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了,「這次讓世界尖叫的,是我們中國的華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AI星球 北京】9月4日報導(文:都保傑)

在中國科技巨頭中,能夠成功調動起民眾愛國情緒和民族自豪感的科技公司不多,華為首屈一指,這次又憑藉硬實力在國際市場上揚眉吐氣了一把。

日前在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上,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穩步走上舞台,祭出了華為年度黑科技殺器,純正國產的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的AI晶片——麒麟 970。

號外傳回國內,鋪天蓋地的消息迅速覆蓋了網絡世界,隨處可見振奮人心的消息:什麼國產驕傲啦,業界第一啦,華為麒麟970複雜度碾壓英特爾 ,秒殺高通驍龍835啦等等。

當然,叫好的主旋律之下也有鍵盤俠撕逼互懟的聲音,這些人也是蠻有意思的:

SinLucio:沒有實際配備該soc的產品出現前,吹的再牛也是白搭,高通和三星也為自己的吹牛買過單付出過代價,希望華為能踏實一點,尤其是大嘴這種滿嘴火車的人!

諾言灬若風:別整些有的沒的,把你的處理器性能提升到第一梯隊,趕上高通蘋果再說。

人工智慧目前真不成熟,也就是在測試階段,你搶在別人之前搞出來也沒多大用,不成熟,不實用,就是個噱頭而已。

少年心叵測:能不能,幫我的榮耀9螢幕給搞定,請不要再優化系統了,承認吧就是硬體的問題,真的心累。

小問題先來處理好,再去搞你的晶片。

還有,螢幕不是我一個人有問題,去論壇看看吧。

修風語遠:華為很捨得在廣告上投入,只是做為一家財務不透明的公司也就只能呵呵了!

飛浪62456456:三星的廣告也不少,三星的技術落後了嗎?倒是你,既沒有看到你的形象廣告,也沒有看到你的技術論文,只聽到你的「呵呵」冷嘲熱諷,我想問你,你對社會的進步做了什麼貢獻?就知道嘲笑努力前行者,嚴重鄙視你這種人!

菱風Pal:不知道噴子們什麼心態,都是國產的,好好支持不行麼,雖然我是米粉,但是也由衷的支持華為,支持970,看到一個走向國際的企業越來越好,難道不應該高興麼,有了自家的晶片不用求人難道不好麼?

話說回來,這個國產麒麟 970 晶片到底牛不牛B?從參數和工藝上來看,小編感覺這已經吊打了世界現有的任何一款手機晶片,況且,它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算是華為在AI晶片大戰中一次漂亮的肌肉秀吧。

華為麒麟970的CPU部分採用四顆A73大核+四顆A53小核,最高主頻2.4GHz;GPU 部分有較大的升級,首發集成了ARM Mali-G72 MP12十二核GPU,不過頻率未知,實際表現有待驗證。

目前5G網絡雖然還沒有商用,但麒麟 970在網絡支持上已配備4.5G(准5G)基帶移動晶片,下行最高可達 Cat.18 1.2Gbps,得益於華為在網絡建設方面的優勢和實力,這可能是全球網速最快的一款晶片啦。

相比國際競爭對手,麒麟 970最大的亮點是業界首顆帶有獨立NPU(神經網絡單元)的手機晶片,它擁有AI計算和深度學習的能力,它能模仿生物神經網絡,像生物大腦一樣從數據中心總結規律,自我改進和優化。

華為設計了 HiAI 移動計算架構,其 AI 性能密度大幅優於 CPU 和 GPU。

華為官方表示與四個 Cortex-A73 核心相比,在處理同樣的 AI 任務時,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大約 50 倍的能效和 25 倍的性能優勢。

目前主流旗艦晶片高通驍龍835晶片是基於三星10nm製造工藝,10nm工藝相比14nm將使得晶片速度快27%,效率提升40%。

而麒麟970採用首次採用台積電10nm工藝,並成功集成了55億顆電晶體,對比驍龍835是31億顆,蘋果A10是33億顆,麒麟970集成的電晶體數量近乎兩倍,也算是業界拔尖兒了!

