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晶片開發失敗了,你們可以換工作,而我得跳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土拉家常這次給大家介紹,國產晶片的驕傲,華為麒麟,今年發布的全球6項第一的麒麟980晶片,14年時間就取得了如此成績,絕對的中國速度,值得驕傲!國人是否為此自豪呢?

說起國產晶片的驕傲,大家一定會說是華為,尤其在手機晶片領域,華為麒麟可是可以和高通、三星等巨頭扳手腕。

而大部分都認為華為做晶片也沒多久,畢竟華為海思於2004年才成立,至今也就14年時間,才14年時間就取得了如此成績,絕對的中國速度,值得驕傲。

但真要要追溯起華為做晶片的歷史可就長了,不是從04年開始,可以追溯到1991年,當年,萬利達的工程師徐文偉因其傑出的硬體設計能力,被任正非挖到了華為。

在當時的華為剛結束代理生涯,研發用戶交換機HJD48,鄭寶用負責整個系統的開發,而徐文偉來了之後,就建立了器件室,從事印刷電路板(PCB)設計和晶片設計。

在當時研發晶片可真的是一件非常燒錢的事情,中國造不出來,所以當時華為的設計流程是先在可編程器件上設計自己的電路,並且在實際應用中做驗證,不斷的修改,覺得差不多了,再將這個文案委託擁有EDA的公司設計成ASIC晶片,當時主要是委託香港的公司設計,再到當時的巨頭德州儀器去流片和生產。

一個流程下來,就要幾萬美元,當時華為營收很少,幾萬美元可是大事情了,並且這麼一次流片,還不一定成功,失敗了則這幾萬美元是浪費的,要重來。

所以在資金緊張的時候,任正非曾要借高利貸來做研發,據說有一天,任正非在6樓的辦公室,對著徐文偉等晶片工程師說:「新產品研發不成功,你們可以換個工作,我只能從這裡跳下去了!」

最後第一次流片成功了,所以在1991年,華為首顆具備自有智慧財產權的ASIC誕生了,這就是華為晶片事業的起點!

而因為這顆晶片,華為的交換機成本低了,性高提高了,賣得也越來越火,華為嘗到了甜頭之後,加大開發,花巨資引入設備,挖了一大批人才,最後晶片就擴展到了交換機等各種產品之上,慢慢的擺脫了對國外晶片的依賴。

但真正成立華為海思,專職做晶片,則是到了2004年,華為當時將晶片部門全部獨立了出來,並針對消費電子做晶片研發,而在此之前,華為並沒有特意針對消費電子做晶片研發,主要是針對自己的交換機等產品做的,更多的是運營商和企業業務。

也正因為要對消費電子做晶片,才有了後面的華為麒麟,才有了今年發布的全球6項第一的麒麟980。

一點號:本文未經【作者微信:13887556449】允許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今的中國,一個華為還不夠

2018年,中國的科技企業發生了許多大事。首先是中興被美國制裁,差點「休克」。接下來是華為聯想的5G標準投票風波。再接下來,是中美貿易戰正式開始,華為撤出美國本土,中興繳納巨額罰款後,繼續存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