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戰爭升級,華為雲要求團隊少看朋友圈,不被網際網路公司帶到溝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孫靜

採訪|唐煜 孫靜

編輯|趙艷秋

華為雲一出生就面臨內外的挑戰。

2017年3月,當華為宣布成立Cloud BU、發力公有雲市場時,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騰訊在行業內攻城略地已有五六年時間。

IDC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公有雲IaaS市場超過40億美元,市場前三名切走了近七成份額。

內部也有不看好的聲音。

「很多人都認為有點晚了,挑戰太大。

」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事後回憶。

大公司內部創業並不輕鬆,尤其是華為這種已經習慣每個業務都要成為領導者角色的企業。

華為的特殊之處還在於不是上市公司,這意味著新業務花掉的每一分錢都是公司辛苦賺來的利潤,並非資本市場上股民投資。

而雲服務屬於高投入產業,且不是華為成熟的商業模式,內部壓力可想而知。

「華為哪個業務不是這樣起來的?」對於紛擾,鄭葉來受命時就做足了思想準備。

自2011年以來,華為的二次創業無不是大跨界——手機業務起步時,一名歐洲大客戶CTO專程來華為諫言:千萬不能做手機,你們做不好。

結果到今年二季度,華為手機銷量超越蘋果。

2012年,鄭葉來擔任IT產品線總裁時,內外也疑慮重重:誰會認華為的伺服器存儲等IT產品?這可不是華為傳統的優勢。

就像網際網路迷信「基因」——人們認定阿里做不成社交、騰訊搞不定電商、百度也玩不轉O2O,很長時間內,華為的標籤就一個——電信設備供應商。

也正因如此,華為每一次撕掉舊標籤的嘗試,都成了外界透視這家公司戰略能力、管理風格和執行力的契機——亦即為什麼「下一個倒下」的不是華為?大公司如何正確二次創業從而在新時代轉身?

現今坐在AI財經社記者對面,鄭葉來可以底氣十足地說:「如果華為當年不投資IT產品線,今天外界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與華為沒有關係。

他沒有直言的是,如果華為不投雲計算,未來外界發生的事情可能與華為也沒有關係了——這關係到華為的未來戰略:從一家產品公司轉身為一家服務商,而這種商業模式的轉型在華為歷史上還是頭一次。

這次,華為雲能延續華為公司的驍勇紀錄嗎?

「長沙會議當晚就談合作了」

華為終於出手了。

2017年3月9日,長沙,時任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一年一度的華為生態合作夥伴大會上宣布,正式成立Cloud BU,全場震撼。

「華為終於要做了。

」中軟國際高級副總裁馬震就坐在台下。

此時距離他第一次聽到華為提公有雲已經過去了6年。

2010年11月,66歲的任正非踏上華為雲戰略與解決方案發布會的舞台。

他向全場分享了自己的預見性認知:雲計算讓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電一樣享用信息的應用與服務。

