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使用中芯國際14納米晶片了,為何不優先使用台積電7納米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報導,從2020年開始華為將加強、加大和中芯國際的合作,已經將之前給台積電的訂單陸續轉單給中芯國際。

我們都知道,當前中芯國際晶片代加工使用的還是14納米工藝,而台積電已經達到了5納米,那為何不優先使用台積電的呢?

華為使用中芯國際晶片,更安全

這主要是因為兩家公司的性質不同。

其中,台積電雖然是台灣地區公司,但深受美國影響。

其採用的高端光刻機來自荷蘭的ASML,但這家企業也與美國、歐洲、日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經常聽從美國的「指導」。

中芯國際則不同,完全是完全是我們自己的,並且體現了國際在半導體行業發展的雄心、信心和決心。

華為將訂單大量轉移到中芯國際可以保證華為產品所需零部件供應的「穩定性」,以及抵禦外部風險的安全性。

據報導,在2019年5月24日,中芯國際就發布公告稱,將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

之後,中芯國際證券交易將集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進行。

此外,中芯國際還回歸了A股,登陸科創板,其自主性也增強了。

還有一點,使用14納米和7納米,對普通用戶來說影響不大。

晶片工藝在不斷的升級,雖然7納米晶片已經成為高端,但14納米的晶片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已經足夠用了——7納米的大量剩餘功能,普通人根本用不得。

中芯國際也有望在年底用到「7納米」

在晶片加工的科技征途上,中芯國際也一直在努力。

一方面早在2018年的時候就已經向荷蘭的ASML公司採購高端光刻機,如果能在年底到貨,那中芯國際也就可以實現製造7納米工藝的晶片了。

除此之外,中國自己的光刻機製造企業也傳出來了好消息。

預計在今年12月,上海微電子將可能下降首台採用ArF光源的可生產11納米的SSA800/10W光刻機。

如果採用華卓精科工作檯的套刻精度指標優於1.7納米,該光刻機有生產7納米製程的潛力(多次曝光)。

要知道,中國的上海微電子是全球中低端(部分中高端)光刻機的主要提供者,也是中芯國際的重要合作夥伴。

如果在今年年底上海微電子能有所突破,這就意味著中芯國際將擁有生產7納米製程的潛力(多次曝光)。

面對美國的壓力,華為需要更加緊密地與中芯國際等中國大陸國內企業合作,這不僅有利於華為自身的安全,還將給中國相關企業帶來大量訂單、利潤,有助於他們更快的提升技術,提供更好且科技含量更高的優質產品。

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世界都小看了川普

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並非從去年開始,其實早在2008年,美國限制了華為併購美國通訊企業,並且阻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成品通訊設備。但那個時候美國只是處於保護階段,防止本土的通訊設備技術被華為學去。在華...

台積電會對華為斷供嗎?

2月華為發布新產品,讓人內心振奮,雖然短期谷歌的封鎖會造成華為陣痛;但是,從長遠看,這是國內產品衝擊國際關鍵一步,打得好,那麼中國以後邁向國際市場的步伐將會越來越快,越來越順利,打不好,那麼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