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富士康工廠,在中國新增4萬台機器人的背後是怎樣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富士康在中國各地生產基地安裝了4萬台機器人,目的是為了減少公司僱傭員工的數量。

僅僅在崑山工廠,它們就最近裁掉了6萬人。

一下引起了大家一些討論,其實按業內說法這個數字遠遠不夠,按照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5年前的設想,是將部署100萬台機器人。



近年來伴隨著富士康高速發展的同時,依靠壓榨廉價勞動力而取得巨大經濟利益的成功模式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

比如在2010年發生的連續十二起員工跳樓事件和深圳富士康13名年輕員工患白血病事件,這些都與富士康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和超時加班有關。

此外富士康還遇到了時下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用工難、用工荒所導致的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特別是在中國沿海地區,比如深圳。

郭台銘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不願意從事單調重複、薪資低的裝配線工作,使得富士康難以吸引到足夠數量的工人。

舊的發展模式已經滿足不了企業的發展,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必須尋求新的發展模式。

而解決勞工問題的另一個方法是,提高自動化程度,讓機器人代替人工。

郭台銘曾在2011年公開表示,富士康要在2014年裝配100萬台機械臂,在5到10年內完成首批自動化的工廠,這也就是所謂的「百萬機器人計劃」。

經過過去四年富士康在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探索過程和思考,富士康自動化總經理戴家鵬根據下面5個問題表達了如下觀點:

1. 富士康現在的自動化已經做到什麼程度?

自動化是要分階段來推動的。


第一個階段,是工站自動化,我們可以理解為「點」。

這不是要把人大批地換掉,而是用機器人去代替人,去做人們不願意做、沒有趣味的工作,或是危險的工作,比如車床加工和打磨,工作環境十分惡劣。

我們最先開始做的是打磨機器人,開發出來後,逐漸替代了人工,在粉塵環境中工作。

第二階段,是整條生產線的自動化,我們可以理解為「線」。

優化生產線後,可以減少機器人的使用量。

第三階段是整場自動化,可稱之為「面」,在生產、物流、檢測等全程實現無人化或少人化。

現在,雖然國內一些地方已開始使用智能機器人,但大部分地方還沒做到整場自動化。

富士康已經在往這個方向轉,包括我們在成都的工廠。

現在,深圳和鄭州工廠正在推進自動化,正處於第二和第三階段之間。

富士康機器人改善案例

2. 在富士康內部,曾有31.3%的員工和主管在調查中擔心,未來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這會發生嗎?

不管是服務業還是工廠,有些人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都會擔心自動化會讓自己丟掉飯碗。

面對這個現象,我們應該要有這樣一種心態:如果我工作做得不好或附加價值容易被取代,這是會發生的,要擔心的不只是工廠里的工人,還有白領。

剛開始推動自動化的時候,工廠主管並不樂意看到機器人取代人工。

但是2008年前後,缺工嚴重,尤其是在打磨拋光這些工作環境不好的工種,很難招到或留住人。

於是,工廠主管便只能主動找我們,用機器人去代替人工操作。

慢慢地,這些工作就由機器人來做。

每個產業都要保持競爭力。

如果競爭力不夠,這個產業就可能會消失。

這就好像紡織業,以前在廣東和沿海,現在去了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3. 現在許多製造業工作正在向人工更低的東南亞,甚至非洲轉移,這是不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

不一定,這個要看行業和工作性質。

中國本身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有很強的消費能力,而且中國也有一個比較完善的供應鏈。

現在,國家希望提高人民工資,讓大陸民眾有能力消費。

只要有消費,就會有市場,有一些行業就能就近留在中國。

以前,美國的工業也經歷過類似情況,從北部和中部遷去南部,再搬去墨西哥和中國。

當時,美國又何嘗不想通過自動化來保留這些工作?但那時候的自動化效益還不夠顯著,所以沒留住。

現在,中國的工資成本已超過墨西哥。

中國當然希望,能把這些工作機會留在國內。

現在的不同之處在於,自動化技術及效益已經比二三十年前好很多。

4. 富士康在做自動化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

人跟機器一起工作,有好處,也有不合適的地方。

雖然我們很多人認為,這是不錯的做法,可是要真正執行起來,考慮的還是整體效益。

工廠管理者要對生產效益和管理方式負責。

如果管理者覺得,投資大量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會影響效益,當年賺不了錢,那他可能就不會投資。

這是工廠管理者需要承擔的風險。

這種情況在工業界普遍存在。

另外,自動化應用於組裝的40年來,儘管機器人技術一直在進步,但還是沒法完全取代人工。

人除了會組裝以外,還有各種感覺,所以有些工作,由人來做比機器做要便宜。

人還有很好的彈性,可以很快切換去做另一項工作,機器人就沒有這種靈活性。

5. 你從1978年進入美國通用汽車就開始接觸機器人,在你看來,未來的機器人產業會是什麼樣的?

在這個領域,我認為,更適合說自動化,而不是機器人。

因為機器人只是自動化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接下來,機器人的商業模式都可能會變。

現在的機器人公司主要供應機器人產品。

但未來,智能化和軟體會更重要,而機器人則變成輔助。

工廠有大中小之分,做法會不一樣。

但所有工廠的信息化程度都會有所提升。

在大工廠里,很多生產的數據會傳輸過來,進行快速分析,形成生產決策,這會是未來工廠的一個重點。

現在,很多公司做的還都是機器人的硬體,背後軟的信息這塊的技術和服務,未來的工廠可能會更看重。

本文源自網絡,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重牛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機器人可以解決富士康頻現員工跳樓的煩惱嗎?

文 溯游尋【人工智慧機器人聯盟專稿】蘋果新一代手機發售在即,而其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近期再次發生員工跳樓自殺事件,在距離蘋果7發布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這次跳樓自殺事件也再次引發傳媒對「血汗工...

智能製造用工需求減少 工人的出路在哪裡?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12月2日電(記者 薄冬梅)在「中國製造2025」的大背景下,智能工廠、自動化工廠、關燈工廠越來越多,與之相對應的是工廠對工人需求的減少。近日,來自東莞市經信局的數據顯示,20...

戴家鵬:富士康「百萬機器人」計劃再定位

【財新網】(記者 張而弛 實習記者 杜康)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代工廠富士康曾因為2011年的系列員工跳樓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此後,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宣布,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工廠將在未來三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