任正非極少為華為產品發布會站台。

華為雲是唯一的一次。

彼時,除了產業開創者亞馬遜,公有雲市場遠未大規模起勢:微軟、阿里等企業都在布局投入當中。

5年後,馬雲提出雲計算是未來的水和電。

不過任正非講話過後,華為在公有雲上似乎沒了動靜,直到去年3月揮出重拳。

事實上這蠻符合華為的風格,華為從來不是要在0到1的階段去引領行業。

一上來就要顛覆,不是華為的風格。

但它一旦做了決策,就很少動搖。

所以在方向性戰略決策上,華為論證的過程會更長。

「我們已經走到通訊業的前沿,要決定下一步如何走,是十分艱難的問題。

」在2010年那次會上,任正非其實還談到為華為尋找新方向時的如履薄冰。

時間來到2017年。

在巴塞隆納世界移動大會前夕,華為三個輪值CEO分別告訴鄭葉來,公司讓他擔任華為雲BU總裁。

鄭葉來此前是IT產品線總裁,負責私有雲、伺服器、存儲等業務,經歷了IT產品線從無到有的搭建。

有個領導跟他半開玩笑說,既然你已經幹了6年苦活,那這苦哈哈的事你就接著往下干吧。

華為云為什麼等到2017年才出手?鄭葉來坦言,公司最大的顧慮是運營商。

幾乎同一時間,國內三大運營商紛紛開始自己的公有雲服務,華為如果要進入這個領域,就是與客戶搶生意。

「不能再晚了。

」一位很早就與華為展開合作的業務夥伴說,2016年或許是華為進入公有雲市場的最後機會。

彼時,雲計算第一批客戶——開發者和網際網路公司幾乎被阿里雲、騰訊雲等收割殆盡,隨之而來的是政務、傳統企業客戶開始向雲遷移,雲計算2.0時代已然到來。

一位接近華為的人士透露,2016年,徐直軍牽頭組織了多次閉門會議,「每次3天到7天不等」,與會者都是國內外雲計算資深人士,會議全部談論華為公有雲怎麼做。

「那一整年,徐總一直在想華為要不要把公有雲作為發展戰略。

到了2016年底,連運營商也意識到,應該讓華為進入這個領域構築能力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華為內部則形成共識:華為未來的業務大部分都會部署在雲上,因為客戶的需求在變化,特別是華為的消費者雲服務業務天生就部署在雲上。

優勢擋不住趨勢。

「如果不主動去變,等別人幹掉你的時候,你再動就是被改變了。

」鄭葉來對AI財經社說。

這方面,柯達之死是人盡皆知的經典案例。

發明數字攝影技術後,柯達仍固守膠捲業務,最終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敗掉了百年基業。

2016年底,戰略已明晰的華為準備衝鋒上陣了。

如果說華為做決策時還是個慢性子,但到了執行環節,就變成了瞬間完成點火的火箭。

馬震記得,長沙大會結束當晚,時任華為輪值CEO徐直軍等人就與中軟國際相關人士見面討論合作事宜。

此時,中軟與華為在軟體開發雲(現更名華為雲DevCloud服務)已展開了半年多的深度合作。

中軟與華為打過多年交道,深知華為的調性——戰略一旦決定,就不會動搖。

出於這種信任,他們願意與華為雲一起打市場,成為華為雲首家同舟共濟的合作夥伴。

此後軟體開發服務成為華為雲的一個獨特優勢,他們推出後,友商很快就搬出了對標產品。

2017年8月,Cloud BU升級為華為一級部門,公有雲被確定為華為重要戰略。

華為的雄心壯志開始在業內傳播,諸如要做「全球5朵雲之一」。

在華為公司內部,公有雲還被賦予了新的戰略高度。

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2018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表示:「華為雲是華為公司全面向雲轉型的重要底座,對於華為雲BU,不僅僅對外面向所有客戶提供公有雲服務,更要支撐華為整個公司向雲轉型。

華為雲首先承載了消費者業務面向全球的雲服務。

就像蘋果,用戶的音樂、照片、視頻等沒有落在別家的雲上,而是落在自家的雲上。

華為手機100多億張照片的存儲、每天用戶1.8億次的下載以及24億次的日均訪問,均要華為雲提供服務。

還有華為集團內部的IT系統。

這意味著,華為遍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18萬員工每日的業務工作,都要由華為雲提供支撐。

鄭葉來向AI財經社回憶,2017年9月28日,他在華為公司常務董事會上提出,華為雲將是華為公司全業務的底座時,高層表示認可,但公司內並非所有人都支持。

一些人不相信公有雲能支撐得起來。

「沒關係,華為的基因也許就是這樣子——我們擅長干苦活,錢掙得太快、太舒服,我們反而還不適應。

」今年底,華為消費者業務將如期全部完成搬遷上公有雲。

「就是讓自己沒退路」

長沙發令槍響後,鄭葉來沙場領命,籌備推進。

在設計Cloud BU業務架構時,他先來了場自我革命——力主把私有雲剝離出去,劃歸IT產品線。

此前,華為私有雲在市場上已經構築了競爭力:IDC報告顯示,2017 年,華為私有雲解決方案拿下中國政務雲市場、中國大數據市場、中國虛擬化市場、中國桌面雲市場等多項第一。

