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機為什麼突然不那麼賺錢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蘋果和三星在手機界的地位可謂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加劇,蘋果手機要嚷嚷著回美國,而三星呢?雖然很堅挺,但手機市場的利潤下滑卻冷冷給了它一個耳光。

上周,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總利潤達到了90億美元,三星智慧型手機利潤為1000萬美元,占比為0.1%,在全球排名第九。

蘋果手機在三季度營業利潤高達85億美元,占據了全球智能機行業營業利潤91%的份額。

利潤排名2-4位的廠商均來自中國,分別是華為、vivo和OPPO。

此前,三星的手機利潤一直僅次於蘋果,在去年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利潤中,三星占比達到14%。

在如此嚴重的利潤下滑背後,顯然不能簡單歸結為Note 7爆炸事件。

國產手機異軍突起,閹割三星手機的市場份額

移動4G時代的到來,煥發了智慧型手機的春天,尤其是國產手機作為智慧型手機市場中的重要一員,可謂是在這一紅利期得到了完全的釋放,像以網際網路思維著稱的小米手機尤為突出,因為小米手機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占有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進而構築了自己的小米帝國,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屌絲逆襲案例,雖然後期的小米手機出現了下滑趨勢,但是國產手機的整體進步卻為智慧型手機市場繪製了一張新的藍圖。

我們都知道目前市場上存留的主流陣營依然是安卓和IOS,而三星和國產手機同屬安卓陣營,在國產手機越來越強大的情況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也要重新劃定,雖然會波及蘋果的市場份額,但蘋果終究不是安卓陣營,所以蘋果憑藉自身優勢借力的用戶群體,在國產手機的攻勢下,影響不會很明顯,但是三星就不同了,因為三星和國產手機同屬安卓陣營,一旦國產手機在用戶群體上得到了增持,那麼同屬安卓陣營的三星必會受到影響,因為用戶在選擇手機的時候除了外觀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考慮產品性能了,而國產手機在自我強化的道路上,以其獨有的「性價比」優勢獲得了用戶的親來,而三星由於其價位偏高,雖然利潤占比高了,但是其銷量卻下滑了,再加上國產手機品牌的不斷增加,讓用戶的注意力得到了完美的分散。

當然了,三星手機在中國也做出了相應的市場策略調整,如自我產品線的擴充,下調,像三星C系列的研發就是一個很好的倒逼案例,但是由於其市場運作能力沒能完美實現,市場份額依然頻頻下滑。

差異化營銷策略,拆分三星手機的用戶需求

隨著手機廠商技術的不斷成熟,手機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當然了在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手機市場紅利面前,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也陷入了同質化的怪圈,而為了突破這種市場瓶頸,手機廠商也開始了自我的差異化營銷。

如主打手機快充的OPPO、黏住女性自拍的美圖、高調玩轉生態的樂視、強化安全的360等等,手機產品性能的垂直分化可以說讓不同需求的用戶對產品有了自我的需求,而三星雖然曾經憑藉良好的口碑在手機市場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在用戶需求不斷提升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對產品的需求也開始分化,因為同屬安卓陣營的手機市場,手機配置的進一步同化,讓手機性能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用戶不在為手機配置而糾結,轉而去考慮差異化需求如何滿足,而此時的三星卻沒能給市場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雖然三星通過雙曲面屏手機給手機市場帶來了一絲震撼,但這也僅限於手機外觀的驚艷,在用戶實際使用上卻沒能起到顛覆的作用,再加上三星S系列手機定位於高端市場,而蘋果手機一直是高端手機市場的強有力的勁敵,雖然蘋果已經初現創新乏力,但憑藉其獨有的IOS性能依然可以與三星形成差異化競爭,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無奈情形下,三星的市場份額也一步步的被侵蝕了。

自我產品的惡劣影響,摧毀三星帝國的品牌形象

三星手機的爆炸事件,可謂是一度摧毀了三星手機多年經營的手機品牌形象,而且三星方面表示,因高端Galaxy Note7智慧型手機的災難性事件,導致移動部門季度利潤創下自六年前首次推出Galaxy系列手機產品線以來的最低紀錄。

這款產品於今年8月19日上市銷售,但數十起過熱爆炸的報導迫使該公司於9月2日首次實行產品召回,最終於10月11日徹底棄用。

7月上旬,三星的今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利潤8.1萬億韓元,這意味著因Galaxy Note7影響,營業利潤絕對值環比下滑了2.9萬億韓元,約合171億元人民幣。

綜合同比和環比數據,這或意味著Galaxy Note7爆炸及召回事件所造成的目前損失或達百億人民幣。

不過損失還未結束。

10月14日,三星電子發布新的財報示警:Galaxy Note7爆炸事故,將給第四季度與明年第一季度,造成超過30億美元的業績下滑。

俗話說一塊臭肉壞了滿鍋湯,三星多年經營的手機品牌形象,可謂是敗在了NOTE7這款產品上了,雖說只是一款產品有問題,但是用戶多半的會聯想到三星其他產業鏈的產品,這種連帶作用雖然是有失公允,但是消費者自我的評判力卻沒有觸犯任何法律法規,而言論自由也是公民的權利。

再加上國產手機市場華為、VIVO、小米等國產品牌的強勢激進,使得三星手機的爆炸問題更加的放大化,尤其是華為,儘管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上OPPO和vivo實現了對華為的反超,但依然無法阻擋華為成為最賺錢的安卓手機廠商。

報告顯示,在今年第三季度,華為共賺取了2億美元的營業利潤,占據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2.4%的營業利潤。

而且家電專家劉步塵也認為,三星手機業務表現欠佳,直接獲益者首先是中國企業,然後才是蘋果。

蘋果的定位是高於三星的,買蘋果的不一定買三星。

當然了,三星作為老牌的手機企業還是有機會的,畢竟常年的技術積澱不是一下可以被取代的,而且不久前,現代證券分析師 Kim Don-won 提到,三星和 LG 計劃在2017年推出可摺疊智慧型手機。

據 9to5Google的消息,一份三星的專利文件展示了這台可摺疊手機的可能量產形態。

如果真像消息傳言的那樣,那麼三星的可摺疊手機一定會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但是如何破除它的大規模商用的難題,讓用戶接受,並找到其中的商業價值與娛樂價值非常關鍵。

(微信公眾號:longgfe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