耍猴」。

在發布會上,也只能拿高通的雙頻GPS當自己的 「黑科技」秀一秀。

華為在晶片研發上投入了十多年,百億的研發資金。

這些真金白銀的投入是可以獲得超值回報的。

搭載麒麟955的華為P9手機第一次創造了單型號1000萬台的銷量,而搭載全球最快AI晶片麒麟970的華為P20系列手機,僅上市半年銷量就突破1000萬台,2018年底有望賣出1500萬台,若以每台平均4000元的價格計算,僅P20系列總營收就超過600億元!

在定價上,華為可以讓高端的P和Mate均使用麒麟旗艦晶片,讓其他走量的機型使用上一代麒麟晶片,實現了全價位段的覆蓋。

P20系列已經可以賣到5000以上價位,新發布的Mate20 Pro最高賣到6799元。

顯然,華為成功進入了全球旗艦機俱樂部,與蘋果、三星共享手機行業利潤。

此前,數據機構總是報導蘋果和三星占據全球90%以上手機利潤,我想以後的報告中會加入華為了。

短板與長板

木桶原理告訴我們,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

如果說,晶片是所有手機企業的一塊短板,那麼華為麒麟系列晶片則彌補了華為手機的短板。

同時,由於自己擁有基帶晶片,讓華為又有比蘋果具備一塊長板,讓華為手機無論在高鐵、車庫,總是信號最強。

蘋果iPhone信號差,一直被吐槽,在最新的iPhone XS系列上再收穫一堆差評。

那麼,華為手機還有沒有短板?顯然,軟體是重要短板之一。

任正非在很多場合都不避諱這個短板。

2016年5月,任正非在與華為Fellow座談會上提出:「未來可能是軟體世界,你能抓一把在手上嗎?所有人類智慧的顯示是終端(不僅指手機),因此終端未來的發展前景應該是方興未艾。

任正非還曾說:「這個世界未來是質量的世界。

飽和經濟時代的特徵就是走向高質量。

提高質量就要不吝投入。

要以勝利為中心,而不是以省錢為中心。

在全球高科技企業普遍迷惘,不願投入研發的時候,華為在2017年研發投入104億歐元,位居全球第六,超越了蘋果。

余承東曾在P20發布上說,華為手機的研發投入是友商的至少10倍!

而為了彌補軟體的短板,華為給EMUI研發團隊配備超過3000名研發人員,這幾乎是幾家國產手機品牌所有研發人員的總和。

在神秘的華為2012實驗室中,有個「歐拉實驗室」,專門做作業系統方面的研發。

此後,利用華為在晶片和軟體上的研發實力,推出GPU Turbo技術,能讓「圖形處理效率提升 60%,SoC 能耗降低 30%」, 這項技術打通了EMUI作業系統以及GPU和CPU之間的處理瓶頸,實現了整個手機系統的圖形處理效率的極大提升。

從根本上解決Android系統的卡頓問題。

以懟友商聞名的錘子科技CEO的羅永浩豎起大拇指說:「華為還是技術功底比較紮實的,這(GPU Turbo)是華為獨家的,至於其他的所謂黑科技,我不是說那一家不行,我是說在做的各位,都是供應商的,你在那裝什麼XX呢。

當華為手機在晶片和軟體上均通過強大投入做研發,不僅僅補齊了與蘋果之間的短板,並讓華為手機在信號、GPS、WIFI、續航能力、充電速度、應用啟動速度等木板變得更長。