用鄭葉來的話說,私有雲有基礎又簽單快,隨便做做就有幾億美元。

如果將私有雲收到Cloud BU麾下,所有銷售都會優先賣私有雲,「很容易完成收入目標」。

這種選擇的結局不難預料:雖然新成立的Cloud BU部門可在短期內向公司上交一份漂亮的數字,但公有雲業務很可能做不起來。

「去年我要是堅持把私有雲與公有雲合到一起,組織也能通過。

」鄭葉來說,畢竟市面上的企業,所謂公有雲業務都是把公有雲、私有雲混在一起做。

破釜沉舟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Cloud BU沒有退路,必須全力以赴做公有雲,而不是一個規模更大的私有雲。

業務框架有了,接下來就是建團隊。

為了快速組建公有雲團隊,華為高層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幾乎所有大領導都在內。

這個小組負責從集團範圍內,把與雲業務相關的人或團隊都劃撥到Cloud BU。

「華為只要自己想明白了,執行力是很強的。

」多名合作夥伴都對AI財經社提到這一點。

在大半年時間內,Cloud BU迅速集結了來自華為IT產品線、2012實驗室、軟體產品線、全球公有雲業務部、流程IT等具備公有雲能力的人員。

這是一次幾乎牽涉除終端以外所有部門的調遣。

組織架構調整往往涉及部門利益,這是為什麼很多大公司在變革中都會遇到阻力的原因之一。

但華為雲頗為順滑地度過了第一關。

沒有人拒絕加入Cloud BU。

按常理,新業務開拓期要過苦日子,個人KPI不會太好看,收入在短期內也會下降,敬而遠之才是聰明之舉,但華為內部是申請者眾多,大家搶著要去。

這並不難解釋,當下華為可見的成長業務是公有雲和人工智慧。

由於競爭激烈,部分人只能先加入Cloud BU的前一站——戰略預備隊。

華為內部有個「軍事化」傳統,每一項新業務背後,都會海選出一支戰略預備隊,為戰略轉型儲備梯隊人才。

不過大公司一下子投入這麼多資源和家底來創業,其中裹挾的壓力可想而知。

有媒體報導,今年初華為組織內部批判會上,分析了各新興業務群組的經營狀態,輪到華為雲戰略分隊時,有人毫不客氣地評價當下是「啥都沒有,初級得很」。

內部急切想要看到成效。

「大公司有一個毛病,做決策時很慎重,決策做得慢,但一旦做了決策,所有人恨不得你馬上就成為世界第一。

」鄭葉來此前帶領IT產品線時,承受過同樣的質疑。

今年初崗位正式切換到華為雲BU的原華為公司信息技術工程部部長蘇立清也有同感。

「華為現在其他業務做得太好了,新業務啟動的時候肯定是慢的,但大家都希望你一啟動就到80碼。

」團隊上下要承受的壓力不輕。

鄭葉來坦言,在華為做新業務,前幾年會非常痛苦,因為內部接受不了不夠優秀的產品。

似乎只要打上華為標籤,一出生就要力大無窮,就是業內佼佼者。

第一次在華為內部做新業務時,鄭葉來還會四處向人解釋。

但這次他直接自動過濾,「愛說啥說啥,解釋浪費時間。

」儘管有了思想準備,鄭葉來去年的壓力主要還是來自內部。

尤其前半年,沒人知道華為雲要做什麼,外部又沒有聲響,團隊壓力很大。

鄭葉來的頭髮白了三分之一。

每次進理髮店,他都要求剪到最短。

「大公司的錢也不是那麼好花的,既要堅持,你又要懂得尋找到那個讓別人來支持你的點。

無論是大公司創業還是小公司創業,關鍵就是活下來,小公司創業活下來是不倒閉,大公司創業活下來就是不能被折騰。

華為雲上的SaaS服務商泰克教育CEO林康平,有一些朋友在華為雲。

華為雲剛啟動的那段日子,他感覺到朋友們情緒比較低落。

有人心裡沒底,問他雲好不好賣出去?也有人向他嘀咕,擔心自己在華為的生涯會就此斷送。

鄭葉來向團隊反覆強調:沉下心、沉住氣,少到周邊去解釋和溝通。

還有一條,少刷朋友圈——他最擔心的是兄弟們天天看朋友圈、今日頭條和抖音,被友商們的宣傳策略帶偏節奏,失去獨立思考和自信。

至於競爭對手本身,鄭葉來反而沒那麼在意。

華為的新業務似乎都經歷過學習、跟跑,然後一舉超越的發展軌跡:做無線產品,前面有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朗訊、阿爾卡特、北電一長串「大神」級企業;殺入手機市場,前有蘋果、三星,旁有新崛起的小米、OV ;進入IT行業,前面橫著IBM、HP、EMC、戴爾一大批響噹噹的企業,在行業已紮根幾十年。

