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對比:京東用戶數高增長,但趕超阿里仍很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年3月2日晚間,京東終於發布了2016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及全年業績。

而阿里巴巴作為其老對手免不了又要拿來進行一番對比。

從表面上看兩家公司的業績都好於預期,然而從更深層次的角度看,還是有一些巨大的差異。

一、京東營收高速增長,但和阿里仍有巨大差距

1月24日,阿里巴巴公布截止2016年12月31日的2017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期內阿里巴巴營收532.48億元人民幣,營收同比增長54%。

對比來看,京東第四季度營收為803億元,同比增長47%,京東2016財年實現扭虧為盈。

需要特別解釋的是,阿里巴巴主題為平台模式,但只有佣金、入駐費、廣告費等計入營收,而京東則是將自營交易額都計入了營收。

從增速來看,阿里巴巴營收增速54%明顯要高於京東的47%,阿里巴巴以這樣大的體量高速奔跑,在全球市場也是極為逆天的存在。

而隨著基數的增長,京東的增速則有所放緩。

凈利潤方面,阿里巴巴該季度實現了225億的凈利潤,京東則剛剛走出了虧損的怪圈,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5.461億元。

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為0.8%,連續7個季度為正,電商這塊主營業務上收支基本已經可以做到平衡,並能實現小幅盈利。

但依靠買賣差價賺取利潤的利自營模式,仍然是一條很苦逼的道路。

而近年來為了改善自身的營收數據,京東也在積極搭建第三方平台,引入第三方商家模仿阿里巴巴的生態模式,本季度第三方平台交易額達到914億元,同比增長54%。

而反觀阿里巴巴,藉助平台模式其一直都能保持穩定的盈利能力,

二、活躍用戶增速京東略勝一籌,但阿里新增用戶數更多

2016年第四季度,阿里新增了4300萬移動月活躍用戶數,目前共有4.93億月活躍用戶數。

京東的財報則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過去12個月京東活躍用戶數同比上升46%,達到2.266億。

但根據上個季度的財報數據,京東當時的活躍用戶為1.987億,也就是第四季度京東新增了2790萬月活躍用戶。

京東在過去一年不斷發力各種碎片化的場景,並從這些渠道獲得了不少的流量。

最為熟知的就是和騰訊達成的合作,在微信和QQ兩大入口的加持之下,京東得以將人群覆蓋到更為底層的三四線城市。

而另一個重要合作是與今日頭條的「京條」聯盟,京東寄希望藉助內容電商的轉化找到新的流量入口。

必須提出,京東和今日頭條的合作主要分為三大塊:其一是今日頭條為京東提供類似微信的入口,其二是在信息流中加入京東的商品連結,其三是頭條號作者在創作內容時插入京東的商品連結,但這些作者也可以加入天貓和淘寶的連結。

京東的商品種類遠沒有阿里巴巴豐富,今日頭條為阿里巴巴帶來的交易訂單可能更多。

阿里的用戶增長更多得益於過去一年這家公司積極發力社交、直播、內容等,全面擁抱數字經濟時代、著力布局「新零售」戰略的成果初步顯現。

網紅直播帶來的新經濟模式為阿里帶來了大量的新增用戶,這些網紅介紹他們的購物經驗,給他們的粉絲做購物推薦。

阿里的新零售也成為平台的增長驅動力,購物場景開始融合,線下實體零售店開始反過來幫助阿里提升線上的交易量。

而在解讀財報中,阿里巴巴CEO張勇還表示,由數據驅動的個性化購物體驗也是用戶增長的關鍵。

大數據的運用既為消費者提供了高度個性化的購物環境以及產品推薦,同時也賦能了商家,使之通過後端定製化工具來管理店鋪、有效地將客戶分類,在個性化的基礎上呈現與消費者更為相關的產品。

這種消費體驗的升級不僅帶來了活躍用戶的增長,阿里巴巴平台的每位活躍買家對中國零售平台的年度收入貢獻,也由去年同期的184元人民幣,上升到本季度的241元人民幣;每位移動月度活躍用戶對移動收入的貢獻,則由去年同期的108元人民幣,上升到本季度的166元人民幣。

三、雲計算業務大PK,京東剛開始發力,阿里連續第7個季度翻番

電商市場增長放緩之後,所有的電商平台都在尋找尋找下一個收入增長點,亞馬遜和阿里則將重點放在了雲計算上。

事實上,無論從全球市場的角度,還是從中國市場的角度,雲計算都是一個正在高速增長的市場。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雲計算付費用戶數量同比翻番增至76.5萬,比上一季度增加11.4萬,推動阿里雲營收連續第7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幅。

數據顯示,該季度雲計算業務營收為17.64億元,同比增長115%,付費用戶數量達到76.5萬,同比增長100%。

相比較,目前最大的雲計算玩家亞馬遜的AWS雲服務第三季度凈銷售額為32.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85億美元增長55%。

