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跌下神壇」 我們竟然真的激動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月11日,調研公司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發布了最新的報告,內容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8%至17.9%。

同時根據蘋果發布的報告稱,截至6月30日的第三財季中,在中國市場營收同比下降了33%。

報告發布後,我發現無論是廠商還是媒體都開始激動了。

普遍分析認為,國產手機企業快速崛起,已經基本掌控了中國市場的格局,同時,中國消費者回歸理性選擇;而蘋果因為自身產品創新乏力,更新周期長、價格居高不下等原因,已跌下神壇,風光不再。

這的確是事實,近幾年,以華為、小米、OPPO、VIVO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品牌快速崛起,並大幅瓜分了原來握在蘋果、三星等國外手機廠商手中的市場份額。

Kantar 數據顯示,在中國市場,華為市場份額已經增至25.7%,小米也占據18.5%的份額,都超過蘋果。

關於蘋果在中國市場份額下降,Kantar戰略分析總監Tamsin Timpson表示,華為MATE8和P9,紅米NOTE3和小米5、以及OPPO R7的競爭壓力日益嚴峻,加之iPhone SE供貨有限等待,使蘋果市場影響力無法達到預期。

其實,我們只要稍微留意最近幾年身邊親友同事的用機變化就能感受到,相比於此前人手一部iPhone的場景,如今大家的用機選擇進入了百花齊放的階段,使用華為、小米、OPPO等國產手機品牌人已經超過蘋果和三星。

比如華為mate7、P9,OPPO R9等等,其受歡迎程度完全不輸iPhone 6S。

但同時,我們不能忽略另外兩個事實:

其一,中國僅是蘋果全球戰場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視角擴大到全球範圍,會發現蘋果仍然占據很大的份額,中國廠商與之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TrendFroce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排名中,三星以24.5%的份額位居第一,蘋果以15.1%的份額位居第二,之後是華為9.2%、OPPO為5.6%。

而意外的是,在國內份額第二的小米不僅未進入前六,甚至不敵OPPO和VIVO。

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相比與在中國市場的下降,第二季度蘋果在美國市場份額增漲1.3%至31.8%;在歐洲市場的市場份額增至18.2%。

而這些市場對於中國手機廠商而言,想多邁一部,都顯得十分艱難。

在美國市場,做的最好的中國手機企業是中興,其市場份額也僅有6.6%,華為更少僅有1%,而OPPO、小米幾乎沒有市場存在可言。

在歐洲市場,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Technology Market Research針對全球約90%的智慧型手機廠商第一季度的出貨量調研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興手機份額為4%,排名第五;而作為華為的第二主戰場,其市場份額也僅有7%左右。

至於其他的手機品牌,在國際市場可謂是舉步維艱,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走出國門容易吃官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小米在印度被訴。

所以,最近OPPO與高通達成專利協議,就是因為國內市場已經增長到天花板,如果不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基本就能摸到天花板了。

通過上面的數據分析對比,我們應該明白,說國產廠商超過了蘋果,那只是發生在自家院裡的事,只要邁過自家門檻我們就會發現,在外面的世界,原來我們的存在感是那麼的微弱。

其二,利潤率。

這個利潤率不僅是說同樣賣一部手機誰賺的更多,還要考慮利潤來源和最終流向的問題。

先說賣一部手機的利潤問題。

毫無疑問,至今為止,國產手機中仍然沒有哪個品牌的產品利潤率能夠與蘋果iPhone相比。

不過我們也發現,華為、小米、中興正在向產品要利潤,不再單純的做高性價比產品,而是主打高端旗艦。

當前,全球手機市場整體需求已經趨於飽和,國內手機的銷售也已經出現了疲軟之勢。

據IDC近日發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433億部,同比僅增長了0.3%。

而在國內市場,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調查數據顯示,Q2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09億部,同比增長4%。

而今年第一季度同比2015年增長也僅有2.1%。

所以,在競爭最激烈的中低端機市場,當增長空間接近為零的時候,就逼著國產手機廠商要麼著手向國際市場擴張,尋找更多可能,比如小米進入印度市場,OPPO與高通簽約;要麼向三星學習,不再單純的做高性價比產品,而是主打高端旗艦。

比如華為的mate系列、P系列,中興的AXON天機系列,甚至紅米也賣到了1499元等。

而關於利潤來源和最終流向的問題,上一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收入下降了33%,這讓一些人覺得國產手機廠商在搶蘋果的利潤,讓蘋果受到了威脅。

但是從全球範圍來看,蘋果公司是把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的利潤集中到美國,三星是從全球市場賺取利潤輸入到韓國。

而我們,只不過是將未被蘋果、三星賺走的那一部分利潤,在幾個國產手機廠商之間來迴轉手,此消彼長。

雖然我們總是說全球化經濟,但胳膊肘畢竟還是朝里拐的,因此,更希望我們的廠商到外面去賺歐元、美元,而不是在家裡轉圈圈。

也希望我們戰勝蘋果,不僅僅是以量取勝,也能在質和利潤方面實現突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產手機的崛起,下一步會逐鹿全球嗎?

國產手機是指我國自主研發生產製造的手機。代工的世界品牌手機不能算國產手機。國產手機的優勢是價格較低, 國產手機包括以下兩大類:中國自主品牌普通大眾手機,如華為、小米、魅族、樂視、中興、OPPO、...

三星市場份額第一,國產手機占據前五

三星手機美國市場份額超越蘋果 華為在中國排第一。在全球市場,三星正在逐漸復甦,再度登上全球智慧型手機冠軍的寶座。在中國市場,國產手機逐步嶄露頭角,以華為為首的的國產手機自2016年起占據越來越多...

三星:不靠中國市場 我照樣躺著賺錢

三星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成績一直不理想,與蘋果仿若難兄難弟,自從爆炸門和卡機問題出現,三星還能靠什麼在中國立足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網上出現一條關於三星S8語音助手出錯的小視頻,並且得到了廣泛...

三星手機老大位置恐不保,遭華米OV的炮火圍攻

國產手機高歌猛進,正在持續給三星手機製造壓力。在中國市場,三星手機已失去競爭力,從幾年前的老大,到現在淪為各種榜單的上「其它」。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以這樣的方式衰落,讓人料想不到。從各種統計數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