但最終,只要沉下心、沉住氣,眼睛朝著客戶穩紮穩打,都能發生意 想不到的事。

以IT產品線為例,經過6年時間,已經成為華為重要增長點,也為華為今天的諸多業務打下基礎。

在諸多挑戰之外,鄭葉來發現,華為做公有雲有天然優勢。

華為此前圍繞IT布局的晶片、伺服器、存儲、軟體甚至數據中心能源產品投資,通過公有雲服務,都可以二次盤活,組合起來能做出華為的特色產品。

如此前投資的能基產品線,和IT產品線能協同打通,讓華為雲做出不一樣的數據中心。

之前為了提升性能投資的晶片、硬體和軟體,可以去做垂直整合的雲服務。

「我們今天調侃鄭總,說他好像三五年前就有一個預感,會調到Cloud BU來,所以提前投資了這麼多晶片。

」華為雲EI服務產品部總經理賈永利說,今天用到的雲相關的多款晶片,都是幾年前IT產品線時投的。

這些晶片能力和雲的作業系統做到了軟硬結合,大幅度提升性能,帶給客戶差異化的體驗。

自此華為的商業模式有了新的故事——徐直軍把華為雲的線上服務模式比為「另外一個榮耀」——區別是榮耀是通過在線的高效方式服務消費者客戶,華為雲是用在線方式把華為30多年打造的基礎設施面向To B客戶。

在華為高層看來,做公有雲是場巨大的變革,華為將從一家「PS」公司(Product & Solution,產品解決方案公司)轉型成「SP」公司(Service Provider,服務供應商)。

可別小看這兩個字母只是倒了下順序,做產品和做服務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戰略、意識、做事習慣都千差萬別。

拆「圍牆」

如果今天回顧任正非2010年發言,你會有新的發現。

他對華為「未來」保持清醒而客觀的認識:「怎麼適應未來新世界,華為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我認為華為是不適應的,因為華為大多數的人是修萬里長城的,踏踏實實做事華為很合適,但是做雲用修萬里長城的辦法,修完了飛彈一來,長城就沒有用了。

坐在台下的馬震,當年沒有完全聽懂任正非的意思。

若干年後,他再回首去想,任正非的言語裡似乎隱含了某種憂慮,抑或是點出了華為面對雲計算時代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華為雲掌舵者鄭葉來的感受或許更為直觀。

固有的思維模式是橫亘在團隊面前的最大挑戰。

思維模式不改,則所有的「變」都停留在膠片(PPT)上。

直到去年底,團隊的思維慣性才漸漸有了扭轉。

對於鄭葉來,這是一個持續循環的過程,他自己在學習改變中要不停地悟,悟完了再跟團隊討論,之後再給大家「洗腦」。

「我先從自己開始。

」鄭葉來說,既然雲服務需要在線化和數字化,那就先從自己開始改變。

今年初,華為雲投資建設了內部在線運營平台。

鄭葉來自己登陸BI系統,查看整體運營數據或者客戶使用情況。

發現問題便一個電話追過去核實。

「以前是一堆人做運營支撐,給你整一堆報表、整一堆膠片去看。

他還有意減少會議。

一個月只開一天會。

有一次,他在管理層會議上大發雷霆。

一名剛調來的幹部,不痛不癢講了一堆正確的廢話,仍沉迷於過去的成功。

鄭葉來急得拍了桌子,不留情面地打斷他:「當前最重要的是趕緊去干。

在埋頭乾的過程中,他們才得以發現,做產品與做服務的思路截然不同。

華為之前做產品,會提前規劃,待產品打磨完美,通過測試驗證,才有可能對外發布。

「產品一發布就是直接奔著商用去的。

」但云服務是另一套玩法,要不停疊代,為客戶不停地創新。

華為雲趕緊補了這第一課。

他們修改了開發流程,之前用了20多年的華為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和工具系統不能用了,就花了一年時間構築了新的流程和工具。

