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落戶南京:試圖壓制大陸代工業的崛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引語:為什麼台積電此次急於迅速定局南京。

除了業界有人分析與台灣明年的大選可能變局有關。

我的看法更真接的因素是由於中國的市場巨大,以及此次中國半導體業發展走的路,與之前的01、02專項大不同,採用大基金投資入股等模式,顯然是路走對啦,中國半導體業未來的發展可能對於全球半導體業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此次台積電落戶南京讓我感到有兩點意外。

一個是前不久張忠謀還口口聲聲言尚未到作決定的時候,以及當談到所謂「紅色產業鏈」威脅時,張忠謀仍說「坐在辦公室望窗外,並未看到什麼?」一付不屑一顧的氣勢,現在怎麼就迫不及待的宣布了。

另一個感到意外的是,台積電會採用最先進的16納米製程。

因為台積電的16納米製程於2015年第三季度剛開始量產,要到第四季度才顯出銷售額。

在第三季度中28納米占其營收27%,16/20納米占21%。

據估計,在今年Q4時其16/20納米總銷售額為57億美元,其中16納米僅為6億美元。

儘管南京項目要到2018年下半年才開始量產,分析此舉有非常明顯的用意,因為中芯國際己有28納米的能力,所以台積電出16納米的牌,明顯的要壓制中芯國際的上升勢頭。

另外,作為台積電的南京配套項目,還有一個500人規模的設計服務中心,這會加強它的代工生態鏈。

因此,未來中國頂級的fabless想要跳開台積電的代工生態鏈恐怕不易,這對於未來中國半導體業的先進位程布局的影響是不可掉以輕心。

為什麼台積電此次急於迅速定局南京。

除了業界有人分析與台灣明年的大選可能變局有關。

我的看法更真接的因素是由於中國的市場巨大,以及此次中國半導體業發展走的路,與之前的01、02專項大不同,採用大基金投資入股等模式,顯然是路走對啦,中國半導體業未來的發展可能對於全球半導體業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另外,紫光的趙偉國赴台以6億美元入股力成的25%,並叫板台灣半導體業要開放。

這在過去歷史上是絕對沒見過的事,充分反映中國半導體開始有了話語權。

因此台積電必須提早「卡位」,與英特爾、三星等看齊,欲共同爭奪下一個中國的巨大市場。

而對台積電而言,可能更多的是試圖壓制中國代工業的迅速崛起。

台積電的南京落戶究竟會有那些具體的影響,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決定於站在什麼樣的角度,以及中國半導體業自身的「硬度」,理性的分析應該是挑戰大於機遇。

然而,如果中國半導體業能趕在2018年之前突破16納米製程技術,也開始量產,就能有希望通過競爭分得一杯羹。

在全球頂級廠商如三星、台積電、英特爾等雲集中國時,更多的12英寸生產線開建,中國半導體業將更加直接的面臨與它們之間的競爭,形勢一定會更加嚴峻。

其實,全球市場競爭是不可躲避,關鍵在於抱什麼樣的心態,相信「氣只可鼓不可泄」,然而也不能去硬拼。

說句理性的話要「揚長避短」,但是什麼才是中國的「長」的定義是很難界定。

因此,除了加強研發,迅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是首位之外,未來中國的晶片製造業中仍有兩個待作決定的大問題,一個是存儲器晶片製造項目的決心,以及怎麼做?需要同時上馬武漢新芯與同方國芯兩個嗎?另一個是未來中國12英寸生產線,製程技術在28納米及以下,在新形勢下需要建多少條?相信必須具有全球競爭實力,即一定要達到一流的水平,所以更加的聚焦集中是必然趨勢。

(本文作者為半導體產業資深人士,文中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灣半導體接連投下震撼彈

近期台灣半導體在中國接連投下震撼彈。首先是2015年3月聯電與廈門合作,總投資62億美元,取名「聯芯」,作55/40納米的邏輯代工,未來可升級至28納米,月產50,000萬片的首條與台灣合資的1...

台積電遇天險 張忠謀如何神解?

競爭對手英特爾動作頻頻、三星技術逐步進逼,大客戶高通又琵琶別抱,加上中國政府支持本地企業;三壞球加上滿壘,如何不失分?正嚴格考驗全球半導體業最資深的老帥張忠謀。

晶圓代工帝國台積電是這樣煉成的

台積電,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而本身晶圓代工這個行業也是台積電首創的。而張忠謀,作為台積電的創始人,是怎樣一步一步把一個台灣企業,乃至一個行業發展到巔峰的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晶圓代工龍頭的發展...

台積電拚製程 研發支出/工程師總數創新高

台積電全力衝刺先進位程研發,今年研發費用估達22億美元(約新台幣720億元),全年研發工程師人員預計擴充至5,690人,同創歷史新高。法人看好,台積電在研發支出與研發人力部署重兵,有助承接蘋果A...

中國興建28納米及以下代工生產線的思考

一向不願多言的英特爾近期也發聲,它說「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嗎?」並聲稱10納米製程領先競爭對手三年。而三星更是不干示弱,它要挑戰台積電的晶圓代工龍頭地位,它的代工市場的占有率,要從2016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