另外,麒麟970還內置雙ISP,可動態監測功能和相機低光成像增強;支持HDR10,可實現4K解析度60幀攝影,同時支持LPDDR4X內存、UFS2.1快閃記憶體,i7處理器等等。

華為此時推出麒麟 970的時間節點也很微妙,官方透露Mate 10將搭載該晶片於 10 月 16 日在德國慕尼黑正式發布,很明顯這是要阻擊蘋果iphone 8的節奏,余承東在接受採訪時也拿iPhone 8開涮,說華為mate10的推出將專治iPhone 8,不懼與iphone 8一決高低。

這麼牛逼的晶片裝進手機有什麼用呢?根據余承東透露,華為預計將配合此次的硬體設計,推出一系列包含語音、視覺處理,甚至 AR、VR 等應用,讓消費者能夠在購入手機後,直接感受到硬體進化、結合生態所帶來的體驗優化。

此外,華為也希望在人工智慧晶片上,給世界帶來不一樣的驚喜,華為AI晶片可以分為四種結構來生產,主要分為AI引擎技術、VR/AR技術、安全信息、低功耗功能等方面,以此打造智慧型手機、PC、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車聯網以及VR、AR等全場景智能生活體驗,這枚晶片將開啟華為布局AI終端生態的大門。

余承東在主題演講中還提出了「Mobile AI=On-Device AI + Cloud AI「,人工智慧在未來終端上的實現必須通過端雲協同,業內人士預測華為的AI布局除了晶片硬體,另一塊重點發力就是雲業務。

在國內雲業務市場,BAT已處於領先地位,它們各自依託於搜索、電商、社交用戶等業務積累了龐大的數據,以這些數據建立起它們的雲業務基礎,從而贏得了領先的優勢。

對於華為來說,如何獲取龐大的數據顯然是一個問題,而作為其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企業來說累積的龐大手機用戶數顯然可以帶來巨量的數據資源,近期其與騰訊就微信用戶的數據發生的爭執或許就是一個苗頭,而引入人工智慧晶片可以為它進行初始的數據加工,並為雲業務提供更有用處的基礎數據。

近期還有消息稱,華為可能會將雲業務獨立成為三大BG(運營商業務BG、企業業務BG以及消費者業務BG)之後的第4大業務,據悉,今年初華為企業雲升級為華為雲,人員擴充到2000人規模,業務也進一步擴展到公有雲。

就目前來看,BAT有較明確的戰略,而華為雲由於以硬體業務起家還在打基礎,摸索未來搞雲業務的發展方向,但華為在行業內以「狼性」著稱,一旦發現機會確定發展方向後就會迅速下手,集中資源猛攻,而在智慧型手機晶片上引入人工智慧或許就為了給其雲業務提供糧食以壯大雲業務的實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為雖然沒高喊著自己要轉型成人工智慧公司,但他已經在低調地向成為一家頂級人工智慧公司循序邁進,這樣的作風很華為啊。

長久以來,國產似乎跟核心技術不掛鈎,很多高級晶片技術都掌握在國外人手裡,國產手機晶片幾乎也都是用的高通驍龍,而以麒麟 970為代表的國產手機處理器更快更強的發展,必將對美國主流晶片造成一定的衝擊,隨著AI時代的演進,人工智慧相關領域中國的聲音將越來越強,國產也正在擺脫「不行」的枷鎖。

「這次讓世界尖叫的,是我們中國的華為。

」一位在IFA現場的中國觀眾如是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會:AI的戰場,火勢已經蔓延到你的手上了

隨著時代浪潮的步步逼近,無論你願不願意,都會被卷進不斷加速的人工智慧大浪中。凱文凱利在16年的新書《必然》中預測,「與人工智慧的合作表現決定了你的薪酬,你必須要和機器進行合作,而不是和他們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