這讓他們更能理解,從PS(產品供應商)到SP(服務供應商)所隱含的巨大改變和眾多細節。

對外部事物,華為雲團隊也常感困惑。

以前華為發布產品,如果性能達到10,通常只會說做到8——有時是因為考慮極端情況,有時是為了技術保密。

但一些雲計算廠商不同——服務沒上線,先對外宣傳造勢;做到100,敢對外說300。

「換我,心臟受不了。

」鄭葉來吐槽道。

華為雲內部有人曾提議學習網際網路公司的營銷宣傳,但最後被否。

理由是過去30年,華為最大的財富就是商譽,To B業務就需要做事嚴謹。

而ToB客戶也是靠業內口碑,而不會輕信網絡宣傳。

把目光從競爭對手身上移開,他們強調眼盯客戶,但另一個矛盾出現了。

以客戶為中心一直是華為的企業精髓。

但在雲服務這種新商業模式中,怎樣與客戶建立起紐帶,什麼又是更好的客戶服務?這是團隊都感到困惑的地方。

傳統上,華為做大型客戶需要綜合服務能力,一個客戶要「撲」上一批人,為了客戶滿意可以不計成本。

但云服務面對數十萬、上百萬客戶,這裡很多是中小微企業,只要實現所有業務的線上自助服務,把性價比提上去,就是對客戶的最好模式。

鄭葉來開始建議大家不要像以往那樣動不動就跑到客戶那裡。

「你們去了,人家還要打掃衛生、準備礦泉水,這不是給客戶添麻煩嗎?」

在解決客戶問題上,以往華為會不停向後方呼喚炮火,人去了一波又一波。

現在這種模式也要變了。

「雲服務需要更專業化、職業化,你要自己能解決問題。

」雲業務的客單價遠不及傳統大單,客戶一年交的錢可能都不夠一批人過去一趟的飛機票和住宿費,還不要說,客戶也等不及。

華為雲還改變了「作息」。

此前常常半夜升級,因為客戶和華為可以在現場並肩作戰。

現今要改為白天,因為一旦升級出現紕漏,客戶在天南海北,如果無法及時聯繫上,後果將無法設想。

一切都在小心翼翼地進行。

不做「Me Too」

華為雲破天荒地在首都國際機場打出了大幅廣告:有技術、有未來、值得信賴。

如今回看,任正非無愧是華為總設計師。

7年間,他把華為雲的破局路徑從開放、合作提煉為「黑土地」,「黑土地」上能種「玉米」、「大豆」、「花生」......形成共同力量面向客戶。

黑土地要具備什麼?今年3月,鄭葉來把思考答案濃縮為上述廣告語上那三個關鍵。

相對於Cloud1.0時代的以軟體創新為主,Cloud2.0時代要更進一步,晶片和硬體創新是常態。

而在未來商業模式與技術快速變化的雙重驅動下,網際網路企業的部分應用將從通用硬體轉向垂直整合系統,從資源型服務轉向能力型服務。

Cloud2.0時代有一個特徵,客戶主體從開發者和網際網路公司轉變成傳統企業和政府機構。

後兩類客戶並不是單單把IT系統換掉那麼簡單,而是有著改變業務流程甚至數字化轉型的想法,這需要雲上大量合作夥伴和創新型公司來協作。

華為雲希望把那些行業「Know How」公司發掘整合到華為雲。

多年前做無線業務時,鄭葉來有次去瑞典出差。

他得知當地有很多小公司在通訊行業做了很多年,其中一家專門做有「Know How」的機櫃鎖,每年只做固定的量,當年還不一定能接華為的訂單。

這給了他啟發。

各領域都有一些這樣的「Know How」企業,如果把他們的最佳實踐和創新整合起來,就能形成獨特的服務,解決客戶問題。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是軟體出身,在今年軟博會他向與會者說,華為雲把基礎能力構築好,希望中國軟體企業在華為雲上開發各種各樣的應用。

「我們希望華為雲上今後有Netflix產生。

不過,這並不容易,需要深入應用場景。

「我們調研過全國很多軟體園區和製造業聚集區,多數軟體企業都是100人以下且開發能力不強的小企業,而在部分製造區域,有研發投入的製造企業占比僅為5%,在另一些較發達區域也不超過15%。

