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的發展及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華為手機的變化
華為簡介:優秀的通信技術積累
提起「華為」二字,人們的第一印象還是通訊設備供應商。
這家1987年在深圳成立的公司,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象徵。
在傳統運營商市場,華為給人的印象大致可以歸納為「低調」、「可靠」,這在B2B市場是很好的品質。
正是這樣的品質,讓華為把自己的通信設備賣到了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1/3的人口。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
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及專業網絡擁有者提供硬體設備、軟體、服務和解決方案。
華為於1987年在中國深圳正式註冊成立。
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華為手機初期:還是習慣於和大企業做交易,不重視自身品牌形象
2003年7月,成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手機業務部華為手機展示2004年2月,作為中國第一款WCDMA手機參加法國坎城3GSM大會,並在大會現場進行了豐富的業務演示。
不過,當一個品牌需要直接面向消費者時,「低調」就成為了一個障礙。
華為開始在手機終端業務發力之後,如何從一個B2B品牌轉為大眾接受的B2C品牌,成為華為終端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
其實華為很早就涉足終端市場,不過最初華為是依靠為運營商定製機起家,早期華為熟悉的套路是:根據運營商提出的需求,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儘量控制成本,造出儘可能低價的手機。
有些手機甚至都沒有打上華為的logo,而是直接以運營商的品牌出售。
本質上說,這依然算不上B2C,因為採購方是運營商,華為依然是對運營商的需求負責。
「竭盡所能滿足客戶需求」,這是華為的強項,也是華為多年服務於運營商所積累的經驗。
華為手機過渡期:開始走上自有品牌的道路
當華為開始發展自有品牌的時候,大量生產中低端機子,雖然市場份額占的不低,可是利潤方面很不樂觀。
經過幾年的摸索,華為手機在品牌塑造上已經有了自己的方向,也有了自己的專屬粉絲群體——「花粉」。
華為在逐漸讓自己的手機產品往中高端市場集中,而不再去拼低端手機的出貨量。
手機初期很多低端的華為機子,讓華為手機的品牌暫時很難往中高端的形象變身,舉步維艱。
以2012年發布的P1為例,這可以算是華為手機進軍高端塑造品牌的首個嘗試。
P1是在2012年1月舉行的國際電子消費展(2012CES)上正式發布的。
但在此之前,為了最求更薄的效果,華為內部已經斃掉了很多方案,付出了大量的研發成本。
最終全部推倒重來才有了P1的問世。
而一些已經發布的產品,也給華為帶來了不少經驗教訓。
比如P1發布不久之後推出的D1,產品上市時間被推遲了大半年,宣傳時機和消費者關注度早已錯過。
其原因就在於,與海思晶片的磨合出現問題,導致產品必須修改。
類似這樣的「波折」在競爭對手看來也許是鬧笑話,就像看一個小學生自己在那瞎折騰。
但在華為內部看來,這些都是難得的實戰經驗。
華為終端營銷副總裁邵洋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這個過程對我們很重要,雖然失敗我們卻磨合了幾樣東西。
」
比如通過D1的失敗,華為內部進行了手機終端與旗下海思晶片的磨合。
而之後的D2,華為磨合了材質,積累了在手機中運用金屬工藝的經驗。
華為手機的發展期:優秀的產品,贏得了市場的一致認可,實現了華麗轉身
從華為P6的發布,到現在的Mate7,榮耀6,P8的發布,一代又一代凝結設計師無數個不眠之夜的結晶,贏得了市場的一致認可。
余承東告訴記者,P6對華為手機而言是一個里程碑。
迄今為止,P6已經進入了100多個國家市場,銷量總計達到400萬台,獲得了最佳手機、最佳設計等多項大獎,余承東和他的團隊也因此對華為手機的前景信心十足。
華為此前的終端產品很多,不過多了就很難做到款款精緻。
集中精力做一款產品,可以保證是精品,有利於爭奪中高端市場,從而改善企業的利潤率,並獲得更多的資源投入新的中高端產品上,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具體來說,華為手機將選擇西歐、東南亞、拉美等地的一些大國作為突破點,與當地主要渠道合作夥伴建立緊密關係。
「隨著華為手機在市場上知名度的提升,一些國家的主要渠道商很樂於與我們開展合作,這在過去是很困難的。
」徐欽松說。
與此同時,華為手機還將致力於在一些主要國家建設零售體系。
在長跑比賽中,一開始跑得最快的選手通常得不了冠軍,有時甚至無法堅持到終點,最後領跑的往往是那些一開始不緊不慢、壓住步伐,中間不斷發力、不斷提速的選手。
在余承東看來,華為扮演的正是這樣的角色。
