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崛起了嗎?(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 大象狂舞:進擊的巨人

華為要面對的主要對手,雖然各有長處,也都有自己的重要缺陷。

三星自家CPU和基帶都無過人表現,設計比不上高通華為,製造工藝比不上台積電,反映在終端的體驗就是信號差,性能低人一頭,綜合看下來比聯發科強點有限。

三星的螢幕和存儲晶片雖然處於產能壟斷地位,但技術門檻相對CPU製造來說沒高到中國能夠動員的科技力量不可逾越的程度。

換言之,三星雖然也有一定的技術護城河,但主要強在規模,並不具備台積電和ASML那樣令人絕望的技術門檻。

現在中國既不缺尋找項目的資金,也不缺從政府到企業各方面的決心,只缺領先的技術。

京東方憑藉不算最頂尖的技術都能從A股虧損王逆襲成為產業勵志典範,世界上很少有技術不領先的國外企業能從中國式的瘋狂複製粘貼中倖存。

三星的技術水平很不幸地落在中國人踮一踮腳稍微跳一下就能夠到的範圍內——後果,參照華為超過的那些電信網絡設備巨頭。

以後三星電子不至於被中國踩死,但日子肯定沒有現在這麼舒服。

總有人說三星電子多麼強大,三星集團多麼龐大,相當於韓國國資委云云。

但在中國的體量面前,整個三星集團的規模都未夠班,更何況三星電子。

中國要發展集成電路相關產業,是國家意志為其背書。

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福建晉華三家存儲器廠商的背後,站著中國發改委、國資委、工信部、科技部、國開行及各大銀行、地方各級政府、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真正的大佬。

再往上?正是級別通天,美國人意識到了威脅,不擇手段打壓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

無論是自行研發還是藉助外援科技力量,這三大存儲器廠商過兩三年肯定能在存儲晶片上追上三星。

一方面京東方模式的成功經驗給了決策層很大信心;一方面華為為首的國產手機廠商肯定能大量消化存儲晶片國家隊的產能,或者說存儲晶片國家隊本來就是為了國產下游整機廠商而存在;三是——韓國人已經示範過舉國體制發展電子產業不僅可行,效果何止不錯。

玩舉國體制,韓國人只是弟弟。

像核心電子產業這樣每年動輒拉動數千億GDP的事情,一旦具備了技術上的可行性,諸位可以想像光是各級政府的勁頭就有多大。

假以時日,三星還能幹的過中國廠商?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蘋果的死穴在於沒有自己的基帶。