」馬震說。

這是華為雲和合作夥伴中軟國際面臨的最大挑戰,很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才剛開始,只有深入行業,才能為他們開發接地氣的普惠技術。

中軟國際正基於華為雲,面向軟體園區提供軟體開發服務,提高企業開發效率,圍繞智能製造打造核心工業軟體生態,包括診斷、仿真、MES等服務,通過華為雲普惠中小製造企業。

不久前,中軟國際成立「解放號圖靈研究院」,圖靈獎唯一華裔獲得者姚期智院士擔任院長。

研究院將AI和傳統行業的場景需求相結合,在數字城市、智能製造和金融科技等方向展開深入合作,通過「解放號」實現人工智慧新技術普惠。

這些核心的上層軟體、應用與華為雲的硬體、晶片、系統軟體和基礎設施層軟體與服務整合,就形成了鄭葉來所說的創新垂直方案。

華為雲上最早的SaaS夥伴之一泰克教育今年春季把基於華為雲的在線教育帶入大學。

大學生可及時學到華為的大數據、機器學習等課程。

另一家創業公司數喜科技,基於華為雲通信會議服務,通過二次開發,形成更適配政企用戶場景的在線視頻會議服務。

AI財經社走訪中了解到這兩家公司的業績和市場反饋都不錯。

「只是做個Me Too是沒出息的。

沒有創新,對華為也是沒有價值的。

我們要學習的是亞馬遜開創一個產業的勇氣。

」鄭葉來覺得,華為雲與夥伴做著做著,就能做出差異化的創新。

在今年7月「華為雲中國行」北京站,鄭葉來再次向台下客戶詮釋華為雲的三個關鍵詞:有技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其實最不怕的就是技術,反而沒有技術門檻的事,華為不做;有未來——是說華為希望客戶跟他們一起創新,一起成長,面向未來;值得信賴——要契合華為雲的「三不」:面向全球客戶提供雲服務時,不做應用,不做股權投資,不碰數據。

前兩者實際想說華為不與客戶競爭,而不碰數據更像一種亮明身份,即華為雲另有商業模式,不用技術手段獲取客戶數據,不會強迫客戶進行數據交換。

「我們對數據的態度很清楚的,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我們決不強迫把你的變成我的。

我開過一個玩笑,我請你來裝修,裝修完房子變成你的,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雲計算市場,數據一直是個敏感話題。

雲計算廠商都說自己不碰數據,但如何自我監督,外界不得而知。

蘇立清給AI財經社舉例,華為有一套完善的IT系統權限管理體系。

所有IT系統的應用和數據,使用人都按照業務的需要進行權限匹配,不相關的人是不會有權限的,即使CIO也不會擁有特殊權限。

除了權限設計,華為內部還有定期審計環節,從第三方來約束IT系統管理按公司流程運作。

技術手段加上管理體系,以期在信息安全管理上做到完善。

歐洲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剛發布,華為通過提前準備,已經按要求嚴格遵從。

這些華為雲上的合規特色,不經意間也為客戶帶去了差異化的優勢。

Cloud2.0需要面對和思考的新問題還很多。

如果說Cloud1.0時代,用通用硬體和最好的軟體構成雲基礎設施,為保效率和便捷而放棄消費者隱私安全,那么正如鄭葉來在採訪中反覆強調:「生產數據和客戶隱私保護,是Cloud2.0時代的最高綱領。

鄭葉來問過一家汽車廠商CEO:你現在投資車聯網,一定要回答一個問 題:是誰的車聯網?你要成為誰的生態還是經營自己的生態?對方說,擁有如此大的用戶量和數據,自然想要請有能力的人幫他們構建自己的生態。

未來沒有自己的生態,很難睡得安心。

鄭葉來的言下之意,在Cloud2.0時代,企業核心生產系統上雲是趨勢。

同時,企業更要堅定不移地構建自主生態,圍繞客戶用心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

如果不堅持通過開放平台構建自主生態,不僅企業的投資將成為他人生態的組成部分,消費者也將因為數據、隱私得不到保證而喪失安全感。

在媒體面前,鄭葉來會坦率地羅列華為雲的不足:從產品解決方案商轉身服務供應商,思維轉變,將是持續過程;華為雲操作友好性、易用性考慮不夠;差異化創新還要時間。

同時,華為雲需要補齊自己的短板。

對於華為雲的品牌建設,他直言不諱:華為雲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以服務的形式變現圍繞計算、存儲、網絡等解決方案上的投資,所以對華為來說本質上講還是銷售原來的產品,只不過是商業模式變化了。

