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替代趨勢中的華為供應鏈梳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事件不斷反覆。

此前美國已禁止華為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並跨國抓捕華為高管孟晚舟;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把華為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實體清單事件意味著美國對華為從「限售」(不讓華為手機和通信設備在美國銷售)升級到「限購」(限制華為從美國公司購買晶片、元器件和技術服務)。

2019年6月29日,G20會議閉幕儀式後的記者招待會中,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國企業可以繼續向華為出售零部件。

華為事件背後的大國博弈:受傷的不僅僅是中國及華為。

一方面,隨著美國對眾多國家加征關稅和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美國經濟受到較大影響,川普在選舉連任中受到較大壓力;另一方面,實體清單事件後,美國供應鏈企業也受重創,眾多美國矽谷公司高管均表態「希望與華為繼續保持合作,華為禁令將對美國企業造成巨大損害」。

川普6月底的表態與美國本土巨大壓力高度相關。

華為全球採購金額巨大,供應鏈去A化和國產替代將是大勢所趨。

華為2018年採購金額760億美元,覆蓋2,300多個採購品類和13,000家供應商,採購業務分布在140多個國家。

其中美國公司採購金額約110億美元;核心供應商92家中,美國供應商33家,占比36%,主要領域包括集成電路、半導體、軟體和光通訊;美國的前五大採購商包括偉創力(代工)、博通(模擬晶片)、高通(晶片)、希捷(硬碟)、美光(存儲)。

華為擁有眾多領域全球領先的技術水平,但是硬體方面,在基站核心晶片和高端光學產品等領域仍需要對外採購,包括FPGA晶片、射頻晶片和DSP晶片等;軟體方面,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等均由美國公司主導,中國或其他地區沒有替代供應商。

由於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反覆,未來華為供應鏈去美化和國產化將是大勢所趨。

關注「樂晴智庫」,看深度行業研究報告(公眾號:樂晴智庫精選 / 網站:www.767stock.com)

華為手機國產供應鏈。

我們預計2019年華為手機或將超過2.6億部。

華為手機國產供應鏈包括:順絡電子(電感)、信維通信和碩貝德(天線)、立訊精密/長盈精密/中航光電(連接器)、歌爾股份(聲學)、鵬鼎控股/弘信電子/東山精密(FPC)、京東方/深天馬/TCL(面板)、藍思科技(玻璃蓋板)、德賽電池和欣旺達(電池)、聞泰科技/光弘科技/深科技(ODM)等。

華為基站國產供應鏈:大富科技/武漢凡谷/東山精密(濾波器)、生益科技/深南電路/滬電股份(PCB)、光迅科技/中際旭創/新易盛(光模塊)、通宇通訊(天線)、飛榮達(天線振子)。

華為半導體供應鏈:兆易創新/北京君正/長江存儲(存儲)、匯頂科技(指紋識別)、韋爾股份(CIS)、聞泰科技(功率半導體)、卓盛微(射頻前端)、紫光國微(FPGA)、聖邦股份/振芯科技(模擬晶片)、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封測)、北方華創/長川科技(設備)、飛凱材料(材料)。

報告來源:(光大證券/分析師:劉凱、石崎良)

樂晴智庫,深度行業研究 (公眾號ID:樂晴智庫精選 /網站:www.767stock.co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斷供」華為的背後,誰將遭遇重創?

記者 | 林騰 陸柯言 於浩隨著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對華為公司實施出口管制,這家國內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被認為是處在了生死攸關的節點上。根據新華社的消息,5月15日,美商務部下屬工業和安全局宣布把華...

華為供應鏈的國產替代之路!

2018年,中美貿易風波劍指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領域,美方更是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華為、中興進行定點打擊,這一系列動盪暴露出中美在部分高新技術領域中的巨大差距。華為在2015年之後便穩坐通訊設備...

中興被制裁,「國產替代」刻不容緩

昨天美國商務部制裁中興7年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世界,傳到我這裡的時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手的消息了。當時第一想法就是:忍了那麼,美國還是動手了。但是反過來想,這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也應該是時候讓大家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