多方面使用體驗很糟糕,冥頑不化。

蘋果最有錢,卻是最脆弱的那個。

因為沒有自主基帶,需要外掛基帶才能實現通話和上網功能,蘋果甚至不稱呼自己的A系列晶片為SoC,只捏著鼻子做矮人,稱為Chip。

業界能做基帶的廠商,不挑性能好壞,就那麼幾家。

蘋果在基帶上沒什麼選擇。

業界第一檔的基帶是做通訊出身的華為高通(排名分先後)。

但是蘋果和高通鬧翻了。

華為手機信號公認最好,但基帶不外賣。

蘋果頂多只能轉而求其次。

高通敢向蘋果這種業界呼風喚雨的大主顧漫天要價,也是吃准了蘋果無處可去,不愧是大流氓。

蘋果啊蘋果,你也有被人掐脖子的時候。

三星的基帶,看指標還行,實際體驗不如華為高通。

關鍵在於三星也是自有手機品牌的廠商,SoC基本不外賣。

聯發科的基帶性能也比較差,斷流家常便飯,體驗不行。

Intel也有基帶,來自於對英飛凌基帶業務的收購。

因為性能差體驗差,除了蘋果也沒有其他客戶,以後做不做都兩說。

蘋果雖然心裡也知道Intel基帶不行,但好歹就是Intel了,不然蘋果手機只能當掌上遊戲機。

蘋果幾乎在每一個方面都壓榨上游供應商提供最好的零件,唯獨不得不使用業界最爛沒有之一的基帶,也可見基帶的技術含量與門檻有多高。

蘋果痛下決心自己研發基帶,肯定要花很長時間,但效果和體驗還未必多好。

蘋果多年來省下了自主研發基帶上的錢和精力,遲早要連本帶利地還回去。

這還沒算上消費者因為基帶信號差而放棄購買蘋果手機帶來的損失。

即使蘋果已經如傳言所說開始聯發科研發自主基帶,勉強能用也至少需要兩年。

之後即使再疊代三四次,也很難達到華為高通基帶的效果和體驗。

況且無論是誰自主研發基帶,就算願意砸錢,也繞不開高通和華為在專利上的重重布局。

現在看出華為自研基帶的意義及技術水準了吧。

借用 @楠爺的一句話,能在AP和BP上同時與華為競爭的只有高通。

但高通沒有自己的終端品牌,下游雖然有小米OV以及三星在部分市場為其出貨,終不能如臂使指。

況且高通基帶也並不如其營銷團隊打造的形象般強大,最大的出息也就是欺負蘋果和聯發科這樣的角色。

米粉經常吹845晶片機型打遊戲不掉幀,但誰聽過米粉吹小米信號比華為強?蘋果在大陸市場以前一直採用高通基帶,果粉吹過信號嗎?高通基帶的信號表現不僅難稱優秀,而且公認信號最爛的蘋果,使用的正是高通基帶。

高通以前可以憑賣基帶送CPU和專利儲備把英偉達和德州儀器擠出市場,但遇到華為,算是踢到鐵板。

在華為這樣玩了多年通訊信號的老油條面前,高通基帶的體驗一直落後。

論核心專利,高通也討不到華為的便宜。

不知不覺,在華為蘋果三星的圍剿之下,高端845晶片銷量下滑嚴重。

在高端產品市場,除了三星S9系列在美國市場有些出貨量,也難見高通晶片的機型。

連我這種華吹都不否認高通強勁的技術實力,但高通命門不在於技術。

驍龍845以後的每代8系晶片出貨量可能至多兩千萬片。

在7nm乃至5nm時代,一枚晶片研發成本繼續幾何級提升至3至5億美元級別,3nm 晶片研發成本提升至15億美元級別,算下來單是研發成本均攤到每顆晶片將從10美元陡升到50美元,這還不算上同樣昂貴的製造費用。

再加上高通的利潤和稅費等等,小米藍綠等下游廠家很可能無法承擔如此高昂的晶片成本,進而銷量進一步下滑,惡性循環。

長此以往,高通晶片的設計和製造費用過了收益臨界點,難以為繼,哪一天砍掉高端產品線,退出高端競爭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高通的高端產品線真的被逼死,華為SoC就不是領先與否的問題,而是領先業界第二名幾個檔次的問題。

這也是嘴總放言華為能做老大的部分底氣所在。

華為相比對手,短板最少。

華為什麼都有,什麼都會,手裡還攥著個一兩年內睥睨眾生的拍照技術。

雖然還沒門門95分,但正在悶頭趕。

如今余大嘴忙著在高中低端所有市場煽風點火,千元機可以玩性價比把性價比起家的小米往死里逼,高端機可以用技術挑戰技術出身的蘋果三星。

非要說短板的話,華為使用的螢幕表現尚不及三星頂級螢幕。

但華為早就向京東方投資,聯合研發螢幕。

以華為搞技術的狠勁兒,再過幾年,誰家螢幕表現更好,猶未可知。

現在用的Mali GPU也差點意思,每次都拖後腿。

明年大概能用上自研GPU,如果性能達到預期,那麼高通的SoC再無還手之力。

華為也有自己很脆弱的地方,或者說半導體產業界都有一個很脆弱的地方,就是先進位程晶片的生產完全依賴台積電。

萬一台積電遭遇地震洪水,或者山竹之類的颱風,或者兩岸形勢有變,甚至用愛發電一方占據寶島政壇上風,導致台積電廠區供電不足,華為就會極為被動。

中芯國際在中期內還看不到能取代台積電的可能。

我不敢說手機市場完全沒有變數,但只要華為不作死,外界不巨變(台積電穩定供貨),憑手裡的牌,在目前的棋局下,步步打將,積小勝為大勝,擊敗蘋果三星高通只是時間問題。

國產手機廠商曾經長期淪為組裝廠,國外巨頭拿走大部分利潤——我一直認為,人家的壟斷技術也是之前砸人砸錢死磕出來的,現在憑技術賺這個錢挺公平。

三星能坐上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就是從沙子到晶片到手機成品的全套產業鏈,萬事不求人,不光吃完所有利潤,還有能力迅速大量備貨鋪貨,成本還比對手低。

