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華為如何跨越蘋果三星兩座大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手機實在沒法不高調。

過去半年,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手機出貨量超過5000萬台。

其中,榮耀共銷出2000萬部智慧型手機,銷額26億美元,半年完成了去年全年的成績。

這樣的成績讓大部分還在利潤線徘徊的同行分外眼紅。

想當初,華為手機主營業務是ODM和OEM,低端功能機是主流產品。

它依靠智慧型手機大翻身,幾乎是一夜之間的事情。

華為做手機,其實已經做了很多年。

論資歷,年出貨量過億的它,早已是大哥級別。

只不過,長期以來它都是做貼牌和運營商定製生意,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都是華為的服務對象。

海外市場上,華為終端同樣成績斐然,客戶幾乎覆蓋所有全球知名電信運營商。

只是作為一位低調的「幕後英雄」,消費者在這些運營商定製的手機上,看不到「華為」兩個字。

任正非要兩匹馬比賽

在很長的時間裡,沒人看好華為終端的消費業務,包括華為自己。

在我看來,華為終端從成功的企業市場轉攻消費市場,驅動力並非源自對消費市場的美好願景,而是企業市場的萎縮迫使它開始尋求自救之道。

「不轉型是等死,轉型可能就是找死。

」這個前些年被廣為引用的句子,用來形容華為終端是極其貼切的。

在智能機市場,蘋果的影響可謂深遠,一年一款手機,卻將世界一手掌握。

更重要的是,它對運營商的強勢態度,徹底打破了由運營商說了算的遊戲規則。

於是,運營商對於手機的定位,開始參照蘋果,朝精品轉變,各個手機廠商也相繼打出旗艦機的概念。

這對全部身家押在運營商身上的華為終端,是個危險的信號。

2011年,履新不久的余承東,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表示,華為智慧型手機業務將開始由低端市場向高端邁進,從運營商貼牌手機向大眾消費品牌轉型,分步削減運營商貼牌項目,力推在運營商市場和公開市場的華為手機品牌露出。

蘋果公司用iPhone給中國消費者普及了用戶體驗的概念。

「用戶體驗」這四個字也迅速成為企業產品發布會上必喊的一個宗教式詞彙。

肩負轉型重任的余承東自然清楚其中的魔力。

但在轉型之初,他對這四個字的理解,更多的停留在技術角度上。

P1項目操盤未達預期,歐洲運營商對華為堅持自主品牌不認可,導致訂單減少,余承東在內部遇到了不同的聲音。

他曾坦誠的表示,在轉型過程中要同時兼顧經營目標及收入利潤的增長,有幾次差點「下課」。

而對於華為手機是否應在「華為」之外使用一個新的品牌,管理層也爭論不休,難以定奪。

公司內部存在兩種觀點。

一派認為,想在消費市場立足,只有再造一個新品牌才有機會,並學習小米等網際網路手機模式,大膽走出去搶奪大眾消費市場。

另一派則認為,如果那樣的話,華為積澱多年的品牌價值,將會受到削弱。

最終,在2013年底,任正非拍板並表態支持:「我本人積極支持兩匹馬比賽競爭。

起步晚、負擔重、行動緩、對手強,華為終端始終給人吉凶難料的感覺。

尤其是在小米橫空出世,一舉成為本土手機品牌中最耀眼的明星之際,很多人開始擔心華為終端是否能夠在小米的碾壓下存活。

2013年榮耀品牌宣布獨立運作之際,剛剛三歲的小米已經實現100億美元的估值。

然而,華為的華麗轉型讓這些擔心統統變成多慮。

以P系列為例。

2012年,華為正式發布了華為P1,隨後陸續推出升級產品。

一年之後,P6在歐洲斬獲了EISA年度移動終端大獎,全球銷量突破400萬部。

而P7在上市僅十個月的時間裡就賣出了600萬台。

「急行軍」榮耀,2014年銷量2000萬,銷額24億美元。

就在前段時間,華為宣稱2015上半年榮耀手機銷售量超2000萬部,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標。

根據最新的市場數據顯示,華為以3060萬部的出貨量、7%的全球市場份額,拿下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第三的排位,僅次於三星和蘋果。

沉睡的獅子甦醒了,我的擔心成為了現實。

靠什麼一夜成名?

