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三巨頭可能罰金8-80億美元,遭反壟斷調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後天!張忠謀將改稱台積電創辦人;
2.存儲三巨頭遭反壟斷調查 可能罰金8-80億美元;
3."八叛徒"書寫矽谷史:英特爾和AMD半世紀的愛恨情仇
1.後天!張忠謀將改稱台積電創辦人;
集微網消息,六月5日,台積電將舉行股東會,張忠謀真要離開了。
今年台積電股東會,也是董事長張忠謀在台積電生涯中的最後一場股東會,將和與會股東道再見。
會後,他將正式交棒劉德音和魏哲家,不再參與台積電相關事務或擔任相關職務;台積電對他的稱呼,也會同步改為創辦人。
雖然交棒在即,張忠謀每年股東會後受訪幾乎已成例行公事,市場預期,張忠謀若會後仍願意受訪,這將是他首度以新身分接受媒體訪問,預期焦點仍將圍繞在下半年產業景氣、中美貿易大戰影響等話題。
2.存儲三巨頭遭反壟斷調查 可能罰金8-80億美元;
作者:陳寶亮
近日,中國反壟斷機構啟動了對於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存儲晶片巨頭的反壟斷調查。
在全球DRAM市場上,三巨頭占據90%以上市場份額。
據專業集成電路行業媒體集微網報導,中國反壟斷機構於5月31日對三星、海力士、美光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展開突然調查,三大巨頭有礙公平競爭的行為以及部分企業的舉報推動了中國反壟斷機構發起此次調查。
自2016年Q3進入漲價通道後,存儲晶片的漲價持續至今,已接近兩年。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存儲晶片消費國,受存儲晶片漲價因素,2017年,中國進口存儲晶片889.21億美元,同比2016年的637.14億美元增長39.56%。
2017年底、2018年5月,反壟斷機構已就持續漲價問題分別約談三星、美光。
需要指出,價格壟斷行為在寡頭壟斷行業屬於常見市場行為。
2005-2006年間,美國司法部曾裁定三星、海力士、英飛凌、爾必達、美光在1999-2002年間存在價格壟斷行為,對前四家公司處以總計7.29億美元罰款,美光因率先認罪並協助調查而免於處罰。
7.29億美元罰款中,三星的銷售處罰為2.4億美元,占其在1999-2002年美國12億銷售額的20%。
記者根據美光、三星、海力士財報統計,2017財年,三家公司的半導體業務在中國營收分別為103.88億美元、253.86億美元、89.08億美元,總計446.8億美元,同比2016財年的321億美元增長39.16%。
在國內,根據《反壟斷法》、《反價格壟斷規定》,經營者存在價格壟斷行為的,按照《反壟斷法》第四十六、第四十七、第四十九條進行處罰,處以上一年度銷售額1%-10%的罰款,且需要考慮違法行為的持續時間。
如果裁定三大巨頭存在價格壟斷行為,並按照2017年在中國銷售額進行處罰,那麼罰款額將在4.4億美元-44億美元之間,而如果考慮從2016年至今的市場行為,以2016-2017年度銷售額進行處罰,那麼罰金將在8億美元-80億美元之間。
21世紀經濟報導
3."八叛徒"書寫矽谷史:英特爾和AMD半世紀的愛恨情仇
本報記者 周智宇 深圳報導
導讀
自從仙童公司分家起,英特爾和AMD就如同一部肥皂劇,既有蜜月,也有對峙公堂,但也正是這半世紀來的「相愛相殺」推動著CPU產業乃至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
在CPU領域,英特爾近十年來一直是不折不扣的行業龍頭,占據市場份額超過八成。
但隨著其量產10nm晶片的時間再次延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分析師擔心,其龍頭地位或將受到衝擊。
將對英特爾造成威脅的是CPU領域中,市場份額長期位居第二的美國超微公司(AMD)。
自4月底公布「井噴式」的季度財報至今,AMD股價已上漲超過41%。
AMD總裁兼執行長蘇姿豐(Lisa Su)甚至在近期摩根大通的活動上放言稱,未來幾年內AMD的處理器份額將會達到40%。
實際上,自從飛兆半導體(Fairchild,又名「仙童」)公司分家起,英特爾和AMD就如同一部肥皂劇,既有蜜月,也有對峙公堂,但也正是這半世紀來的「相愛相殺」推動著CPU產業乃至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
矽谷里的「叛徒們」
在半導體行業史上,「電晶體之父」威廉·肖克利 (William Shockley)曾有一個名詞被認為是矽谷精神的代表——「八叛徒」 (Traitorous Eight)。
肖克利曾開辦過一家公司,但因為團隊不和等,包括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等在內的八名員工最終在一美元的紙幣上共同簽名,宣告退出公司,這也是「八叛徒」的由來,而這八人隨後於1957年成立另一家傳奇公司——仙童。
一位名叫Donald C. Hoefler的美國記者,曾在1971年寫過名為《美國矽谷》的系列報導,他在稿件中分析道,幾乎矽谷中的所有半導體公司都源於仙童。
也正是Hoefler的稿件,加州聖塔克拉拉谷地首次被賦予「矽谷」的稱號。
可以說,矽谷里的公司多多少少與仙童有著淵源。
曾有報導稱,在1969年矽谷的一次半導體峰會上,400多名參會者只有24名不是仙童的前雇員,這也足以表明仙童在半導體史上的地位。
隨著矽谷里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仙童在培育半導體人才的同時,人才不斷出走,紛紛成立自己的公司,英特爾和AMD是「叛徒們」成立公司的代表。
1968年,「八叛徒」中的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成立了英特爾,而同樣出身仙童的傑里·桑德斯則在1969年成立了AMD。
但與英特爾相比,AMD的出身似乎差了不少,諾伊斯被稱為「集成電路之父」, 摩爾則是「摩爾定律」的提出者,而桑德斯只是仙童負責銷售的高管。
