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機行業要變天?美國晶片巨頭遭暴擊,市值一夜蒸發700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片來源:攝圖網

美國當地時間5月22日晚間,美國聖何塞地區法官Lucy H.Koh針對FTC(聯邦貿易委員會)起訴高通一案作出判決。

裁定高通違反反壟斷法,並利用其技術優勢向市場苛求過高的專利授權費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事聯繫了高通方面進行求證,高通並未透露判決內容本身,但提到這位法官在FTC與高通的訴訟件中做出了有利於FTC的判決。

高通將尋求立即中止這一地區法院判決的執行,並將立即向美國第9巡迴上訴法院提起上訴。

高通執行副總裁、總法律顧問唐•羅森博格則表示:「我們對法官的判決、她對事實的解讀以及她對法律的運用表示強烈反對。

據彭博社,這一判決對高通公司的商業模式提出了挑戰,可能會顛覆智慧型手機行業。

法官:高通「扼殺了整個晶片市場的競爭」

據了解,這起案件始於2017年初,當時FTC起訴高通,指控後者使用不公平競爭的措施來維持其在手機晶片市場的壟斷地位。

FTC稱,高通授權的專利都屬於「標準必要專利」,意味著這些技術已經被業內企業廣泛採用,應當以公平、合理、不歧視的條款對外授權。

而高通則辯稱,該公司通過技術領先地位實現了市場主導地位,基於其開創性的研發,該公司的專利授權標準是合理的。

一直以來,高通在手機晶片的收費方式相當「強硬」,約定為手機整機銷售額的3%至5%。

從手機廠商的角度看,這並不合理,舉例來說,如果一款使用高通晶片的手機銷售100美元,需要付給高通5美元,當這款手機增加了鏡頭或內存等部件,從而將售價提升至150美元時,即使新增部件與晶片毫無關係,但付給高通的費用卻要增至7.5美元。

據介面新聞, Lucy H.Koh在判決書中寫到,多年來高通對其專利技術的把持已經扼殺了整個晶片市場的競爭,並在此過程中損害了競爭對手、設備製造廠商和終端消費者。

甚至於,高通在新一代5G智慧型手機數據機晶片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這意味著這種遏制還會繼續下去。

據騰訊科技,為了緩解這種情況,該法院下令高通採取5條補救措施,包括不得以限制晶片供應要挾提高專利許可費,不得要求獨家供應,不得拒絕其他晶片廠商獲得許可,必須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視條件下,提供詳盡的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證。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Lucy H.Koh強調,高通必須以公平合理的價格向競爭對手授權專利,並且不得與蘋果這樣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簽署獨家供應協議。

Lucy H.Koh還表示,高通在接下來7年內必須接受監控,以確保其遵守規定。

上個月,高通和蘋果的訴訟才剛剛達成和解,宣布取消兩家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所有訴訟,和解內容包括蘋果向高通支付款項。

但在此前,蘋果曾譴責高通的一些商業行為,其中包括「無授權無晶片」、威脅停止數據機的供應及高昂的專利許可費。

公開信息顯示,高通擁有兩個核心業務部門,一個部門為智能機和其他計算設備開發晶片和無線數據機,另一個部門向智能機製造商提供專利授權,而高通的利潤大部分也來自專利授權。

近年來,中國手機企業在全球市場發展迅猛,但絕大多數手機企業卻都依靠高通的晶片和技術。

今年1月30日,美國科技資訊網站CNET報導稱,高通和華為在去年12月30日簽署了一個臨時專利費協議,接下來三個季度,華為每個季度將向高通支付1.5億美元的專利費。

而在過去,華為每個季度支付1億美元。

除此之外,小米、魅族、OPPP等使用高通技術的廠家,每年都需要給高通繳納一大筆專利費。

高通為何能把持通信市場?

為何高通能如此「強硬地」收費?故事還要從高通建立的時候說起。

上世紀40年代,出生於奧匈帝國的女影星海蒂·拉瑪(Hedy Lamarr)因為躲避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而來到好萊塢。

一天,她受到鋼琴的原理的啟發,發明了「跳頻技術」——通過頻率跳變既加密信息又擴大通訊容量。

1985年,數學家安德魯·維特比(AndrewViterbi)和艾文·雅各布(Irwin MarkJacobs)基於「跳頻技術」開發出了CDMA(碼分多址)商業化技術,由於立志於提供更好的通信(QualityCommunications),幾位教授開了一家公司,就是日後名震電信市場的高通(Qualcomm)。

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當時的通信行業,主流技術都集中在TDMA(時分多址)技術上,也就是2G時代的主流通信技術GSM研發上。

