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轉型很難成功?華為任正非做到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華為以前是一家傳統企業。

在1987年成立時,華為只生產用戶交換機(PBX),為一家香港公司做通信設備供應商。

這個傳統的設備生產,任正非一做就是16年。

但近幾年隨著華為手機的爆發,華為在用戶心目中更多是一種口碑不錯、有民族自豪感的中國手機知名品牌。

從傳統設備供應商到國產手機領導者,華為的轉型之路是否一帆風順?

轉型之路,逼上梁山

任正非談到華為轉型的初衷更多是「逼上梁山」:

「當年我們沒想過做終端,我們是被逼迫上馬的,因為我們的3G系統賣不出去,沒有配套手機,要去買終端,買不到,才被逼上馬的。

縱觀華為手機的發展歷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2003~2008年——系統配套期

在2003年之前國內3G標準完善工作的推遲,但是華為死守3G,導致了當年華為的業務發展非常緩慢。

這段時間華為終端主要的商業模式就是依託運營商關係進行的銷售,激烈的競爭下華為的收益並不可觀。

2009~2011年——運營商定製期

2009年,中國3G牌照終於發放了!此時華為手機發貨超過3000萬台,但是當時華為並沒有在品牌經營上投入過多的精力。

在2010年,任正非重新定位,2011年,華為手機在一個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痛苦的開始了轉型的歷程。

2012年至今——戰略轉型期

華為真正開始轉型是從2012年開始,那個時候的任正非做出的決策造就了華為今天的輝煌。

對於當時的華為終端來說,轉型確實很痛苦,但不轉型未來會更痛苦。

轉型首先要轉變人的思維,不僅內部從上到下要轉變,還要轉變客戶對華為的定位,這兩者都難度巨大。

華為終端原有的運營商模式,雖然利潤率低,但已經成熟運作多年,並已經相當成規模。

此次轉型對原有業務衝擊不可謂不大,可想而知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的反對、異議之多,阻力之大。

對標小米,迎來爆發

開始轉型的第一年華為終端的KP是I靠原有的業務模式完成的,這讓各種異議、懷疑之聲放大,再加上2013年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中國手機行業迎來爆發,小米橫空出世——這讓華為處在一個內憂外患的尷尬境地。

但是,華為的公司文化就是狼性文化,一旦認準了方向,是死也不會鬆口的。

在那段轉型最艱難的時間裡,華為快速做出應對策略——分拆出榮耀品牌主打線上,定位中低端,對標小米;華為手機主打線下渠道,定位中高端,對標蘋果、三星。

方向確定後,榮耀產品線就展開了對小米的像素級學習,通過對競爭對手的分析再加上華為強大的執行力快速提升了榮耀在中國用戶心目中的知名度。

華為、榮耀雖然雙品牌,對用戶而言根本無法清晰的分開,榮耀的線上運作加大了華為的曝光,提升了廣大用戶對華為品牌的認知。

再加上華為在榮耀品牌的產品布局完全對標小米產品,定價上還比小米的略低,這讓榮耀知名度和銷量持續提升。

在2014年,華為手機迎來了大爆發,口碑爆棚,銷售額暴漲,從此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

華為手機的崛起之路,亦是傳統行業的轉型之難。

它既考驗商界領袖的決心和智慧,又經歷了市場淬鍊和淘沙。

它有抓住機會的偶然,但更多是實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手機的發展及分析

華為手機的變化華為簡介:優秀的通信技術積累提起「華為」二字,人們的第一印象還是通訊設備供應商。這家1987年在深圳成立的公司,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象徵。在傳統運營商市場,華為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