首先是對基礎技術的堅持

目前,本土手機品牌幾乎都未掌握核心零部件技術,台灣聯發科和美國高通供應著整個市場。

估值過百億的小米,所做的也只是對零部件採購和組裝,然後套上軟體、硬體和服務三層「殼」而已。

這種單純的組裝模式從根本上限制了利潤空間。

設想一下,你有的別人也有,你的差異化只能圍繞「殼」來做。

一旦利潤高,必然吸引競爭對手以較低的價格進入,最終回到低利甚至薄利的水準。

今天做手機的准入門檻很低,但想在核心零部件上擁有話語權,並非所有品牌都可以企及。

在服務電信大客戶時,華為就開始持續投入晶片研發。

因此,今天在向消費市場轉型時,華為格外遊刃有餘。

通過整合全球16個研發中心,華為在產品研發節奏、核心供應鏈供貨、硬體與軟體協同方面確立了至關重要的優勢。

儘管現階段海思晶片主要為自產自銷,但華為與榮耀,是目前唯一實現自主移動處理器的國產手機品牌,這足以為企業提供額外的利潤空間。

放眼國際,蘋果和三星也都是通過掌控核心零部件,以此提升產品基礎競爭力。

對基礎技術的投入在短期看是成本,但在長期來看便是利潤。

其次,耕耘多年的海外渠道

雖然做白牌讓華為遠離了消費者,但多年在海外市場的耕耘,使其不僅結交了朋友,而且深諳當地市場的規範與管理之道。

相比小米邁出國門時磕磕碰碰的情形,華為終端可謂順風順水。

對於處在轉型艱難期的華為終端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優勢與後盾。

其實,在網際網路浪潮衝擊下的國內戰場,華為和其他老牌企業一樣,並不占有優勢。

根據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小米仍以18%的份額位居第一。

躋身全球第三的華為終端,在中國市場排在小米之後。

如果華為終端和小米一樣,主要營收都依靠本土市場。

那麼今天,我們很可能看到其產品策略越趨保守,余承東下課。

中興、聯想在移動領域的先後換帥,多少能夠讓我們聞到本土市場的濃濃硝煙。

相對規範、更少競爭、更多利潤、了解更深,海外市場對華為來說,簡直是個聚寶盆。

那些在本土市場表現不俗的品牌,在海外市場的渠道規模都遠不如華為。

以西班牙為例,華為占據著當地24%的份額,義大利也拿下了20%的市場。

華為可以輕鬆地將海外市場作為本土市場的輸血管道,沒有了海外市場,其與小米的短兵相接很容易演變為痛苦的泥潭。

最後,狼性讓轉型的痛苦得以忍受

這幾年我和很多領域的傳統企業交流過,無不是對轉型充滿期待,但同時對轉型之痛心存恐懼。

因為這痛絕非短痛,而是要一直痛到企業完成蛻變為止。

很多企業向我求教無痛或是微痛的方法,我告訴它們:「要想不痛,只能原地不動。

」儘管渴望轉型,但仍有許多企業選擇觀望,期許能找到無痛的轉型術。

另一些企業雖然啟動了轉型,但遇痛則退,收效甚微,最終磨滅了信心。

與這些企業不同,一向強調服從、注重狼性的華為在越是艱難的路上越顯出長效。

對用戶體驗的理解不夠到位?不要緊,緊盯同行照貓畫虎。

於是,在轉型早期,我們時常聽到華為終端的一些奇怪言論。

對設計的把控力不足?不要緊,請頂尖團隊或個人來主導。

於是,我們看到華為的手機設計越來越不像華為的作品,但越來越有感覺。

對消費品的市場影響力有限?不要緊,放低身段,該吹牛吹牛該罵人罵人。

於是,我們看到一貫低調的華為出了個大嘴余承東。

雖然在公司內部爭議不斷,但他為華為終端打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粉絲群體。

就這樣,余承東麾下的華為終端軍團在一知半解中且行且學,硬生生在本土市場撬出一個大缺口。

多了一股「大叔」味

自主技術、海外渠道和咬牙堅持為轉型中的華為終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光有基礎沒有品牌依然事倍功半。

