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願意出售蘋果5G基帶,美國政府或是最大阻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9是公認的5G元年,年初開始一一亮相的5G手機,讓我們切實感受到距離它越來越近。

而5G上遲遲沒有作為的蘋果,似乎已經成了掉隊者。

現在,癮科技放出了一則重磅消息:華為考慮外售5G基帶,但只賣給蘋果。

一直以來,蘋果華為雖然都在手機等終端產品上存在競爭關係,但二者的交集並不多。

iPhone用華為的5G基帶,這種可能性此前很少有人去設想過,它真的有可能嗎?




蘋果的困境和華為的優勢

1、蘋果5G方案接連碰壁

2018年開始,iPhone全面拋棄高通,全線採用英特爾基帶,蘋果和高通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曠日持久的訴訟已經不可避免。

儘管近日高通CEO喊話蘋果想要5G打個電話就行,但二者想要坐下來重新合作可並不容易。

對蘋果而言,最理想的方案自然是自己深度參與的英特爾5G基帶。

僅從紙面參數來看,英特爾XMM 8160網絡性能是不成問題的。

但更進一步的細節,現在依然不得而知。


癮科技援引FastCompay的報導稱,由於英特爾沒有滿足特定開發要求,蘋果已經對它的5G方案失去了信心。

此外,2018款iPhone糟糕的信號表現給市場和用戶留下了心理陰影,蘋果和英特爾能否在短時間裡搞定是關鍵。

近期發售的韓版三星S10 5G版採用了自家的Exynos Modem 5100基帶,晶片工藝為10nm。

也有消息稱,蘋果有意購買三星的5G基帶,但已經被拒絕,理由是產能不夠。

2、華為5G優勢很大

和蘋果的5G困境相比,華為在5G時代則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就目前而言,能同時做到5G標準+5G基站+5G基帶+5G終端的只有華為一家。

在信通院發布的5G聲明專利量統計名單中,華為的專利數量有近2000項,排名第一。




在5G基帶上,華為已經推出了商用產品巴龍5000,是全球首款單晶片多模5G基帶,而且採用了7nm工藝,遙遙領先於友商的產品。

它不僅支持5G SA獨立以及NSA非獨立組網,還兼容4G、3G、2G網絡。




今年的MWC上,華為摺疊屏手機Mate X登場,它是華為秀肌肉的一款產品,同時也是首款採用巴龍5000的智慧型手機。

這表明,華為已經完成5G手機的研發工作,也為未來推出更多的5G手機鋪平了道路。


為什麼只給蘋果?

華為此前曾表示,巴龍僅會在內部使用,並不會外售。

現在,華為的態度似乎已經軟化,但5G基帶外售的對象卻只有蘋果一家,這種態度很耐人尋味。

我們分析了下,總結這麼幾點原因。

1、蘋果體量太大,訂單大到難以拒絕

根據IDC公布的數據,2018年,蘋果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超過了2億台,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三星。

考慮到蘋果只做高端產品,這個體量是相當驚人的,蘋果通過iPhone攫取了手機市場上的絕大部分利潤。




如果2020年iPhone要上5G功能、華為能拿到這筆5G訂單的話,其收益將會極為豐厚,給蘋果的5G基帶數量很可能超過給自己終端產品的。

2、蘋果不是華為的主要競爭者

表面上看,蘋果華為在手機市場上都是以巨頭的姿態出現,在出貨量排名上也咬得很緊。

但是,我們從雙方品牌的價格策略來看,就能發現它們的競爭並不在同一個價位上。

以2018年為例,蘋果iPhone的起售價為6499元,最高則到了萬元以上;華為主打的Mate 20 Pro和Mate 20售價則都在6000元以下。

短時間裡,雙方的競爭並不會處在你死我活的激烈局面中。




不過,蘋果之外的其他友商,很多都和華為終端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如果把5G基帶拱手相讓,就無疑在給他人做嫁衣了。

3、蘋果的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無人能及

安卓廠商的發布會上,蘋果通常都會成為被「吊打」的對象。

但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蘋果的行業地位,蘋果多面累積的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仍然稱得上是全球第一。

任正非也坦然承認過,華為消費業務和蘋果之間依然存在差距。




換句話說,如果iPhone用上了華為5G晶片,意味著華為在5G基帶上的能力得到蘋果這個巨頭的背書,對華為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力都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而以華為現在在市場上地位,有資格給它背書的廠商,除了蘋果,基本沒有第二個了。

這也是華為只願意把5G基帶賣給蘋果的重要原因。

蘋果華為真能聯手?