如此出身使得英特爾以技術發展為導向,而AMD則以市場為導向。
在業內人士看來,技術發展導向使得英特爾優勢明顯。
華美半導體協會理事繆英妤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從20世紀60年代起,英特爾在過去50年里推動了摩爾定律,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對美國半導體行業起到引領作用。
實際上在成立之初,英特爾的成功主要依賴於內存晶片。
1970年,英特爾推出了第一個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晶片C1103,並在兩年後實現年收入超過2300萬美元,到1974年,英特爾在全球DRAM的市場份額達到了82.9%。
DRAM的成功助力英特爾在1971年上市,也就在這一年,英特爾研製出了第一款商用微處理器4004。
但在彼時,內存晶片仍然是英特爾的主要營收來源。
隨著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行業興起,在內存領域英特爾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至1984年已下降至全球DRAM市場份額的1.4%。
此期間內英特爾的處理器業務開始展露光芒,1974年英特生產的8080處理器更是為X86架構的處理器往後30年的輝煌奠定了基礎。
1982年,英特爾為了拿下IBM的個人電腦量產訂單,選擇與AMD牽手合作,在拿到英特爾授權後,AMD成為8086、8088晶片的第二供應商,依此製造80286處理器的克隆體「Am286」。
這段時期一度被視作兩家處理器巨頭的「蜜月期」。
但隨著1986年英特爾撕毀與AMD之間的授權協議,AMD選擇與英特爾對簿公堂。
AMD分別以違約、壟斷市場等為由起訴英特爾,英特爾則以侵權為由反訴AMD,兩家公司在此後八年里陷入法律大戰中。
AMD最終雖然勝訴,但是在技術上卻遠遠被甩下。
劇情反轉:趕超與被趕超
似乎在對簿公堂之後,故事應該畫上句號,但往後的劇情卻像肥皂劇,出現多次反轉。
英特爾的技術優勢使得WinChip和Cyrix等小市場份額的公司逐漸被淘汰,而AMD卻一直在夾縫中生存。
1995年,AMD收購了陷入困境的CPU設計公司NexGen,並成功推出K6系列。
而K7(之後更名為Athlon,「速龍」)的推出則讓AMD的風頭壓過英特爾,速龍高速FSB及高性能表現使得AMD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能夠「超頻」也讓AMD獲得了忠實用戶。
到了2003年,AMD提出64位的概念,並推出Athlon 64。
在當時,64位處理器還只被用於高端伺服器產品中,英特爾雖然聲稱64位處理器還需幾年時間才能推出市場,但是在AMD的追趕下,還是在一年後上線了64位的處理器。
在當時,行業人士普遍認為,速龍處理器可能會吞噬大部分英特爾的市場份額。
市場諮詢公司Mercury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時AMD占處理器市場的份額已達到22%。
超越似乎指日可待。
但在2006年7月,英特爾推出了Core 2處理器,聲稱能夠在增長40%效能的同時減少40%的功耗。
產品推出之後,相對性能落後的Athlon 64 X2價格暴跌,單顆處理器一夜跌幅超過千元。
加上「摩爾定律」的推動,英特爾在此後的十幾年中一路領先,AMD的市場份額也不斷被壓縮,甚至到2016年第四季度時市場占比僅有8%。
值得指出的是,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半導體製造公司幾乎都是垂直整合型(IDM)公司,到了20世紀90年代起開始興起Fabless、設計,緊接著foundry代工業、Fab-Lite(輕晶圓廠)跟隨而行。
在這個過程中,英特爾卻一直未捨棄IDM的模式。
繆英妤認為,英特爾擁有自己獨家的產品,設計和生產結合緊密會形成獨特的競爭力。
但這個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如果設計或者生產出問題,風險還是比較大,但英特爾執行能力較強,在控制風險的情況下也就能夠轉變為非常強的競爭力。
集邦諮詢拓墣產業研究院研究經理林建宏則指出,1995年的CPU與現在看到的DRAM與NAND Flash產品是IDM模式優點的體現,當產品的銷售規模仍在高速成長下,IDM模式實際上也有良好的成長動能。
但如果產品經濟規模飽和,IDM模式要持續成長就會面臨很大的挑戰,林建宏表示,Intel也採用Foundry與non-violate memory作為成長的突破口。
而在「摩爾定律」發展下的半導體產業也似乎陷入一定瓶頸,英特爾原計劃於2017年年底量產10nm處理器,但一再跳票,2018年再次推遲量產時間表至2019年。
與此同時,AMD卻宣布2019年7nm的Zen 2處理器將會面世。
儘管英特爾現任CEO科再奇在2018年股東大會上表示,不擔心AMD在技術上領先,14nm工藝在2019年依然有優勢。
此外,英特爾也在發展其他晶片領域業務。
但AMD推出的AMD Ryzen所代表的「APU」(加速處理器)實現了CPU與GPU的深度融合,在處理器發展路線上進行突破。
Mercury Research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AMD的市場份額已上升至12%。
蘇姿豐也表示,2018年AMD能夠在桌面處理器上占據約20%的份額,移動處理器達到18%,她還指出,AMD的市場份額在未來幾年中能夠翻倍,達到40%。
如此看來,在處理器領域中,趕超與被趕超的劇情將再次上演。
「八叛徒」書寫矽谷史 英特爾和AMD半世紀的愛恨情仇
在CPU領域,英特爾近十年來一直是不折不扣的行業龍頭,占據市場份額超過八成。但隨著其量產10nm晶片的時間再次延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分析師擔心,其龍頭地位或將受到衝擊。將對英特爾造成威脅的是C...