可惜的是,華為的核心層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猶猶豫豫。

早已全球知名的「華為」品牌怎麼就不能讓自己的手機借勢高飛呢?許多人想不明白。

品牌策略不清晰

消費市場裡,沒有品牌就談不上真正的用戶體驗。

「華為」品牌幾十年在企業市場塑造的形象,只在企業市場具有影響力。

在消費市場,反而給用戶增添了不必要的認知慣性。

在很多用戶眼中,「榮耀」與「Mate」「P」一樣,是一個產品而不是品牌,這個問題十分嚴重。

如果華為因為眼前突然的成功,而對此忽視的話,未來的代價將是巨大的。

品牌、設計和用戶體驗,是消費產品的三位一體觀。

如果用戶不能從產品中沉澱出對品牌的理解,再大的成功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用戶體驗的秘密首先在於,企業要清楚自己傳遞的是什麼,而不是任由用戶自己理解和沉澱。

不能清晰定義自己品牌的企業沒有用戶體驗可言,在這個意義上,華為「榮耀」的含義很不清晰。

作為對戰小米的低端品牌,首先從名字上,「榮耀」就讓人倍感尷尬。

這是一個讓70後有強烈共鳴的詞,或許正是一群70後的管理者在會議室閉門敲定出的。

而在80、90後眼中,這個名詞極其普通,華為憑什麼以此挑戰深諳新生代粉絲之道的小米呢?

華為終端的消費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儘管這是華為品牌的搖擺策略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但解鈴還須繫鈴人,把率性還給粉絲,把榮耀歸於華為。

這是華為應該重新思考和修正的品牌策略。

設計缺乏品牌指導

好在,品牌策略的蹣跚並沒有影響華為的設計策略。

中高端的Mate系列和P系列,儼然具備了大品牌的設計感與精緻感。

就連周邊的配件產品,也閃爍著設計的思考與靈感。

比如TalkBand手環,將手環與藍牙耳機合二為一,巧妙地讓耳機部分隱藏起來,保持了手環圓潤一體的手感。

這是過去華為難以出現的奇思妙想。

但是,缺少了品牌策略的指引,設計的方向變得難以駕馭。

華為的消費產品,或多或少還會帶著一股「大叔」味。

在複雜多變的消費市場,沒有品牌的引導,迷失的是自己,失去的是用戶。

當所有人都在關注三星的滑坡與小米的奇蹟時,華為終端以黑馬之勢沖入眾人的視野。

對此,我並不感到意外。

我知道這一天終將到來,不確定的是什麼時候。

所幸,這一天的到來並不算晚,急行軍式的推進讓華為在硝煙散去前趕到了戰場。

沒有充分休整就加入戰鬥,依靠的是嚴格的紀律和頑強的鬥志。

然而,華為目光注視的不是小米,而是蘋果和三星。

但今天的華為尚未打造出可以和蘋果、三星分庭抗禮的消費品牌。

在品牌、設計和用戶體驗上,華為這幾年學會了許多。

但對於如何讓品牌、設計和用戶體驗融為一體,華為還需要更多的思考與探索。

成為黑馬,是好事,也是新的挑戰的開始。

華為,你準備好下一波的衝刺了嗎?(文/林敏,廣州美院教授,用戶體驗專家,前三星中國體驗部負責人)

【關於創富邦】

這是一個有趣的創業、財經圈,我們記錄創業家創業故事、解剖一手企業案例、分享企業品牌建設密碼。

微信公眾號訂閱:chuangfubang201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