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智庫:未來十年的風口:中美貿易大單背後隱藏的巨大投資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1月10日上午,美國總統川普圓滿結束了他任期內的首次訪華行程。

川普的本次訪華可謂成果豐碩,他所帶領的美國企業家代表團與中國企業簽訂了高達2535億美元的貿易大單,創下了中美經貿合作的紀錄。

在這份大單中,除了傳統的能源、大宗商品和基建領域外,還有一筆—高通與小米、OPPO和Vivo簽訂的120億美元的零部件訂單值得關注,尤其是它背後蘊藏的關係到中國未來的巨大投資機會。

交易背後的故事

上述所謂零部件訂單說到底,就是三家中國手機製造商購買高通的晶片以及為此支付的智慧財產權費用。

晶片作為高科技領域的產品,一直以來,美國對中國有著嚴苛的出口管制。

2016年一季度,美國商務部就曾對數家中興通訊的美國IC供應商發出了出口禁令,隨後中興通訊與美國商務部和解,同時支付約8.9億美元的罰金。

2017年1月6日,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發表了《確保美國在半導體領域長期領導地位》報告,該報告認為中國晶片業已經對美國相關企業和國家按照造成嚴重威脅,建議美國總統對中國晶片產業進行更嚴密的審查。

不久前,川普還叫停了一家中國企業收購美國晶片公司。

什麼是晶片?

晶片(chip),又稱微電路(microcircuit)、微晶片(microchip)、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是集成電路(IC,integrated circuit)的載體,由晶圓分割而成。

它是計算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或者說晶片是所有智能設備的大腦,一台智能設備運算速度的快慢,與晶片性能的好壞息息相關,可以說核「芯」數越大,運轉速度越快。

缺少中國「芯」制約中國發展

這幾年,隨著中國智慧型手機、物聯網、人工智慧、軌道交通等下游應用市場的推動和中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的晶片需求保持著快速的發展。

根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的數據統計,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4335.5億元,同比增長20.1%,中國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晶片消費國。

2010年-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供需關係

但與此同時,我國在晶片,尤其是通用CPU、存儲器等關鍵核心產品基本均依賴進口,據統計,2016年中國公司僅能滿足本土晶片需求27%。

中國晶片商生產的半導體數量與中國本身消費的半導體數量之間,存在巨大缺口。

可以說,中國晶片市場需求接近全球1/3,而中國集成電路產值不足全球7%。

正因如此,中國集成電路連續四年進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

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1-10月,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就已高達2071.97億美元,同比上漲14.5%,是同期原油進口金額的1.57倍,晶片超過石油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商品。

而中國進口的晶片中,近50%來自美國,剩下則是來源於日本、韓國和台灣。

國內晶片產業的弱勢地位,不僅讓中國的產業發展受制於人,而且導致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利潤分配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中國製造業企業利潤率極低。

以智慧型手機為例,其晶片的成本幾乎可以占到主要零部件成本40%以上,這相當於顯示屏、觸摸屏、攝像模組、電池、機械零件之和。

而除了華為外,國產手機目前幾乎沒有使用國產CPU晶片的,高通晶片+安卓系統是標配。

而中國PC機老大聯想集團,其當前的利潤率已經近乎為零。

可以說,晶片的進口依賴問題,不僅卡住了中國諸多產業發展的咽喉,也讓國家意識到如果中國不能在這個領域實現獨立自主,那麼國家戰略、安全和經濟利益都將受到威脅。

晶片國產替代的呼聲日益高漲,而其中也催生了巨大的投資機會。

國家戰略,資本介入,緊抓未來十年風口行業

目前,全球半導體行業已發展成熟,正處於大者恆大,寡頭壟斷的局面,特別是高端市場基本上被美日歐企業所壟斷。

2016年全球十大晶片製造廠商銷售額及市場份額

同時半導體行業門檻極高,是一個技術、人才、資金密集的行業,行業發展必須有強大的支持,前期的財務壓力非常大,想要勝出難度很大。

因此只有國家重視、國家投資,才有可能徹底解決當前的困境。

事實上,中國目前正處於加速國產晶片發展的重要窗口期。

一方面,國際上半導體產業已經趨於成熟,全球晶片市場已經連續兩年處於萎縮,唯有中國市場還在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摩爾定律放緩(技術進步的速度放緩)的情況下給我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

2007年-2016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趨緩

因此從2013年開始,中國政府決心發展集成電路產業,2014年6月出台《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標誌著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真正起步階段,2014年9月24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截止至2016年,大基金已經決策投資43個項目覆蓋晶片全產業鏈

我國集成電路投資及增長預測

過去三年,國家大基金、地方政府基金在內,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總額已經超過4600億元,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推動下,行業內發生近百起併購整合,中芯國際、紫光集團等龍頭企業已成規模, Intel、高通、德州儀器等國際巨頭也已經在中國提高資本、技術投入。

根據《中國製造2025》提出,2020年中國晶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工信部提出的相關實施方案則更是提出了新的目標:10年內力爭實現70%晶片自主保障且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而按照我國每年晶片需求20%的增速計算,未來要實現上述目標,我國國產晶片行業每年增速至少要達到33.3%。

事實上, 不僅是一級市場給予晶片行業很高的熱情,二級市場對於「中國芯」概念非常認可,以A股紫光國芯(002049)為例,截止到11月23日,其今年以來已經大漲了51.48%,市盈率更是高達111倍。

國家政策支持,一二級市場的聯動,讓中國在強芯之路上,能有足夠的資本支持,同時也會為現在參與的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