晶片盛世70年!張忠謀細數電晶體發展歷程,下一個十年點名看大陸
集成電路發明 60 周年,「晶圓代工教父」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於今天的「IC 60 & SEMICON Taiwan 2018」盛會中指出,從 1948 年電晶體發明到 1958 年 集成電路(...
PC傳奇的誕生,致敬英特爾X86處理器問世40周年
中國老百姓憧憬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現代化生活,美國人早在二戰前就實現了,二戰後美國科技也迎來大爆發,尤其是半導體科技,20世紀60年代誕生了一大批公司,推動了半導體產業日新月異地發展,其中就...
這個人大器晚成,56歲才創業,如今公司市值1900億美元!
他被媒體形容為「讓對手發抖的人」!56歲,他大器晚成創立世界第一家專業晶圓體製造公司!86歲,他的企業以1900億美元的市值超越Intel,稱霸全球!他就是被稱為華人「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
張忠謀:半導體行業不能守成 | 人物
摩爾定律的極限在哪裡?在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看來,實際上摩爾定律在半導體行業中早已不適用了。「因為原始的定義是18~24個月電晶體密度會倍增,但我們已經用遠快於摩爾定律的速度來發展半導體工藝,會以...
華為7nm麒麟處理器強勢開工!英特爾絕不服軟,繼續堅持10nm!
眾所周知,近期備受關注的華為Mate10所搭載的晶片為麒麟970。而就在華為Mate10剛發布不久,華為的下一代處理器也全面啟動了。據了解,華為新一代晶片飛躍進化到7nm,且將不再只是交給台積電...
三星連續稱霸全球半導體市場,領先優勢繼續擴大
據BusinessKorea北京時間6月9日報導,今年,三星電子繼續維持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龍頭地位。隨著英特爾的增長放緩,以及內存晶片市場的蓬勃發展,三星電子極可能連續第二年稱霸半導體行業。根據...
戈登·摩爾--英特爾真正的「心臟,摩爾定律的發明人
戈登·摩爾在矽谷,摩爾是最受人尊敬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他巨大的影響力,至今仍籠罩著整個英特爾公司。他是英特爾真正的「心臟」。「天才的叛逆」1929年1月3日,戈登•摩爾出生在加州舊金山的佩斯卡迪諾...
差點被中國財團收購,這家公司是奠定矽谷的鼻祖!
如果說世界上最具創新的國家,那麼一定是美國。美國最具創新的州一定是加州,加州最具創新的地方,一定是矽谷。矽谷匯聚了世界近1/3的富豪;1500家計算機公司;是當今世界電子工業和計算機產業的王國...
這家中國晶片公司,2017年營收超阿里,利潤超騰訊,是華為1.5倍
最近大家都在談中國的晶片,確實中國大陸的晶片相比世界上的一些巨頭是差距還不小,但要是把台灣算進來,那真的也是屬於世界強國了。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一家晶片巨頭,2017年營收超過阿里,至於利潤而比阿...
中國晶片欲打破國外巨頭的壟斷
中興事件的爆發就像一把利刃剜出中國晶片產業的短板,巨石砸向深潭激起的漣漪正一波一波地向外擴散。晶片產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媒體、公眾甚至國家高層如此迫切的重視。當今世界,先進半導體晶片業務主...
台積電成立30周年慶,半導體大佬悉數登場……
今天下午,台積電在台北舉行了30周年慶活動,由董事長張忠謀親自主持,以「半導體產業未來 10 年展望,Semiconductor︰The Next 10 Years」為主題論壇,以及晚上國家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