你們去找產業鏈,而我就是產業鏈。

今天的中國手機供應鏈在高端器件的質和量都有欠缺,無非也是技術不行。

@寧南山曾經總結過一個規律,一個產業首先要有國產終端品牌崛起,才會有國產上游供應商跟進,國產供應商的國產供應商又會進來,這樣一輪一輪地升級與進口替代,最後實現全產業鏈國產化。

華為的爆發也將遵循這個規律,與逐步崛起的國產電子產品產業鏈互相成就。

今天技術不行,不等於明天還不行。

前幾年有個詞,叫「缺芯少屏」,這幾年不怎麼說「少屏」了,因為國產面板廠商給力了。

高端螢幕的水平趕三星有差距,不過已經解決了「有無」的問題。

華為P1螢幕被三星擺一道的故事成過去式,Mate20Pro這不就用上了京東方的OLED 螢幕麼。

但「缺芯」的問題還沒解決。

今年開始國產存儲晶片廠將陸續投產,明年後年完成產能爬坡。

三星海力士請做好準備,暴利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去年P10晶片門,華為損失慘重,直接原因就是國內沒有能掌握存儲晶片生產技術的供應商,只能去找競爭對手三星,結果被狠狠擺了一道。

據說營收損失上百億,利潤損失十億級別。

上游國產廠商掌握了技術之後,華為就不怕別(san)人(xing)掐脖子。

兩年後,中國手機產業將幾乎擁有從沙子到成品的全產業鏈技術,當然高端晶片製造這一重要環節還要放在台積電。

有了ASML的最新光刻機和梁孟松助陣,中芯國際,要努力啊,你現在沒有「光刻機封鎖」這個藉口了。

存儲器廠商,下一波看你們的了。

再過幾年,華為極有可能隨著人工智慧、5G紅利和手機業務的崛起,在中國電子產業供應鏈集團軍群的強大火力支持下,超越蘋果三星兩強,成為全球營收最高的科技公司。

對了,我還一直認為,中國廠商掌握技術之後再碾壓國外廠商,也很公平。

我在這裡斗膽預測一下華為反超蘋果三星的軌跡:

今年第三季度,華為依然能依靠前期累積的優勢在單季銷量和累積銷量上超過蘋果。

在第四季度,蘋果在新機加持下銷量依然同比下降,大概賣出七千萬台,與華為膠著。

這也是蘋果最後一次單季銷量與華為接近。

2018年,華為總銷量與蘋果差別不會太大,不過這不太重要,多一點少一點都沒關係(我才不會說,沒超過蘋果我就裝作沒看見這事兒,真的超過就吹爆)。

好在無論2018年超過蘋果與否,2019年總是能超過的。

2019年一二三季度,華為新機群銷量持續放量,超過蘋果;在全球市場不斷逼近三星;在第四季度,完成對三星的反超!其中最重要的市場明星,P30和Mate30,銷量分別站穩2500萬,售價站穩4500元。

2019年,華為總銷量與三星差別不會太大,不過這不太重要,多一點少一點都沒關係(我才不會說,沒超過三星我就裝作沒看見這事兒,真的超過就吹爆)。

好在無論2019年超過三星與否,2020年總是能超過的。

數量超過三星只是第一個目標,同時在高端機市場逼宮蘋果更有意義。

完成這一目標的標誌是華為均價600美元以上的機型,每年賣出1.4億到1.6億台。

大概 2021年完成。

以上猜測建立在台積電那邊不出么蛾子的前提下。

歡迎挖墳打臉,反正我匿名。

國外產品長期高價壟斷並進行技術封鎖,然而在國內廠家攻關搞定技術之後變成白菜價,在隨後的幾年裡國貨橫掃國內市場,全球市場攻城略地,外國廠商先是在中國邊緣化,接著退出中國,直到被打得退出全球市場或者龜縮在特定的細分市場,這種戲碼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已經司空見慣,只不過這一次發生在手機行業,是全世界最重要最主流,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競爭最激烈的消費電子市場。