「我們沒那麼急」

今年初,鄭葉來作了一個令人費解的決定——控制雲產品的上線速度。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華為雲已上線16大類超過120個雲服務,以及製造、醫療、電商、車聯網、SAP、HPC、IoT等60多個解決方案,哈藥集團、安踏、太平洋保險、PSA雪鐵龍集團、東風汽車、貝瑞基因都成為華為雲客戶。

年報顯示,2017年華為雲用戶量、資源使用量增加3倍。

到今年上半年,華為雲收入同比增長700%,合作夥伴增長45%,已發展雲服務合作夥伴 6000家,雲市場新增上架應用872個。

作為公有雲市場的後入者,華為云為什麼沒有繼續一鼓作氣?鄭葉來闡釋了他的邏輯:跑得太快,服務不好客戶,會引發系統性問題,所以要穩一穩,把基礎功能做紮實。

看得出,這是專屬「老司機」的「點剎」。

「一定不能被網際網路公司的2C打法帶到溝里去」,他提醒開發人員,不要追求花里胡哨的服務,也沒必要與別人比噱頭,把現有服務做好,基本功做紮實。

今年6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軟博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華為雲不需要太急於圈地、擴大規模。

「口張大了,吃下來,吞不下去,你更難受。

據了解,華為去年收入超過千億美元,對於剛剛起步的公有雲,「多一個億人民幣、少一個億人民幣,對華為來說一點響聲都沒有」。

徐直軍說,公司要求Cloud BU扎紮實實地把產品做好,把競爭力提升起來,這是華為歷來做事情的方法。

徐直軍記得,華為當年做手機時,投入3000名研發人員,當時有人笑話華為研發投入過多,畢竟有的友商投入800人就幹了同樣的事。

那些人建議多投入營銷、廣告環節。

但華為仍然堅持投研發。

這成就了華為手機的競爭優勢。

「我們沒那麼急。

」徐直軍在軟博會上定下基調。

華為雲運轉一年多,鄭葉來很少關注周增長數據、月度數據,他最關心客戶是不是越來越滿意。

「我抓動作,抓方向,都努力了,結果不好那是命不好。

不過,德意志銀行已經在去年開始預測,它認為到2020年,也就是兩年後,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在中國將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分別占有40 %、27%、29%的市場份額。

不僅僅是國內。

華為做的每項業務,一開始都是全球化的,華為雲全球布局也開始落子。

今年3月,華為雲香港節點開服,向亞太市場提供服務。

同月,俄羅斯節點開服,是唯一一個在當地落地的公有雲,確保客戶數據和信息都留在俄羅斯境內。

在歐洲、拉美等地,華為與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法國電信等合作,推進夥伴公有雲業務發展。

據了解,到今年年底,海外大部分地區可以使用華為雲服務。

坐在華為坂田園區的辦公室中,鄭葉來顯得很坦然。

他總結自己在之前IT 產品線創業中走過了最初的痛苦彷徨期,帶領業務部門站穩腳跟後,又拿下海外市場打下整體格局,之後便是做大規模。

如今在華為雲,相似的進程,但每個階段都在被加速。

現在,隨著視頻、人工智慧應用的到來,原來通用硬體、晶片處理能力已經不夠了,專用硬體和垂直整合的需求提上日程。

10月,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雲團隊將會發布相關信息,很多技術和服務一定會讓客戶非常期待。

「我們現在有一半的投入是投未來的。

」在鄭葉來看來,外界關於「華為很少做從0到1的事」,可能也將成為過去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徐直軍:華為雲是另一個榮耀

新華網北京7月2日電(記者 孫雲龍)6月29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軟體博會高峰論壇上表示,要努力把華為雲打造成為中國軟體產業發展的「黑土地」,讓軟體企業基於華為雲...

「使能者」華為

「一個沒有被執行的戰略,就是吹牛!」在華為的基因里,最強的就是執行力。從運營商業務到IT業務、服務業務,再到雲計算,華為不斷創新、突破邊界。過去十年持續投入3100億研發,是支撐華為在多個產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