PS:以上更多的是從網上搜集的數據(來自權威數據調研網站),咱們再來分析一下國內市場智慧型手機的風雲變化。
一、14年華為品牌關注度直線上升
首先看國內2014年1季度到4季度,手機品牌的關注度變化:
眾所周知,手機兩霸主三星和蘋果,在國內的關注度相對地再往下跌,而華為卻直線往上升,甚至趕超了蘋果,當然這只是關注度。
說明華為在去年的市場營銷做得很不錯。
二、近兩年,華為手機全球銷售加價不減量
再來看看13年到1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主流品牌的市場份額變化圖:
大家一看感覺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變化不大,沒什麼出色的表現,竟然和聯想差不多。
但是,市場份額指的是銷售的數量,而聯想銷售的機型價格大多在千元,而華為的機子價格一般在2000+。
三、看消費者的口味變化,順應時勢
根據13到14這兩年的數據變化可以看出消費者對機子價格的關注點呈兩極分化,一類是特別注重性價比,所以千元左右的價格出現了關注度增長;一類是高端機子3000到5000和5000+的價格關注度出現了增長。
其實這都是國內廠商的競爭出現的結果,一方面是以小米為首的主打性價比的廠商群,一方面是兼顧性價比主打精品的華為這樣的廠商,當然其中還有蘋果。
而根據這些特點,華為手機也出了對策,子品牌華為榮耀系列Honour是主打性價比的;而Ascend系列(D系列和P系列),Mate系列則主要走針對不同人群的中高端的精品路線,Gold系列主打入門級智慧型手機及運營商定製低端機(這個未來可能會被砍掉)。
批他兩句:
你要是耐著性子看完,本文基本都在說他的優點,也許你瞬間會感覺華為好厲害啊,以後華為手機一定大有可為,我要買華為手機。
華為手機到現在還是有一些缺點的:
其實華為手機的發展能有今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要感謝國內很多手機對手的,除了競爭能激勵自己前進以外,華為很多的地方也是跟著對手的步伐穩步向前的。
比如,我們印象最深的當屬小米手機,小米的手機性價比,很多人都說:「或者小米手機相對來說,手機可能沒有說的那麼好,不過小米手機拉低了國內智慧型手機價格,是無可爭議的。
」這句話,真的是一點都沒錯,我們看看現在還有一些廠商,低配高價的,比如vivo、oppo、現在只是存在一些廠商,以前基本上全是這樣?而華為榮耀的推出,正式學習小米的性價比,來阻擊小米這樣的廠商。
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
」
粉絲維護美中不足:
小米的粉絲維護是出了名的,miui論壇,小米貼吧等等都是小米維護米粉的手段。
當然華為針對自己的粉絲也推出了自己的———花粉俱樂部。
不過花粉俱樂部的相比小米論壇的冷清是「冰炭不言,冷熱自明的」。
當然,相比小米,華為尾隨其後,還在完善。
系統UI差強人意,更新緩慢:
這點很像小米,華為也有自己的這對Android的深度定製系統——EMUI.不過也是同樣的原因,優化做得還是不盡人意,當然也還在完善。
不過又由於華為機型較多,很多機型的系統更新頻率相比小米,魅族,一加這樣的廠商,就顯得慢很多。
而喜歡榮耀的無疑也是一些發燒友,也很在意系統優化,更新速度這些東西。
總結:
華為手機現階段還在向中高端戰場中前進,優勢就在於通信技術的積累,以及自家海思技術掌握,還有全球各大運營商的合作資源,華為可以利用這些優勢,蓄力完善系統軟體短板,做好「硬體+軟體+溝通+服務」建立自己的手機王國。
充分利用運營商資源,逐步實現自己的全球化戰略。
華為升至世界第三 2015年全球手機廠商排行榜
近日,市場調研機構Digitmes Research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數據,根據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三星、蘋果依然占據出貨量前兩名的位置,而排名第三的手機廠商則是來自...
中國民族企業轉型成功案例——華為手機崛起之路
華為以前給人的形象是通信設備供應商,但近幾年隨著華為手機的爆發,華為在用戶心目中更多是一種口碑不錯有民族自豪感的中國手機知名品牌。華為手機成功崛起其實也可以看做是一個企業轉型成功的經典案例,筆者...
余承東訂了一個小目標:今年賣出2億部 華為還差多少?
早在兩年前,華為余承東就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到,未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只會剩下三家,華為就是其中一家。而在前幾天,小米創始人雷軍在香港也對未來全球手機市場做了一個判斷:未來10年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
余承東吹過的牛,竟然都一一實現了!
回顧下,我們的余大嘴曾經吹過的牛!1.「未來,我們的主要對手是西方公司,而不是中國公司。未來三到五年多數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將消失,我們將成為市場領軍者。」來看這些年消失的智慧型手機廠商,這就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