然而這也是利潤最高的市場。

蘋果主要憑藉高端手機的霸主地位和高額利潤做到市值超過一萬億美元。

而中國人在主流大眾高科技行業崛起,占據第一名?大家還有些不敢想。

這能理解。

大家接受一個新的觀念,意識到新品牌新霸主的產生,需要時間。

這又不是奧運百米決賽,誰強誰弱直播見分曉,十秒鐘後全世界都能知道。

人群接收到信息,總是有滯後的。

前一陣虎撲上有個投票,問高通845和麒麟970誰賣得多,大家竟然投票說845賣得多。

實際上970晶片的出貨量已經碾壓845了。

Mate10銷量已突破1100萬,P20系列按照銷量曲線保底1800萬,二者加起來3000萬往上。

其他使用970SoC的產品線至少2500萬,這就5500萬保底。

845哪有這個數,一半乃至三分之一就不錯了。

十年前,國產手機基本上就是低端次品的代名詞。

核心器件,晶片,螢幕都是外國廠商的,外形設計還特麼挫。

那時候誰會想國產手機崛起?我收到過一款運營商渠道贈送的中興手機,驚訝於運營商和中興居然有臉把這半身不遂的殘障貨拿出來送給消費者。

就算在不那麼遙遠的五年前,我也不會相信國產手機能憑K3V2之類的晶片崛起,更不相信能憑組裝美國人的晶片崛起。

那個時候如果有人問華為手機真的崛起了麼,國足世界盃奪冠看上去都突然更靠譜了。

那個時候我斷然不敢想,今日國產手機品牌能占領國內市場超過九成的份額。

科技工業史上未有過不掌握核心技術的崛起,也未有過靠低端技術的崛起。

但我看到華為一步步走來,堪堪可用的910,奮力追趕的920,930晶片,壓制810的950晶片,穩步提升的960晶片,AI助力的970晶片,用戶體驗逐漸提升。

從今年的P20開始,我開始感覺華為能崛起。

P20的拍照是第一次有一項國產技術在主流消費市場遠遠領先國外頂級競爭對手。

之前,我們一直都默認蘋果三星谷歌輪番霸占拍照性能榜首,仿佛理所當然。

而這一次,其他大玩家被華為遠遠甩在身後,華為無可爭議獨占一項最佳性能和體驗。

接著華為又拿出了嚇人技術GT,補上了自家產品的另外一個主要短板。

自此華為在產品體驗上再無明顯弱點。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原來華為真的可以做的更好。

我看到了華為終於有技術碾壓頂尖對手,才敢去想崛起。

我突然有點理解當初華為是怎麼占領通訊網絡設備和服務市場的了,也有點理解當年那些曾經如雷貫耳的頂尖通訊網絡設備公司是怎樣恐懼地看著華為從身後一步步超越並絞殺自己的了。

昨天的華為,是唯一擊敗過全部頂級外國科技公司,占領主流科技產品市場的中國公司。

而明天的華為,將是唯二擊敗全部頂級外國科技公司,占領主流科技產品市場的中國公司。

華為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企業,也不是最賺錢的企業。

但華為是個不搞行政壟斷,憑技術在海外主流大眾科技產品市場攻城拔寨的中國企業。

我猜一下,華為應該是史上海外營收最多的中國企業,也是中國技術含量最高的企業。

每年讓外國人從口袋裡掏錢給自己,給員工開高薪,給國家交稅上千億。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有了很多出了國門就沒人認識的能源礦業巨頭,金融銀行巨頭,合資的汽車巨頭,房地產巨頭,建築巨頭,菸草巨頭,電商巨頭,社交手游巨頭,鐵路巨無霸,但華為是中國唯一的世界級科技巨頭。