你會發現領先的企業,都會有自己最大的長板,正如iPhone一直以來的長板是iOS,華為手機也要在通信和續航的長板之外,再打造出自己的另一塊長板——徠卡拍照。

為了讓這塊長板變得更具有競爭力,華為與知名相機公司「徠卡」合作推出第一款搭載徠卡鏡頭的華為P9系列手機,一推出變震驚全球,銷量迅速突破千萬台。

接著,又與徠卡成立聯合研究院,共同研發鏡片、算法等一系列拍照技術。


華為P20 Pro是華為AI拍照手機的集大成者,三攝拍照效果位居所有拍照手機之首。

而在Mate20系列上,再搭載長焦、廣角鏡頭,實現廣角和超微距拍攝,這讓Mate20系列真正成為手機拍照的王者。

徠卡拍照,成為華為手機重要的標籤之一,也是華為手機最大的長板之一。

你可能就是為了擁有更出色的拍照效果而選購華為,這塊長板也讓華為P20系列僅半年就銷售1000萬台,成為歐洲和中國最暢銷的手機。

預計,Mate20系列還將再創造出新的輝煌。

決戰智慧生態

任正非曾說:「蘋果公司很有錢,但是太保守了;我們沒有錢,卻裝成有錢人一樣瘋狂投資。

我們沒錢,都敢幹,蘋果公司那麼有錢,為什麼不敢幹呢?如果蘋果公司繼續領導人類社會往前走,我們可以跟著他們走;如果蘋果公司不敢投錢,就只能跟著我們,我們就會變得像蘋果公司一樣有錢。

華為2017年的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了蘋果,在晶片、人工智慧、5G技術、理論數學、量子計算、雲計算等方面在全球開設實驗室,做了大量的研發工作。

任正非號召員工發揚「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力量」,與全世界的科學家交朋友。

同時,華為又將公司戰略定位在:數字世界使能者,希望通過人工智慧和雲計算技術使能全球。

華為也是全球首個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清晰定義,並給出「全棧全場景化」解決方案的企業。

華為的人工智慧按照應用場景分為兩類:面向消費者的HiAI和面向企業、政府的EI。

華為HiAI,包括了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穿戴、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一系列IoT設備。

華為除了自己在做手機、電腦、手錶、路由器、智能音箱之外,還通過Hilink平台與AI晶片將賦能給更多合作夥伴,構建一個屬於華為HiAI的智慧生態。

在Mate20系列發布會上,華為宣布其線下智能體驗館將開設3000家,館裡會展示和銷售華為自有的終端產品,以及HiAI生態合作夥伴研發的智能攝像頭、智能插座、智能檯燈、智能門鎖等各類IoT設備。

這類似於蘋果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區別在於華為Hilink不僅提供產品的認證和平台接入,還提供AI晶片、雲計算等一系列賦能服務。

目前,華為HiLink生態已牽手智選品牌超過150個,涉及智能終端產品400餘款、連接用戶約4億人。

由於iPhone售價過高,無法覆蓋到更多普通手機用戶,這也讓蘋果Homekit的生態範圍無法與華為Hilink相提並論,這正是華為智慧生態的最大優勢。

在手機終端產品之爭上,華為手機通過核心技術上的突破,快速追上蘋果。

在下一階段的AI生態之戰中,華為又做了比蘋果更具前瞻的布局,為華為替代蘋果成為終端世界下一個階段的領導者奠定了地位。

寫到這裡,我不由地感慨,2016年任正非給余承東及團隊潑冷水——銷量上的超越不是真的超越,真的超越是產品、生態、服務和利潤上的綜合表現。

如今,余承東應該可以自豪的向任老闆交上一份工作報告了。


11月1日,余承東轉發了6年前他發的一條微博,向外界宣布了他執掌終端業務後的七大調整:「1、從ODM白牌運營商定製,向OEM華為自有品牌轉型。

2、從低端向中高端智能終端提升。

3、放棄銷量很大但並不賺錢的超低端功能手機。

4、啟用華為海思四核處理器和Balong晶片。

5、開啟華為電商之路。

6、啟動用戶體驗Emotion UI設計。

7、確立硬體世界第一目標。

他既是回顧自己六年前臨危受命時的痛苦心情,也是為華為終端業務今天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自己六年前訂立的七大調整目標,已經實現了六個,成為硬體的世界第一目標也越來越近。

在這裡,我也真誠的祝福老余,祝福華為終端,以更穩的步伐邁向世界的第一硬體製造商目標。

環顧四周,你我都會清楚的看到,華為是唯一擁有這種能力和機會的全球化的中國企業!

最後,再問一下各位讀者,你們覺得華為是否超越了蘋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手機市場的權力遊戲

如果非要找一個詞形容余承東的2015年,那就是戰鬥。從67億美元銷售收入到去年的200億美元,華為手機用了不到四年時間;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手機品牌成長為今天的「中國第一,全球第三」,華為手機也用...

華為余承東:系統級AI安卓陣營只此一家

時代財經APP記者 梁志雄在蘋果和三星均發布了年度重磅旗艦之後,華為也終於發布了自家的拳頭產品——華為Mate10系列。而這次發布會對於華為也有不一般的意義,因為這是華為銷量首次超越蘋果,成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