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豪賭320億美金的ARM竟然只是出生於穀倉的副產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日本巴菲特」的神壇掉入「負債千億」泥沼的孫正義又放大招了。

他旗下的軟銀集團宣布將以約3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的晶片業巨頭ARM。

如果收購成功,這將成為本年度金額最大的收購案。

面對收購金額過高的質疑,孫正義回應:考慮到ARM未來的增長潛力,10年後可以認為「這個價格很便宜」。

孫正義還說併購ARM是自己人生中最興奮的一件事。

(圖為:軟銀CEO孫正義(左)與ARM CEO席格斯(右))

就在這筆收購前不久,外界對孫正義的關注點還集中在軟銀高達千億美元的總債務上。

缺錢的孫正義甚至不惜大筆減持投資十餘年的阿里巴巴,套現百餘億美金,還賣掉了遊戲公司supercell七成股份,換回78億美元。

當時,有猜測說孫正義急著套現是為了給軟銀還債,也有人猜套現行為背後是為收購ARM籌集資金。

這個讓孫正義如此興奮的ARM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呢?在晶片業,提到巨頭公司,普通人想到的會是英特爾。

英特爾的主場在PC,在移動領域ARM的影響力要大得多。

而且,這家公司不生產和銷售晶片,旗下沒有任何工廠,3000名員工主要負責設計晶片,製造和生產晶片的工作轉給了合同製造商,自己公司業務主要靠對外授權晶片技術。

全球85%的智慧型手機晶片都是用的這家公司的晶片架構處理器,包括且不限於三星、蘋果、小米華為等「街機」。

(圖片來源:彭博社)

這家公司還跟蘋果頗有淵源。

ARM的前身Acorn成立於1978年。

1982年,在BBC的一部紀錄片的推動下,Acorn搖身生產出「英國的蘋果電腦」。

當時BBC有部講述電腦時代即將來臨的紀錄片廣受歡迎,隨後BBC起意做一款性價比合適的英國設備。

於是劍橋的Acorn Computer被BBC選中,生產出被命名為BBC Micro的電腦設備並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

隨著生意變好,Acorn需要有一款更加耗能低、成本也合理的處理器,考察良久之後跟蘋果公司合作開發了ARM1晶片。

也就是說,ARM晶片最初只是一款計劃之外的副產品。

(ARM的前身是英國傳奇電腦生產商Acorn,圖為英國國家計算機博物館中展出的BBC Micro)

1985年,ARM1代晶片研發成功時,英特爾還在研究PC領域呢。

但是在那個時代,這種晶片並不是市場主流,到了80年代末期,Acorn公司面臨破產的壓力。

蘋果因為產品個人數字助理Newton的需要,在尋找低耗能晶片,這正好是Acorn的優勢所在。

蘋果看上了這個副產品,並決定幫助它獨立。

(圖為1991年ARM創建初期團隊工作會議現場)

1990年,蘋果聯合英國艾康電腦公司和美國晶片製造商VLSI科技公司出資扶持Acorn晶片部門獨立,找了當時負責晶片架構的12個工程師創建了ARM。

因為一開始的資金並不富裕,這個日後移動晶片界隱形巨頭最初的辦公室只選在劍橋鄉下一個有百年歷史的穀倉中。

靠著獨特的商業模式,ARM在隨後的幾十年中悶聲賺大錢。

這次軟銀對ARM提出收購邀約之後,據說蘋果也參與到競購中,並給會給出高於軟銀的價格。

(圖為ARM創辦時的穀倉)

現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長放緩,ARM也跟著調整自己的企業策略,將重心往「物聯網」方向轉移,這涉及將汽車和燈泡等日常用品連接到網際網路上。

目前,在智慧型手機之外,ARM的晶片除在各種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車市場上也可以說是獨占一片天。

篤信未來是物聯網的天下的孫正義,正是看中了ARM在物聯網方面的造詣,才如此不顧軟銀負債纍纍拚命兌現換錢也要收購這家英國企業。

雖然孫正義捨得出45%的溢價來競購ARM,但是目前來看英國方面好像並不太歡迎這筆買賣。

創始人霍瑟(Hermann Haus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這個消息,自己感到「十分憂傷」,「這也是英國科技行業令人憂傷的一天…未來新科技的決定權不再在英國人手中,而是在日本。

」(圖為Hermann Hauser)

欲知更多港美股資訊,速速關注微信號:同花順港美股(thsgmg)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日本人要買ARM,驕傲的英國人不高興了

智金匯暨摯金資本專注於人工智慧及機器人領域的投資,從專業投資人的角度為你解讀商業、科技事件。歡迎後台留言一起溝通交流。隨著英國退歐、英鎊走弱,許多人預見針對英國企業的併購活動將會增加,但很少人會...

日本首富拋棄阿里 蘋果表示也要插一腿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價值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編輯|價值線 小精上個月孫正義先後拋售部分阿里股份和出售遊戲開發商SuperCell,總計套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