憑以上幾點,華為已經是中國最偉大的企業,沒有之一。

如果在不遠的將來,華為在銷量上戰翻了三星(這幾乎是肯定的),在技術含量和利潤上戰翻了蘋果(會艱難而漫長但依然可以做到),這將是中國人第一次在高科技大眾消費品上以自己的核心技術帶來的競爭力拿到冠軍。

中國在全球市場暢銷的產品不應該只有襪子和臉盆,一看品牌還是別人的。

登頂路線道阻且長,肯定還會遇到美國封鎖市場之類的波折,但我相信華為能再次做到世界第一。

我們本來不就應該是第一麼?

三星蘋果都很牛逼,不過我從未有過寫點什麼吹三星吹蘋果的動力。

何必否認買華為手機的愛國屬性。

看個比賽尚且要給中國隊叫好,支持優質國貨難道成了罪過。

確實很多人因為國貨情結而選擇華為,而今天的華為,配得上這份飽含期待的支持。

Earn this。

華為加油。

和華為一樣瘋狂研發的大疆加油。

其他一樣瘋狂研發的中國企業加油。

國貨當自強,國人當自強。

你負責努力,我們幫你贏。

只因少年時你我都讀過一樣的課本,上面寫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是祖輩對我們的期望與囑託,我們多年亦不敢稍有倦怠。

華為從來不把愛國放在嘴上,也從來不用愛國進行營銷,可我就愛國了,怎麼地。

我不需要別人告訴我如何理客中,因為我的屁股本來就不加掩飾地歪在滿門心思搞研發拼技術的中國企業一邊。

我知道對華為寄予厚望的不止我一人。

2020年見。

—————————————————————————————————————

幾句題外話。

很多時候,事情關鍵在於自主技術。

本文無意展開如何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那是一個筆者力所不逮的龐大話題,本文僅僅就技術討論其重要性。

日本人有自產飛機大炮坦克航母的技術,戰場上就可以碾壓沒有自主工業技術能力做後援的國軍。

校長手裡那點德械師美械師,都是一次性消耗品,打完了就沒了。

日本人可以用後方源源不斷製造出的飛機坦克大炮轟炸中國軍隊。

就這麼欺負中國人了,中國人憑什麼還手,憑漢陽造去打零式戰鬥機嗎。

日本人惹上同樣能自產飛機大炮坦克航母的美國人,技術優勢就瞬間消失了。

等美國人研發出了原子彈,兩顆原子彈一扔,戰爭就結束——美國人有原子彈技術,日本沒有,結局就是日本人投降。

英阿馬島海戰,要是阿根廷有自產反艦飛彈,放一輪過去,英國人就只能在撈魷魚的時候去海底找自己的艦隊。

如果一輪不夠,那就兩輪,三輪。

阿根廷人沒有自產反艦飛彈的技術,那就戰敗投降。

技術碾壓,弱的一方去死。

簡單,直接,殘酷。

現代戰爭打起來,誰工業技術實力強,誰贏。

商場如戰場,差不多。

兩個餐館,一家廚師技術好,做菜口味好,另外一家口味不行,口味好的一家就贏了,不費力。

考試也是一門技術。

考試技術好的學生,去北大清華,想考公務員,想出國讀名校都隨心所欲,有能力決定自己的人生軌跡。

考試技術不行的,去富士康裝手機。

技術不是一切,但技術經常決定上到國家、民族,下到公司、個人的浮沉和命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繼華為之後,又一家國產巨頭完成5G基帶研發!

科研技術的推陳出新是非常快的,基本上一年一個樣,隨著這些科技的誕生於加強不僅是推動了行業的發展,更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作為下一代網絡通訊技術,5G網絡時代距離正式投入商用已經不遠...

市值萬億,盈利曾超華為,又一國產巨頭崛起!

在如今國產手機市場中,擁有成熟的自主研發晶片,同時已經大規模進入量產商用的手機廠商只有華為,其他廠商只能依靠高通驍龍。而華為也正是憑藉麒麟,成為國人心中的驕傲,但是華為的晶片中,有多個別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