但雅各布認為,起源於「跳頻」技術的CDMA可以將網絡容量大幅提升四十倍,可以大大降低網絡的成本,所以高通選擇了CDMA技術作為主攻方向。

不過當時的市場對CDMA技術並不是看好,有的認為技術不行,有的認為開發時間太長,還有的認為技術成本太高,所以當時並沒有太多人對CDMA抱有太高的期望。

但是高通通過頻頻遊說,向客戶不斷推銷CDMA解決方案的高效和前景,通過實踐證明CDMA技術確實能比GMS技術提供更好的通信質量,打動了電信運營商,成功拿下了美國和韓國市場。

到了3G時代,通信傳輸速度漸漸提升,CDMA在技術上優勢進一步突顯,這時坐不住了的歐洲愛立信、諾基亞等老牌通訊企業紛紛開始全力攻關CDMA,但是「狡猾」的高通早已提前布局,不僅將自己開發的方案申請了專利,而且將「所有能想到的「CDMA應用方案全部申請了專利。

除了CDMA專利,高通還有一項很多公司難以企及的技術優勢,就是在SOC(系統級晶片)上的研發優勢。

據36氪,在2000年,高通就在自己的多媒體CDMA晶片和系統軟體當中集成了GPS,這也就把GPS和網際網路、MP3和藍牙功能結合在了一起。

高通的專利太多、太重要,導致後來的通訊廠商根本繞不開,只能「打碎了牙往肚裡咽」,老老實實交專利費。

這也是蘋果要棄用高通選擇英特爾的原因之一。

美股晶片股大跌

受到不利判決的影響,5月22日,高通盤中最深跌12.6%,收跌10.86%,創2017年1月2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股價跌破70美元,收於69.31美元,市值一夜之間蒸發了105.1億美元(約合726.7億人民幣)。

費城半導體指數最深跌2.4%,收跌2.12%;VanEck Vectors半導體ETF)最深跌2%,收跌1.76%,接近兩個月低位。

恩智浦跌超3%,美光科技、博通跌超2%,英偉達跌超1.8%,應用材料跌1.4%,但中芯國際連續兩日上漲,收盤漲超5%。

5月以來,費城半導體指數累跌13%,今年頭四個月累漲35%。

Lumentum收跌1.9%,思佳訊(Skyworks Solutions)收跌1.7%、科沃(Qorvo)收跌2.2%、賽靈思(Xilinx)跌1%,但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漲1.6%,盤中曾漲近3%。

受晶片股大跌影響,美股科技股普遍下跌,特斯拉下跌6.02%,至192.73美元,自2016年末以來首次收於200美元以下。

自5月2日該公司發行18.4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和近9億美元股票以籌集新資本並爭取時間停止虧損以來,其市值已縮水五分之一。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花旗分析師伊泰-米凱萊(Itay Michaeli)將特斯拉的目標價從238美元下調至191美元。

米凱萊對特斯拉的評級為「賣出」。

蘋果盤中最深跌2.2%,收跌2.1%,成為道指領跌成分股,也是FAANG五大科技股中唯一下跌的個股。

Facebook、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盤中均由跌轉漲,奈飛一度漲超2%,最終收漲1.5%。

微軟漲近0.6%,英特爾跌超1%;Lyft漲超4%,Uber跌0.5%。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介面新聞、36氪、騰訊新聞、每經App(記者:王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通太霸道!收了蘋果專利費還要再收華為

日前高通跟蘋果的專利糾紛案才剛落下帷幕,最終結局以蘋果向高通支付高達45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用收場。就在業內普遍以為圍繞著高通專利費的話題已經結束之時,近日又有消息表示,高通正在和華為談判專利和...

蘋果與高通和解 | 無關輸贏,全是利益

蘋果與高通和解,在巨大的5G市場面前,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和解背後,高通、蘋果、英特爾、華為各是何姿態?或許,要問問誰有更大主動權。4月17日,蘋果與高通分別在官網宣布,雙方達成協議...

觀點|高通VS蘋果,誰是最後的贏家?

眾所周知,高通和蘋果的官司已經打了很久了。而就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對高通公司提起訴訟兩年後,法官宣布將會在當地時間 1 月 4 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開始為期 10 天的審判。從相...

蘋果高通「鷸蚌」相爭 英特爾坐收漁翁之利

從去年開始,蘋果和高通的博弈就從未停止過。大約一年前,蘋果指控高通因配合韓國司法機構的調查而採取報復行為,撤銷了承諾的10億美元回扣。而高通則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起訴蘋果,要求禁止進口...

高通哭了,說好的一起到白頭呢?

10月底高通起訴蘋果拖欠專利費70億美元,而蘋果已開始轉用英特爾晶片。這意味著蘋果將無法享受5G網絡第一波紅利,高通也將因此失去大量訂單。其他5G手機晶片製造商如三星、華為等,也將為高通帶去不小壓力。