總的來看,蘋果華為聯手是件雙贏的事,但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和阻礙。

1、美國市場可能成最大阻礙

華為近年全球化戰略執行過程中,美國無疑是最難啃的骨頭。

美國政府對華為嚴防死守,此前和美國運營商的合作被迫流產,2019年國防授權法更是公然對華為通信技術開出了禁令。

今年3月,華為宣布起訴美國政府,公開開戰。




不難想像,作為美國的頭號科技巨頭,蘋果如果選擇和華為合作並使用它的5G基帶,將會面臨空前的阻力。

採用華為5G基帶的iPhone能否在美國順利上市可能就是個問題。

2、拿下局部市場並非不可能

當然,蘋果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給不同地區版本的iPhone配備不同供應商的5G基帶。

實際上,蘋果也不是沒有這樣做過,在2017款iPhone上,基帶就是英特爾高通混用。

在電池、螢幕等其他元器件上,蘋果選擇多家供應商就更不是新鮮事了。

但不管怎麼說,即使華為5G基帶只能拿下iPhone的局部市場,也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國行版iPhone使用華為5G基帶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3、華為內部或有阻力

今年,DIGITIMES Research對外發布了2018年十大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排名,華為海思的營收達到了75億美元,超過AMD成為全球第五大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




可以看出,海思在晶片營收上的能力已經相當突出。

此前華為5G基帶不外售的主要原因,自然是為了不對自家的終端業務產生影響。

2018年,華為營收為7212億元人民幣,其中消費者業務營收大漲45.1%,達到了3489億元,超過了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

任正非在內部講話中,也明確表示要給消費者業務自主改革的權力。

華為終端部門在整個集團中的話語權已經提升,他們的態度對蘋果華為能否達成合作,會有關鍵的影響。

鳳凰科技援引華為晶片業務內部人士消息稱,此事是蘋果的單相思,華為尚無這樣的打算。




3G、4G時代的開啟,成為iPhone引領智慧型手機、迎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帶來的加速器,最終成就了蘋果帝國的神話。

在5G時代到來之時,蘋果如果繼續等待,只會錯失良機。

現階段,蘋果手機在螢幕、相機、設計上已經沒有優勢甚至已經落後,軟體上的優勢越來越小,信號成了短板。

現在選擇採購華為的5G基帶,自然是理性的決定。




如果蘋果真的選擇了華為5G基帶,對華為而言也意義非凡,除了營收上的巨大增長,它的品牌影響力將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對旗下的其他業務發展也會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對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而言,iPhone信號差的問題或許也就不復存在了。

當然,蘋果華為能否握手,背後的非商業因素也十分關鍵,這是蘋果所需要深思熟慮的。

至於最終的結果如何,還需要一段時間來給出答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主流5G晶片廠商對比,誰將勝出?

這一年,5G從未來快速走到了我們眼前。此前十年中,以3G和4G為核心的通信技術讓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勢頭良好,但是用戶紅利逐漸褪去,伴隨而來的是一個萬物互聯時代,這意味著4G時代即將過去,而5G則讓...

蘋果5G時代或使用華為基帶,蘋果將何去何從

熟悉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蘋果一直以來雖然在晶片技術上非常出色,但是卻並沒有自己的基帶,所以一直採用的都是高通或者英特爾的基帶。在5G時代到來的時候,蘋果也只能靠別的廠商的基帶才可以實現5G手機。

蘋果5G「缺芯」華為願補,WHY?

全球智慧型手機「一哥」蘋果最近很焦慮。因為在5G基帶晶片的採購問題上接連碰壁,正將其帶入無5G晶片可用的窘境,也將直接影響其5G智慧型手機的研發進程。不過,近期事情似乎迎來一絲轉機。在昨日(4月...

蘋果尋「芯」記,華為辨陰陽

「世界不能離開我們,因為我們更先進。」——任正非。4月9日,據外媒Engadget報導稱,華為已經改變此前拒絕向第三方供應自研的巴龍5000 5G基帶晶片的態度,不過開放的對象僅限於蘋果。

蘋果陷入兩難之際,華為或將出手相助?

近日有網友悶出一個重磅炸彈:華為將對外出售5G晶片,但僅限蘋果。隨後華為官方迅速闢謠稱:不予置評事出無常必有妖,雖然華為官方迅速闢謠,但其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華為和蘋果在手機終端產品一直存在競爭...

蘋果為 5G 終於找上華為?

文/雷科技(公眾號:leitech)2019 是公認的 5G 元年,年初開始一一亮相的 5G 手機,讓我們切實感受到距離它越來越近。而 5G 上遲遲沒有作為的蘋果,似乎已經成了掉隊者。現在,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