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百度市值只差一個漲停板?看完阿里巴巴財報後,再也不嫉妒東哥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正當吃瓜群眾沉浸在京東可人的財報成績,並對劉強東報以羨慕甚至嫉妒之心時,馬雲爸爸出大招了。

在中國的網際網路江湖中,說什麼也不能繞過體量巨大的阿里巴巴,更何況,它在全球市場也是極為逆天的存在。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5月18日晚間消息,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2017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及2017財年全年業績,打眼兒一看,全是「錢錢」,仔細研究,喜大普奔。

冤家見面,分外眼紅。

劉強東是有遠大理想的,同行之間當然是要有競爭才會不斷進步,所以劉強東也一直揚言京東要成為中國B2C行業第一,不斷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超越阿里。

從表面上看兩家公司業績都超出預期,但仔細對比發現,京東要追趕阿里巴巴,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首次盈利背後,差距已然拉開

阿里財年與自然年不是同步的,他們是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結束。

最新財報顯示,財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60%,達到385.79億元人民幣,創下自IPO以來最高季度收入增幅;全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為1582.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為10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

就連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也毫不吝嗇地說,「阿里經歷了非常出色的一個季度和一個財年。

此前京東發布的財報也十分出人意料,2017第一季度首次實現全面盈利

一季度凈收入為762億元人民幣(約合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1.2%,凈利潤為3.56億元人民幣

受一季報業績刺激,京東股價盤後大張7.74%,市值546.7億美元,超過百度市值,只差一個漲停板。

凈利潤方面,阿里巴巴該季度實現了104.4億元的凈利潤,京東則剛剛走出了虧損的怪圈,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3.56億元,差距不言而喻。

需要說明的是,阿里巴巴主要為平台模式,但只有佣金、入駐費、廣告費等計入營收,而京東則是將自營交易額都計入了營收。

從增速來看,阿里巴巴營收增速明顯要高於京東。

京東的自營業務向來是收入的大頭,但自營業務主要盈利模式是賺取利差,與阿里和亞馬遜等業務比較多元的電商相比,前者利潤空間很薄。

因此,京東需要豐富自身業務,謀求轉型。

近年來為了改善自身的營收數據,京東也在積極搭建第三方平台,引入第三方商家模仿阿里巴巴的生態模式,本季度第三方平台交易額達到914億元,同比增長54%。

而反觀阿里巴巴,藉助平台模式可以一直保持穩定的盈利能力。

新零售重構商業,新增用戶多

2017財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團核心電商業務收入315.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全年收入同比增長45%至1338.80億元人民幣。

過去一年多時間,阿里先後投資布局銀泰、百聯、蘇寧、三江購物;自2015年8月阿里和蘇寧戰略合作以來,雙方已按計劃在電商、物流和增值服務方面推動協同效應;蘇寧天貓旗艦店表現強勁,第四季度其GMV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

截至2017年3月,福布斯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中,有75%的消費者品牌已入駐天貓。

在手機淘寶上,個性化數據提升了消費者的高頻互動,也帶動了活躍用戶尤其是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的強勁增長。

在阿里的財報中,這些都是喜人的成績,但最直接的還是數據。

2016年第四季度,阿里新增了4300萬移動月活躍用戶數,目前共有4.93億月活躍用戶數。

京東的財報則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過去12個月京東活躍用戶數同比上升46%,達到2.266億。

但根據上個季度的財報數據,京東當時的活躍用戶為1.987億,也就是第四季度京東新增了2790萬月活躍用戶。

京東在過去一年不斷發力各種碎片化的場景,並從這些渠道獲得了不少的流量。

首先是和騰訊達成合作,在微信和QQ兩大入口加持下,京東得以將人群覆蓋到三四線城市。

而另一個重要合作是與今日頭條的「京條」聯盟,京東寄希望藉助內容電商的轉化找到新的流量入口。

而阿里用戶增長更多得益於過去一年這家公司積極發力社交、直播、內容等,阿里的新零售也成為平台的增長驅動力,購物場景開始融合,線下實體零售店開始反哺線上,擴大交易量。

雲計算較量,阿里增速「八連冠」

電商市場增長放緩之後,所有的電商平台都在尋找下一個收入增長點,從國內以及全球市場來看,雲計算都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

相比京東,阿里更早布局。

2017財年第四季度,阿里雲收入為21.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3%,自2016財年第一季度以來創下三位數增速「八連冠」記錄。

整個財年收入規模達66.63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年增長121%,連續兩年實現三位數增長。

截止2017年3月底,阿里云云計算付費用戶數量達到87.4萬,較上一季度增加10.9萬。

據了解,阿里雲目前涵蓋消費品牌、能源、金融機構、健康醫療、製造業、媒體和零售等多元產業和企業,阿里雲提供的計算服務區域目前有13個,除國內外,還覆蓋了香港、新加坡、美國東西部、日本、歐洲、中東和澳大利亞,逐漸全球化布局。

相比較,目前最大的雲計算玩家亞馬遜的AWS雲服務第三季度凈銷售額為32.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85億美元增長55%。

從規模上,阿里的雲計算業務與亞馬遜仍有差距,但已是國內這一領域的最大玩家。

對比來看,京東財報中沒有對雲計算業務的描述,不過進入2017年來,京東提出要朝著技術轉型,打造一個包括智能商業、智能金融、智能保險業務在內的智能商業體。

這些關鍵性的技術包括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智能商品、基因技術等。

但面對百度、騰訊、網易、金山等競爭對手也在發力雲計算業務,京東雲想要突出重圍並非易事。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Rica,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705/20170519413751.shtml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註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

微信轉載須在文章評論區聯繫授權。

如不遵守,投資界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TMT財報:BAT長勢喜人 但京東還虧著

【財新網】(記者 丁苗)中國TMT巨頭二季度財報(2017年4月-6月)陸續公布,阿里巴巴、騰訊、微博業績超預期,阿里巴巴的市值更是比肩谷歌和亞馬遜;百度亦表現良好,實現營收、凈利潤均同比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