從規模上,阿里的雲計算業務還與第一梯隊的亞馬遜有差距,但已是國內最大的玩家。

據了解,阿里雲提供的計算服務區域目前有13個,除國內外,還覆蓋了香港、新加坡、美國東西部、日本、歐洲、中東和澳大利亞,逐漸全球化布局。

亞馬遜AWS雲在全球14個地理區域內運營著38個可用區,明年還將有另外9個可用區和4個區域上線。

阿里雲在中國公共雲市場份額超過四成,占據中國市場半壁江山,並且保持三位數的年增幅。

而對比來看,京東財報中沒有對雲計算業務的描述,不過進入新年以來,京東提出要朝著技術轉型,打造一個包括智能商業、智能金融、智能保險業務在內的智能商業體。

這些關鍵性的技術包括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智能商品、基因技術等。

但面對百度、騰訊、網易、金山等競爭對手也在發力雲計算業務,留給京東雲的窗口其實已經不多。

四、進入2017年,京東和阿里巴巴還將在這三大領域展開競爭

1、物流體驗之戰,京東物流和菜鳥網絡

提到京東,我們不得不提的其自建物流的優勢,劉強東曾經有一個著名的「搬箱子」理論,闡述了京東優質的用戶體驗來自於下面一層層的物流體系建設以及用戶大數據。

這是京東能甩開一系列競爭者,並逐漸成為阿里最大對手的關鍵。

不過京東現在正準備將物流上的投入轉化為營收,在去年11月京東宣布將物流網絡開放給商家,此外京東還先後兩次提高了運費門檻和定價標準。

可以預見,在2017年這將成為京東新的營收增長點。

不過,現在菜鳥網絡的物流體驗也在不斷提升,而且阿里巴巴可能是為數不多能在物流投入上超過京東的企業。

隨著京東將物流開放給第三方平台,京東自營的優勢將很可能沒辦法保持。

2、擁抱實體零售,搶跑線下融合

2014年,阿里巴巴入股銀泰商業,逐漸取得控股地位後,2017年再準備私有化銀泰。

2015年,阿里入股蘇寧,現在看來這些都是阿里為其新零售戰略的準備。

而在去年雲棲大會上,馬雲正式提出新零售將代替電商,這在當時還曾引起一片譁然。

如今,阿里已與上海百聯集團達成合作,對阿里巴巴來說,首先,這一合作可以對京東商超業務進行牽制,並與沃爾瑪「1號店」抗衡。

百聯集團是上海市場體量最大的線下零售商,擁有眾多實體門店,通過百聯集團在這些成熟商圈和社區的商業物業,可以實現對有購買力消費群體的全覆蓋,並嘗試更多有價值的線上線下融合舉措。

自去年開始,京東開始於阿里巴巴爭奪在線商超,如今戰火也開始延伸到線下。

早前,京東收購根植於上海市場的1號店,其實也抱著同樣的戰略目的。

而就在不久前,劉強東則豪言京東要在線下開設10000家京東旗艦店,這會成為其在偏遠地區市場拓展計劃的一部分。

阿里和京東的線下實體布局,某種程度上也延伸的是兩家平台在線上的基因,阿里選擇的是對優質資源進行投資,而京東則是更多選擇自己開店。

目前尚不知哪種模式更好,但阿里通過戰略投資線下實體零售巨頭,可以說占據了絕大多數優質商業地產資源,後入者京東想要再進入的可能性很低。

3、分拆後京東金融,向螞蟻金服宣戰

在本次京東公布財報時,同時還宣布了京東金融分拆的細節。

京東在2016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中曾披露,將重組京東金融,讓京東金融成為只有中國投資者為股東的純內資企業,為的是能讓京東金融更好地開展中國政府特許的金融業務以及更好的利用資本市場資金。

京東金融的分拆和當年阿里巴巴分拆支付寶非常相似,在業務上,兩者也呈現出一定的相似性。

目前,京東金融布局了供應鏈金融(京寶貝、京小貸)、消費金融(京東白條)、財富管理(小金庫、小白理財、東家財富等)、農村金融、支付、眾籌、保險、證券(大數據消費指數、量化平台、ABS雲、京東股票APP)八大業務板塊。

在分拆之後,劉強東仍為京東金融實際控制人。

財報顯示,劉強東本次以個人名義參與了京東金融股份的購買,占股為4.3%。

此外,通過一系列的投票權委託等方式,劉強東獲得了京東金融多數投票權,控制權並未因為拆分而旁落他人。

京東官方表示,京東金融將與京東集團繼續保持緊密的戰略協同關係。

但京東金融想要趕超螞蟻金服還存在不小的難度,僅從用戶規模看,京東金融和螞蟻金服還有一定的差距。

尤其在第三方支付方面,目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遙遙領先,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京東支付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更加關鍵的是,螞蟻金服如今已經將觸角伸向了海外市場,螞蟻金服正積極尋求在海外複製支付寶的機會,並依靠2年7筆投資構建起了一個螞蟻金服的海外帝國版圖。

而京東金融比較尷尬的地方在於在過去一年其估值沒有明顯提升,僅僅增長33.5億元。

2016年1月,京東金融獲得來自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嘉實投資和中國太平領投的66.5億人民幣,當時交易後估值為466.5億元人民幣。

而根據最新協議,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京東金融68.6%的股份,以此獲得約143億元人民幣現金,並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後,獲得其稅前利潤的40%。

按照協議,若日後京東集團仍可換回40%的股權,那麼意味著此次京東集團退出京東金融,28.6%的股份獲得了143億元現金,意味著在這一交易中,後者估值在500億元人民幣。

而根據法國里昂證券分析人士Elinor Leung此前的估算稱,螞蟻金服估值為近750億美元,在高盛的估值中螞蟻金服的估值也高達708.7億美元。

在一年前,螞蟻金服的估值剛剛達到450億美元。

京東金融目前局限在國內市場或許是兩者估值增長形成巨大差異的原因。

當然,不管對京東還是阿里來說,最新一季度的財報都稱得上足夠亮眼,中國的電商經濟正對線下實體產生積極的影響。

2017年,相信會有更多新的變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